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余杭镇扫荡战(下)
在集结了二百多的兵力,并且获得了后方的“重火力装备”支援之后,髡贼再一次逼近了余杭镇。
李孟嘴里叼着一支卷烟,站在余杭镇的镇口,那座用巨大青砖砌成的坚固碉楼,仿佛在冷冷地嘲笑着这群远方来客的自不量力——三颗被打烂的头颅,高高地悬挂在碉楼顶端的旗杆上,似乎是在炫耀着守卫者的武力,而这三颗首级的主人,则无声地倒在镇口冰冷的土路上,不仅被砍掉了头颅,摸走了身上的零碎玩意儿,就连衣服也被“勤俭节约”的余杭镇民剥了个精光……如此萧瑟的一幕,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让李孟手下那些虽然经过充分操练,却还没怎么见过血的菜鸟新兵,顿时不禁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而作为见惯了生死的老行伍,李孟只是轻轻摘下帽子,默哀了几秒钟,随即下令进攻部队火速列阵。在军令之下,这些原本有些松松垮垮的杂牌军,立即开始展现出他们长期经受棍棒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纪律性。一时间,各位队长的口令声和长筒皮靴的踢踏声,在余杭镇外的官道上反复回荡。而赵引弓带来的工兵,也掀开了一辆辆独轮车上的油布罩,开始伺候起藏在下面的那五挺手摇式六管加特林转管枪。
李孟走上前去,轻轻拨了拨其中一具加特林转管枪的手柄,满意地看到它发出了轻微的摩擦声,显示出保养的状况不错。跟机枪相比,这种早期速射武器显得十分粗笨,不过用来应付眼下的局面,倒是已经绰绰有余——至少可以让这群不知廉耻为何物的缙绅大户们,充分感受一下“人民的铁拳”了。
另一边,当髡贼推出独轮车的一瞬间,路口的碉楼上曾经爆发了一阵骚动:大炮,这伙贼人有大炮!不过,在炮衣被掀开的那一瞬间,这阵骚乱就停止了。自认为虚惊一场的乡勇们,纷纷嘲笑这些愚蠢的贼人居然把鸟铳捆起来,想要伪装大炮来吓唬人——这碉楼光是青砖就砌了三层,区区鸟铳能打得穿么?
乡勇们的嘲笑并没有维持多久,五挺准备完毕的加特林转管枪很快就迫不及待的发出了怒吼,十三毫米口径的铅弹热烈地涌入碉堡的每一个窗口,当即就把几个倒霉蛋的头盖骨给掀飞了,红的白的溅了周遭众人一身一脸,引发了一阵又一阵刺耳的尖叫……只有“火器达人”陈家洛在第一时间就趴到了地板上,还不忘伸手按倒自己的两个侄子,嘴里更是不停地安慰着,试图让这两个被吓坏了的小家伙安静下来。
片刻之后,枪声暂时停歇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余杭镇的乡勇们也没有预料错,方才那貌似炽烈的弹雨,只给碉楼外表留下了些许微不足道的痕迹,但却成功地击垮了这些菜鸟新丁们的心理防线。
接下来,尽管陈家洛不停地怒吼着,想要命令乡勇们放近了再打,可惜没有人能听清他在说什么。被战场血腥给吓坏了的乡勇们,好像是为了壮胆一样,把手头所有能找的火器,都歇斯底里地打了出去……鸟铳射击的白烟一时间笼罩了整个碉楼,没有人能够看清自己打中了什么。又过了一会儿,那几门早已装填完毕的虎蹲炮,也乒乒乓乓的开了火——可惜髡贼的距离实在太远,射出去的霰弹什么都没有打中。
总之,当一阵清风吹散了硝烟之后,睁大眼睛观察战果的乡勇们全都十分失望——那伙天杀的髡贼依然好端端地站在五百步外,不仅个个都安然无恙,还指着碉楼大声嘲笑起来。
紧接着,一个大约是当官的高大髡贼,挥着刀子喊了声什么,顿时又是一阵密集的弹雨袭来,把窗口那些来不及趴下的乡勇,统统打成了血肉模糊的筛子——完成散热的加特林转管枪,重新又开火了。
