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宅子这种事,有钱人手足,还是很快的。三个月的时间,江凌的新宅便已成型。新宅的结构与姜府几乎相同。一进院是府内管事、护院和门人居所,二进院有会客厅、书房、裘叔等人的居所。过了穿花门便是内宅。东侧靠姜家园子的地方也建了园子,园子北侧与姜二爷居住的西院相对的任家东院是江凌的书房。任家正北院是他的居所,建好的西院暂时空着。这是江凌给妹妹和三姐准备的。
原本,江凌想住在书房,将祖父母、伯父和父母的灵牌置于北院,但南景让说这样会致家宅阴盛阳衰,家中缺少生气。在姜二爷姜留的劝说下,江凌才将灵牌摆进了正院后的小道堂内。后院道堂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整洁安静,进门正位供奉着姜二爷。
道堂正位供奉的是于渊子为任家请来的三清道祖,道堂侧位是任家先祖牌位和江凌的祖父母、伯父和父母。
设好道堂后,姜留跟着哥哥进去祭拜三清道祖和任家先祖、长辈。规规矩矩地焚香、叩首,虔诚祭拜后,兄妹俩回到正房,姜留忍不住问道,“哥,咱们为什么不设佛堂呢?”
康安百姓家为求家宅平安、家人顺遂,会挂佛像、神像,有条件的大户人家在宅中设佛堂的比道堂要多,姜家的就是佛堂。
江凌解释道,“不管是设佛堂还是道堂,都要每日供奉,咱俩都没这功夫,设佛堂还要设人管着,设道堂交给和至就成。”
姜留眼睛亮亮的,“哥,妙啊!”
江凌笑了,拉着妹妹热乎乎的小手道,“于渊子道长算了吉时吉日,十一月初三巳正开两府的侧门,我已向书院告了假,你也不要去白家了。”
“好。”姜留应下,归渺和于渊子两位道长看过后,选定在姜家花园假山后的墙上开侧门。除了开侧门的吉时外,侧门的具体位置、高度、宽度、乃至地砖的数目、颜色以及姜府假山相对的任府花园内应设的假山位置、假山大小和假山上应栽植的花草种类、数目等都有详细规定。
两家假山是由姜槐亲手布置的,为了选合适的假山石,他跑遍了康安奇石场,甚至连应天府的奇石场都去了两次。经由此事,姜留总算领略到了三叔对石头的狂热喜爱。
十一月初三侧门建好后,新宅的房屋再经过晾晒去潮,十二月初十,江凌就要搬新居了。兄妹俩趴在新书桌上盘算家具的事时,姜留鼻子发痒打了个小喷嚏,江凌立刻放下笔,拉着妹妹到院子里晒太阳。
数九寒天,站在暖融融的阳光里是件非常享受的事。姜留跟着哥哥在园子里散步。园子里的弯弯曲曲的路已经铺好,因还未栽植花草树木,显得有些冷清。不过这份冷清中却让人充满了期待,看到这个园子,姜留忍不住想着这里栽什么、那里种什么,满脑子都是春色。
转来转去,两人转到了姜府的假山旁。姜留习惯性地去看墙上的砖缝,透过这几个大大小小的砖缝,她和五姐姐获得了许多乐趣。再有几日,这些砖缝就要扩大成一道门了。姜留翘起嘴角,转头看不远处挖好的坑,“哥,假山就放这里么?”
江凌点头,“是按照假山基座的尺寸挖的,假山后日就能运进府。”
姜留走到坑边向下看,好巧不巧,她头上戴的一支梅花簪脱落,掉进了坑里。江凌要跳下去取时,被姜留拦住了,“哥,我想跳下去试试。”
这个坑深三尺,妹妹已经三尺多高了,跳下去不会有危险。江凌点头,接过妹妹解下的披风,看她轻轻松松跳下去捡簪子。
姜留捡起簪子,随手用簪子划了一下被铁锹铲得平整的土壁,想看这里的土是不是冻实了。谁知她一簪子扎进去,土壁稀里哗啦掉了一大片。姜留低头看看自己的绣花锦裙和绣花鞋,很是无语。
“砸到了?疼不疼?”江凌立刻跳了下来给妹妹披上披风。
“我以为土冻住了,没想到……”姜留的话说了一半,眼睛落在了落下一片土的那块地方,低声道,“哥!”
