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意外,还是意外!冷门,冷门,还是冷门!
这也许是对五月第一周北美电影市场的最好形容。两百多家媒体热热闹闹地出席了“后天”的首映式,原本他们以为这仅仅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发布一些类似于“‘后天’正式首映”、“2004年暑期档提前至五月登场”、“丹尼斯-奎德带领两名后起之秀出演暑期大片”之类的官方新闻,事情就结束了。但首映结束之后,记者们却发现,这绝对不是例行公事,相反,连绵不绝的爆点几乎足以让任何一个新闻从业者欣喜若狂!
即使撇开八千四百万美元的超高水准首映票房不说,媒体可以讨论的爆点也连绵不绝。
“美国周刊”就把目光锁定在了绯闻身上,“抛弃旧爱,结识新欢,当旧爱和新欢共聚一堂时……”如此标题,搭配上一张十分有趣的图片,兰斯和凯拉-奈特莉站在正前方接受采访,而杰西卡-阿尔芭刚好从两个人身后经过,走向后面那一排位置,但焦距却锁定在兰斯和凯拉的身上,以至于后面的景象有些模糊,看起来就像是杰西卡黯然退场一般。
看图说故事,人人都会,即使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言语,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就自然而然地被引导向了一个风/花/雪/月的故事里。
在详细的文章之中,“美国周刊”反而是言辞谨慎,详细地描述了兰斯和杰西卡此前的绯闻,而后又描述了兰斯和凯拉在首映式上的互动——“当记者提问兰斯洛特和凯拉是否在约会时,兰斯洛特温柔而体贴地看向了凯拉,‘我想这个问题应该由女士来回答。’凯拉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害羞而恼怒地否认了记者的猜测。”
可以看得出来,“美国周刊”并没有说谎或者扭曲事实,但真正的专业人士就可以从他们的用词之中推敲出引导性的内容,比如说“温柔而体贴”,比如说“害羞而恼怒”,这些形容词都是主观的理解,往往能够在无形之中完成对读者的引导。
同时,“美国周刊”还用了类似于“当杰西卡出现在现场时,所有人都在猜测着这位美女的身份,导演将介绍的任务交给了主持人艾伦来处理,显得游刃有余”的句子来进行对比。
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说错,因为这就是首映式上发生的情况,但“美国周刊”却在暗示着,兰斯忽略了杰西卡的存在,有意识避嫌。其后的文章也多次暗示,在公开场合,兰斯始终避免和杰西卡的相处,一直与凯拉形影不离,而形单影只的杰西卡则略显孤单。
阅读完整篇文章,即使是兰斯自己,也不能说“美国周刊”是在胡说八道,相反,“美国周刊”的确是将首映式的情况尽可能真实地描述了下来;但,这内容却不客观,这也是新闻报道之中十分微妙的倾向问题,放在这篇文章之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兰斯始乱终弃,凯拉第三者插足,杰西卡被惨遭抛弃。
一出轰轰烈烈的三角恋大戏,就这样闪亮登场了!
绯闻本来就是好莱坞最引人注目的热门话题,而三位俊男美女之间的爱恨情仇,就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尤其是兰斯、杰西卡和凯拉三个人居然出现在了同一个场合,而其中一个人还可能是“第三者”,即使不是,这也是前女友和现女友的同时出现,这简直堪比哥伦比亚肥皂剧了!