于是,碉楼里那点儿可怜的反击火力,被轻而易举地完全压制。几个背着炸药包的工兵,趁机猫着腰跑到了队伍的最前方,在预先挖好的土坑里,架起了解放战争之中的著名攻坚神器“没良心炮”——正式的名应该是“炸药包抛射器”,其实就是一个用铁皮桶做炮管的迫击炮,在其内填充发射药后,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然后点燃发射药,就能把十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150-200米的距离上。这种武器口径惊人——桶有多粗,口径就有多大,巨大的炸药包产生的强烈爆炸冲击,所过之处,碉堡、人马都会被炸飞。被炸倒的敌人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伤口,却七孔流血,是震死的。故而被称作“没良心炮”。
当然,这东西的威力虽大,但缺陷也不少,首先是射程太近——不过在拿着火绳枪排队枪毙的年代,这点距离已经足够了。其次是弹道不稳定,准头不太好,不要说移动目标,就是固定目标也不一定打得中——所以赵引弓很阔气地一口气摆出了十具“没良心炮”,怎么也该把这碉楼给轰垮了。
于是,伴随着十声相继响起的巨大轰鸣,十个炸药包划出十道优美的曲线,犹如天女散花一般掉落在碉楼四周……然后继续静静地趴在那里,只有长长的导火索还在“滋滋”地闪着火花……
——跟聚集在杭州战区的绝大多数乌合之众一样,从后方拨给赵引弓庄主的工兵,似乎也是以菜鸟和笨蛋为主。这些整天背着炸药包的危险分子,多半智商有些欠费,甚至连计算导火索的燃烧时间都经常会算错,为了防止这帮不靠谱的工兵一个马虎就把自己和战友一块儿炸上天,赵引弓不得不严令他们把导火索留到了最长,而且明令禁止任何剪短导火索的危险行为。
幸好,在导火索缓慢燃烧的过程之中,碉楼上的乡勇没能作出任何反击。五挺加特林转管枪疯狂倾泻的弹雨,把任何胆敢露头的乡勇都给敲了回去。即使在加特林转管枪停火散热的间隙里,早已排列整齐的步兵方阵,也会按照军官的口令,进行三段击连射,以确保碉楼里的人没有办法出来
然后,十个炸药包终于发出了热情的轰鸣,腾起滚滚的烟尘,把碎石、黄土轰飞得到处都是……
霎时间,手握鸟铳趴在地上的十五岁少年陈近南,顿时感到眼前一黑,随即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聋了,尽管身旁的族叔陈家洛用力摇着他的肩膀,嘴巴一张一合地好像在大吼着什么,但他却一句都听不清。而弟弟陈近兴则趴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呕吐着,各种恶心的秽物流成了一大片。
然而,似乎是由于炸药包落点偏离目标,没有直接在碉堡墙边爆开的缘故,即使遭遇了如此重创,这座碉楼居然还没有垮掉——“……这地主老财的堡垒还真结实!”前盐枭李孟吹了声口哨,惊讶地发现被撕开的青砖里面竟然还是实心的,填满了夯实的黄土,所以被轰垮了一面墙的碉楼依旧顽强!挺立在那里,牢牢把守着通向镇子的大路……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让工兵再打一轮没良心炮吧!把炸药包带回去太麻烦了。”
片刻之后,巨大的轰鸣再次连绵响起,这一回,余杭镇口屹立百年的坚固碉楼,终于没能再挺过去,而是发出让人牙酸的吱呀声,缓缓地垮塌了下来,腾起一片巨大的烟雾,而来不及逃跑的乡勇则尽数葬身于此……下一刻,李孟亲自吹响了冲锋号,挥舞着雪亮的军刀,指挥众人一起猛冲向失去保护的镇子。
※※※※※※※※※※※※※※※※※※※※※※※※※
“……当当当!髡贼!髡贼进镇啦!”
