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29.第529章 议事
自从文昭回到蒲坂以后,再次搅动起了不少风云,蒲坂城中的官吏们,每日也明显忙碌了不少。
这一日,文昭将帐下文武全都聚集在了一起,在心中暗暗想到:“依照路程来看,云长现在应该已经到达豫州了吧?”
“救人如救火,想必玄德也快要出兵攻打袁绍了。”
文昭将刘备的那封书信放在了案几之上,谓众人言:“刘玄德欲起兵攻伐袁本初,好为公孙瓒解围,诸位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刘备心中的大致意思,无外乎有就是说袁绍狼子野心,无故攻打其余诸侯。他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兼公孙瓒的好友,自然不会对此事坐视不理。
刘备写这封信的意思,一方面是想要表达,自己发动战争的正义性。另一方面,却是想文昭表露忠心,声称自己攻打袁绍绝对不是为了私心。
他还隐晦的提到,袁绍此人野心勃勃,早晚必是大汉之祸患,大将军之劲敌,希望大将军能够发兵相助。
当然,对于刘备的这些言论,文昭却是有些嗤之以鼻。他也晓得,刘备上书只不过是为了表明态度,好为自己未来留条后路罢了。
其实,刘备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我的存在,乃是大将军为了平衡其他诸侯的缓冲。若日后与袁绍交战兵败,大将军不想失去这个缓冲,还应助我一臂之力。
当然,刘备并没有明着这么说,甚至从信中根本看不到蛛丝马迹。可是他的确是文昭抵御关东诸侯的一颗棋子,若非迫不得已,文昭也不愿意放弃他。
关中文武大臣窃窃私语,足足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李儒才上前说道:“刘备与袁绍相争,搅乱关东局势,对于主公有利无害。”
田丰却是反驳道:“非也,刘备之所以能够占据豫州,乃是主公欲使他成为关中东部屏障。如此一来,我军就不必直接面对关东诸侯。”
“刘备虽然实力弱小,有主公成为他的靠山,其余诸侯也不敢妄自攻刘。如此一来,就可以较长时间保证关中,不会与公东诸侯交战,而迎来修生养息的时间。”
“今日刘备若起兵攻袁绍,豫州之地必为他人所夺矣,无论是哪路诸侯取得豫州,对于主公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张裕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助刘攻袁?”
钟繇急忙说道:“此事万万不可!关中连年征战不休,国库空虚。若不趁此良机修生养息,反而妄动刀兵与袁本初为敌,势必空耗国力,不利于民生的发展。”
司马朗说道:“元常所言不错,为今之计内休政治,整顿军备,外与诸侯相交方才上策。”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说得不亦乐乎。
文昭看着众人你争我吵,顿时感觉有些头大。直到现在,他才觉得手下谋士太多,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也许他们独自一人的时候,都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然而聚在了一起,却各有各自的想法,相互之间谁都不服,却偏偏说得都有些道理。
“想来历史上,袁绍留下了一个好谋无断的的名声,也未尝不是因为手下谋士太多的缘故。”
见众人各抒己见,却始终没有商议出一个被众人肯定的策略,文昭不由将目光放在了,一直沉默不语贾诩、程昱身旁。
他轻咳两声,摆了摆手说道:“诸位暂且停息,先问问文和、仲德的意思吧。”
被陈旭点名,贾诩、程昱自然不能再闭口不言。
在众多谋士之中,程昱最年长,其次就是贾诩。他们两人在关中的地位极高,哪怕田丰等人,也会给这两个长者几分薄面。
程昱率先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之上局势千变万化,谁也不能确认刘备是否一定就会兵败。”
“然而,无论刘备胜负如何,主公都不可使得豫州落入袁本初之手,令其实力大增。”
“主公不妨谴张辽将军屯兵雁门郡,徐晃将军屯兵太原郡,王延将军屯兵上党郡,虎视幽、冀两州。”
“若刘玄德兵败,主公可以威慑袁本初,使其不敢南下攻打豫州;若是刘玄德侥幸占据上风,主公不妨直接分三路大军攻入袁绍境内,一举将其消灭。”
虽说文昭麾下谋士定下的战略,乃是据守关中,平定凉州,争夺益州,继而再与关东诸侯交战。
然而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若是有可能的话,先灭掉袁绍占据整个大汉的北方,这种战略无疑更好。
只不过文昭与袁绍全面开战的前提,乃是刘备能够屡败袁军,挫动袁绍士气。不然的话,陈旭绝对不可能在现阶段,与袁绍这个强大的诸侯爆发战争。
可以说,把希望寄托在刘备屡败袁绍这件事上,无疑有些不太可能。然而无论如何,关中都不能失去豫州这个屏障。
刘备不仅仅是一个屏障,更是吸引其余诸侯的蛋糕。
试想一下,在四周的诸侯都想要扩张实力的情况下,是会将目光放在强大的陈旭身上,还是会想要先消灭实力弱小的刘备?
