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又可见几条人影大鹏般飞跃而至。
老狼向后一翻,借拳力翻跃落在小院屋脊,笑道:“告辞了,有机缘再领教全大侠峨眉绝技。”老狼见峨眉高手云集,又素闻峨眉派有高绝剑阵,怕被峨眉十三鹰以剑阵围困,故不愿恋战。
只见他在屋脊轻轻一按,飞窜落向远处农家房屋,再一窜已然不见了踪影。飞天狼见得,急忙向另一方向逃去。
全兴国见老狼远遁,对几名弟子叫道:“不能再让这些人为非作歹,追。”引着几名弟子施展开峨眉大鹏轻功向老狼远去处追去。
张青峰仰头向何灵问道:“何叔叔,母亲为何没有来接我呢?”何灵低下头望着张青峰,迟疑良久,方才道:“那晚你母亲和你父亲一道走了。”一行热泪从何灵的眼边滚落。张青峰哭喊道:“不,何叔叔,告诉我,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多年来,张宗正与林婉容像大哥、大嫂一样关心他的成长,关心他的生活,他无法承受他们的离去,何况张青峰还是一个幼小的孩子。
张青峰一双手摇晃着何灵,嚎啕大哭,眼泪肆意地流淌着。何灵慢慢地蹲下,望着张青峰的眼睛,将他紧紧拥抱在怀里。
何灵默默地陪伴着张青峰将悲伤尽情宣泄,直到他嗓子变哑,无力再哭,只剩下慢慢的抽噎。
陈湘君见张青峰悲伤大哭,默默走到他身前,递给他一块绣着竹叶的手巾擦泪。
何灵轻轻拍拍张青峰的背脊,道:“青峰,和湘君妹妹告别,该回家了,你父亲、母亲还等着我们去安葬。”张青峰慢慢放开何灵的手臂,擦干眼泪,默默与陈湘君告别。
张宗正夫妇下葬那天,西风夹杂着冰冷的小雨,在山水间哀鸣。青城素云道长、林长风,峨嵋派白飞猿、华云师太等赶来送葬。
面目凶恶的“方相”在柩车前驱鬼开道,翻飞的明旌之后是双手捧着灵牌的张青峰,接着是四人舆夫抬着的柩车及一众亲友。
来到墓地,张青峰看着父母的棺椁缓缓落向墓穴,屈膝跪下,以额触地,眼泪恰似断线的珍珠滚落而下。
办完张宗正夫妻的丧事,一众人等回到张青峰家小院坐定。
林长风站起来抱拳道:“各位亲友,在下青城派林长风,家师丹阳真人派我与师兄代表青城派全权处理师兄张宗正办丧一事。我兄嫂为歹徒所害,青城派必将手刃真凶,以慰师兄、嫂子于九泉之下。今师兄与嫂子仙逝,留下独子孤身一人,今日恰好众位亲友积聚,就想一起商议青峰日后生活的安排。”
一位中年儒生站起来道:“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故青峰应当遵从旧制,为父母守孝三年。”此人为张宗正远房堂兄。
一位亲友道:“青峰年幼,自己尚不能照顾自己,如何为父母守孝?”
