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长歌行》李泌
……
九月二十九日当日,肃宗接受完百官朝拜,立刻派宦官啖庭瑶前往蜀郡,将收复长安喜讯奏报太上皇李隆基,上表奉迎太上皇回銮;又派左仆射裴冕前往长安南北郊祭祀天地及李唐宗庙。
同时,肃宗派人前往长安,把随军前进的李泌接回凤翔郡,商量入主长安之事。
李泌深谋远虑,智计过人,几番妙手,将肃宗几件棘手之事处理的妥妥当当。包括将太上皇接回长安、入主太极宫等涉及礼法道统之事。
处理完毕,肃宗如释重负,遂到李泌住处畅饮。李泌乘机提出辞呈。肃宗大惊,道:“朕与先生共历忧患,如今收复长安,正要同享安乐富贵,先生为何说走就走?”
李泌道:“臣有五条理由,不能在陛下身边久留。愿陛下准许臣离开,让臣免于一死。”
肃宗不解,问道:“哪五条理由能逼迫先生不得不走?”
李泌缓缓道来:“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陛下不愿臣走,是想让臣享受荣华富贵。可在臣看来,此举是在杀臣。”
肃宗道:“荒唐。朕又不是姒勾践,怎会干出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李泌正色道:“正因陛下不会杀臣,臣才能提出归隐之请。倘若陛下已动杀机,臣怎么敢言。
再者,杀臣者并非陛下,而是臣所举的五条理由。臣辅佐陛下以来,陛下待臣之厚,远胜群臣。臣与陛下过从甚密,即便如此,有些事情,臣尚且不敢劝谏。天下安定之后,朝廷之上更重礼法规矩,臣就更不敢言。”
肃宗沉默良久,道:“朕没有听从你的意见,派胡人兵马绕道塞外进攻范阳。先生可是因此事还在怪朕?”
李泌摇摇头道:“臣不敢劝谏之事,乃是建宁王!”说罢,李泌逐一分析,建宁王不可能做出行刺广平王李俶之事。李倓不是那种为争夺储君之位,不择手段之人。
肃宗听罢,泪流满面,这才明白自己被人蒙蔽,听信一面之词,铸成大错。
建宁王被冤杀一事,一直是李泌的心结,在心中藏了许久,不吐不快。因为构陷建宁王李倓的不是别人,正是肃宗最宠幸的妃嫔张良娣、最宠信的宦官李辅国。
正所谓,疏不间亲。李泌忠言逆耳,一旦证据不足,就会被这两人倒打一耙,联手陷害。连肃宗的亲生儿子李倓都被这两人构陷,何况李泌这个外臣。
白复将李猪儿交给李泌后,李泌从李猪儿的供词中判断,安禄山潜伏在肃宗身边的内鬼,不是张良娣就是李辅国。
所以,李泌决定在收复长安后,以退为进,先归隐衡山,暂避锋芒,伺机观察。自己一走,张良娣和李辅国必然从相互勾结,变成争权内斗,届时谁是内鬼,昭然若揭。
但自己一走,肃宗身边的权力平衡就被打破。如果不在归山之前戳破这层窗户纸,自己一直保护的广平王李俶很可能就有性命之忧!
