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回到家中,而朱恪与王翥早已等候多时。
“都坐吧。”陆沉一挥袖,径自落座。
瞧他脸色不太好看,朱恪和王翥也是颇有眼力,站在原地未敢落座。
朱恪拱手道:“侯爷,您叫我和王翥来,可是有何要事吩咐?”
陆沉淡然道:“倒也没什么,就是听说台谏好像有人在背地里说本侯的坏话,你二人一个乃都察院的佥都御史,一个管着御史台,不会没有听说吧?”
朱恪和王翥同时一楞。
“什么?竟有人敢暗地里嚼侯爷您的舌头根子?当真是该死!下官着实未曾听说,侯爷若是知道是谁,告诉下官,下官回去定然好生整治!”朱恪急怒道。
陆沉没说话,看向王翥。
王翥愁眉不展,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面露惊色,愕然道:“下官……我说那些人鬼鬼祟祟,所为何事,原来竟是……”
看这二人像是真的不知情,陆沉松了口气,这二人可是掌握着都察院,掌握着御史台,实是他嗅得朝堂风向、控制舆论的左膀右臂,若是与他离心离德,还真不好办。
“看来你二人是本侯心腹,已非秘密,否则台谏诸御史为何要避着你二人。”陆沉说着不走皱眉,喃喃说道:“可是不应该啊,究竟是谁的嗅觉如此敏锐,竟猜出你们两个是本侯的人?或是……有人知道你二人已归于本侯麾下,故而让台谏诸御史对你二人存有防范……”
朱恪沉重道:“侯爷,到底出什么事了。”
陆沉不再多想,说道:“我督监院下属探查到,最近朝野突然掀起一股针对我的浪潮,朝中许多官员都在背后议论我的不是。当然,嘴巴长在他们的身上,他们说什么,别人也管不着,可问题是,这些家伙单单只是背后议论也就罢了,听说还要联名上书,到御前参本侯。本侯觉得,这股浪潮,决然不会是凭空生起,只怕是有人在暗地里推波助澜,打算扳倒本侯。”
朱恪和王翥面色同时大变。
“谁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朱恪失声道。
陆沉脑海中浮现出内阁首辅方丞的面孔,不过眼下还不能认定他便是幕后主使,只能摇头道:“还不知道,听说反对本侯的官员,以清流党为主,而清流党人,大都在翰林院以及御史台,你二人都是都察院的官员,且都位高权重,叫你二人过来,就是想要问问你二人知不知道这件事,不过现在看来……”
他顿了一顿,冷笑道:“那些家伙是真的想要搞出点大事情来啊,否则焉能对你二人亦如此防范,以至于你二人竟未嗅得丝毫风吹草动,一点都没有察觉。”
朱恪忙道:“下官真的不知,如果知道御史台竟敢针对侯爷您,下官焉敢不报!”
王翥也是惊惶不定,唯恐被陆沉认为是有了异心,着急道:“侯爷,您先攒着我这颗脑袋,我这就回去查个清楚,若不能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查个分明,不用您来取,我自己就拧下自己这颗脑袋!”
陆沉淡笑道:“言重了,还没到要你以死谢罪的地步,况且也不怪你二人,那些御史有心避开你二人,说明背后定有人在密谋操控,别说你二人蒙在鼓里,就算现如今已经知道,只怕也很难查个清楚。”
王翥肃然道:“下官在御史中还算有些名望,况且如今管着御史台,想来定能查出些蛛丝马迹。清流也不是铁板一块,有许多同僚皆与下官要好,相信下官回去后,即使查不出幕后主使是谁,多半也能打探出一些有用的消息。”
陆沉点头道:“好,你这就去办,切记,要暗中秘查,这个当口,你如此热衷于这件事,难保不会被人识破你正是本侯的人,这也是为了保全于你,也不知这件事最后会发酵到什么地步,如果本侯到时真的面临墙倒众人推的地步,被扳倒了,你和本侯有所牵连,难免会殃及池鱼,一同遭殃。”
王翥急忙表忠心道:“下官能有今天,皆为侯爷一手栽培,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莫说当今圣上对侯爷您恩宠无俩,侯爷您的地位根本就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绝无可能动摇分毫,就算侯爷您遭了难,下官也愿与侯爷共进退,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陆沉道:“你有这份心,本侯很高兴,去吧,切记谨慎,如果不能深查,那便放弃。”
王翥拱手道:“下官遵命!”