一位亲友道:“天狼帮恐怕还有人留在嘉定,青峰依旧处在危险之中。如果他长时间住在老屋,如何能保证他的安全?我看还是尽快送他上青城山,只有有青城派庇护,我等亲友才可放心。”
张林两边宗亲纷纷发言,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峨眉派华云师太站起来,手持拂尘道:“此处青城派素云道长最为德高望重,我等可由何道长决断此事。”众人都转首望向坐在上首的素云道长。
素云道长头戴紫阳巾,穿一身洗得半旧的道袍,鹤目疏眉,身形飘逸,一派仙风道风。
他一双灵气逼人的鹤目向四周一扫,沉声道:“亲友守孝之论,甚合圣人之论,但青峰年幼孤身,守孝三年不可行。青峰生性淳朴,我们都相信他对父母有至诚守孝之心。贫道的意思是青峰可以守孝一月以尽孝道,一月后,贫道将带青峰上青城学艺,将他抚养成人,以告慰师弟在天之灵,众位亲朋好友觉得如何?”众人见素云道长如此言语,纷纷赞同。
省城和本地的捕快将嘉定府搜寻了几遍,都没有抓到一个天狼帮的人。他们像风吹过嘉定府一般消失了,只留下不甘心的捕快还在苦苦追寻与案件相关的蛛丝马迹。
日夜如梭,光阴似箭,张青峰一边守孝,一边跟随素云道长日夜苦练青城派功夫,一月时光一晃而逝。
上山前的前一天,张青峰收拾衣物,见房中还有一套农家男童衣衫和一块绣着竹叶的手帕,便想去陈湘君家归还衣物,拜谢救命之恩。
阳春三月时节,春风送暖,空气中充满了芬芳的花香,鸟儿四处翻飞啼叫,蜀中大地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春天景象。
下午,素云道长租了一辆马车带着张青峰前往。马车缓缓经过一条繁华小街,张青峰道:“道长,我想买些礼物感谢陈叔叔父女,你看买什么合适?”素云道长道:“我带你去购买。”两人先去买了些点心和一坛酒,随后到一家卖饰品的小店,买了一根纯银松木兰花发簪。
春天的周家小院分外热闹,几只麻雀在院子边的柳树上叽叽喳喳,一双燕子在屋檐下的草窝里呢喃私语。
垂柳如丝,如丝的垂柳下,一个小女孩在静静的写字。
张青峰走到她面前叫道:“陈湘君。”小女孩秀美清雅,眼眸清亮,抬起头见是张青峰,立时笑靥如花,叫道“青峰哥哥。”
张青峰将衣服递给陈湘君道:“我明天就要随素云道长上青城山学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今天来归还借你们的衣服。”
“你要上青城了呀,” 陈湘君接过衣服道,“听说习武的路很苦,你要多保重。”
张青峰露出坚毅神情,微微咬着牙道:“我一定要找到杀害父母的凶手替他们报仇,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不怕。”父母的离去,让他在短短的时间中承受了太多太大的煎熬与锤炼,身心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
“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看着张青峰,陈湘君的眼神里充满了鼓励。
屋中走出陈天渔,见两人带着几样礼品,忙道:“我与张总捕头都是多年好友,不必带这么多礼物。”素云道长道:“陈大哥,你救青峰于危急之间,这些只是表示些心意,请务必收下!”
陈天渔挠挠头,似乎有些难为情。
张青峰取出兰花发簪,递给湘君道:“我买了一件小礼物送给你。我觉得它好看就买了,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陈湘君将它轻轻插在发髻上试了试,说道:“好看,放二年,等我长大了戴。”发簪的松木杆上镶嵌着苗银兰花叶子,还搭配着几颗晶莹的琉璃珠子。陈湘君戴上虽然好看,不过身形太小,大小不大相宜。
张青峰转眼看了看当初自己生病住的房间,问道:“我走后你们家可有发生过什么事?可有看见过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
陈湘君摇摇头,随后想了想道:“你走后,有几天水缸里的鱼老是少个一两条,过了几天就没有再少过了。”
张青峰闻听,一时有些怅然若失,心下想道:“看来金蚕已经养好伤离开了。”本想去黑龙洞附近找找,但想到那些可怖的毒物也就做罢了。
素云道长看看陈湘君,说道:“周兄弟,你看你平时要忙于撑船打鱼,或许不能很好地照顾女儿,你可愿将女儿送上峨眉,拜在华云师太门下?”