“嗯。”江凌的目光也落在土壁内露出的一片紫红上,他抬头四下仔细确认无人后,才抽出腰间匕首,三下五除二地从土壁里挖出一个半尺见方的木盒,迅速裹入披风之中,跳上去后吩咐姜财把塌陷的土坑填实,恢复原样,他与妹妹回到正房关好门窗,盯着桌上带土的木箱。四目对视,皆有寻到宝的激动。
这莫非就是秦天野翻遍孟府想寻找的东西?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会埋在墙边?姜留搓搓小手上的土,与哥哥商量道,“哥,咱打开看看?”
江凌比妹妹谨慎,他让妹妹退后,自己用匕首反复试探箱子没有机关后,才闭住口鼻撬开铜锁,再用匕首掀起箱盖。
意料之中,箱子里的东西被防潮的油纸包裹着。掀开三层油纸,里边竟是一封奏折。姜留与哥哥四目对视片刻,目光又落在奏折上。
“看吗?”姜留问。
“看。”江凌肯定地回答,东西都在眼前了,焉有不看的道理。他用帕子擦净手,小心翼翼取出带着一股腐旧气息的奏折,展开第一页。
吾皇万岁:
臣刑部侍郎姜冕拜上。
见到开头这两列字,姜留的心砰砰直跳,握住哥哥的手激动道,“这是祖父写给先帝的奏章!”
妹妹的手很凉,江凌用披风把她裹紧抱在怀里,才又展开奏折一起往下看。
这的确是姜冕写给先帝的奏折,内容是关于先帝下旨命刑部彻查的,肃州粮饷贪墨大案。姜冕身为主审之一,根据送到刑部的证物和涉案犯人的口供,对案情进行了初步分析:肃州消失无踪的两百万贯军饷和军粮,有一百二十万贯根本未来得及运出京畿便失去踪迹。运去肃州的八十万贯被肃州官员和左武卫将士贪墨、挪用。姜冕认为,运去肃州的八十万贯粮饷只需时日便能查清,有难处的是消失无踪的一百二十万贯粮饷。所以姜冕写折子奏请先帝,希望京兆府能协助刑部调查这一大批饷银的去向。
最后一列落笔处写着“臣姜冕再”四个完整的字后边是只写了一半的“拜”字。姜留盯着这半个字,想着当时发生了什么,才令祖父搁笔,并且后来一直没时间补上这最后的几笔,完成奏折。
原本,江凌想住在书房,将祖父母、伯父和父母的灵牌置于北院,但南景让说这样会致家宅阴盛阳衰,家中缺少生气。在姜二爷姜留的劝说下,江凌才将灵牌摆进了正院后的小道堂内。后院道堂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整洁安静,进门正位供奉着姜二爷。
道堂正位供奉的是于渊子为任家请来的三清道祖,道堂侧位是任家先祖牌位和江凌的祖父母、伯父和父母。
设好道堂后,姜留跟着哥哥进去祭拜三清道祖和任家先祖、长辈。规规矩矩地焚香、叩首,虔诚祭拜后,兄妹俩回到正房,姜留忍不住问道,“哥,咱们为什么不设佛堂呢?”
康安百姓家为求家宅平安、家人顺遂,会挂佛像、神像,有条件的大户人家在宅中设佛堂的比道堂要多,姜家的就是佛堂。
江凌解释道,“不管是设佛堂还是道堂,都要每日供奉,咱俩都没这功夫,设佛堂还要设人管着,设道堂交给和至就成。”
姜留眼睛亮亮的,“哥,妙啊!”
江凌笑了,拉着妹妹热乎乎的小手道,“于渊子道长算了吉时吉日,十一月初三巳正开两府的侧门,我已向书院告了假,你也不要去白家了。”
“好。”姜留应下,归渺和于渊子两位道长看过后,选定在姜家花园假山后的墙上开侧门。除了开侧门的吉时外,侧门的具体位置、高度、宽度、乃至地砖的数目、颜色以及姜府假山相对的任府花园内应设的假山位置、假山大小和假山上应栽植的花草种类、数目等都有详细规定。
两家假山是由姜槐亲手布置的,为了选合适的假山石,他跑遍了康安奇石场,甚至连应天府的奇石场都去了两次。经由此事,姜留总算领略到了三叔对石头的狂热喜爱。
十一月初三侧门建好后,新宅的房屋再经过晾晒去潮,十二月初十,江凌就要搬新居了。兄妹俩趴在新书桌上盘算家具的事时,姜留鼻子发痒打了个小喷嚏,江凌立刻放下笔,拉着妹妹到院子里晒太阳。
数九寒天,站在暖融融的阳光里是件非常享受的事。姜留跟着哥哥在园子里散步。园子里的弯弯曲曲的路已经铺好,因还未栽植花草树木,显得有些冷清。不过这份冷清中却让人充满了期待,看到这个园子,姜留忍不住想着这里栽什么、那里种什么,满脑子都是春色。
转来转去,两人转到了姜府的假山旁。姜留习惯性地去看墙上的砖缝,透过这几个大大小小的砖缝,她和五姐姐获得了许多乐趣。再有几日,这些砖缝就要扩大成一道门了。姜留翘起嘴角,转头看不远处挖好的坑,“哥,假山就放这里么?”
