老族长听了激动得一拍大腿,“嘹咂咧!是这么回事,段先生说的实在是太好了!”
刘继祖又想了想,反正这伙山贼给自己造谣已经是既成事实了,自己是没办法出面去辩解的,即使辩解了,对方也不会相信,即便相信了,他们也不会因此而不杀自己。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虽然让崔安世这小子占了些便宜,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段大哥说的有道理,就按段大哥说的办吧!那就麻烦诸位把朱散叶就是我的消息也散布出去吧,不过你们要注意安全,不要因此受到牵累!”
武吉笑道:“您放心,这算什么,干这类事,我们武家村的人最有经验了!”
刘继祖听了,笑了笑,心想这伙人不经自己的同意就把李传宗说成是什么火德星君转世,现在还一点儿事都没有,看来确实是很擅长造谣传谣!他笑着摇了摇头,心想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逃亡,消息相对闭塞,而这个武吉消息灵通,对时事也很有见地,不如让他继续说说近期发生的事,于是他对武吉笑道:“您还没说完呢,接着介绍最新消息吧,我觉着您分析的特别有道理!”
武吉被夸之后兴致更高,笑道:“那我就接着说了!刚才说到楚王的贡品被劫,楚使被杀。既然这事是真的,那就太好了!依我看,楚王这王八羔子就没憋着好,他一面割据一方,一面又讨好朝廷,要没什么鬼心思谁信啊!活XX该被劫,万一他要勾结朝廷对红巾军不利呢!这样一劫,楚王的诡计短时间内就没办法实施了不是,没准儿还能破坏楚王和朝廷的关系呢!”
刘继祖听了不住地点头,他发现京畿地区的百姓对政治的兴趣与见解真是有独到之处,不由十分佩服。自己还是所谓的读书人呢,自忖都考虑不到这些,而一个京畿道的老农就能把国家大事分析的这么透彻,这么深刻,还都有根有据,这可不是什么人都具备的能力。
武吉见刘继祖和段德清都流露出佩服认同的神情,更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道:“要找我说,这四王没有一个像样的,我为什么同意蕞娃们去投奔红巾军,就是觉着他们四个都没什么前途,而朝廷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同样不能依靠!”
刘继祖有些不理解,问道:“您不是说,朝廷和晋王是胜多败少吗,为什么说朝廷这边也长不了?”
武吉对刘继祖的配合甚是满意,得意地说道:“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来问您,朝廷要是没问题,怎么会一年时间不到就丢了八个道,还是非常富庶的八个道?哼!我也是为人父母的人,将心比心,要不是嘉和老皇帝成心这么安排,其余的人就是想把大周分裂成这样也是不可能的!”
刘继祖和段德清听了都是大惊,段德清问道:“您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
武吉呵呵地笑了起来,“这要什么证据,四个儿子,四个方位,边关重镇,大权独揽,包围中央,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还要什么证据?”
刘继祖和段德清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异,他们也分析过造成大周分裂的原因,无非就是朝廷党争、边关不稳、夺嫡之争、皇帝暴毙等原因。但听了武吉的话,他们都觉着有些道理,现在这个局面可能并不像他们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刘继祖问道:“依您看,大周变成现在这样竟然是嘉和皇帝有意为之了?”
武吉点了点头,“你们太年轻,可能还理解不了,只有像我这样棺材埋了半截的老人,才能体会到老皇帝的良苦用心。楚王和吴王情况可能不一样,因为他们封出来的早,但晋王和秦王绝对是出于保护他们的目的才分封出来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至于为什么要把他的这两个儿子封出来,根据我掌握的消息来看,我猜有三种可能,一是他这两个儿子在京城会有危险,二是老皇帝自己身处险境,三是大周帝国有危险。
从结果倒推,第二个可能最接近事实,因为老皇帝死的确实很突然,之前也没听说他有什么重病。当然也可能他确实是病死的,咱们老百姓不知道,但晋王发的檄文我听人念过,晋王说他父亲是被当今太后和小皇帝害死的,我倾向于相信这个说法。
这样想,是不是一切都通了!老皇帝极有可能是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可能已经被什么人给控制了。老皇帝没办法,只好想办法又将两个能力强的儿子分封了出去。我猜他是想通过这个办法保全他这两个儿子的性命甚至大周的基业。结果怎么样?秦王和晋王封出去不久,老皇帝就不明不白的死了,他的四个儿子就一起反了不是!”
段德清吃惊地问道:“您是说老皇帝被人控制了?谁能控制得了他?”