陈天渔大喜,笑道:“能拜在峨眉门下,可真是我周家的福气呀!湘君,快过来拜谢道长。”
陈湘君甚是乖巧,立即跑过来给素云道长恭恭敬敬拜了几拜。
素云道长道:“我上山就修书一封与华云师太,叫她派人来接湘君上峨眉山。湘君清秀灵慧,华云师太一定能将她调教成优异峨眉女弟子。” 陈天渔当下千恩万谢。
素云道长道:“周兄弟,我们明早就要出发,还有些东西要准备,就先告辞了。” 陈天渔带着陈湘君依依不舍地将两人送出一二里,方才返回。
多年以后,张青峰还清楚的记得和素云道长骑马去青城山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三月的蜀中天气温润中略带寒意,两人晨光初露时分出发,下午约申时到了青城山脚下。
山脚下是一座巍峨庄严而古朴自然的山门,上以浓墨书“青城山”三个大字,字若龙蛇,相传是陈抟老祖手书。
山门构架上采用道家四重檐式,每重檐上雕塑有神话人物或飞禽走兽。山门左右矗立一对形态威严的石狮,给道教气息浓郁的青城山增添了几分庄重与神秘。
张青峰上过二次青城山:一次是四五岁时和父亲上山为丹阳道长恭贺八十大寿,最近一次是和父亲为丹阳道长拜年。
他父亲公事繁杂他又年幼,每次都行色匆匆,以致于他还未曾好好体味过青城的幽静雅韵。
踏进青城山山门不久,一阵幽幽的凉意便扑面而来,放眼一望,山之四围尽是葱茏林木,细细聆听中,听得密林深处传来淙淙清泉流动之音,一路因奔走而燥热烦闷的心立刻安静下来。
丹阳道长早知两人上山日期,便派出身边一名道童在山门口迎候。道童名唤见素,约十四五岁,平常在丹阳道长身边照料生活起居。
素云道长自去处理山中要事,由见素引着张青峰一路游玩上山。
一路行来,张青峰见山路陡峭曲折,林木苍翠繁茂,溪水清澈白亮,俗世的烦闷喧嚣都被隔离开来,说不出的清爽舒适。
见素引着他经过建福宫与天然阁来到天师洞,在天师洞边的一处竹屋休憩落脚,随后送上一杯清茶和素斋,说道:“今晚用过晚膳,掌门要召集众人在议事殿议事,到时我来通知你。”
天师洞是青城山的主观,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
丹阳道长大振青城派声威之后,便大兴土木将其重建,建有三清殿、三皇殿、黄帝祠、讲道场和议事殿。
张青峰闲来无事,便信步观赏四周道教建筑。他来到先是三清殿前,只见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前对联写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中忽地一动,记起张乾云道长传授功法似与此句颇有关联,自语道:“此句是何意?”
一位守殿中年道士见他年幼,笑道:“你小小年纪,想你也看不懂。此联可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一气化三清’的深刻寓意。”张青峰闻言,心头不由生起对敬畏和求知之意。
拜完三清殿,张青峰又前往三皇殿和黄帝伺观赏了一番。
三皇殿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造像。相传黄帝曾在青城山跟随仙人宁封子学道,宁封子还协助他打败了蚩尤,后来黄帝功德圆满,乘龙升天成仙,故青城山还给他修建了祠庙。
黄帝祠左侧有一洞,乃张道陵修炼之天师洞。洞窟最上层有一石龛,供奉张天师石像。张天师面有三目,神态威严,左手掌直伸向外,握有天师镇山之宝:“阳平治都功印”。