毫无疑问,若是在两者之中选择,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先攻打刘备。
不然的话,面对几个实力强劲的关东诸侯,恐怕关中东部的边境,将很难继续维持安定了局面。
一个占据豫州之地,势力不强不弱的刘备,才符合文昭的利益。
若是刘备太弱,就会很容易被其他诸侯所灭;若是太强,刘备这条忠犬,就很有可能会变成一头饿狼,反而向文昭露出锋利的獠牙。
更为重要的是,当刘备被消灭,豫州丢失以后,天下局势将更加明朗起来。这个天下只有越加混乱,天子占据大义所带来的好处才越大。
相反,若是天下局势已经渐渐开始明朗,天子的作用就会越发弱小。这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文昭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文昭看来,这个天下的局势纵然最终要明朗起来,也应该是由他自己一手推动的。任何超过他预料之外的变故,都会引发出不可揣测的后果。
自从文昭回到蒲坂以后,再次搅动起了不少风云,蒲坂城中的官吏们,每日也明显忙碌了不少。
这一日,文昭将帐下文武全都聚集在了一起,在心中暗暗想到:“依照路程来看,云长现在应该已经到达豫州了吧?”
“救人如救火,想必玄德也快要出兵攻打袁绍了。”
文昭将刘备的那封书信放在了案几之上,谓众人言:“刘玄德欲起兵攻伐袁本初,好为公孙瓒解围,诸位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刘备心中的大致意思,无外乎有就是说袁绍狼子野心,无故攻打其余诸侯。他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兼公孙瓒的好友,自然不会对此事坐视不理。
刘备写这封信的意思,一方面是想要表达,自己发动战争的正义性。另一方面,却是想文昭表露忠心,声称自己攻打袁绍绝对不是为了私心。
他还隐晦的提到,袁绍此人野心勃勃,早晚必是大汉之祸患,大将军之劲敌,希望大将军能够发兵相助。
当然,对于刘备的这些言论,文昭却是有些嗤之以鼻。他也晓得,刘备上书只不过是为了表明态度,好为自己未来留条后路罢了。
其实,刘备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我的存在,乃是大将军为了平衡其他诸侯的缓冲。若日后与袁绍交战兵败,大将军不想失去这个缓冲,还应助我一臂之力。
当然,刘备并没有明着这么说,甚至从信中根本看不到蛛丝马迹。可是他的确是文昭抵御关东诸侯的一颗棋子,若非迫不得已,文昭也不愿意放弃他。
关中文武大臣窃窃私语,足足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李儒才上前说道:“刘备与袁绍相争,搅乱关东局势,对于主公有利无害。”
田丰却是反驳道:“非也,刘备之所以能够占据豫州,乃是主公欲使他成为关中东部屏障。如此一来,我军就不必直接面对关东诸侯。”
“刘备虽然实力弱小,有主公成为他的靠山,其余诸侯也不敢妄自攻刘。如此一来,就可以较长时间保证关中,不会与公东诸侯交战,而迎来修生养息的时间。”
“今日刘备若起兵攻袁绍,豫州之地必为他人所夺矣,无论是哪路诸侯取得豫州,对于主公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张裕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助刘攻袁?”
