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
海瑞上了《治安疏》,骂嘉靖搞得整个天下,家家皆净也!
混蛋嘉靖都没杀他,玉柱的心胸,总不可能不如嘉靖宽广吧?
就在满朝文武等着看好戏的时候,朝廷下了旨,调那位知县,进京担任明史的编修。
还是七品官,只不过,由外官变成了穷京官罢了。
修明史,可以只修一年,也可以修三年,还可以修一辈子,就看他的造化了!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任三年的知县,即使是个穷县,至少也有好几千两银子的出息。
修史的京官,就不同了呀。
每月就是那几个干巴巴的俸禄而已,经常需要拆了东墙补西墙,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大清朝的官场文化,博大精深。
即使是平调,也可以借机暗中整人,让你有苦说不出来。
玉柱是要干大事的人。
杀人很简单。但是,随意杀人的王上,和满清的皇帝,有何区别?
现代文明的灵魂,已经深入玉柱的骨髓,推动治国法治化,是他坚定不移的目标。
当第一批留学生,陆续来到大沽口的预科班之时,一位普鲁士主教的到来,却改变了预备留学生的命运。
副主教席姆勒,礼貌的拜会了爱丽丝夫人。
两人的交谈中,爱丽丝夫人随口谈到了,准备送留学生去英国、法国和荷兰的事情。
谁料,席姆勒听了之后,大感兴趣,随即详细介绍了他在普鲁士创办的哈勒学园。
哈勒学园,是一所实科中学。该校讲授数学、物理学、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学、解剖学、医学初步、绘画制图等等,在教学法上广泛应用了绘画、学图表、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各种实验器材。
这是一所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
爱丽丝知道玉柱的心思,便把席姆勒推荐给了玉柱。
玉柱一听,脑子里的灵光一闪,好家伙,这不就是德国经典的职业技术教育嘛。
于是,一项合作办学的计划,在玉柱的脑子里,应运而生。
简而言之,玉柱出钱资助席姆勒主教创办的哈勒学园,席姆勒则负责推荐优秀的各类教师来华任教。
工资的结算,为欧洲的通用货币,英镑或是苏。
席姆勒受教廷的委派,想在大沽口,建一座大教堂。
省了无数经费的玉柱,自无不允之理。
反正吧,京城里,已经有其七、八座教堂了,不在乎多这么一座。
若是,席姆勒把哈勒学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和体系,完美的复制到了大沽口,嘿嘿,那就赚大了呀!
所以说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三人行,必有可学之处。
以玉柱精明,都险些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实在是应该反省了。
一战前,德国能够超越英国的工业实力,靠的就是务实的教育基础。
从席姆勒的口中,玉柱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早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威丁堡公国和萨克森公国,就颁布了强制教育法,在公国内普及了小学教育。
具体而言,就是6-12岁的儿童,若是不送进学校去读书,父母就要承受高昂的罚款。
玉柱的手里倒是有钱办学,但是,合适的教师就太过于稀缺了。
没办法,只能慢慢的来了!