“美国周刊”的这一期杂志出版之后,立刻成为了焦点之中的焦点,八卦小报们纷纷开始相继跟踪报道,不仅把首映式上三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拿出来分析,就连此前圣丹斯的老黄历都被翻了出来,似乎不把“兰斯出轨”的证据翻出来,就绝对不罢休一般。
客观来说,兰斯和杰西卡,此前都不能算是狗仔队瞩目的人物,即使是一年之内强势崛起的凯拉也不在狗仔队密切跟踪的范围之内,但转眼之间,伴随着“后天”票房的火爆,三个人的身后都立刻多了一大堆尾巴,真正地体验到了“好莱坞的生活”。
不过,比起绯闻来说,“后天”首映式最大的爆点另有其人。
“布拉德,布拉德,兰斯在上周五的首映式上说,如果他是选角导演,他绝对不会选择你出演阿克琉斯。”围堵着布拉德-皮特的记者至少上了两位数,所有闪光灯从各个角度对准了他,疯狂的倾斜下来,那尖锐刺耳的声音让布拉德快速离开的步伐不由停了停,回头看向了记者。
站在布拉德周围的记者一个个都是挑拨离间的好手,他们好不容易守候到了布拉德,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而布莱恩-巴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他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布拉德停顿下来的脚步,于是扬声说到,“兰斯认为,你的名气与实力不符,将会成为剧组的累赘,甚至影响到编剧对剧情走势的控制。”
兰斯的确是这样说的,但味道却有所不同,现在由布莱恩说出来之后,整个话语的火药味就浓厚了起来,布拉德顿时嗤笑了起来,“这也是他无法成为‘特洛伊’编剧的原因,真正出色的编剧是懂得如何利用演员、如何诠释角色,作为一名编剧,他的确不太擅长如何挖掘演员的潜力,不是吗?”说完,布拉德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比了一个“二”的手势,然后微微点了点下巴,潜台词着实是再明白不过了。
“上帝之城”本来就是一部群戏,真正的主角是上帝之城,所有的演员都只能算是配角;“后天”则是一部爆米花大片,视觉特效才是主角,这也是剧组选择了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杰西卡-阿尔芭这一批演员的原因。
布拉德这就是在讽刺兰斯不懂得利用演员,作为一名编剧,他是不称职的。这着实是一个严重的指控,因为仅仅不到三个月之前,兰斯才依靠着“上帝之城”拿到了最佳改编剧本的小金人。布拉德的这话是在暗示兰斯名不副实,甚至是在为最佳改编剧本的其他落选者鸣不平了。火药味,顿时开始升级了!
布拉德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在谈笑风生之间也给予了兰斯致命一击。他从来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花瓶的,否则他也无法成为乔治-克鲁尼的至交好友,人们总是会被他性/感迷人的外貌所迷惑,忘记了这一点。
成功地挑拨了布拉德一次之后,布莱恩显然还是不愿意轻易放弃,因为布拉德还没有真正被激怒,话题还是不够劲爆。布莱恩视线扫了一扫,却没有看到“洛杉矶时报”派出的记者,这不正常,太不正常了。“洛杉矶时报”虽然对这些八卦新闻关注度不高,但不代表着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布莱恩脑海里兜了一个圈,却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
布莱恩所不知道的是,“洛杉矶时报”对“特洛伊”是秉持支持立场的。所谓的支持立场,不是说他们会无视“特洛伊”的质量,无条件说好话,而是当电影质量糟糕时,他们会用委婉的方式寻找出其他亮点,在批判的同时保留希望;当电影质量出色时,他们则会毫不吝啬地送上赞誉之词。严格来说,这与报纸立场无关,更多是资深记者、资深影评人玩转的圈内潜规则,克里夫-罗宾森与华纳兄弟、西洋镜影业的亲密关系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布莱恩也仅仅只是困惑了一下,缺少了“洛杉矶时报”的正面竞争,对他来说是好事,于是他紧接着就继续逼迫,“兰斯还认为‘特洛伊’的票房将会是一场灾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句话顿时就刺痛了布拉德。
事实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布拉德已经很久没有能够在票房方面表现出足够的号召力了,“偷抢拐骗”叫好却不叫座,北美票房仅仅只有三千万美元而已;和茱莉亚-罗伯茨合作的“危险情人”、和罗伯特-雷德福合作的“间谍游戏”、为梦工厂配音的动画片“辛巴达七海传奇”,全部都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失利;唯一一部赢得了不俗注意力的“十一罗汉”,却是一部群戏。
换而言之,布拉德现在贵为一线顶级巨星,但过去四年时间里,他却始终没有能够表现出足够的票房号召力。其实,布拉德和乔治处于同样的窘境,这也是乔治最近开始试图寻求导演、编剧、演技方面突破的原因,因为他们都知道,好莱坞是难以持久的,他们必须持续不断有着佳作推出,否则很快就会被遗忘。
“特洛伊”就是在这样情况之下的产物,这部作品是布拉德独挑大梁的史诗商业巨作,他不仅期待着作品能够在口碑方面有更多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证明他在票房方面的号召力。可以说,“特洛伊”对他来说,是一部票房胜于一切的作品。如果这部作品的票房乏力,他也将要面临痛苦的转型——他对演技方面着实缺乏更多的信心。
所以,布拉德很敏感。布拉德和兰斯没有私人恩怨,但他不喜欢兰斯,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本/能的厌恶,包括了奥斯卡之夜的短暂接触,他不喜欢兰斯的态度;包括了乔治平时提起兰斯的方式,他不喜欢兰斯的自大。这也许只是潜意识的抵触而已,但在此刻,却成功的激怒了布拉德。
“很好,这一周我们就会见分晓了!”布拉德对着记者的镜头,咬牙切齿。(未完待续。)
这也许是对五月第一周北美电影市场的最好形容。两百多家媒体热热闹闹地出席了“后天”的首映式,原本他们以为这仅仅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发布一些类似于“‘后天’正式首映”、“2004年暑期档提前至五月登场”、“丹尼斯-奎德带领两名后起之秀出演暑期大片”之类的官方新闻,事情就结束了。但首映结束之后,记者们却发现,这绝对不是例行公事,相反,连绵不绝的爆点几乎足以让任何一个新闻从业者欣喜若狂!