青城派在三清殿四周建立起数处建筑作为派中活动大本营:修建了碧瓦朱甍的讲道场和走鸾飞凤的议事殿,也修建了小巧素雅的住宿房和简洁通透的修道间。
建筑依据山形建立,将建筑与自然融合,周边培植花草树木,清静幽雅,实为修道悟道之绝佳场所。
天色冥暗之际,议事大殿的油灯和蜡烛点燃起来,大殿正中的梁上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十六头燃油铜灯,大厅地面两边点着十只手臂般粗的蜡烛,将议事大殿照得明晃晃如白昼一般。
张青峰进入大殿之时,殿内已有数十人到场。
殿中站立之人有道有俗,都按剑而立,排列森然成序。其间有人识得张青峰,见他进来都转目看他,低声议论。
议事大殿正中是一把雕刻着古松、高山与仙鹤的黄花梨扶手椅,坐着半闭眼目养神的青城掌门丹阳道长。
两边摆着四张松木椅,三张座椅上坐着丹阳道长座下第一代弟子,但不知何故,一张座椅上空无人坐。
素云道长见张青峰到殿,便沉声道:“众弟子肃静。”
素云道长为青城派大弟子,执掌青城派刑罚多年,为人刚正威严,在青城派威望甚高,一出声,大殿间立时寂静下来。
老狼向后一翻,借拳力翻跃落在小院屋脊,笑道:“告辞了,有机缘再领教全大侠峨眉绝技。”老狼见峨眉高手云集,又素闻峨眉派有高绝剑阵,怕被峨眉十三鹰以剑阵围困,故不愿恋战。
只见他在屋脊轻轻一按,飞窜落向远处农家房屋,再一窜已然不见了踪影。飞天狼见得,急忙向另一方向逃去。
全兴国见老狼远遁,对几名弟子叫道:“不能再让这些人为非作歹,追。”引着几名弟子施展开峨眉大鹏轻功向老狼远去处追去。
张青峰仰头向何灵问道:“何叔叔,母亲为何没有来接我呢?”何灵低下头望着张青峰,迟疑良久,方才道:“那晚你母亲和你父亲一道走了。”一行热泪从何灵的眼边滚落。张青峰哭喊道:“不,何叔叔,告诉我,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多年来,张宗正与林婉容像大哥、大嫂一样关心他的成长,关心他的生活,他无法承受他们的离去,何况张青峰还是一个幼小的孩子。
张青峰一双手摇晃着何灵,嚎啕大哭,眼泪肆意地流淌着。何灵慢慢地蹲下,望着张青峰的眼睛,将他紧紧拥抱在怀里。
何灵默默地陪伴着张青峰将悲伤尽情宣泄,直到他嗓子变哑,无力再哭,只剩下慢慢的抽噎。
陈湘君见张青峰悲伤大哭,默默走到他身前,递给他一块绣着竹叶的手巾擦泪。
何灵轻轻拍拍张青峰的背脊,道:“青峰,和湘君妹妹告别,该回家了,你父亲、母亲还等着我们去安葬。”张青峰慢慢放开何灵的手臂,擦干眼泪,默默与陈湘君告别。
张宗正夫妇下葬那天,西风夹杂着冰冷的小雨,在山水间哀鸣。青城素云道长、林长风,峨嵋派白飞猿、华云师太等赶来送葬。
面目凶恶的“方相”在柩车前驱鬼开道,翻飞的明旌之后是双手捧着灵牌的张青峰,接着是四人舆夫抬着的柩车及一众亲友。
来到墓地,张青峰看着父母的棺椁缓缓落向墓穴,屈膝跪下,以额触地,眼泪恰似断线的珍珠滚落而下。
办完张宗正夫妻的丧事,一众人等回到张青峰家小院坐定。
林长风站起来抱拳道:“各位亲友,在下青城派林长风,家师丹阳真人派我与师兄代表青城派全权处理师兄张宗正办丧一事。我兄嫂为歹徒所害,青城派必将手刃真凶,以慰师兄、嫂子于九泉之下。今师兄与嫂子仙逝,留下独子孤身一人,今日恰好众位亲友积聚,就想一起商议青峰日后生活的安排。”
一位中年儒生站起来道:“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故青峰应当遵从旧制,为父母守孝三年。”此人为张宗正远房堂兄。
一位亲友道:“青峰年幼,自己尚不能照顾自己,如何为父母守孝?”