武吉却不和段德清争执,而是笑道:“只是推测吗!我以前是赶车拉人的,就喜欢打听琢磨这些事,我说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也没有证据,段先生不必认真!”
刘继祖也觉着武吉的这个推测有些荒唐,但这个推测的逻辑不仅没有问题,还很清晰,另外还有人情基础和晋王的檄文作为佐证,也不失为一种可能性。刘继祖皱着眉头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最近京城里还有什么其他比较重要的消息吗?”
武吉想了想,答道:“最近京城里的大事有两件,但和您的关系都不大。第一件是前不久永安城西市通商,这算是一件大事,等于是恢复了前朝的旧制。现在来京城的外国商人络绎不绝,战乱时代的商贸反而繁荣起来,谁能想到呢?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过完年之后,老百姓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些,特别是因为进口粮食的增加,粮价降了不少。这虽然是大好事,但我总是心里不安,因为这种情况太不正常了!
除了这事,再有比较大的事,就是瓦鞑的大汗乌合台向大周求亲了。现在这个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勋贵派和西林党围绕这个事吵得不可开交。西林党支持和亲,说牺牲一个女人能保大周北部边境稳定,百姓安泰,值!勋贵派则大力反对,说和亲有辱大周尊严,不成体统。”
和亲刘继祖当然知道,这是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一种政治手段,原因种类多样,有用于屈辱求和的、有用于政治联盟的、还有用于安抚展示友好的等等。但现在大周内乱,乌合台在这个节骨眼来求亲,明显有趁火打劫的味道,他继续问道:“您是说,乌合台想娶大周的公主吗?”
武吉却摇了摇头,答道:“乌合台没看上大周的公主,他不知从哪里听说咱们大周有四大美女,他提出的和亲对象正是现在唯一还没有出嫁的美女郎夷光。您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对于和亲一事西林党赞成,而勋贵派反对了吧!”
刘继祖当然明白了,郎夷光是右丞相的千金,右丞相郎至纯是勋贵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当然要反对和亲了。而勋贵派反对什么,西林党肯定就会支持什么,完全不看这个事情的是非对错,这就是党争最大的问题所在了!也就是说,对任何议题不论对错,只论立场!
刘继祖点点头,说道:“如果是政治联姻,应该求娶皇室公主才对,现在乌合台只求美色,明显是没把大周放在眼里!那太后是什么意思?”
武吉哼了一声,“她支持和亲,在西林党人的支持下,这个老娘们给郎至纯施压,将郎夷光认为了干女儿,封为昭和公主,派人将郎夷光接到了皇宫里软禁了起来,并计划二月十五日举行仪式,派人将郎夷光送去塞外和亲!”
段德清听了骂道:“这么不要脸的事她也能干得出来?”
武吉叹了口气,说道:“这个娘们不一般,她似乎根本不考虑咱们大周的脸面,先是增开了通商城市,然后又与瓦鞑和亲!她不仅要把咱们大周的宝贝嫁到塞外,还要每年给瓦鞑一百万两银子的岁币,以换取北部边境的安宁!”
段德清听了气的差点跳起来,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武吉似乎也很生气,“就是这两天才传来的消息,应该假不了,所以我才说大周朝廷也长不了!这个太后不仅干了这么丧权辱国的事,还干了不少比这更荒唐的事呢,她让肖开以求贤为名,为自己寻找面首。她还把自己的两个兄长一个提拔为左丞相监督朝政,一个提拔为大将军统领禁军,后来不知又从哪里冒了一个兄长出来提拔为山东道的总督。就这样,越来越多的重要官职被她安排给了她的亲人和面首,听说这里面还有不少外国人呢,真不知道这个太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里,刘继祖突然想起在凤城遇到的那些外国人,他们和这个太后有关系吗?至于和亲,虽然历史上和亲种类多样,造成的结果也好坏皆有,但刘继祖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不少人像西林党那样,认为和亲可以减少冲突,让边地百姓,甚至两国人民享受和平,但刘继祖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和平不可能光靠这种方式达成,在自己国家国力衰弱的时候,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对方也不会把和亲太当回事!
