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方明攻略汉中的时候。
洛阳。
伴随着城门大开,城墙上代表着王世充的大旗亦缓缓落了下去,换上了李阀的旗帜。
包围在城外的李家大军不由发出欢呼。
“罪人王世充,拜见秦王!”
王世充此时已经除去冠冕,用的是最为诚恳的负荆请罪那一套。
他原本也算一代枭雄,但现在看来却凄惨落魄,令人忍不住想要为之掬一把热泪。
“王公折杀我也!”
李世民此时不过二十余岁,正是雄姿英发的时候,当即下马,将王世充扶起,又亲自为他解开束缚:“令侄女董妃乃我父皇爱妃,大伙都是一家人,世民保证,王公一家迁往关中,日后荣华富贵不绝!”
此时城内的守将,已经大多战死或投诚。
真正不愿意投降的,早就突围离开,比如单雄信,便带着千余人,往南方襄阳而去,不用问便是要投靠宋阀。
李世民心里想着这些,脸上却是依旧不变,和蔼地与各个降将说了几句,他满面春风,待人接物俱是进退得体,令诸将不由暗暗心折。
等到一番姿态、仪式都过去之后,李世民才宣布大军入城。
洛阳乃隋朝东都,当年杨广为此花费绝大心思,又不惜开凿运河,贯通南北,繁华无比。
此时纵然经历战乱,但屋宇连绵,雕廊画栋,无一不是极致精美,王世充的皇宫犹为富丽奢华。
李家大军入城,其纪律森严,训练有素,都不由令城民耳目一新,他们早闻李世民善战与仁义之名,再见到如此大军,民心当即就定了大半。
只是李世民看着这幕,却是不怎么高兴得起来。
他从关中出兵,到现在打下洛阳,用时不过数月,更是顶着关中朝廷压力,几乎半独立出来,其中苦楚,又有几个能知。
这还要多亏天策府文臣武将得力,又有着慈航静斋相助,总算先破虎牢,吓破王世充之胆,再迫他投降。
否则,以洛阳城高池深,王世充又有数万大军在手,要拿下还真颇为麻烦。
好在,这次是他赌赢了!
“只要有着此城在手,纵使父皇再要召我回去,乃至被人怂恿杀我,也可以悍然据城自立……并且……突厥南下,也可第一时间避开影响……可惜,太过靠近南方……”
李世民不由向洛阳南方看去。
那是襄阳的方向,更是洛阳南部的重镇!此时却驻扎着上十万的宋家兵卒!
“宋缺!”
李世民不由喃喃着这个名字。
这个与他父皇同辈的镇南王一出山,天下局势当即大变,甚至,就连天下舆论风向都是转头,认为最有可能夺得天下的,是镇南王宋家,而非他李阀!
此次攻打洛阳,乃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日后麻烦还有不少。
李世民叹了口气,开始首次怀疑起自己的决定来。
但旋即,他就看到了天际的一抹圆月。
夜色笼罩当中,一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李世民却是神情怔怔,仿佛想到了某个倩影。
对方就仿佛天上的仙子,可望而不可及,与她多说一句,甚至想着世俗之物都是亵渎,而为了能令她开颜,自己愿意去做任何事!
“妃暄……”
李世民的眸中骤然泛出决意。
……
巴蜀,宋家军营之内。
方明稳坐高台,眺望不远处宋爽的汉中攻略,又接过手下的信笺。
“嗯?”
旋即,他好看的眉毛便是一挑:“洛阳王世充投诚?李世民不战而下洛阳……”
洛阳乃天下重城,如此不战而下,实在令方明有些意外。
但旋即,密报后面就作了补充。
“虎牢之战,李世民亲自率领玄甲精骑并僧兵,追杀王世充二十里,败兵无数……被彻底吓破胆了么?只是如此一来,不论僧兵与秦王大军精锐都是折损非小……”
他已经明白了洛阳城失陷的经过。
首先就是梵门不计血本地支持,令李世民能够迅速地在野战中大败王世充。
旋即,再兵临城下,制造压力。
这当中,魔门与慈航静斋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又许下什么愿望,便都说不准了,而王世充乃是胡人一份子,投降了照样荣华富贵可期,因此直接开门献城。
“长安、洛阳、再有黄河之利,北方除突厥外再无人能够抗衡……若是巴蜀接着归附,那一统天下起码有着七八成把握!”
