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不是愚钝之人,更非莽夫,相反的,他是个彻彻底底的聪明人,从他当年在雒阳办的那件事诓骗青州刺史信使的事情看,就足矣说他是个心思狡诈之人……心眼儿多着呢。
这样的聪明人,是不可能不明白刘琦话语中的深层次含义的。
可既然明白,那他为何还要这般扭捏,表现出一副不愿意去襄阳的样子?
这是因为太史慈是明白分寸的……刘琦让他去襄阳,是提拔他,重视他!他心中很是清楚,凭心而论,他也非常愿意去襄阳走更高的仕途,毕竟人活在世,谁都想做个人上之人,好好的干出一番大功业,谁也不想庸庸碌碌的过完这难能可贵的一生。
去襄阳发展,很有可能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然话虽如此,可刘琦算是太史慈人生中的贵人,是让太史慈走到今天这个高度的存在,也是他心中早就已经认定的英雄主公……就算是刘琦要让他去襄阳,太史慈也一定要表现出不想去的样子——这是主公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明哲保身之道。
聪明人,普遍都知道怎么活才能活的更好,走的更远。
听完刘琦的一番诚恳话语之后,太史慈遂冲着刘琦长长作揖,道:“府君之思,慈甚明之,府君此法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可让慈在荆州走的更高更远,而慈到了襄阳,亦是可以替府君守住一份襄阳中军的基业,这是对府君和对慈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刘琦很是满意的感慨道:“子义瞬息之间,便能想的这般通透,着实令人赞叹,此去襄阳代替文仲业、非你莫属。”
太史慈却无丝毫得意之色,认真地道:“慈当初从刘繇麾下投奔荆楚,非为其他,实为府君尔,今既已经是得偿所愿乃遇明主,并不应再思其他,慈情愿一生相伴府君左右,鞍前马后供君驱驰……今若是去了襄阳,实非慈所愿也……”
“既然是为我所用,那在我鞍前马后和去往襄阳任职,又有什么不同?子义,我们今后是要做大事的,难道还能一辈子腻在一块不成?”刘琦开导他道:“大丈夫,便该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休做小女儿态,莫让我瞧错了你!”
太史慈闻言颇是无奈的笑了笑。
“既然府君已是这般说了,那慈便只能领命了……慈在襄阳,一定尽心竭力的辅佐刘荆州,绝不让那些心有歹意之徒对刘荆州不利,襄阳那边若是有些什么事,慈定然是第一时间派人告知府君,府君放心,有慈在,便有刘荆州在,也有襄阳的中军基业在!”
“好!”
刘琦伸手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笑道:“先有黄汉升,又有文仲业,如今子义又前往襄阳任职,依我看过不了多久,子义便会成为咱荆州继其二人之后的又一名将!实乃我荆州之大幸!”
……
又过了一段时间,襄阳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刘表经过了认真的考虑之后,任命贾龙为上庸郡守,张卫为西城郡守,蒯祺为房陵郡守……而襄阳的重将校尉文聘为汉中郡守,即刻走马上任。
这份任命在整个荆州的士族群体和官宦势力中,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但议论的重点并不是在文聘身上。
毕竟文聘目下属于刘表的心腹大将,由他就任汉中郡这个紧要关口太守之位,很是合乎情理,没什么可以议论的。
众人主要谈论的点是在蒯祺和张卫的身上。
这两个人的身份实在是太低了。
一个不过是降将张鲁的弟弟,而另一个就算是蒯氏中人,却不过是蒯良和蒯越的一个子侄儿辈,无甚名声威望,如何能够担当一郡之长?
但刘表偏偏就是这样做了,也不多解释。
众人虽然多有猜疑,但面对已经板上钉钉的命令又能有什么办法?