伴随着败兵的嚎哭和响亮的铜锣声,余杭镇上一时间家家闭户——最勇敢的壮丁们全都葬送在了碉楼里,当髡贼挺着刺刀冲进镇子的时候,需要收拾的已经只剩下了几个趁火打劫的好汉之流。
余杭镇上最有势力的沈陈两家,自然同样早已是大门紧闭。在保卫余杭镇的战斗之中,这两大家族出人最多,损失自然也最惨重,此时正是一派愁云惨淡:沈家大老爷哭得双眼通红,他的几个儿子都在碉楼上被贼人一锅烩了,这下眼看着就要绝后。沈家二老爷倒是运气不错,在髡贼进攻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正好轮换回镇子里吃饭,等赶到碉楼的时候已经败了,结果退回家里一看,竟然一个不少……此时,这几个失魂落魄的小字辈,正在用发颤的嗓音,向家里的诸位长辈描述着那些髡贼是多么的可怕。
而另一边的陈家也是差不多,在这场短促的攻防战之中死了好些人。两家的老族长都明白,这一仗是万万不能再打下去了,但若是就这么服软降了,任人家揉扁搓圆,似乎也太不甘心……怎么也得想个法子多留点体面,减轻些损失。记得以前倭寇猖獗的时候,总是会有几家当地大户帮忙通风报信、进货销赃,以此来坐地分肥,不知道这群髡贼需不需要坐地户呢?沈家老族长摸着胡须寻思道。
但作为这股“髡贼”的头目,李孟上尉可不知道这帮无耻缙绅们的脑洞大开,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往心里去——地主缙绅属于害虫一般令人讨厌的存在,这是全体穿越者关于治国的一致共识。而在具有强烈仇富心态的前盐枭李孟杨阳眼中,这帮一门心思不交税不干活还朝三暮四全无忠义的玩意儿,简直就是既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典型——记得这帮子怂货在明朝覆灭之时的表现,还不如王承恩这个没卵子的太监呢!
所以,没等这两位养尊处优的老族长考虑好,到底要不要拉下脸面向这些贼人献媚,杀气腾腾的髡贼就已经包围了沈家大院和陈家大院,随即用炸药包轰开了大门和院墙,又用火帽枪和手榴弹解决了这两大家族最后的抵抗……但是再接下来,面对着血淋淋的刺刀,这两大家族的老族长居然干净利索地走了出来,还摆着架子倚老卖老地要求面见髡贼的头目,神神秘秘地说什么“有大事相商”?!!
这种莫名其妙的要求自然不会得到满足——诸位深受首长们熏陶,打心眼里认为“大户都该死“的穷逼“假髡”士兵们,全都对这些世家大族没有一丝好感,当即就扑上去给这两个该死的老头子一顿拳打脚踢:你这老狗都特么已经满脸的褶子了,娶的小妾居然比本大爷岁数还小!大爷我连老婆都讨不上呢!