一位亲友道:“天狼帮恐怕还有人留在嘉定,青峰依旧处在危险之中。如果他长时间住在老屋,如何能保证他的安全?我看还是尽快送他上青城山,只有有青城派庇护,我等亲友才可放心。”
张林两边宗亲纷纷发言,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峨眉派华云师太站起来,手持拂尘道:“此处青城派素云道长最为德高望重,我等可由何道长决断此事。”众人都转首望向坐在上首的素云道长。
素云道长头戴紫阳巾,穿一身洗得半旧的道袍,鹤目疏眉,身形飘逸,一派仙风道风。
他一双灵气逼人的鹤目向四周一扫,沉声道:“亲友守孝之论,甚合圣人之论,但青峰年幼孤身,守孝三年不可行。青峰生性淳朴,我们都相信他对父母有至诚守孝之心。贫道的意思是青峰可以守孝一月以尽孝道,一月后,贫道将带青峰上青城学艺,将他抚养成人,以告慰师弟在天之灵,众位亲朋好友觉得如何?”众人见素云道长如此言语,纷纷赞同。
省城和本地的捕快将嘉定府搜寻了几遍,都没有抓到一个天狼帮的人。他们像风吹过嘉定府一般消失了,只留下不甘心的捕快还在苦苦追寻与案件相关的蛛丝马迹。
日夜如梭,光阴似箭,张青峰一边守孝,一边跟随素云道长日夜苦练青城派功夫,一月时光一晃而逝。
上山前的前一天,张青峰收拾衣物,见房中还有一套农家男童衣衫和一块绣着竹叶的手帕,便想去陈湘君家归还衣物,拜谢救命之恩。
阳春三月时节,春风送暖,空气中充满了芬芳的花香,鸟儿四处翻飞啼叫,蜀中大地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春天景象。
下午,素云道长租了一辆马车带着张青峰前往。马车缓缓经过一条繁华小街,张青峰道:“道长,我想买些礼物感谢陈叔叔父女,你看买什么合适?”素云道长道:“我带你去购买。”两人先去买了些点心和一坛酒,随后到一家卖饰品的小店,买了一根纯银松木兰花发簪。
春天的周家小院分外热闹,几只麻雀在院子边的柳树上叽叽喳喳,一双燕子在屋檐下的草窝里呢喃私语。
垂柳如丝,如丝的垂柳下,一个小女孩在静静的写字。
张青峰走到她面前叫道:“陈湘君。”小女孩秀美清雅,眼眸清亮,抬起头见是张青峰,立时笑靥如花,叫道“青峰哥哥。”
张青峰将衣服递给陈湘君道:“我明天就要随素云道长上青城山学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今天来归还借你们的衣服。”
“你要上青城了呀,” 陈湘君接过衣服道,“听说习武的路很苦,你要多保重。”
张青峰露出坚毅神情,微微咬着牙道:“我一定要找到杀害父母的凶手替他们报仇,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不怕。”父母的离去,让他在短短的时间中承受了太多太大的煎熬与锤炼,身心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
“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看着张青峰,陈湘君的眼神里充满了鼓励。
屋中走出陈天渔,见两人带着几样礼品,忙道:“我与张总捕头都是多年好友,不必带这么多礼物。”素云道长道:“陈大哥,你救青峰于危急之间,这些只是表示些心意,请务必收下!”
陈天渔挠挠头,似乎有些难为情。
张青峰取出兰花发簪,递给湘君道:“我买了一件小礼物送给你。我觉得它好看就买了,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陈湘君将它轻轻插在发髻上试了试,说道:“好看,放二年,等我长大了戴。”发簪的松木杆上镶嵌着苗银兰花叶子,还搭配着几颗晶莹的琉璃珠子。陈湘君戴上虽然好看,不过身形太小,大小不大相宜。
张青峰转眼看了看当初自己生病住的房间,问道:“我走后你们家可有发生过什么事?可有看见过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
陈湘君摇摇头,随后想了想道:“你走后,有几天水缸里的鱼老是少个一两条,过了几天就没有再少过了。”
张青峰闻听,一时有些怅然若失,心下想道:“看来金蚕已经养好伤离开了。”本想去黑龙洞附近找找,但想到那些可怖的毒物也就做罢了。
素云道长看看陈湘君,说道:“周兄弟,你看你平时要忙于撑船打鱼,或许不能很好地照顾女儿,你可愿将女儿送上峨眉,拜在华云师太门下?”