看着王翥离去,朱恪转身对陆沉道“侯爷,这事儿不对劲啊。
陆沉问道:“哪里不对劲?”
朱恪沉吟道:“所谓风雨欲来山满楼,如果真有什么阴谋笼罩的话,下官就算被瞒着,也总能感知到一些。那些御史言官,还有翰林学士,多半为朝中清流,大都清高自傲,谁的帐都不买,可究竟是谁,竟能鼓动他们针对侯爷您?恐怕也只有身为清流领袖的祝孝安有这个份量,可祝孝安为何要这么做?据微臣所知,这祝孝安,虽被清流党共推为领袖,但业已年老,罕少再过问朝中事,其年轻时一条十个折子,可近年来却是修身养性,一折不上,就连当初江沖搅得满朝腥风血雨,他都没站出来发一言,如今他又是对侯爷您有何深仇大怨,却要鼓动党人参您?”
“祝孝安……江沖……”陆沉沉吟,没来由皱起眉,可只觉是一团乱麻,不能连成一线,索性暂时懒得多想,道:“如果说祝孝安的背后,还有人呢?”
朱恪面色微变。
还有人?
“祝孝安这个人,如果说谁能指使动他,下官委实难以相信。”
朱恪摇头说道。
“是啊,这位清流领袖,是出了名的一根筋,嫉恶如仇,清高桀骜。当初衍王就曾试图收买过他,可派去的人,却被他毫不留情的赶出门外,然后指着那人破口大骂,让衍王下不来台;还有儒家,当初的儒家,是何等昌盛啊,把持着朝政,满朝近乎过半都是儒家门人,可这祝孝安,却敢屡屡与儒家唱反调……”陆沉冷冷笑道:“可就是这种一根筋的人,自以为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直臣,才容易被人撺掇。”
“都坐吧。”陆沉一挥袖,径自落座。
瞧他脸色不太好看,朱恪和王翥也是颇有眼力,站在原地未敢落座。
朱恪拱手道:“侯爷,您叫我和王翥来,可是有何要事吩咐?”
陆沉淡然道:“倒也没什么,就是听说台谏好像有人在背地里说本侯的坏话,你二人一个乃都察院的佥都御史,一个管着御史台,不会没有听说吧?”
朱恪和王翥同时一楞。
“什么?竟有人敢暗地里嚼侯爷您的舌头根子?当真是该死!下官着实未曾听说,侯爷若是知道是谁,告诉下官,下官回去定然好生整治!”朱恪急怒道。
陆沉没说话,看向王翥。
王翥愁眉不展,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面露惊色,愕然道:“下官……我说那些人鬼鬼祟祟,所为何事,原来竟是……”
看这二人像是真的不知情,陆沉松了口气,这二人可是掌握着都察院,掌握着御史台,实是他嗅得朝堂风向、控制舆论的左膀右臂,若是与他离心离德,还真不好办。
“看来你二人是本侯心腹,已非秘密,否则台谏诸御史为何要避着你二人。”陆沉说着不走皱眉,喃喃说道:“可是不应该啊,究竟是谁的嗅觉如此敏锐,竟猜出你们两个是本侯的人?或是……有人知道你二人已归于本侯麾下,故而让台谏诸御史对你二人存有防范……”
朱恪沉重道:“侯爷,到底出什么事了。”
陆沉不再多想,说道:“我督监院下属探查到,最近朝野突然掀起一股针对我的浪潮,朝中许多官员都在背后议论我的不是。当然,嘴巴长在他们的身上,他们说什么,别人也管不着,可问题是,这些家伙单单只是背后议论也就罢了,听说还要联名上书,到御前参本侯。本侯觉得,这股浪潮,决然不会是凭空生起,只怕是有人在暗地里推波助澜,打算扳倒本侯。”
朱恪和王翥面色同时大变。
“谁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朱恪失声道。
陆沉脑海中浮现出内阁首辅方丞的面孔,不过眼下还不能认定他便是幕后主使,只能摇头道:“还不知道,听说反对本侯的官员,以清流党为主,而清流党人,大都在翰林院以及御史台,你二人都是都察院的官员,且都位高权重,叫你二人过来,就是想要问问你二人知不知道这件事,不过现在看来……”
他顿了一顿,冷笑道:“那些家伙是真的想要搞出点大事情来啊,否则焉能对你二人亦如此防范,以至于你二人竟未嗅得丝毫风吹草动,一点都没有察觉。”
朱恪忙道:“下官真的不知,如果知道御史台竟敢针对侯爷您,下官焉敢不报!”