原着当中,李世民一下洛阳就有人等不及地巴巴将巴蜀献上,但到了现在,却没有如此好事了。
“只是……以洛阳为都,却是可以避开突厥兵锋,毕竟此时颉利军队已增至四十余万,沿太原北疆分八处地方驻扎,日夕操练,气势如虹,若给他们兵分多路涌入太原,太原将在十五天内失陷……太原乃李渊老巢,一旦被攻下,关中震动都是轻的……长安朝不保夕,与这个相比,洛阳的选择余地就大点……”
方明颇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虽然李渊想与突厥合作,但在李世民那里,似乎惧怕突厥还要多过我一筹!”
轰隆!
便在这时,不远的宋家军阵当中,投石车发出恐怖的轰鸣,一块数十斤重的巨石被远远抛出,砸在城墙上,留下一个巨大的凹陷。
宋军欢声雷动,再次蚁附而上,云梯、攻城车等更是在箭雨掩护下不断向前。
战斗一瞬间胶着至白热之际。
投石机咆哮声、弓弩声、士卒喊杀声、还有伤者惨叫之音混杂在一起,令这边高台上的诸人都有些不寒而栗。
方明却是神色平静,坐镇中枢,八方风雨不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汉中城西面忽然一阵大乱,一队李唐士兵开始内乱,与同僚白刃相见,更是打开了城门。
“城破啦!”
众多宋家兵卒兴奋嘶吼,冲了上去……
“天刀宋缺!有种的便出来与我可达志一战!!!”
汉中城内的李唐士卒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溃败,一道人影却是从城头跃下,如黑影般闪过箭矢,巨大的声音充满全场,竟然是一名已经接近宗师级别的高手!
若再结合他的年纪,简直是不输于双龙的武道奇才!
“可达志?!”
方明念叨了下这个名字。
“启禀王上,此人乃是突厥人,也是李建成长林军中的骨干,一手‘狂沙刀法’享誉突厥与北边武林,被誉为继跋锋寒之后,又一未来有可能达致武尊毕玄境界的年青高手!”
似是怕方明没听说过,当即就有人说道。
“嗯!”
方明点点头,实际上,对于可达志,他比自己手下还了解得多,更知道对方在刀道上的天赋,几乎不逊色于寇仲!
“可惜,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方明又望了一眼。
可达志的刀法确实犀利,在战阵中来回冲突,更是避开了大量箭矢,忽然又是大喝:“宋缺!难道你是无胆匪类么?哈哈!!!”
“此人已生死志!”
方明却是弹了弹指甲:“只可惜,区区一个异族刀手,便想邀战孤王?实在天真!你们谁去取了首级过来?”
“属下愿往!”
当即,一堆宋家家将,还有巴盟高手都冲了出去。
原本可达志单骑冲阵,在大军中便有些左支右绌,此时再有一批武林好手加入围攻之后,劣势更加明显,迭遇险境,旋即就被一个宋家家将看准机会,一箭穿心。
“启禀王上,此贼已经枭首!”
射杀可达志的宋家家将上前,喜滋滋地禀告道。
在宋家人的眼里,宋缺有若天神,一个区区的突厥人,便大大咧咧地就要挑战,成什么样子?
而方明嘉奖了几句之后,心里却是冷笑。
想学寇仲一样,两军挑将,当现在什么年代了?
就算他有十足把握能取了可达志小命,也绝对不会如此。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如此做的话,实在太过掉价了。
可达志的这次挑战,也只不过是城破之际最微不足道的一次努力,宋爽坐镇先锋,指挥着宋家大军源源不断开入汉中城中,与李唐大军展开巷战,接受战果。
一瞬间,浓烟与火焰,立即将半个汉中城笼罩……
大业十五年,宋家大军攻破汉中城,杀李神通、李孝恭、丘天觉、刁昂、卫家青、冯立本、尔文焕等大将,李建成仅以身免,狼狈逃回长安。
汉中一下,宋家当即获得入秦门户,关中大受震动。
李渊更是急调李世民入长安护驾,更命人备了珍贵礼物,务必要请得毕玄、傅采林两大宗师前来长安。
只是,方明却命宋爽为汉中太守,修葺城墙,一副不急于入关之象,令很多人都摸不到头脑。
而一干慈航静斋与静念禅院的师太师公,更是有着赔了夫人又折兵之感,郁闷得几乎要吐血。
可惜,汉中既下,战略优势转移,此时变成了宋家随时可入关肆虐,威逼长安之局。
纵使李阀文臣武将群策群力,也无有良好解决之策,只能沿路部署重兵把守,多次征调府兵,更是增加关内负担。
洛阳。
伴随着城门大开,城墙上代表着王世充的大旗亦缓缓落了下去,换上了李阀的旗帜。
包围在城外的李家大军不由发出欢呼。
“罪人王世充,拜见秦王!”
