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朱高煦走出皇贵妃宫,告别越来越依赖他的妙锦,前去早朝。
随后御门听政之时,便有大臣提及了鞑靼人求和的事。
不管是主张议和,还是反对的人,说的理由都没有甚么实际参考价值。明面上大伙儿谈的、都是大义,谈的是非黑白,挑出了鞑靼人之前背信弃义的种种劣迹;不管大明朝廷对他们是宽恕、还是惩戒,都站在了正义的地方。或许这才是大臣们提出政见的原因。
至于权衡利弊,便不好在奉天门这种地方大肆争论了。等到朱高煦退到柔仪殿,召见了内阁那些朝廷重臣,人们这才有了不同的说法。
兵部尚书齐泰道:“臣以为,鞑靼人求和,乃因瓦剌人东进。瓦剌使节称其帮助大明夹击阿鲁台,但朝廷从未有此要求。”
高贤宁在后面附和道:“瓦剌人马哈木,去年才在河西袭击官军护卫,显然并未臣服朝廷。”
齐泰侧目,点了一下头,又拱手向朱高煦道:“因此阿鲁台不愿继续在辽东受到大明官军的威胁,意在东面留下迂回退却的余地。一旦阿鲁台失利,尚可往哈剌温山以东撤退,不至于覆灭。”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因瓦剌人蠢蠢欲动,若此时鞑靼主力覆灭、对大明绝非好事。臣主张答应鞑靼人求和,让阿鲁台无后顾之忧,安心抵御马哈木的进攻。”
恰好朱高煦也是这样的想法。按照他的愿望,最好的局面,当然是马哈木、阿鲁台两股势力一起覆亡,让北方成为一盘散沙;但目前显然不可能。退而求其次,阿鲁台与马哈木相互牵制,反而成了比较好的状况。否则一旦某个势力兼并了各部,统一草原,那接下来要袭扰的地方、恐怕只有大明漫长的北方防线了。
朱高煦马上转头问胡濙:“鞑靼使节有甚么要求?”
胡濙道:“昨日礼部官员与使者见过一面,鞑靼人大致是想恢复辽东之役前的地盘,让朵颜、泰宁二卫兀良哈主力与科尔沁骑兵回到辽东驻牧。他们还请朝廷资助铁器、甲胄、兵器、米粮等物。”
下面一阵议论声,有大臣骂了阿鲁台两句。
朱高煦道:“齐部堂的算盘,阿鲁台好像也想到了哩,否则他怎么还有脸面要这么多?”
齐泰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圣上所言极是,阿鲁台不仅无信,且狡诈多智。”
朱高煦寻思,移民辽东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办成的事,根本无法立刻消化那边广袤的土地,只能允许蒙古诸部驻牧。他便对胡濙道:“回头你们与使节商议时,告诉他们,铁器物资没有。科尔沁人可以回到辽东北部,但只能在朵颜卫部落的北面驻牧;禁止科尔沁部落再跑到两卫中间去。朕以为阿鲁台实力不弱,无须咱们支持,尚能与瓦剌人一战。”
那朵颜卫与泰宁卫的兀良哈人、虽然今年刚与明军交战,但形势变化,他们也不一定不会向大明投降;减少科尔沁人对兀良哈部落的威胁,则可渐渐拉拢。至于兀良哈人蛇鼠两端,反复动摇,朱高煦已经懒得计较了。
胡濙拜道:“臣领旨。”
这时朱高煦看了太监王贵一眼。王贵弯腰一拜,便从旁边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太监王景弘、侯显,以及小官马欢在殿外叩拜,进来后又大礼。诸臣纷纷侧目。
朱高煦叫他们平身,径直道:“武德初官军下西洋,你们最远去过回回教门圣地默加的北面,那片红海尽头的国家叫埃及,目前是甚么情状?”
王景弘轻轻让到了一边,让马欢上前说话。马欢是礼部的通事官,因为精通多国语言,几乎每次远航都在,有很多见识。
马欢拜道:“回圣上,微臣等尚未踏足此地,只在默加附近听说过一些事。掌管当地大权的势力是奴隶军|阀,称为‘马木留克’。”
朱高煦听到这个词,顿时恍然,感到名字很熟悉。
马欢又道:“据说早先有个突厥人到了埃及,建立王国,劫掠购买了许多奴隶充军,那些奴隶军便称作马木留克。后来马木留克推翻了突厥人,自行掌管了当地。这些人是武夫当国,似乎生性暴|戾好斗,微臣等尚不知详情何如。”
朱高煦点了点头,沉吟片刻,说道:“海军目前装备精良,骁勇善战,但对埃及气候地貌风物一无所知,也不了解马木留克。古人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必轻举妄动。”
户部尚书夏元吉似乎有话要说,不料齐泰率先站了出来,劝道:“上次下西洋,船队来回近两年,航行最快也要一年多,此地万里之遥,圣上意欲图之耶?”