于是,在一群“羡慕嫉妒恨”的穷逼士兵的反攻倒算之中,在女眷的哭喊声和男人们的求饶声里,曾经主宰余杭镇多年的沈陈两大家族,就这样迅速走向了灭亡——按照凤凰山庄司令部的最高指示,李孟在镇上的晒谷场组织了公审大会,先是烧了沈陈两大家族的地契和他们放高利贷的契约,以此来赢得民心。然后对沈陈两大家族的嫡系成员和俘获的乡勇首领,在甄别后分类处理:罪无可赦者原地吊死,罪行较轻者运往非洲充当苦力,至于丫鬟仆役之类的受剥削阶层,经过思想教育后作为移民转运到美洲或海南岛。
此外,他们还奉命在镇上征集生活无着的贫民和盲流,一小部分直接补充入伍,大部分前往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乡殖民垦荒,其中颇用了些强制手段……拜江南妇女时常要下田的风气所赐,这一次在余杭镇上找到了不少天足的女子,让赵引弓庄主大喜过望:虽然这些女人的容貌不怎么样,但各个治下男女比例悬殊的加盟共和国,对女性人口的需要一向是无穷无尽,这可比杀光所有的缙绅大户更能刷经验出功勋……
总而言之,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整个余杭镇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使得该镇的人地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一艘艘满载兵员和军火而来的蒸汽小火轮,又在将士们志得意满的欢送中满载着人口而去,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将钱塘江两岸搜刮得一干二净——除了余杭镇之外,江北的笕桥镇、半山镇,江南的临浦镇、义桥镇,还有其它无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江南古镇,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浩劫。
事实上,如果换成黄石麾下那支正在宁波作战的福宁军,对待缙绅的态度可能还会稍微温和一点儿。偏偏如今主持杭州扫荡作战的几位大员,赵引弓庄主之前很是遭了一番无妄之灾,如今满脑子都是报复社会的冲动。孙阳少将又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新大陆,在他的个人观感之中,恐怕就是曼哈顿岛附近的印第安酋长,都要比大明的缙绅更亲近。王秋之前在丧尸末世玩过一把核爆全球,又在中世纪欧洲位面不小心搞了一场细菌战,早已对杀人什么的没感觉了……在他们几人的带头下,同盟军对待杭州地区的占领政策变得空前严酷:任何敢于抵抗同盟军铁蹄的缙绅,都会被视作反动派而遭到残酷镇压,如果这些缙绅头上还有一个大明的功名,那就更妙了——“有关部门”的宣传教育早已把大明朝给黑的一无是处,这群反动派更是被视为铁杆人渣。在对待这些家伙的问题上,每一个小分队都得到了上级的嘱咐:“多杀人,少废话!”
按照赵引弓的看法,这些地主缙绅即将遭遇的命运只有两种:已经被挂上绞架或者即将被挂上绞架。
于是,在司令部的刻意放纵之下,钱塘江两岸各县的乡绅们一家家地都遭了血光之灾——虽然这帮人多半都是所谓的“耕读之家”,当家主事的老爷不是进士就是举人,就连退休的官宦也不在少数,只要跺一跺脚就能让浙江地面上抖三抖……但是,在让他们得到功名和富贵的大明官府,在战火中开始崩塌之后,这些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士大夫们,却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柔弱和无助。
——面对着髡贼的枪林弹雨,他们这群饱读诗书的江南士大夫,纵然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家丁护院什么的,各家自然都是有的,但多半不过是装备了棍棒,充其量也就能镇压一下抗租的穷泥腿子,对上正规军根本就是找死。至于乡勇团练呢,在嘉靖年间倭寇猖獗的时候,自然是办过不少,可之后随着戚继光平定倭患,当年的团练早已陆续解散了。如今再急火火地临时张罗,哪里还来得及?