张良娣野心勃勃,不亚于韦后,不但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更有效仿武曌,成为九五之尊的欲望。
当张良娣和李辅国联手铲除建宁王李倓、逼走李泌之后,接下来的绊脚石就仅剩广平王李俶一人。
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立下盖世军功,声势正盛,张良娣十分忌恨,不断暗中散布谣言,所以李泌必须在临走之前特别叮嘱肃宗。
……
这夜长谈之后,李泌去意已决,执意归山,肃宗苦苦挽留。半个月后,肃宗实在拗不过李泌,不得已让李泌归隐衡山。
李泌归隐,百官惊愕。
此前,李泌不愿做官,以白衣宰相的身份辅佐肃宗。百官皆以为,这是李泌故弄玄虚之举,从而得到肃宗的倚重、宠信。
但在长安光复,叛乱将平之际归隐,放弃拥立之功,拨乱之举,这就不是常人能做到了。
朝廷有人扼腕叹息,有人兴高采烈,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不屑一顾……
只有白复懂得李泌之心。这是典型的道家人物——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就这一点而言,李泌比青玄掌门和徐太傅更加超脱,更无牵绊。
白复看完李泌写给自己的密信后,将书信烧掉。白复走出营帐,抚摸着自己的新坐骑——枣红马忽雷驳。
香积寺大战后,白复才知,被自己砍手夺马的那名燕将正是叛军主将安守忠。郭子仪感念白复立下大功,便将安守忠的宝马良驹奖予白复。
枣红马思念主人,趴在马厩里,三日三夜不吃不喝。还好白复有蟒珠这个宝物,蟒珠通灵,白复借助蟒珠,终于驯服了这匹神骏。
白复越看此马,越是喜欢。此马长一丈,高八尺,头颅类似虎头,遍体赤红,隐现虎斑和豹纹,吼叫起来,如同虎啸惊雷一般,万马皆惊。
军中巡马师告诉白复,相马书上说,此马来自大宛,乃是汗血马的一种,叫做“忽雷驳”,又名“虎类豹”。
白复驯养了两天,发现此马颇为奇特,喂草料时尚好,但凡喂黑豆饼,此马无酒不欢。一旦酒足饭饱,四蹄雄武有力,月夜试练,能奋力跨越三顶黑毡房。
白复大喜,有了疾风和忽雷驳,自己定可纵横疆场!
除了得到一匹千里神驹,白复在武学上亦有收获。
香积寺一战中,面对数百铁骑的拼死冲锋,白复作为锥尖,游走崩溃边缘。真气耗尽,力竭殆毙时,丹田犹如枯井重生,汩汩泉涌,巽坎真气井喷而出,新力换旧力,后浪推前浪,游走周身,轮流供给,交替呼吸。
白复发现,生死一线,储能耗尽时,丹田存藏的巽坎真气不但不会枯竭,反而会平添新力。内力增长的速度、厚度、强度和纯度数倍于平日苦炼。
“或许,以战代练是更好的修炼方式。”白复默记于心。
7017k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长歌行》李泌
……
九月二十九日当日,肃宗接受完百官朝拜,立刻派宦官啖庭瑶前往蜀郡,将收复长安喜讯奏报太上皇李隆基,上表奉迎太上皇回銮;又派左仆射裴冕前往长安南北郊祭祀天地及李唐宗庙。
同时,肃宗派人前往长安,把随军前进的李泌接回凤翔郡,商量入主长安之事。
李泌深谋远虑,智计过人,几番妙手,将肃宗几件棘手之事处理的妥妥当当。包括将太上皇接回长安、入主太极宫等涉及礼法道统之事。
处理完毕,肃宗如释重负,遂到李泌住处畅饮。李泌乘机提出辞呈。肃宗大惊,道:“朕与先生共历忧患,如今收复长安,正要同享安乐富贵,先生为何说走就走?”
李泌道:“臣有五条理由,不能在陛下身边久留。愿陛下准许臣离开,让臣免于一死。”
肃宗不解,问道:“哪五条理由能逼迫先生不得不走?”
李泌缓缓道来:“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陛下不愿臣走,是想让臣享受荣华富贵。可在臣看来,此举是在杀臣。”
肃宗道:“荒唐。朕又不是姒勾践,怎会干出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李泌正色道:“正因陛下不会杀臣,臣才能提出归隐之请。倘若陛下已动杀机,臣怎么敢言。
再者,杀臣者并非陛下,而是臣所举的五条理由。臣辅佐陛下以来,陛下待臣之厚,远胜群臣。臣与陛下过从甚密,即便如此,有些事情,臣尚且不敢劝谏。天下安定之后,朝廷之上更重礼法规矩,臣就更不敢言。”
肃宗沉默良久,道:“朕没有听从你的意见,派胡人兵马绕道塞外进攻范阳。先生可是因此事还在怪朕?”