钟繇急忙说道:“此事万万不可!关中连年征战不休,国库空虚。若不趁此良机修生养息,反而妄动刀兵与袁本初为敌,势必空耗国力,不利于民生的发展。”
司马朗说道:“元常所言不错,为今之计内休政治,整顿军备,外与诸侯相交方才上策。”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说得不亦乐乎。
文昭看着众人你争我吵,顿时感觉有些头大。直到现在,他才觉得手下谋士太多,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也许他们独自一人的时候,都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然而聚在了一起,却各有各自的想法,相互之间谁都不服,却偏偏说得都有些道理。
“想来历史上,袁绍留下了一个好谋无断的的名声,也未尝不是因为手下谋士太多的缘故。”
见众人各抒己见,却始终没有商议出一个被众人肯定的策略,文昭不由将目光放在了,一直沉默不语贾诩、程昱身旁。
他轻咳两声,摆了摆手说道:“诸位暂且停息,先问问文和、仲德的意思吧。”
被陈旭点名,贾诩、程昱自然不能再闭口不言。
在众多谋士之中,程昱最年长,其次就是贾诩。他们两人在关中的地位极高,哪怕田丰等人,也会给这两个长者几分薄面。
程昱率先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之上局势千变万化,谁也不能确认刘备是否一定就会兵败。”
“然而,无论刘备胜负如何,主公都不可使得豫州落入袁本初之手,令其实力大增。”
“主公不妨谴张辽将军屯兵雁门郡,徐晃将军屯兵太原郡,王延将军屯兵上党郡,虎视幽、冀两州。”
“若刘玄德兵败,主公可以威慑袁本初,使其不敢南下攻打豫州;若是刘玄德侥幸占据上风,主公不妨直接分三路大军攻入袁绍境内,一举将其消灭。”
虽说文昭麾下谋士定下的战略,乃是据守关中,平定凉州,争夺益州,继而再与关东诸侯交战。
然而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若是有可能的话,先灭掉袁绍占据整个大汉的北方,这种战略无疑更好。
只不过文昭与袁绍全面开战的前提,乃是刘备能够屡败袁军,挫动袁绍士气。不然的话,陈旭绝对不可能在现阶段,与袁绍这个强大的诸侯爆发战争。
可以说,把希望寄托在刘备屡败袁绍这件事上,无疑有些不太可能。然而无论如何,关中都不能失去豫州这个屏障。
刘备不仅仅是一个屏障,更是吸引其余诸侯的蛋糕。
试想一下,在四周的诸侯都想要扩张实力的情况下,是会将目光放在强大的陈旭身上,还是会想要先消灭实力弱小的刘备?
毫无疑问,若是在两者之中选择,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先攻打刘备。
不然的话,面对几个实力强劲的关东诸侯,恐怕关中东部的边境,将很难继续维持安定了局面。
一个占据豫州之地,势力不强不弱的刘备,才符合文昭的利益。
若是刘备太弱,就会很容易被其他诸侯所灭;若是太强,刘备这条忠犬,就很有可能会变成一头饿狼,反而向文昭露出锋利的獠牙。
更为重要的是,当刘备被消灭,豫州丢失以后,天下局势将更加明朗起来。这个天下只有越加混乱,天子占据大义所带来的好处才越大。
相反,若是天下局势已经渐渐开始明朗,天子的作用就会越发弱小。这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文昭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文昭看来,这个天下的局势纵然最终要明朗起来,也应该是由他自己一手推动的。任何超过他预料之外的变故,都会引发出不可揣测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