事实上,在整个战区之内的各处乡镇,能够进行像余杭镇那样程度的激烈抵抗的,都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满肚子道德文章的地主老爷们,基本都只有束?待毙的份儿,或者举家逃进县城和府城里避难,但那也不过是晚死了几天而已——根据历史经验,穿越者完全不准备给地主阶层留下半点活路。
不过,虽然对如今发生在钱塘江两岸的浩劫乐观其成,但在有些时候,各个扫荡分队的破坏力还是远远超出了预料。比如说,在这一天的凤凰山上,望着山那边升起的滚滚黑烟,王秋顿时不禁有些发愣。
“……那个方向……似乎是灵隐寺啊?”判断了一下黑烟腾起的方位之后,王秋有些困惑地挠了挠头发,“……之前似乎已经跟他们提醒过,那些日本基督徒对待信仰都狂热得很,尤其喜欢拆佛寺盖教堂,还经常砸坏珍贵的佛像,所以最好不要让他们去攻打寺庙吗?不行,我得打个电话问一问这是怎么回事……”
片刻之后,王秋终于通过电话得到了答复——根据他之前的一再嘱咐,凤凰山庄司令部确实没有让任何一拨日本基督徒浪人去攻打灵隐寺,而是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一支臭名昭著的非洲捕奴队……
在集结了二百多的兵力,并且获得了后方的“重火力装备”支援之后,髡贼再一次逼近了余杭镇。
李孟嘴里叼着一支卷烟,站在余杭镇的镇口,那座用巨大青砖砌成的坚固碉楼,仿佛在冷冷地嘲笑着这群远方来客的自不量力——三颗被打烂的头颅,高高地悬挂在碉楼顶端的旗杆上,似乎是在炫耀着守卫者的武力,而这三颗首级的主人,则无声地倒在镇口冰冷的土路上,不仅被砍掉了头颅,摸走了身上的零碎玩意儿,就连衣服也被“勤俭节约”的余杭镇民剥了个精光……如此萧瑟的一幕,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让李孟手下那些虽然经过充分操练,却还没怎么见过血的菜鸟新兵,顿时不禁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而作为见惯了生死的老行伍,李孟只是轻轻摘下帽子,默哀了几秒钟,随即下令进攻部队火速列阵。在军令之下,这些原本有些松松垮垮的杂牌军,立即开始展现出他们长期经受棍棒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纪律性。一时间,各位队长的口令声和长筒皮靴的踢踏声,在余杭镇外的官道上反复回荡。而赵引弓带来的工兵,也掀开了一辆辆独轮车上的油布罩,开始伺候起藏在下面的那五挺手摇式六管加特林转管枪。
李孟走上前去,轻轻拨了拨其中一具加特林转管枪的手柄,满意地看到它发出了轻微的摩擦声,显示出保养的状况不错。跟机枪相比,这种早期速射武器显得十分粗笨,不过用来应付眼下的局面,倒是已经绰绰有余——至少可以让这群不知廉耻为何物的缙绅大户们,充分感受一下“人民的铁拳”了。
另一边,当髡贼推出独轮车的一瞬间,路口的碉楼上曾经爆发了一阵骚动:大炮,这伙贼人有大炮!不过,在炮衣被掀开的那一瞬间,这阵骚乱就停止了。自认为虚惊一场的乡勇们,纷纷嘲笑这些愚蠢的贼人居然把鸟铳捆起来,想要伪装大炮来吓唬人——这碉楼光是青砖就砌了三层,区区鸟铳能打得穿么?
乡勇们的嘲笑并没有维持多久,五挺准备完毕的加特林转管枪很快就迫不及待的发出了怒吼,十三毫米口径的铅弹热烈地涌入碉堡的每一个窗口,当即就把几个倒霉蛋的头盖骨给掀飞了,红的白的溅了周遭众人一身一脸,引发了一阵又一阵刺耳的尖叫……只有“火器达人”陈家洛在第一时间就趴到了地板上,还不忘伸手按倒自己的两个侄子,嘴里更是不停地安慰着,试图让这两个被吓坏了的小家伙安静下来。
片刻之后,枪声暂时停歇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余杭镇的乡勇们也没有预料错,方才那貌似炽烈的弹雨,只给碉楼外表留下了些许微不足道的痕迹,但却成功地击垮了这些菜鸟新丁们的心理防线。
接下来,尽管陈家洛不停地怒吼着,想要命令乡勇们放近了再打,可惜没有人能听清他在说什么。被战场血腥给吓坏了的乡勇们,好像是为了壮胆一样,把手头所有能找的火器,都歇斯底里地打了出去……鸟铳射击的白烟一时间笼罩了整个碉楼,没有人能够看清自己打中了什么。又过了一会儿,那几门早已装填完毕的虎蹲炮,也乒乒乓乓的开了火——可惜髡贼的距离实在太远,射出去的霰弹什么都没有打中。