大家最多也不过是嚼嚼耳根子,随意发发牢骚罢了。
但明眼人却都能够看清当中的猫腻。
张鲁虽然只是一名降将,但他毕竟是一教之主,其教徒遍布蜀中,天师教在民间的声望太高,山阳刘氏初定汉中必须要给其好处,这是纯粹的以利换利。
至于蒯祺的房陵郡守,也是山阳刘氏为了拉拢蒯家而所做出的好处,拉拢而已。
不过蒯家人那么多,刘表不敕封别人为房陵郡守,单单拜了蒯祺这么一个后辈……这当中也自然是有他的鬼心思,也是刘琦暗中提醒他的。
岁数大的都太滑了,不靠牢!也只是有岁数小的外放出去,屁都不懂,暂时没甚威胁。
刘表的委任到了南郑之后,刘琦也不耽搁,立刻按照刘表的指令让这蒯祺,贾龙,张卫三个人分别前往治所上任。
而与此同时,刘表也派人写给了刘琦一封密信,让他派遣一名有能力的亲将,前来襄阳助自己领军。
毫无疑问,刘琦自然是派遣太史慈前往。
以太史慈的能力和刘琦对他的举荐,想来到了襄阳,他便可以直接代替文聘,接替其空缺出来的校尉之职。
太史慈离开了之后,刘琦针对麾下空缺出来的位置,将‘地水’两营重新划分,各部将领直接向他进行对接,他将军权全部收拢,在其所统领的兵将中,不设单独的划权之将,所有的常规军务指令,全部都由他做一言堂。
而下一步,他又下令打开南郑府库,暗中支持张鲁在汉中境内搭建义舍,善待四方来人。
虽然义舍在名义上对外是以张鲁天师教的名义建造的,但心里明白点事儿的都知道,这当中绝对是有官方的手笔、
但就算是,目下也没有能够拿的出实质性的证据,那些对此事不满的人也不好说他刘琦什么不是,最多不过去骂骂天师教而已,与他刘琦无干。
而来过义舍进行登记的往来之人,其身份和目地以及其目下居址,皆会按月统一呈报当地郡署,并由郡署统一向最高长官进行汇报,然后针对义舍中人,当采取何种行事,自然也会由最高长官进行定夺。
对于刘琦而言,这不过是现在南郑这里进行一下义舍的试点,若是果然能够执行,那他回头便带领天师教的人东迁至南阳郡,然后再让天师教以传教的名义,在南阳各地广开义舍,届时便是刘表对此不满意,但他只要将事情推到天师教的头上,刘表怕是也说不出什么的,毕竟人家那是宗教的行为,与政治无干……
义舍的事情议定妥当之后,刘琦遂又找了那六名益州降将,乃是甘宁、沈弥、娄发、吴懿、雷绪、吴堀六人。
这次谈话的目地很简单,刘琦已经下定决心,要对他们六个人委以重任。
前番给了吴堀,雷绪,吴懿三个荆武卒别部司马的位置,实质上也不过是虚职而已,
荆武卒乃是刘琦的亲卫军,所有兵卒皆有典韦统领,这三个人在荆武卒中,根本就是绣花枕头摆着看的。
而且当时刘琦的目地,也不过是为了考验他们一下而已,看看他们到底愿不愿意站到自己这边,还是依旧模棱两可的左右摇摆。
但事到如今,汉中已经攻克,对他们三个人的考验期也已经过了,他们三个人表现的还算是让人满意——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吴堀、吴懿、雷遇三个人,已经是很明确的站队在了刘琦的一方了,虽然这当中也有被逼迫的性质。
再加上甘宁,沈弥,娄发三个人……刘琦觉得,是时候在自己的麾下扩大一下益州系人才的人数比重了。
如此对日后彻底平复益州并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一方势力可以去平衡一下荆州系人的势力。
刘琦来回看着六个人,道:“六位都是益州系人……当然,你们当中也有人曾是东州士,但既然是已经举族迁移到了益州,那我就认为你们算是益州本地人了。”
说罢,刘琦来回看着六人,道:“我想在汉中,招募一支由益州当地人组成的军队,并由你们六个人助我进行统管,作为我军中的一部,不知公等可愿?”
吴懿一听刘琦要用蜀人组建军队,心头不由一颤。
怎么感觉这架势……似乎他们这些益州降将的出头之日,要来了呢?
其他的人也是针对此一点各有所思,反倒是甘宁大剌剌地道:“敢问府君,府君想要让我等为您组建蜀人之军,那我等六个,谁人为正,谁人为副?这个需得事先说清吧?”