李泌摇摇头道:“臣不敢劝谏之事,乃是建宁王!”说罢,李泌逐一分析,建宁王不可能做出行刺广平王李俶之事。李倓不是那种为争夺储君之位,不择手段之人。
肃宗听罢,泪流满面,这才明白自己被人蒙蔽,听信一面之词,铸成大错。
建宁王被冤杀一事,一直是李泌的心结,在心中藏了许久,不吐不快。因为构陷建宁王李倓的不是别人,正是肃宗最宠幸的妃嫔张良娣、最宠信的宦官李辅国。
正所谓,疏不间亲。李泌忠言逆耳,一旦证据不足,就会被这两人倒打一耙,联手陷害。连肃宗的亲生儿子李倓都被这两人构陷,何况李泌这个外臣。
白复将李猪儿交给李泌后,李泌从李猪儿的供词中判断,安禄山潜伏在肃宗身边的内鬼,不是张良娣就是李辅国。
所以,李泌决定在收复长安后,以退为进,先归隐衡山,暂避锋芒,伺机观察。自己一走,张良娣和李辅国必然从相互勾结,变成争权内斗,届时谁是内鬼,昭然若揭。
但自己一走,肃宗身边的权力平衡就被打破。如果不在归山之前戳破这层窗户纸,自己一直保护的广平王李俶很可能就有性命之忧!
张良娣野心勃勃,不亚于韦后,不但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更有效仿武曌,成为九五之尊的欲望。
当张良娣和李辅国联手铲除建宁王李倓、逼走李泌之后,接下来的绊脚石就仅剩广平王李俶一人。
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立下盖世军功,声势正盛,张良娣十分忌恨,不断暗中散布谣言,所以李泌必须在临走之前特别叮嘱肃宗。
……
这夜长谈之后,李泌去意已决,执意归山,肃宗苦苦挽留。半个月后,肃宗实在拗不过李泌,不得已让李泌归隐衡山。
李泌归隐,百官惊愕。
此前,李泌不愿做官,以白衣宰相的身份辅佐肃宗。百官皆以为,这是李泌故弄玄虚之举,从而得到肃宗的倚重、宠信。
但在长安光复,叛乱将平之际归隐,放弃拥立之功,拨乱之举,这就不是常人能做到了。
朝廷有人扼腕叹息,有人兴高采烈,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不屑一顾……
只有白复懂得李泌之心。这是典型的道家人物——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就这一点而言,李泌比青玄掌门和徐太傅更加超脱,更无牵绊。
白复看完李泌写给自己的密信后,将书信烧掉。白复走出营帐,抚摸着自己的新坐骑——枣红马忽雷驳。
香积寺大战后,白复才知,被自己砍手夺马的那名燕将正是叛军主将安守忠。郭子仪感念白复立下大功,便将安守忠的宝马良驹奖予白复。
枣红马思念主人,趴在马厩里,三日三夜不吃不喝。还好白复有蟒珠这个宝物,蟒珠通灵,白复借助蟒珠,终于驯服了这匹神骏。
白复越看此马,越是喜欢。此马长一丈,高八尺,头颅类似虎头,遍体赤红,隐现虎斑和豹纹,吼叫起来,如同虎啸惊雷一般,万马皆惊。
军中巡马师告诉白复,相马书上说,此马来自大宛,乃是汗血马的一种,叫做“忽雷驳”,又名“虎类豹”。
白复驯养了两天,发现此马颇为奇特,喂草料时尚好,但凡喂黑豆饼,此马无酒不欢。一旦酒足饭饱,四蹄雄武有力,月夜试练,能奋力跨越三顶黑毡房。
白复大喜,有了疾风和忽雷驳,自己定可纵横疆场!
除了得到一匹千里神驹,白复在武学上亦有收获。
香积寺一战中,面对数百铁骑的拼死冲锋,白复作为锥尖,游走崩溃边缘。真气耗尽,力竭殆毙时,丹田犹如枯井重生,汩汩泉涌,巽坎真气井喷而出,新力换旧力,后浪推前浪,游走周身,轮流供给,交替呼吸。
白复发现,生死一线,储能耗尽时,丹田存藏的巽坎真气不但不会枯竭,反而会平添新力。内力增长的速度、厚度、强度和纯度数倍于平日苦炼。
“或许,以战代练是更好的修炼方式。”白复默记于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