总之,当一阵清风吹散了硝烟之后,睁大眼睛观察战果的乡勇们全都十分失望——那伙天杀的髡贼依然好端端地站在五百步外,不仅个个都安然无恙,还指着碉楼大声嘲笑起来。
紧接着,一个大约是当官的高大髡贼,挥着刀子喊了声什么,顿时又是一阵密集的弹雨袭来,把窗口那些来不及趴下的乡勇,统统打成了血肉模糊的筛子——完成散热的加特林转管枪,重新又开火了。
于是,碉楼里那点儿可怜的反击火力,被轻而易举地完全压制。几个背着炸药包的工兵,趁机猫着腰跑到了队伍的最前方,在预先挖好的土坑里,架起了解放战争之中的著名攻坚神器“没良心炮”——正式的名应该是“炸药包抛射器”,其实就是一个用铁皮桶做炮管的迫击炮,在其内填充发射药后,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然后点燃发射药,就能把十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150-200米的距离上。这种武器口径惊人——桶有多粗,口径就有多大,巨大的炸药包产生的强烈爆炸冲击,所过之处,碉堡、人马都会被炸飞。被炸倒的敌人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伤口,却七孔流血,是震死的。故而被称作“没良心炮”。
当然,这东西的威力虽大,但缺陷也不少,首先是射程太近——不过在拿着火绳枪排队枪毙的年代,这点距离已经足够了。其次是弹道不稳定,准头不太好,不要说移动目标,就是固定目标也不一定打得中——所以赵引弓很阔气地一口气摆出了十具“没良心炮”,怎么也该把这碉楼给轰垮了。
于是,伴随着十声相继响起的巨大轰鸣,十个炸药包划出十道优美的曲线,犹如天女散花一般掉落在碉楼四周……然后继续静静地趴在那里,只有长长的导火索还在“滋滋”地闪着火花……
——跟聚集在杭州战区的绝大多数乌合之众一样,从后方拨给赵引弓庄主的工兵,似乎也是以菜鸟和笨蛋为主。这些整天背着炸药包的危险分子,多半智商有些欠费,甚至连计算导火索的燃烧时间都经常会算错,为了防止这帮不靠谱的工兵一个马虎就把自己和战友一块儿炸上天,赵引弓不得不严令他们把导火索留到了最长,而且明令禁止任何剪短导火索的危险行为。
幸好,在导火索缓慢燃烧的过程之中,碉楼上的乡勇没能作出任何反击。五挺加特林转管枪疯狂倾泻的弹雨,把任何胆敢露头的乡勇都给敲了回去。即使在加特林转管枪停火散热的间隙里,早已排列整齐的步兵方阵,也会按照军官的口令,进行三段击连射,以确保碉楼里的人没有办法出来
然后,十个炸药包终于发出了热情的轰鸣,腾起滚滚的烟尘,把碎石、黄土轰飞得到处都是……
霎时间,手握鸟铳趴在地上的十五岁少年陈近南,顿时感到眼前一黑,随即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聋了,尽管身旁的族叔陈家洛用力摇着他的肩膀,嘴巴一张一合地好像在大吼着什么,但他却一句都听不清。而弟弟陈近兴则趴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呕吐着,各种恶心的秽物流成了一大片。
然而,似乎是由于炸药包落点偏离目标,没有直接在碉堡墙边爆开的缘故,即使遭遇了如此重创,这座碉楼居然还没有垮掉——“……这地主老财的堡垒还真结实!”前盐枭李孟吹了声口哨,惊讶地发现被撕开的青砖里面竟然还是实心的,填满了夯实的黄土,所以被轰垮了一面墙的碉楼依旧顽强!挺立在那里,牢牢把守着通向镇子的大路……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让工兵再打一轮没良心炮吧!把炸药包带回去太麻烦了。”
片刻之后,巨大的轰鸣再次连绵响起,这一回,余杭镇口屹立百年的坚固碉楼,终于没能再挺过去,而是发出让人牙酸的吱呀声,缓缓地垮塌了下来,腾起一片巨大的烟雾,而来不及逃跑的乡勇则尽数葬身于此……下一刻,李孟亲自吹响了冲锋号,挥舞着雪亮的军刀,指挥众人一起猛冲向失去保护的镇子。
※※※※※※※※※※※※※※※※※※※※※※※※※
“……当当当!髡贼!髡贼进镇啦!”