这样的聪明人,是不可能不明白刘琦话语中的深层次含义的。
可既然明白,那他为何还要这般扭捏,表现出一副不愿意去襄阳的样子?
这是因为太史慈是明白分寸的……刘琦让他去襄阳,是提拔他,重视他!他心中很是清楚,凭心而论,他也非常愿意去襄阳走更高的仕途,毕竟人活在世,谁都想做个人上之人,好好的干出一番大功业,谁也不想庸庸碌碌的过完这难能可贵的一生。
去襄阳发展,很有可能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然话虽如此,可刘琦算是太史慈人生中的贵人,是让太史慈走到今天这个高度的存在,也是他心中早就已经认定的英雄主公……就算是刘琦要让他去襄阳,太史慈也一定要表现出不想去的样子——这是主公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明哲保身之道。
聪明人,普遍都知道怎么活才能活的更好,走的更远。
听完刘琦的一番诚恳话语之后,太史慈遂冲着刘琦长长作揖,道:“府君之思,慈甚明之,府君此法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可让慈在荆州走的更高更远,而慈到了襄阳,亦是可以替府君守住一份襄阳中军的基业,这是对府君和对慈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刘琦很是满意的感慨道:“子义瞬息之间,便能想的这般通透,着实令人赞叹,此去襄阳代替文仲业、非你莫属。”
太史慈却无丝毫得意之色,认真地道:“慈当初从刘繇麾下投奔荆楚,非为其他,实为府君尔,今既已经是得偿所愿乃遇明主,并不应再思其他,慈情愿一生相伴府君左右,鞍前马后供君驱驰……今若是去了襄阳,实非慈所愿也……”
“既然是为我所用,那在我鞍前马后和去往襄阳任职,又有什么不同?子义,我们今后是要做大事的,难道还能一辈子腻在一块不成?”刘琦开导他道:“大丈夫,便该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休做小女儿态,莫让我瞧错了你!”
太史慈闻言颇是无奈的笑了笑。
“既然府君已是这般说了,那慈便只能领命了……慈在襄阳,一定尽心竭力的辅佐刘荆州,绝不让那些心有歹意之徒对刘荆州不利,襄阳那边若是有些什么事,慈定然是第一时间派人告知府君,府君放心,有慈在,便有刘荆州在,也有襄阳的中军基业在!”
“好!”
刘琦伸手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笑道:“先有黄汉升,又有文仲业,如今子义又前往襄阳任职,依我看过不了多久,子义便会成为咱荆州继其二人之后的又一名将!实乃我荆州之大幸!”
……
又过了一段时间,襄阳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刘表经过了认真的考虑之后,任命贾龙为上庸郡守,张卫为西城郡守,蒯祺为房陵郡守……而襄阳的重将校尉文聘为汉中郡守,即刻走马上任。
这份任命在整个荆州的士族群体和官宦势力中,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但议论的重点并不是在文聘身上。
毕竟文聘目下属于刘表的心腹大将,由他就任汉中郡这个紧要关口太守之位,很是合乎情理,没什么可以议论的。
众人主要谈论的点是在蒯祺和张卫的身上。
这两个人的身份实在是太低了。
一个不过是降将张鲁的弟弟,而另一个就算是蒯氏中人,却不过是蒯良和蒯越的一个子侄儿辈,无甚名声威望,如何能够担当一郡之长?
但刘表偏偏就是这样做了,也不多解释。
众人虽然多有猜疑,但面对已经板上钉钉的命令又能有什么办法?