另外,这还涉及到一个个人意愿的问题,如果自己愿意去和亲是一回事,被强迫去和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刘继祖看来这和强奸无异。他甚至认为,谁赞成和亲就让他的女儿、妹妹甚至他自己去和亲。当然,这和那时候女人地位低下,不被当成人看有很大关系。
还有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没人性的统治者从来不会在乎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和亲政策以及政治联姻实行了这么多年,却从没有被废止的根本原因。
刘继祖又想了想,反正这伙山贼给自己造谣已经是既成事实了,自己是没办法出面去辩解的,即使辩解了,对方也不会相信,即便相信了,他们也不会因此而不杀自己。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虽然让崔安世这小子占了些便宜,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段大哥说的有道理,就按段大哥说的办吧!那就麻烦诸位把朱散叶就是我的消息也散布出去吧,不过你们要注意安全,不要因此受到牵累!”
武吉笑道:“您放心,这算什么,干这类事,我们武家村的人最有经验了!”
刘继祖听了,笑了笑,心想这伙人不经自己的同意就把李传宗说成是什么火德星君转世,现在还一点儿事都没有,看来确实是很擅长造谣传谣!他笑着摇了摇头,心想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逃亡,消息相对闭塞,而这个武吉消息灵通,对时事也很有见地,不如让他继续说说近期发生的事,于是他对武吉笑道:“您还没说完呢,接着介绍最新消息吧,我觉着您分析的特别有道理!”
武吉被夸之后兴致更高,笑道:“那我就接着说了!刚才说到楚王的贡品被劫,楚使被杀。既然这事是真的,那就太好了!依我看,楚王这王八羔子就没憋着好,他一面割据一方,一面又讨好朝廷,要没什么鬼心思谁信啊!活XX该被劫,万一他要勾结朝廷对红巾军不利呢!这样一劫,楚王的诡计短时间内就没办法实施了不是,没准儿还能破坏楚王和朝廷的关系呢!”
刘继祖听了不住地点头,他发现京畿地区的百姓对政治的兴趣与见解真是有独到之处,不由十分佩服。自己还是所谓的读书人呢,自忖都考虑不到这些,而一个京畿道的老农就能把国家大事分析的这么透彻,这么深刻,还都有根有据,这可不是什么人都具备的能力。
武吉见刘继祖和段德清都流露出佩服认同的神情,更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道:“要找我说,这四王没有一个像样的,我为什么同意蕞娃们去投奔红巾军,就是觉着他们四个都没什么前途,而朝廷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同样不能依靠!”
刘继祖有些不理解,问道:“您不是说,朝廷和晋王是胜多败少吗,为什么说朝廷这边也长不了?”
武吉对刘继祖的配合甚是满意,得意地说道:“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来问您,朝廷要是没问题,怎么会一年时间不到就丢了八个道,还是非常富庶的八个道?哼!我也是为人父母的人,将心比心,要不是嘉和老皇帝成心这么安排,其余的人就是想把大周分裂成这样也是不可能的!”
刘继祖和段德清听了都是大惊,段德清问道:“您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
武吉呵呵地笑了起来,“这要什么证据,四个儿子,四个方位,边关重镇,大权独揽,包围中央,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还要什么证据?”
刘继祖和段德清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异,他们也分析过造成大周分裂的原因,无非就是朝廷党争、边关不稳、夺嫡之争、皇帝暴毙等原因。但听了武吉的话,他们都觉着有些道理,现在这个局面可能并不像他们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刘继祖问道:“依您看,大周变成现在这样竟然是嘉和皇帝有意为之了?”
武吉点了点头,“你们太年轻,可能还理解不了,只有像我这样棺材埋了半截的老人,才能体会到老皇帝的良苦用心。楚王和吴王情况可能不一样,因为他们封出来的早,但晋王和秦王绝对是出于保护他们的目的才分封出来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至于为什么要把他的这两个儿子封出来,根据我掌握的消息来看,我猜有三种可能,一是他这两个儿子在京城会有危险,二是老皇帝自己身处险境,三是大周帝国有危险。
从结果倒推,第二个可能最接近事实,因为老皇帝死的确实很突然,之前也没听说他有什么重病。当然也可能他确实是病死的,咱们老百姓不知道,但晋王发的檄文我听人念过,晋王说他父亲是被当今太后和小皇帝害死的,我倾向于相信这个说法。
这样想,是不是一切都通了!老皇帝极有可能是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可能已经被什么人给控制了。老皇帝没办法,只好想办法又将两个能力强的儿子分封了出去。我猜他是想通过这个办法保全他这两个儿子的性命甚至大周的基业。结果怎么样?秦王和晋王封出去不久,老皇帝就不明不白的死了,他的四个儿子就一起反了不是!”
段德清吃惊地问道:“您是说老皇帝被人控制了?谁能控制得了他?”