席姆勒圆满的完成了教廷的任务之后,很快,就坐船回了德国。
等席姆勒带着两百多位德国教师,再次抵达大沽口的时候,已经接近两年了。
这个时代,从大沽口去德国的汉堡,乘坐风帆商船,至少需要半年之久。
一来一回,就是一年以上,还有招募教师的时间,准备实验器材的时间等等。
玉柱的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之后,就派人去找来了孙承运,让他陪着喝点小酒,聊个小天。
时至今日,也就是孙承运待玉柱和从前一样,弟弟长弟弟短的,丝毫也没有想改口的意思。
玉柱也很享受这种温馨而又可靠的友情,压根就没有,让孙承运叫王上的念头。
到了玉柱如今的地位,已是整个华夏的实际主宰者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钱和权都不缺。
但是,所谓高处不胜寒,玉柱恰好欠缺的平等友情,刚好被孙承运填补了。
当然了,完全平等相交,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和孙承运在一起,彼此知根知底。
玉柱完全不需要端着辅政王的架子,喝的轻松,聊得也很轻松。
有经验的朋友,比如说,你当了老板之后,身边整天围满了有所图的人,心里其实是腻味的。
这人呐,没钱的时候,身边的穷朋友并不少,却更希望有钱。
等有钱了后,和穷朋友渐行渐远,却又觉得自己缺少真心的知己。
玉柱的心态,大致就是这种围城的状态。
孙承运很快就来了。
兄弟二人,就着十几味可口的下酒菜,举杯畅饮。
酒过八碰,菜过十味,孙承运打开了话匣子。
“好弟弟,我只求你一件事儿,将来,我是说将来啊,能不能不收回孙五福他娘亲的公主府?”孙承运这话说得很有些绕。
但是,玉柱一听就懂,别看孙承运的日常生活,异常之糜烂,他对和硕悫靖公主还是有真感情的。
将来,改朝换代之后,和硕悫靖公主的称号,肯定是无法保留了。
不过,以玉柱的权势,只要想周全孙承运的体面,肯定办得到。
“这个倒也容易。你现在是一等男,将来啊,封你个侯爵,再把公主府赐为侯爵府,不就万事大吉了么?”玉柱善解人意的提议,令孙承运一阵狂喜。
“多谢弟弟的关爱。”孙承运举起酒杯,仰起脖子一饮而尽,“我先干为敬!”
玉柱夺宫和出击之时,孙承运带着监督衙门的税丁,先后立了两次军功。
既然有军功,封侯乃是理所当然尔!
公开场合,必须注意身份,玉柱喝的都是黄酒。私下里,玉柱更喜欢喝蒸馏出来的高度白酒。
孙承运的酒量颇为不错,倒是可以陪着喝个半斤八两的。
又碰个杯后,玉柱借着微熏的酒意,就把即将在大沽口,开办德式实科学园的事儿,大致和孙承运说了。
孙承运肯定不知道,科教兴国的道理。
但是,他却明白,为了开办实科学园的事儿,玉柱竟然如此的高兴,显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了。
一战前的德国,只是普及了初等教育而已,其工业实力就已经超越了英国,成为当时的第一工业国。
灯塔国的科技水平超越整个欧洲,主要是二战前后,捡了大便宜。
二战前,元首排犹,导致大批犹爱科学家,逃去了灯塔国。
二战后,整个欧洲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大批的优秀德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半强迫半自愿的被拉去了灯塔国。
和席姆勒的偶然相逢,等于是在玉柱的面前,打开了一扇快速实现蒸汽革命的命运之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边普及初等教育,一边笼络欧洲的科学家们,来大沽口搞研究。
假以时日,形成了正向的良性循环,则大事必成也。
来大沽口搞研究,不仅衣食无忧,而且,经费充足。
十八世纪的欧洲,搞科学研究的学者们,普遍面对的问题是,经费严重不足,薪水也相对较低。
就算是搞出早期工业蒸汽机的托马斯·纽科门,月薪也就是三英镑而已。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是人性决定的!
只要是搞科学研究,砸进去多少钱,玉柱都乐意。
而且,在大沽口搞科学研究,完全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发挥,不需要担心教会的干预或是官府的行政干预。
科学研究这种事情,就必须让内行领导内行。
历史早就证明了,以实验室为单位的科研体制,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
玉柱需要挖矿炼钢,造枪造炮,有的是岗位来安排来华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
等纽科门来了后,玉柱还可以把蒸汽火车的草图给他,看看能不能尽快搞出蒸汽火车?
蒸汽火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轮上的连接结构。
偏偏,玉柱把这个连接结构,画得一清二楚了。
因为啥呢?
当年,玉柱的儿子,还年幼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轨道游戏了。
这个小家伙,玩入迷了,饭不吃,觉不睡,格外的烦人。
只是,玉柱和孙承运喝得正舒服之时,府门外边,却聚集了大量的人。
门房丝毫也不敢怠慢,赶紧进来禀了。
“禀爷,外头来了近百位江南的士绅,嚷嚷着要见您。”
玉柱一听,也就明白了。
何文达带着平南军,一直跟在年羹尧的后头捡漏。大半年的时间内,已经黑吃黑的抢到了近两千万两银子。
所谓,久做必露馅。
这时间一长啊,就被湖广啊、江西啊、安徽的大乡绅们,看出了其中的猫腻。
岂有只跟着捡漏的剿贼官军乎?