王翥也是惊惶不定,唯恐被陆沉认为是有了异心,着急道:“侯爷,您先攒着我这颗脑袋,我这就回去查个清楚,若不能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查个分明,不用您来取,我自己就拧下自己这颗脑袋!”
陆沉淡笑道:“言重了,还没到要你以死谢罪的地步,况且也不怪你二人,那些御史有心避开你二人,说明背后定有人在密谋操控,别说你二人蒙在鼓里,就算现如今已经知道,只怕也很难查个清楚。”
王翥肃然道:“下官在御史中还算有些名望,况且如今管着御史台,想来定能查出些蛛丝马迹。清流也不是铁板一块,有许多同僚皆与下官要好,相信下官回去后,即使查不出幕后主使是谁,多半也能打探出一些有用的消息。”
陆沉点头道:“好,你这就去办,切记,要暗中秘查,这个当口,你如此热衷于这件事,难保不会被人识破你正是本侯的人,这也是为了保全于你,也不知这件事最后会发酵到什么地步,如果本侯到时真的面临墙倒众人推的地步,被扳倒了,你和本侯有所牵连,难免会殃及池鱼,一同遭殃。”
王翥急忙表忠心道:“下官能有今天,皆为侯爷一手栽培,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莫说当今圣上对侯爷您恩宠无俩,侯爷您的地位根本就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绝无可能动摇分毫,就算侯爷您遭了难,下官也愿与侯爷共进退,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陆沉道:“你有这份心,本侯很高兴,去吧,切记谨慎,如果不能深查,那便放弃。”
王翥拱手道:“下官遵命!”
看着王翥离去,朱恪转身对陆沉道“侯爷,这事儿不对劲啊。
陆沉问道:“哪里不对劲?”
朱恪沉吟道:“所谓风雨欲来山满楼,如果真有什么阴谋笼罩的话,下官就算被瞒着,也总能感知到一些。那些御史言官,还有翰林学士,多半为朝中清流,大都清高自傲,谁的帐都不买,可究竟是谁,竟能鼓动他们针对侯爷您?恐怕也只有身为清流领袖的祝孝安有这个份量,可祝孝安为何要这么做?据微臣所知,这祝孝安,虽被清流党共推为领袖,但业已年老,罕少再过问朝中事,其年轻时一条十个折子,可近年来却是修身养性,一折不上,就连当初江沖搅得满朝腥风血雨,他都没站出来发一言,如今他又是对侯爷您有何深仇大怨,却要鼓动党人参您?”
“祝孝安……江沖……”陆沉沉吟,没来由皱起眉,可只觉是一团乱麻,不能连成一线,索性暂时懒得多想,道:“如果说祝孝安的背后,还有人呢?”
朱恪面色微变。
还有人?
“祝孝安这个人,如果说谁能指使动他,下官委实难以相信。”
朱恪摇头说道。
“是啊,这位清流领袖,是出了名的一根筋,嫉恶如仇,清高桀骜。当初衍王就曾试图收买过他,可派去的人,却被他毫不留情的赶出门外,然后指着那人破口大骂,让衍王下不来台;还有儒家,当初的儒家,是何等昌盛啊,把持着朝政,满朝近乎过半都是儒家门人,可这祝孝安,却敢屡屡与儒家唱反调……”陆沉冷冷笑道:“可就是这种一根筋的人,自以为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直臣,才容易被人撺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