齐泰把话都说了,夏元吉等人便不再多言。
朱高煦道:“朕对占据远方土地本无兴趣,但要延伸贸易、与更多的地方海贸,乃新政国策。埃及可能变成海上交通要道,关隘之地,比马六甲海峡还要关键。可徐徐图之。”
他又说道:“此次下西洋,船队可沿武德初的航线,抵达埃及。先用丝绸、瓷器、香料与马木留克交易,并赠送一些礼物结交来往。如同我们与别的地方打交道的做法,以和睦为要,然后拉拢当地人进行贸易,深入了解此地。其它的事往后再议。”
齐泰不再劝阻,别的大臣一时也没吭声。
下西洋自太宗朝开始,直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大政;而要改变朝廷大政,显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说出来的主张。朱高煦刚才只说下西洋,只不过是一项既成事实的大事罢了,他没有决定远征,所以大臣们一时半会没法反对。
大伙儿简单商议了一会儿,便纷纷告退。
鞑靼使节在京师住了数日,最终与大明达成了和议条文。朱高煦也决定,尽快册封阿莎丽为顺妃,并让鞑靼使节旁观典礼。
……初秋季节,下西洋的船队已经在太仓附近的刘家港聚集。
朱高煦依旧任命经验丰富的太监王景弘为正使,侯显为副使,并有文官武将多员,海军将士一万余人,将大量丝绸、瓷器、铸币装船。船队抵达龙牙门港之后,还会在那里运上一批胡椒,然后去西面各国做买卖。
人数比往常几次都要少。朱高煦认为,海军一万多人,已经足够应付在海上、港口的防御战,减少人员也是为了降低军费。而规模最大的下西洋,反而在太宗时期,那时候朝廷大概有炫耀武力与财富的理由,把船队组织得异常庞大,声势骇人;如今朱高煦对此却兴趣不大。
朱高煦率大臣勋贵,来到了龙江寺,准备为王景弘等人践行。
王景弘等人,都要从京师这边的龙江港出发。龙江港却只有三艘宝船在这里,余者全在刘家港。实在因为近几年内河上的商船增加得很快,京师附近的所有港口都异常繁忙,如果大批战舰来到这里、势必要先清理商船。
大伙儿来得早,天色才刚蒙蒙亮。王景弘和侯显两个太监便来到了一间斋房面圣,旁边还有齐泰等几个人。
木案上摆着一张海图,朱高煦凭着自己的记忆与感觉,稍微修改过形状。他指着图道:“朕查阅历次下西洋的见闻,改了一些地方,但仍不一定准确。你们带上这张图,沿途继续修缮。”
王景弘上前道:“奴婢领旨。”
图上除了西洋各地的地图,还有一些船队从来没到过的地方。估计王景弘等人也有点困惑,皇帝从哪里得来的图?不过皇帝没说的事,这些大太监一般不会多问。
朱高煦指着埃及的位置,说道:“此地走陆路北上到海岸,那边便是欧洲,有许多国家、大片良田、无数人口。当年蒙古人的军队曾到过那些地方,隋唐时的丝绸之路,货物最远也能抵达欧洲。西方人痴迷丝绸瓷器香料,货物运到欧洲定可得到巨大的好处;今后若是打通了这条路,咱们便可以从较近的地方、开辟海上商路了。”
王景弘与侯显躬身道:“奴婢等不敢辜负皇爷,必当竭力尽心,办好差事。”
君臣之间说了一会儿话,窗外的天色已经渐渐明亮。一行人便走出了斋房,往寺庙外面走去。在锦衣卫仪仗与军队的簇拥下,朱高煦把王景弘等人送到了龙江港,并赐酒践行。
王景弘等再三叩拜,拜别皇帝,到码头上了宝船。
太阳还没出来,江面上有些雾气,宝船上的巨帆陆续升起、在朦胧的雾中显得更加壮观,仿佛高楼耸立,神秘而震撼。
白茫茫的江面上,还有许多船只若隐若现。清早的人声噪杂与远近的铃声,飘在港口中。这样的气氛中,朱高煦在江岸上站了很久,目送着三艘大船渐渐远去。
他看不见船队在海面上的浩大景象了,不过能够想象到、那阔海扬帆的姿态,征程将再次开始。而今后下西洋的大事,已被重新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随后御门听政之时,便有大臣提及了鞑靼人求和的事。
不管是主张议和,还是反对的人,说的理由都没有甚么实际参考价值。明面上大伙儿谈的、都是大义,谈的是非黑白,挑出了鞑靼人之前背信弃义的种种劣迹;不管大明朝廷对他们是宽恕、还是惩戒,都站在了正义的地方。或许这才是大臣们提出政见的原因。