武吉却不和段德清争执,而是笑道:“只是推测吗!我以前是赶车拉人的,就喜欢打听琢磨这些事,我说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也没有证据,段先生不必认真!”
刘继祖也觉着武吉的这个推测有些荒唐,但这个推测的逻辑不仅没有问题,还很清晰,另外还有人情基础和晋王的檄文作为佐证,也不失为一种可能性。刘继祖皱着眉头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最近京城里还有什么其他比较重要的消息吗?”
武吉想了想,答道:“最近京城里的大事有两件,但和您的关系都不大。第一件是前不久永安城西市通商,这算是一件大事,等于是恢复了前朝的旧制。现在来京城的外国商人络绎不绝,战乱时代的商贸反而繁荣起来,谁能想到呢?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过完年之后,老百姓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些,特别是因为进口粮食的增加,粮价降了不少。这虽然是大好事,但我总是心里不安,因为这种情况太不正常了!
除了这事,再有比较大的事,就是瓦鞑的大汗乌合台向大周求亲了。现在这个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勋贵派和西林党围绕这个事吵得不可开交。西林党支持和亲,说牺牲一个女人能保大周北部边境稳定,百姓安泰,值!勋贵派则大力反对,说和亲有辱大周尊严,不成体统。”
和亲刘继祖当然知道,这是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一种政治手段,原因种类多样,有用于屈辱求和的、有用于政治联盟的、还有用于安抚展示友好的等等。但现在大周内乱,乌合台在这个节骨眼来求亲,明显有趁火打劫的味道,他继续问道:“您是说,乌合台想娶大周的公主吗?”
武吉却摇了摇头,答道:“乌合台没看上大周的公主,他不知从哪里听说咱们大周有四大美女,他提出的和亲对象正是现在唯一还没有出嫁的美女郎夷光。您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对于和亲一事西林党赞成,而勋贵派反对了吧!”
刘继祖当然明白了,郎夷光是右丞相的千金,右丞相郎至纯是勋贵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当然要反对和亲了。而勋贵派反对什么,西林党肯定就会支持什么,完全不看这个事情的是非对错,这就是党争最大的问题所在了!也就是说,对任何议题不论对错,只论立场!
刘继祖点点头,说道:“如果是政治联姻,应该求娶皇室公主才对,现在乌合台只求美色,明显是没把大周放在眼里!那太后是什么意思?”
武吉哼了一声,“她支持和亲,在西林党人的支持下,这个老娘们给郎至纯施压,将郎夷光认为了干女儿,封为昭和公主,派人将郎夷光接到了皇宫里软禁了起来,并计划二月十五日举行仪式,派人将郎夷光送去塞外和亲!”
段德清听了骂道:“这么不要脸的事她也能干得出来?”
武吉叹了口气,说道:“这个娘们不一般,她似乎根本不考虑咱们大周的脸面,先是增开了通商城市,然后又与瓦鞑和亲!她不仅要把咱们大周的宝贝嫁到塞外,还要每年给瓦鞑一百万两银子的岁币,以换取北部边境的安宁!”
段德清听了气的差点跳起来,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武吉似乎也很生气,“就是这两天才传来的消息,应该假不了,所以我才说大周朝廷也长不了!这个太后不仅干了这么丧权辱国的事,还干了不少比这更荒唐的事呢,她让肖开以求贤为名,为自己寻找面首。她还把自己的两个兄长一个提拔为左丞相监督朝政,一个提拔为大将军统领禁军,后来不知又从哪里冒了一个兄长出来提拔为山东道的总督。就这样,越来越多的重要官职被她安排给了她的亲人和面首,听说这里面还有不少外国人呢,真不知道这个太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里,刘继祖突然想起在凤城遇到的那些外国人,他们和这个太后有关系吗?至于和亲,虽然历史上和亲种类多样,造成的结果也好坏皆有,但刘继祖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不少人像西林党那样,认为和亲可以减少冲突,让边地百姓,甚至两国人民享受和平,但刘继祖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和平不可能光靠这种方式达成,在自己国家国力衰弱的时候,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对方也不会把和亲太当回事!
另外,这还涉及到一个个人意愿的问题,如果自己愿意去和亲是一回事,被强迫去和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刘继祖看来这和强奸无异。他甚至认为,谁赞成和亲就让他的女儿、妹妹甚至他自己去和亲。当然,这和那时候女人地位低下,不被当成人看有很大关系。
还有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没人性的统治者从来不会在乎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和亲政策以及政治联姻实行了这么多年,却从没有被废止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