江凌点头,“是按照假山基座的尺寸挖的,假山后日就能运进府。”
姜留走到坑边向下看,好巧不巧,她头上戴的一支梅花簪脱落,掉进了坑里。江凌要跳下去取时,被姜留拦住了,“哥,我想跳下去试试。”
这个坑深三尺,妹妹已经三尺多高了,跳下去不会有危险。江凌点头,接过妹妹解下的披风,看她轻轻松松跳下去捡簪子。
姜留捡起簪子,随手用簪子划了一下被铁锹铲得平整的土壁,想看这里的土是不是冻实了。谁知她一簪子扎进去,土壁稀里哗啦掉了一大片。姜留低头看看自己的绣花锦裙和绣花鞋,很是无语。
“砸到了?疼不疼?”江凌立刻跳了下来给妹妹披上披风。
“我以为土冻住了,没想到……”姜留的话说了一半,眼睛落在了落下一片土的那块地方,低声道,“哥!”
“嗯。”江凌的目光也落在土壁内露出的一片紫红上,他抬头四下仔细确认无人后,才抽出腰间匕首,三下五除二地从土壁里挖出一个半尺见方的木盒,迅速裹入披风之中,跳上去后吩咐姜财把塌陷的土坑填实,恢复原样,他与妹妹回到正房关好门窗,盯着桌上带土的木箱。四目对视,皆有寻到宝的激动。
这莫非就是秦天野翻遍孟府想寻找的东西?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会埋在墙边?姜留搓搓小手上的土,与哥哥商量道,“哥,咱打开看看?”
江凌比妹妹谨慎,他让妹妹退后,自己用匕首反复试探箱子没有机关后,才闭住口鼻撬开铜锁,再用匕首掀起箱盖。
意料之中,箱子里的东西被防潮的油纸包裹着。掀开三层油纸,里边竟是一封奏折。姜留与哥哥四目对视片刻,目光又落在奏折上。
“看吗?”姜留问。
“看。”江凌肯定地回答,东西都在眼前了,焉有不看的道理。他用帕子擦净手,小心翼翼取出带着一股腐旧气息的奏折,展开第一页。
吾皇万岁:
臣刑部侍郎姜冕拜上。
见到开头这两列字,姜留的心砰砰直跳,握住哥哥的手激动道,“这是祖父写给先帝的奏章!”
妹妹的手很凉,江凌用披风把她裹紧抱在怀里,才又展开奏折一起往下看。
这的确是姜冕写给先帝的奏折,内容是关于先帝下旨命刑部彻查的,肃州粮饷贪墨大案。姜冕身为主审之一,根据送到刑部的证物和涉案犯人的口供,对案情进行了初步分析:肃州消失无踪的两百万贯军饷和军粮,有一百二十万贯根本未来得及运出京畿便失去踪迹。运去肃州的八十万贯被肃州官员和左武卫将士贪墨、挪用。姜冕认为,运去肃州的八十万贯粮饷只需时日便能查清,有难处的是消失无踪的一百二十万贯粮饷。所以姜冕写折子奏请先帝,希望京兆府能协助刑部调查这一大批饷银的去向。
最后一列落笔处写着“臣姜冕再”四个完整的字后边是只写了一半的“拜”字。姜留盯着这半个字,想着当时发生了什么,才令祖父搁笔,并且后来一直没时间补上这最后的几笔,完成奏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姜六娘发家日常,姜六娘发家日常最新章节,姜六娘发家日常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姜六娘发家日常,姜六娘发家日常最新章节,姜六娘发家日常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