即使撇开八千四百万美元的超高水准首映票房不说,媒体可以讨论的爆点也连绵不绝。
“美国周刊”就把目光锁定在了绯闻身上,“抛弃旧爱,结识新欢,当旧爱和新欢共聚一堂时……”如此标题,搭配上一张十分有趣的图片,兰斯和凯拉-奈特莉站在正前方接受采访,而杰西卡-阿尔芭刚好从两个人身后经过,走向后面那一排位置,但焦距却锁定在兰斯和凯拉的身上,以至于后面的景象有些模糊,看起来就像是杰西卡黯然退场一般。
看图说故事,人人都会,即使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言语,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就自然而然地被引导向了一个风/花/雪/月的故事里。
在详细的文章之中,“美国周刊”反而是言辞谨慎,详细地描述了兰斯和杰西卡此前的绯闻,而后又描述了兰斯和凯拉在首映式上的互动——“当记者提问兰斯洛特和凯拉是否在约会时,兰斯洛特温柔而体贴地看向了凯拉,‘我想这个问题应该由女士来回答。’凯拉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害羞而恼怒地否认了记者的猜测。”
可以看得出来,“美国周刊”并没有说谎或者扭曲事实,但真正的专业人士就可以从他们的用词之中推敲出引导性的内容,比如说“温柔而体贴”,比如说“害羞而恼怒”,这些形容词都是主观的理解,往往能够在无形之中完成对读者的引导。
同时,“美国周刊”还用了类似于“当杰西卡出现在现场时,所有人都在猜测着这位美女的身份,导演将介绍的任务交给了主持人艾伦来处理,显得游刃有余”的句子来进行对比。
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说错,因为这就是首映式上发生的情况,但“美国周刊”却在暗示着,兰斯忽略了杰西卡的存在,有意识避嫌。其后的文章也多次暗示,在公开场合,兰斯始终避免和杰西卡的相处,一直与凯拉形影不离,而形单影只的杰西卡则略显孤单。
阅读完整篇文章,即使是兰斯自己,也不能说“美国周刊”是在胡说八道,相反,“美国周刊”的确是将首映式的情况尽可能真实地描述了下来;但,这内容却不客观,这也是新闻报道之中十分微妙的倾向问题,放在这篇文章之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兰斯始乱终弃,凯拉第三者插足,杰西卡被惨遭抛弃。
一出轰轰烈烈的三角恋大戏,就这样闪亮登场了!
绯闻本来就是好莱坞最引人注目的热门话题,而三位俊男美女之间的爱恨情仇,就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尤其是兰斯、杰西卡和凯拉三个人居然出现在了同一个场合,而其中一个人还可能是“第三者”,即使不是,这也是前女友和现女友的同时出现,这简直堪比哥伦比亚肥皂剧了!