至于权衡利弊,便不好在奉天门这种地方大肆争论了。等到朱高煦退到柔仪殿,召见了内阁那些朝廷重臣,人们这才有了不同的说法。
兵部尚书齐泰道:“臣以为,鞑靼人求和,乃因瓦剌人东进。瓦剌使节称其帮助大明夹击阿鲁台,但朝廷从未有此要求。”
高贤宁在后面附和道:“瓦剌人马哈木,去年才在河西袭击官军护卫,显然并未臣服朝廷。”
齐泰侧目,点了一下头,又拱手向朱高煦道:“因此阿鲁台不愿继续在辽东受到大明官军的威胁,意在东面留下迂回退却的余地。一旦阿鲁台失利,尚可往哈剌温山以东撤退,不至于覆灭。”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因瓦剌人蠢蠢欲动,若此时鞑靼主力覆灭、对大明绝非好事。臣主张答应鞑靼人求和,让阿鲁台无后顾之忧,安心抵御马哈木的进攻。”
恰好朱高煦也是这样的想法。按照他的愿望,最好的局面,当然是马哈木、阿鲁台两股势力一起覆亡,让北方成为一盘散沙;但目前显然不可能。退而求其次,阿鲁台与马哈木相互牵制,反而成了比较好的状况。否则一旦某个势力兼并了各部,统一草原,那接下来要袭扰的地方、恐怕只有大明漫长的北方防线了。
朱高煦马上转头问胡濙:“鞑靼使节有甚么要求?”
胡濙道:“昨日礼部官员与使者见过一面,鞑靼人大致是想恢复辽东之役前的地盘,让朵颜、泰宁二卫兀良哈主力与科尔沁骑兵回到辽东驻牧。他们还请朝廷资助铁器、甲胄、兵器、米粮等物。”
下面一阵议论声,有大臣骂了阿鲁台两句。
朱高煦道:“齐部堂的算盘,阿鲁台好像也想到了哩,否则他怎么还有脸面要这么多?”
齐泰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圣上所言极是,阿鲁台不仅无信,且狡诈多智。”
朱高煦寻思,移民辽东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办成的事,根本无法立刻消化那边广袤的土地,只能允许蒙古诸部驻牧。他便对胡濙道:“回头你们与使节商议时,告诉他们,铁器物资没有。科尔沁人可以回到辽东北部,但只能在朵颜卫部落的北面驻牧;禁止科尔沁部落再跑到两卫中间去。朕以为阿鲁台实力不弱,无须咱们支持,尚能与瓦剌人一战。”
那朵颜卫与泰宁卫的兀良哈人、虽然今年刚与明军交战,但形势变化,他们也不一定不会向大明投降;减少科尔沁人对兀良哈部落的威胁,则可渐渐拉拢。至于兀良哈人蛇鼠两端,反复动摇,朱高煦已经懒得计较了。
胡濙拜道:“臣领旨。”
这时朱高煦看了太监王贵一眼。王贵弯腰一拜,便从旁边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太监王景弘、侯显,以及小官马欢在殿外叩拜,进来后又大礼。诸臣纷纷侧目。
朱高煦叫他们平身,径直道:“武德初官军下西洋,你们最远去过回回教门圣地默加的北面,那片红海尽头的国家叫埃及,目前是甚么情状?”
王景弘轻轻让到了一边,让马欢上前说话。马欢是礼部的通事官,因为精通多国语言,几乎每次远航都在,有很多见识。
马欢拜道:“回圣上,微臣等尚未踏足此地,只在默加附近听说过一些事。掌管当地大权的势力是奴隶军|阀,称为‘马木留克’。”
朱高煦听到这个词,顿时恍然,感到名字很熟悉。
马欢又道:“据说早先有个突厥人到了埃及,建立王国,劫掠购买了许多奴隶充军,那些奴隶军便称作马木留克。后来马木留克推翻了突厥人,自行掌管了当地。这些人是武夫当国,似乎生性暴|戾好斗,微臣等尚不知详情何如。”
朱高煦点了点头,沉吟片刻,说道:“海军目前装备精良,骁勇善战,但对埃及气候地貌风物一无所知,也不了解马木留克。古人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必轻举妄动。”
户部尚书夏元吉似乎有话要说,不料齐泰率先站了出来,劝道:“上次下西洋,船队来回近两年,航行最快也要一年多,此地万里之遥,圣上意欲图之耶?”