王世充此时已经除去冠冕,用的是最为诚恳的负荆请罪那一套。
他原本也算一代枭雄,但现在看来却凄惨落魄,令人忍不住想要为之掬一把热泪。
“王公折杀我也!”
李世民此时不过二十余岁,正是雄姿英发的时候,当即下马,将王世充扶起,又亲自为他解开束缚:“令侄女董妃乃我父皇爱妃,大伙都是一家人,世民保证,王公一家迁往关中,日后荣华富贵不绝!”
此时城内的守将,已经大多战死或投诚。
真正不愿意投降的,早就突围离开,比如单雄信,便带着千余人,往南方襄阳而去,不用问便是要投靠宋阀。
李世民心里想着这些,脸上却是依旧不变,和蔼地与各个降将说了几句,他满面春风,待人接物俱是进退得体,令诸将不由暗暗心折。
等到一番姿态、仪式都过去之后,李世民才宣布大军入城。
洛阳乃隋朝东都,当年杨广为此花费绝大心思,又不惜开凿运河,贯通南北,繁华无比。
此时纵然经历战乱,但屋宇连绵,雕廊画栋,无一不是极致精美,王世充的皇宫犹为富丽奢华。
李家大军入城,其纪律森严,训练有素,都不由令城民耳目一新,他们早闻李世民善战与仁义之名,再见到如此大军,民心当即就定了大半。
只是李世民看着这幕,却是不怎么高兴得起来。
他从关中出兵,到现在打下洛阳,用时不过数月,更是顶着关中朝廷压力,几乎半独立出来,其中苦楚,又有几个能知。
这还要多亏天策府文臣武将得力,又有着慈航静斋相助,总算先破虎牢,吓破王世充之胆,再迫他投降。
否则,以洛阳城高池深,王世充又有数万大军在手,要拿下还真颇为麻烦。
好在,这次是他赌赢了!
“只要有着此城在手,纵使父皇再要召我回去,乃至被人怂恿杀我,也可以悍然据城自立……并且……突厥南下,也可第一时间避开影响……可惜,太过靠近南方……”
李世民不由向洛阳南方看去。
那是襄阳的方向,更是洛阳南部的重镇!此时却驻扎着上十万的宋家兵卒!
“宋缺!”
李世民不由喃喃着这个名字。
这个与他父皇同辈的镇南王一出山,天下局势当即大变,甚至,就连天下舆论风向都是转头,认为最有可能夺得天下的,是镇南王宋家,而非他李阀!
此次攻打洛阳,乃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日后麻烦还有不少。
李世民叹了口气,开始首次怀疑起自己的决定来。
但旋即,他就看到了天际的一抹圆月。
夜色笼罩当中,一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李世民却是神情怔怔,仿佛想到了某个倩影。
对方就仿佛天上的仙子,可望而不可及,与她多说一句,甚至想着世俗之物都是亵渎,而为了能令她开颜,自己愿意去做任何事!
“妃暄……”
李世民的眸中骤然泛出决意。
……
巴蜀,宋家军营之内。
方明稳坐高台,眺望不远处宋爽的汉中攻略,又接过手下的信笺。
“嗯?”
旋即,他好看的眉毛便是一挑:“洛阳王世充投诚?李世民不战而下洛阳……”
洛阳乃天下重城,如此不战而下,实在令方明有些意外。
但旋即,密报后面就作了补充。
“虎牢之战,李世民亲自率领玄甲精骑并僧兵,追杀王世充二十里,败兵无数……被彻底吓破胆了么?只是如此一来,不论僧兵与秦王大军精锐都是折损非小……”
他已经明白了洛阳城失陷的经过。
首先就是梵门不计血本地支持,令李世民能够迅速地在野战中大败王世充。
旋即,再兵临城下,制造压力。
这当中,魔门与慈航静斋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又许下什么愿望,便都说不准了,而王世充乃是胡人一份子,投降了照样荣华富贵可期,因此直接开门献城。
“长安、洛阳、再有黄河之利,北方除突厥外再无人能够抗衡……若是巴蜀接着归附,那一统天下起码有着七八成把握!”