“美国周刊”的这一期杂志出版之后,立刻成为了焦点之中的焦点,八卦小报们纷纷开始相继跟踪报道,不仅把首映式上三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拿出来分析,就连此前圣丹斯的老黄历都被翻了出来,似乎不把“兰斯出轨”的证据翻出来,就绝对不罢休一般。
客观来说,兰斯和杰西卡,此前都不能算是狗仔队瞩目的人物,即使是一年之内强势崛起的凯拉也不在狗仔队密切跟踪的范围之内,但转眼之间,伴随着“后天”票房的火爆,三个人的身后都立刻多了一大堆尾巴,真正地体验到了“好莱坞的生活”。
不过,比起绯闻来说,“后天”首映式最大的爆点另有其人。
“布拉德,布拉德,兰斯在上周五的首映式上说,如果他是选角导演,他绝对不会选择你出演阿克琉斯。”围堵着布拉德-皮特的记者至少上了两位数,所有闪光灯从各个角度对准了他,疯狂的倾斜下来,那尖锐刺耳的声音让布拉德快速离开的步伐不由停了停,回头看向了记者。
站在布拉德周围的记者一个个都是挑拨离间的好手,他们好不容易守候到了布拉德,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而布莱恩-巴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他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布拉德停顿下来的脚步,于是扬声说到,“兰斯认为,你的名气与实力不符,将会成为剧组的累赘,甚至影响到编剧对剧情走势的控制。”
兰斯的确是这样说的,但味道却有所不同,现在由布莱恩说出来之后,整个话语的火药味就浓厚了起来,布拉德顿时嗤笑了起来,“这也是他无法成为‘特洛伊’编剧的原因,真正出色的编剧是懂得如何利用演员、如何诠释角色,作为一名编剧,他的确不太擅长如何挖掘演员的潜力,不是吗?”说完,布拉德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比了一个“二”的手势,然后微微点了点下巴,潜台词着实是再明白不过了。
“上帝之城”本来就是一部群戏,真正的主角是上帝之城,所有的演员都只能算是配角;“后天”则是一部爆米花大片,视觉特效才是主角,这也是剧组选择了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杰西卡-阿尔芭这一批演员的原因。
布拉德这就是在讽刺兰斯不懂得利用演员,作为一名编剧,他是不称职的。这着实是一个严重的指控,因为仅仅不到三个月之前,兰斯才依靠着“上帝之城”拿到了最佳改编剧本的小金人。布拉德的这话是在暗示兰斯名不副实,甚至是在为最佳改编剧本的其他落选者鸣不平了。火药味,顿时开始升级了!
布拉德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在谈笑风生之间也给予了兰斯致命一击。他从来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花瓶的,否则他也无法成为乔治-克鲁尼的至交好友,人们总是会被他性/感迷人的外貌所迷惑,忘记了这一点。
成功地挑拨了布拉德一次之后,布莱恩显然还是不愿意轻易放弃,因为布拉德还没有真正被激怒,话题还是不够劲爆。布莱恩视线扫了一扫,却没有看到“洛杉矶时报”派出的记者,这不正常,太不正常了。“洛杉矶时报”虽然对这些八卦新闻关注度不高,但不代表着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布莱恩脑海里兜了一个圈,却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
布莱恩所不知道的是,“洛杉矶时报”对“特洛伊”是秉持支持立场的。所谓的支持立场,不是说他们会无视“特洛伊”的质量,无条件说好话,而是当电影质量糟糕时,他们会用委婉的方式寻找出其他亮点,在批判的同时保留希望;当电影质量出色时,他们则会毫不吝啬地送上赞誉之词。严格来说,这与报纸立场无关,更多是资深记者、资深影评人玩转的圈内潜规则,克里夫-罗宾森与华纳兄弟、西洋镜影业的亲密关系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布莱恩也仅仅只是困惑了一下,缺少了“洛杉矶时报”的正面竞争,对他来说是好事,于是他紧接着就继续逼迫,“兰斯还认为‘特洛伊’的票房将会是一场灾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句话顿时就刺痛了布拉德。
事实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布拉德已经很久没有能够在票房方面表现出足够的号召力了,“偷抢拐骗”叫好却不叫座,北美票房仅仅只有三千万美元而已;和茱莉亚-罗伯茨合作的“危险情人”、和罗伯特-雷德福合作的“间谍游戏”、为梦工厂配音的动画片“辛巴达七海传奇”,全部都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失利;唯一一部赢得了不俗注意力的“十一罗汉”,却是一部群戏。
换而言之,布拉德现在贵为一线顶级巨星,但过去四年时间里,他却始终没有能够表现出足够的票房号召力。其实,布拉德和乔治处于同样的窘境,这也是乔治最近开始试图寻求导演、编剧、演技方面突破的原因,因为他们都知道,好莱坞是难以持久的,他们必须持续不断有着佳作推出,否则很快就会被遗忘。
“特洛伊”就是在这样情况之下的产物,这部作品是布拉德独挑大梁的史诗商业巨作,他不仅期待着作品能够在口碑方面有更多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证明他在票房方面的号召力。可以说,“特洛伊”对他来说,是一部票房胜于一切的作品。如果这部作品的票房乏力,他也将要面临痛苦的转型——他对演技方面着实缺乏更多的信心。
所以,布拉德很敏感。布拉德和兰斯没有私人恩怨,但他不喜欢兰斯,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本/能的厌恶,包括了奥斯卡之夜的短暂接触,他不喜欢兰斯的态度;包括了乔治平时提起兰斯的方式,他不喜欢兰斯的自大。这也许只是潜意识的抵触而已,但在此刻,却成功的激怒了布拉德。
“很好,这一周我们就会见分晓了!”布拉德对着记者的镜头,咬牙切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