大家最多也不过是嚼嚼耳根子,随意发发牢骚罢了。
但明眼人却都能够看清当中的猫腻。
张鲁虽然只是一名降将,但他毕竟是一教之主,其教徒遍布蜀中,天师教在民间的声望太高,山阳刘氏初定汉中必须要给其好处,这是纯粹的以利换利。
至于蒯祺的房陵郡守,也是山阳刘氏为了拉拢蒯家而所做出的好处,拉拢而已。
不过蒯家人那么多,刘表不敕封别人为房陵郡守,单单拜了蒯祺这么一个后辈……这当中也自然是有他的鬼心思,也是刘琦暗中提醒他的。
岁数大的都太滑了,不靠牢!也只是有岁数小的外放出去,屁都不懂,暂时没甚威胁。
刘表的委任到了南郑之后,刘琦也不耽搁,立刻按照刘表的指令让这蒯祺,贾龙,张卫三个人分别前往治所上任。
而与此同时,刘表也派人写给了刘琦一封密信,让他派遣一名有能力的亲将,前来襄阳助自己领军。
毫无疑问,刘琦自然是派遣太史慈前往。
以太史慈的能力和刘琦对他的举荐,想来到了襄阳,他便可以直接代替文聘,接替其空缺出来的校尉之职。
太史慈离开了之后,刘琦针对麾下空缺出来的位置,将‘地水’两营重新划分,各部将领直接向他进行对接,他将军权全部收拢,在其所统领的兵将中,不设单独的划权之将,所有的常规军务指令,全部都由他做一言堂。
而下一步,他又下令打开南郑府库,暗中支持张鲁在汉中境内搭建义舍,善待四方来人。
虽然义舍在名义上对外是以张鲁天师教的名义建造的,但心里明白点事儿的都知道,这当中绝对是有官方的手笔、
但就算是,目下也没有能够拿的出实质性的证据,那些对此事不满的人也不好说他刘琦什么不是,最多不过去骂骂天师教而已,与他刘琦无干。
而来过义舍进行登记的往来之人,其身份和目地以及其目下居址,皆会按月统一呈报当地郡署,并由郡署统一向最高长官进行汇报,然后针对义舍中人,当采取何种行事,自然也会由最高长官进行定夺。
对于刘琦而言,这不过是现在南郑这里进行一下义舍的试点,若是果然能够执行,那他回头便带领天师教的人东迁至南阳郡,然后再让天师教以传教的名义,在南阳各地广开义舍,届时便是刘表对此不满意,但他只要将事情推到天师教的头上,刘表怕是也说不出什么的,毕竟人家那是宗教的行为,与政治无干……
义舍的事情议定妥当之后,刘琦遂又找了那六名益州降将,乃是甘宁、沈弥、娄发、吴懿、雷绪、吴堀六人。
这次谈话的目地很简单,刘琦已经下定决心,要对他们六个人委以重任。
前番给了吴堀,雷绪,吴懿三个荆武卒别部司马的位置,实质上也不过是虚职而已,
荆武卒乃是刘琦的亲卫军,所有兵卒皆有典韦统领,这三个人在荆武卒中,根本就是绣花枕头摆着看的。
而且当时刘琦的目地,也不过是为了考验他们一下而已,看看他们到底愿不愿意站到自己这边,还是依旧模棱两可的左右摇摆。
但事到如今,汉中已经攻克,对他们三个人的考验期也已经过了,他们三个人表现的还算是让人满意——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吴堀、吴懿、雷遇三个人,已经是很明确的站队在了刘琦的一方了,虽然这当中也有被逼迫的性质。
再加上甘宁,沈弥,娄发三个人……刘琦觉得,是时候在自己的麾下扩大一下益州系人才的人数比重了。
如此对日后彻底平复益州并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一方势力可以去平衡一下荆州系人的势力。
刘琦来回看着六个人,道:“六位都是益州系人……当然,你们当中也有人曾是东州士,但既然是已经举族迁移到了益州,那我就认为你们算是益州本地人了。”
说罢,刘琦来回看着六人,道:“我想在汉中,招募一支由益州当地人组成的军队,并由你们六个人助我进行统管,作为我军中的一部,不知公等可愿?”
吴懿一听刘琦要用蜀人组建军队,心头不由一颤。
怎么感觉这架势……似乎他们这些益州降将的出头之日,要来了呢?
其他的人也是针对此一点各有所思,反倒是甘宁大剌剌地道:“敢问府君,府君想要让我等为您组建蜀人之军,那我等六个,谁人为正,谁人为副?这个需得事先说清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最新章节,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最新章节,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