原着当中,李世民一下洛阳就有人等不及地巴巴将巴蜀献上,但到了现在,却没有如此好事了。
“只是……以洛阳为都,却是可以避开突厥兵锋,毕竟此时颉利军队已增至四十余万,沿太原北疆分八处地方驻扎,日夕操练,气势如虹,若给他们兵分多路涌入太原,太原将在十五天内失陷……太原乃李渊老巢,一旦被攻下,关中震动都是轻的……长安朝不保夕,与这个相比,洛阳的选择余地就大点……”
方明颇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虽然李渊想与突厥合作,但在李世民那里,似乎惧怕突厥还要多过我一筹!”
轰隆!
便在这时,不远的宋家军阵当中,投石车发出恐怖的轰鸣,一块数十斤重的巨石被远远抛出,砸在城墙上,留下一个巨大的凹陷。
宋军欢声雷动,再次蚁附而上,云梯、攻城车等更是在箭雨掩护下不断向前。
战斗一瞬间胶着至白热之际。
投石机咆哮声、弓弩声、士卒喊杀声、还有伤者惨叫之音混杂在一起,令这边高台上的诸人都有些不寒而栗。
方明却是神色平静,坐镇中枢,八方风雨不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汉中城西面忽然一阵大乱,一队李唐士兵开始内乱,与同僚白刃相见,更是打开了城门。
“城破啦!”
众多宋家兵卒兴奋嘶吼,冲了上去……
“天刀宋缺!有种的便出来与我可达志一战!!!”
汉中城内的李唐士卒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溃败,一道人影却是从城头跃下,如黑影般闪过箭矢,巨大的声音充满全场,竟然是一名已经接近宗师级别的高手!
若再结合他的年纪,简直是不输于双龙的武道奇才!
“可达志?!”
方明念叨了下这个名字。
“启禀王上,此人乃是突厥人,也是李建成长林军中的骨干,一手‘狂沙刀法’享誉突厥与北边武林,被誉为继跋锋寒之后,又一未来有可能达致武尊毕玄境界的年青高手!”
似是怕方明没听说过,当即就有人说道。
“嗯!”
方明点点头,实际上,对于可达志,他比自己手下还了解得多,更知道对方在刀道上的天赋,几乎不逊色于寇仲!
“可惜,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方明又望了一眼。
可达志的刀法确实犀利,在战阵中来回冲突,更是避开了大量箭矢,忽然又是大喝:“宋缺!难道你是无胆匪类么?哈哈!!!”
“此人已生死志!”
方明却是弹了弹指甲:“只可惜,区区一个异族刀手,便想邀战孤王?实在天真!你们谁去取了首级过来?”
“属下愿往!”
当即,一堆宋家家将,还有巴盟高手都冲了出去。
原本可达志单骑冲阵,在大军中便有些左支右绌,此时再有一批武林好手加入围攻之后,劣势更加明显,迭遇险境,旋即就被一个宋家家将看准机会,一箭穿心。
“启禀王上,此贼已经枭首!”
射杀可达志的宋家家将上前,喜滋滋地禀告道。
在宋家人的眼里,宋缺有若天神,一个区区的突厥人,便大大咧咧地就要挑战,成什么样子?
而方明嘉奖了几句之后,心里却是冷笑。
想学寇仲一样,两军挑将,当现在什么年代了?
就算他有十足把握能取了可达志小命,也绝对不会如此。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如此做的话,实在太过掉价了。
可达志的这次挑战,也只不过是城破之际最微不足道的一次努力,宋爽坐镇先锋,指挥着宋家大军源源不断开入汉中城中,与李唐大军展开巷战,接受战果。
一瞬间,浓烟与火焰,立即将半个汉中城笼罩……
大业十五年,宋家大军攻破汉中城,杀李神通、李孝恭、丘天觉、刁昂、卫家青、冯立本、尔文焕等大将,李建成仅以身免,狼狈逃回长安。
汉中一下,宋家当即获得入秦门户,关中大受震动。
李渊更是急调李世民入长安护驾,更命人备了珍贵礼物,务必要请得毕玄、傅采林两大宗师前来长安。
只是,方明却命宋爽为汉中太守,修葺城墙,一副不急于入关之象,令很多人都摸不到头脑。
而一干慈航静斋与静念禅院的师太师公,更是有着赔了夫人又折兵之感,郁闷得几乎要吐血。
可惜,汉中既下,战略优势转移,此时变成了宋家随时可入关肆虐,威逼长安之局。
纵使李阀文臣武将群策群力,也无有良好解决之策,只能沿路部署重兵把守,多次征调府兵,更是增加关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