齐泰把话都说了,夏元吉等人便不再多言。
朱高煦道:“朕对占据远方土地本无兴趣,但要延伸贸易、与更多的地方海贸,乃新政国策。埃及可能变成海上交通要道,关隘之地,比马六甲海峡还要关键。可徐徐图之。”
他又说道:“此次下西洋,船队可沿武德初的航线,抵达埃及。先用丝绸、瓷器、香料与马木留克交易,并赠送一些礼物结交来往。如同我们与别的地方打交道的做法,以和睦为要,然后拉拢当地人进行贸易,深入了解此地。其它的事往后再议。”
齐泰不再劝阻,别的大臣一时也没吭声。
下西洋自太宗朝开始,直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大政;而要改变朝廷大政,显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说出来的主张。朱高煦刚才只说下西洋,只不过是一项既成事实的大事罢了,他没有决定远征,所以大臣们一时半会没法反对。
大伙儿简单商议了一会儿,便纷纷告退。
鞑靼使节在京师住了数日,最终与大明达成了和议条文。朱高煦也决定,尽快册封阿莎丽为顺妃,并让鞑靼使节旁观典礼。
……初秋季节,下西洋的船队已经在太仓附近的刘家港聚集。
朱高煦依旧任命经验丰富的太监王景弘为正使,侯显为副使,并有文官武将多员,海军将士一万余人,将大量丝绸、瓷器、铸币装船。船队抵达龙牙门港之后,还会在那里运上一批胡椒,然后去西面各国做买卖。
人数比往常几次都要少。朱高煦认为,海军一万多人,已经足够应付在海上、港口的防御战,减少人员也是为了降低军费。而规模最大的下西洋,反而在太宗时期,那时候朝廷大概有炫耀武力与财富的理由,把船队组织得异常庞大,声势骇人;如今朱高煦对此却兴趣不大。
朱高煦率大臣勋贵,来到了龙江寺,准备为王景弘等人践行。
王景弘等人,都要从京师这边的龙江港出发。龙江港却只有三艘宝船在这里,余者全在刘家港。实在因为近几年内河上的商船增加得很快,京师附近的所有港口都异常繁忙,如果大批战舰来到这里、势必要先清理商船。
大伙儿来得早,天色才刚蒙蒙亮。王景弘和侯显两个太监便来到了一间斋房面圣,旁边还有齐泰等几个人。
木案上摆着一张海图,朱高煦凭着自己的记忆与感觉,稍微修改过形状。他指着图道:“朕查阅历次下西洋的见闻,改了一些地方,但仍不一定准确。你们带上这张图,沿途继续修缮。”
王景弘上前道:“奴婢领旨。”
图上除了西洋各地的地图,还有一些船队从来没到过的地方。估计王景弘等人也有点困惑,皇帝从哪里得来的图?不过皇帝没说的事,这些大太监一般不会多问。
朱高煦指着埃及的位置,说道:“此地走陆路北上到海岸,那边便是欧洲,有许多国家、大片良田、无数人口。当年蒙古人的军队曾到过那些地方,隋唐时的丝绸之路,货物最远也能抵达欧洲。西方人痴迷丝绸瓷器香料,货物运到欧洲定可得到巨大的好处;今后若是打通了这条路,咱们便可以从较近的地方、开辟海上商路了。”
王景弘与侯显躬身道:“奴婢等不敢辜负皇爷,必当竭力尽心,办好差事。”
君臣之间说了一会儿话,窗外的天色已经渐渐明亮。一行人便走出了斋房,往寺庙外面走去。在锦衣卫仪仗与军队的簇拥下,朱高煦把王景弘等人送到了龙江港,并赐酒践行。
王景弘等再三叩拜,拜别皇帝,到码头上了宝船。
太阳还没出来,江面上有些雾气,宝船上的巨帆陆续升起、在朦胧的雾中显得更加壮观,仿佛高楼耸立,神秘而震撼。
白茫茫的江面上,还有许多船只若隐若现。清早的人声噪杂与远近的铃声,飘在港口中。这样的气氛中,朱高煦在江岸上站了很久,目送着三艘大船渐渐远去。
他看不见船队在海面上的浩大景象了,不过能够想象到、那阔海扬帆的姿态,征程将再次开始。而今后下西洋的大事,已被重新赋予了崭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