伴随着败兵的嚎哭和响亮的铜锣声,余杭镇上一时间家家闭户——最勇敢的壮丁们全都葬送在了碉楼里,当髡贼挺着刺刀冲进镇子的时候,需要收拾的已经只剩下了几个趁火打劫的好汉之流。
余杭镇上最有势力的沈陈两家,自然同样早已是大门紧闭。在保卫余杭镇的战斗之中,这两大家族出人最多,损失自然也最惨重,此时正是一派愁云惨淡:沈家大老爷哭得双眼通红,他的几个儿子都在碉楼上被贼人一锅烩了,这下眼看着就要绝后。沈家二老爷倒是运气不错,在髡贼进攻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正好轮换回镇子里吃饭,等赶到碉楼的时候已经败了,结果退回家里一看,竟然一个不少……此时,这几个失魂落魄的小字辈,正在用发颤的嗓音,向家里的诸位长辈描述着那些髡贼是多么的可怕。
而另一边的陈家也是差不多,在这场短促的攻防战之中死了好些人。两家的老族长都明白,这一仗是万万不能再打下去了,但若是就这么服软降了,任人家揉扁搓圆,似乎也太不甘心……怎么也得想个法子多留点体面,减轻些损失。记得以前倭寇猖獗的时候,总是会有几家当地大户帮忙通风报信、进货销赃,以此来坐地分肥,不知道这群髡贼需不需要坐地户呢?沈家老族长摸着胡须寻思道。
但作为这股“髡贼”的头目,李孟上尉可不知道这帮无耻缙绅们的脑洞大开,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往心里去——地主缙绅属于害虫一般令人讨厌的存在,这是全体穿越者关于治国的一致共识。而在具有强烈仇富心态的前盐枭李孟杨阳眼中,这帮一门心思不交税不干活还朝三暮四全无忠义的玩意儿,简直就是既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典型——记得这帮子怂货在明朝覆灭之时的表现,还不如王承恩这个没卵子的太监呢!
所以,没等这两位养尊处优的老族长考虑好,到底要不要拉下脸面向这些贼人献媚,杀气腾腾的髡贼就已经包围了沈家大院和陈家大院,随即用炸药包轰开了大门和院墙,又用火帽枪和手榴弹解决了这两大家族最后的抵抗……但是再接下来,面对着血淋淋的刺刀,这两大家族的老族长居然干净利索地走了出来,还摆着架子倚老卖老地要求面见髡贼的头目,神神秘秘地说什么“有大事相商”?!!
这种莫名其妙的要求自然不会得到满足——诸位深受首长们熏陶,打心眼里认为“大户都该死“的穷逼“假髡”士兵们,全都对这些世家大族没有一丝好感,当即就扑上去给这两个该死的老头子一顿拳打脚踢:你这老狗都特么已经满脸的褶子了,娶的小妾居然比本大爷岁数还小!大爷我连老婆都讨不上呢!