陈天渔大喜,笑道:“能拜在峨眉门下,可真是我周家的福气呀!湘君,快过来拜谢道长。”
陈湘君甚是乖巧,立即跑过来给素云道长恭恭敬敬拜了几拜。
素云道长道:“我上山就修书一封与华云师太,叫她派人来接湘君上峨眉山。湘君清秀灵慧,华云师太一定能将她调教成优异峨眉女弟子。” 陈天渔当下千恩万谢。
素云道长道:“周兄弟,我们明早就要出发,还有些东西要准备,就先告辞了。” 陈天渔带着陈湘君依依不舍地将两人送出一二里,方才返回。
多年以后,张青峰还清楚的记得和素云道长骑马去青城山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三月的蜀中天气温润中略带寒意,两人晨光初露时分出发,下午约申时到了青城山脚下。
山脚下是一座巍峨庄严而古朴自然的山门,上以浓墨书“青城山”三个大字,字若龙蛇,相传是陈抟老祖手书。
山门构架上采用道家四重檐式,每重檐上雕塑有神话人物或飞禽走兽。山门左右矗立一对形态威严的石狮,给道教气息浓郁的青城山增添了几分庄重与神秘。
张青峰上过二次青城山:一次是四五岁时和父亲上山为丹阳道长恭贺八十大寿,最近一次是和父亲为丹阳道长拜年。
他父亲公事繁杂他又年幼,每次都行色匆匆,以致于他还未曾好好体味过青城的幽静雅韵。
踏进青城山山门不久,一阵幽幽的凉意便扑面而来,放眼一望,山之四围尽是葱茏林木,细细聆听中,听得密林深处传来淙淙清泉流动之音,一路因奔走而燥热烦闷的心立刻安静下来。
丹阳道长早知两人上山日期,便派出身边一名道童在山门口迎候。道童名唤见素,约十四五岁,平常在丹阳道长身边照料生活起居。
素云道长自去处理山中要事,由见素引着张青峰一路游玩上山。
一路行来,张青峰见山路陡峭曲折,林木苍翠繁茂,溪水清澈白亮,俗世的烦闷喧嚣都被隔离开来,说不出的清爽舒适。
见素引着他经过建福宫与天然阁来到天师洞,在天师洞边的一处竹屋休憩落脚,随后送上一杯清茶和素斋,说道:“今晚用过晚膳,掌门要召集众人在议事殿议事,到时我来通知你。”
天师洞是青城山的主观,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
丹阳道长大振青城派声威之后,便大兴土木将其重建,建有三清殿、三皇殿、黄帝祠、讲道场和议事殿。
张青峰闲来无事,便信步观赏四周道教建筑。他来到先是三清殿前,只见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前对联写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中忽地一动,记起张乾云道长传授功法似与此句颇有关联,自语道:“此句是何意?”
一位守殿中年道士见他年幼,笑道:“你小小年纪,想你也看不懂。此联可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一气化三清’的深刻寓意。”张青峰闻言,心头不由生起对敬畏和求知之意。
拜完三清殿,张青峰又前往三皇殿和黄帝伺观赏了一番。
三皇殿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造像。相传黄帝曾在青城山跟随仙人宁封子学道,宁封子还协助他打败了蚩尤,后来黄帝功德圆满,乘龙升天成仙,故青城山还给他修建了祠庙。
黄帝祠左侧有一洞,乃张道陵修炼之天师洞。洞窟最上层有一石龛,供奉张天师石像。张天师面有三目,神态威严,左手掌直伸向外,握有天师镇山之宝:“阳平治都功印”。
青城派在三清殿四周建立起数处建筑作为派中活动大本营:修建了碧瓦朱甍的讲道场和走鸾飞凤的议事殿,也修建了小巧素雅的住宿房和简洁通透的修道间。
建筑依据山形建立,将建筑与自然融合,周边培植花草树木,清静幽雅,实为修道悟道之绝佳场所。
天色冥暗之际,议事大殿的油灯和蜡烛点燃起来,大殿正中的梁上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十六头燃油铜灯,大厅地面两边点着十只手臂般粗的蜡烛,将议事大殿照得明晃晃如白昼一般。
张青峰进入大殿之时,殿内已有数十人到场。
殿中站立之人有道有俗,都按剑而立,排列森然成序。其间有人识得张青峰,见他进来都转目看他,低声议论。
议事大殿正中是一把雕刻着古松、高山与仙鹤的黄花梨扶手椅,坐着半闭眼目养神的青城掌门丹阳道长。
两边摆着四张松木椅,三张座椅上坐着丹阳道长座下第一代弟子,但不知何故,一张座椅上空无人坐。
素云道长见张青峰到殿,便沉声道:“众弟子肃静。”
素云道长为青城派大弟子,执掌青城派刑罚多年,为人刚正威严,在青城派威望甚高,一出声,大殿间立时寂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