于是,在一群“羡慕嫉妒恨”的穷逼士兵的反攻倒算之中,在女眷的哭喊声和男人们的求饶声里,曾经主宰余杭镇多年的沈陈两大家族,就这样迅速走向了灭亡——按照凤凰山庄司令部的最高指示,李孟在镇上的晒谷场组织了公审大会,先是烧了沈陈两大家族的地契和他们放高利贷的契约,以此来赢得民心。然后对沈陈两大家族的嫡系成员和俘获的乡勇首领,在甄别后分类处理:罪无可赦者原地吊死,罪行较轻者运往非洲充当苦力,至于丫鬟仆役之类的受剥削阶层,经过思想教育后作为移民转运到美洲或海南岛。
此外,他们还奉命在镇上征集生活无着的贫民和盲流,一小部分直接补充入伍,大部分前往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乡殖民垦荒,其中颇用了些强制手段……拜江南妇女时常要下田的风气所赐,这一次在余杭镇上找到了不少天足的女子,让赵引弓庄主大喜过望:虽然这些女人的容貌不怎么样,但各个治下男女比例悬殊的加盟共和国,对女性人口的需要一向是无穷无尽,这可比杀光所有的缙绅大户更能刷经验出功勋……
总而言之,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整个余杭镇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使得该镇的人地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一艘艘满载兵员和军火而来的蒸汽小火轮,又在将士们志得意满的欢送中满载着人口而去,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将钱塘江两岸搜刮得一干二净——除了余杭镇之外,江北的笕桥镇、半山镇,江南的临浦镇、义桥镇,还有其它无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江南古镇,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浩劫。
事实上,如果换成黄石麾下那支正在宁波作战的福宁军,对待缙绅的态度可能还会稍微温和一点儿。偏偏如今主持杭州扫荡作战的几位大员,赵引弓庄主之前很是遭了一番无妄之灾,如今满脑子都是报复社会的冲动。孙阳少将又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新大陆,在他的个人观感之中,恐怕就是曼哈顿岛附近的印第安酋长,都要比大明的缙绅更亲近。王秋之前在丧尸末世玩过一把核爆全球,又在中世纪欧洲位面不小心搞了一场细菌战,早已对杀人什么的没感觉了……在他们几人的带头下,同盟军对待杭州地区的占领政策变得空前严酷:任何敢于抵抗同盟军铁蹄的缙绅,都会被视作反动派而遭到残酷镇压,如果这些缙绅头上还有一个大明的功名,那就更妙了——“有关部门”的宣传教育早已把大明朝给黑的一无是处,这群反动派更是被视为铁杆人渣。在对待这些家伙的问题上,每一个小分队都得到了上级的嘱咐:“多杀人,少废话!”
按照赵引弓的看法,这些地主缙绅即将遭遇的命运只有两种:已经被挂上绞架或者即将被挂上绞架。
于是,在司令部的刻意放纵之下,钱塘江两岸各县的乡绅们一家家地都遭了血光之灾——虽然这帮人多半都是所谓的“耕读之家”,当家主事的老爷不是进士就是举人,就连退休的官宦也不在少数,只要跺一跺脚就能让浙江地面上抖三抖……但是,在让他们得到功名和富贵的大明官府,在战火中开始崩塌之后,这些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士大夫们,却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柔弱和无助。
——面对着髡贼的枪林弹雨,他们这群饱读诗书的江南士大夫,纵然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家丁护院什么的,各家自然都是有的,但多半不过是装备了棍棒,充其量也就能镇压一下抗租的穷泥腿子,对上正规军根本就是找死。至于乡勇团练呢,在嘉靖年间倭寇猖獗的时候,自然是办过不少,可之后随着戚继光平定倭患,当年的团练早已陆续解散了。如今再急火火地临时张罗,哪里还来得及?
事实上,在整个战区之内的各处乡镇,能够进行像余杭镇那样程度的激烈抵抗的,都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满肚子道德文章的地主老爷们,基本都只有束?待毙的份儿,或者举家逃进县城和府城里避难,但那也不过是晚死了几天而已——根据历史经验,穿越者完全不准备给地主阶层留下半点活路。
不过,虽然对如今发生在钱塘江两岸的浩劫乐观其成,但在有些时候,各个扫荡分队的破坏力还是远远超出了预料。比如说,在这一天的凤凰山上,望着山那边升起的滚滚黑烟,王秋顿时不禁有些发愣。
“……那个方向……似乎是灵隐寺啊?”判断了一下黑烟腾起的方位之后,王秋有些困惑地挠了挠头发,“……之前似乎已经跟他们提醒过,那些日本基督徒对待信仰都狂热得很,尤其喜欢拆佛寺盖教堂,还经常砸坏珍贵的佛像,所以最好不要让他们去攻打寺庙吗?不行,我得打个电话问一问这是怎么回事……”
片刻之后,王秋终于通过电话得到了答复——根据他之前的一再嘱咐,凤凰山庄司令部确实没有让任何一拨日本基督徒浪人去攻打灵隐寺,而是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一支臭名昭著的非洲捕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