于是,这些人纷纷跑进了京城,到玉柱的门前请愿。
他们的要求就一条,催促玉柱,下令尽快剿灭流窜于江南各地的流寇。
这年头,满嘴可以说出冠冕堂皇的仁义道德,骨子里,却都是息息相关的利益啊!
(本章完)
海瑞上了《治安疏》,骂嘉靖搞得整个天下,家家皆净也!
混蛋嘉靖都没杀他,玉柱的心胸,总不可能不如嘉靖宽广吧?
就在满朝文武等着看好戏的时候,朝廷下了旨,调那位知县,进京担任明史的编修。
还是七品官,只不过,由外官变成了穷京官罢了。
修明史,可以只修一年,也可以修三年,还可以修一辈子,就看他的造化了!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任三年的知县,即使是个穷县,至少也有好几千两银子的出息。
修史的京官,就不同了呀。
每月就是那几个干巴巴的俸禄而已,经常需要拆了东墙补西墙,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大清朝的官场文化,博大精深。
即使是平调,也可以借机暗中整人,让你有苦说不出来。
玉柱是要干大事的人。
杀人很简单。但是,随意杀人的王上,和满清的皇帝,有何区别?
现代文明的灵魂,已经深入玉柱的骨髓,推动治国法治化,是他坚定不移的目标。
当第一批留学生,陆续来到大沽口的预科班之时,一位普鲁士主教的到来,却改变了预备留学生的命运。
副主教席姆勒,礼貌的拜会了爱丽丝夫人。
两人的交谈中,爱丽丝夫人随口谈到了,准备送留学生去英国、法国和荷兰的事情。
谁料,席姆勒听了之后,大感兴趣,随即详细介绍了他在普鲁士创办的哈勒学园。
哈勒学园,是一所实科中学。该校讲授数学、物理学、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学、解剖学、医学初步、绘画制图等等,在教学法上广泛应用了绘画、学图表、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各种实验器材。
这是一所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
爱丽丝知道玉柱的心思,便把席姆勒推荐给了玉柱。
玉柱一听,脑子里的灵光一闪,好家伙,这不就是德国经典的职业技术教育嘛。
于是,一项合作办学的计划,在玉柱的脑子里,应运而生。
简而言之,玉柱出钱资助席姆勒主教创办的哈勒学园,席姆勒则负责推荐优秀的各类教师来华任教。
工资的结算,为欧洲的通用货币,英镑或是苏。
席姆勒受教廷的委派,想在大沽口,建一座大教堂。
省了无数经费的玉柱,自无不允之理。
反正吧,京城里,已经有其七、八座教堂了,不在乎多这么一座。
若是,席姆勒把哈勒学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和体系,完美的复制到了大沽口,嘿嘿,那就赚大了呀!
所以说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三人行,必有可学之处。
以玉柱精明,都险些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实在是应该反省了。
一战前,德国能够超越英国的工业实力,靠的就是务实的教育基础。
从席姆勒的口中,玉柱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早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威丁堡公国和萨克森公国,就颁布了强制教育法,在公国内普及了小学教育。
具体而言,就是6-12岁的儿童,若是不送进学校去读书,父母就要承受高昂的罚款。
玉柱的手里倒是有钱办学,但是,合适的教师就太过于稀缺了。
没办法,只能慢慢的来了!
席姆勒圆满的完成了教廷的任务之后,很快,就坐船回了德国。
等席姆勒带着两百多位德国教师,再次抵达大沽口的时候,已经接近两年了。
这个时代,从大沽口去德国的汉堡,乘坐风帆商船,至少需要半年之久。
一来一回,就是一年以上,还有招募教师的时间,准备实验器材的时间等等。
玉柱的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之后,就派人去找来了孙承运,让他陪着喝点小酒,聊个小天。
时至今日,也就是孙承运待玉柱和从前一样,弟弟长弟弟短的,丝毫也没有想改口的意思。
玉柱也很享受这种温馨而又可靠的友情,压根就没有,让孙承运叫王上的念头。
到了玉柱如今的地位,已是整个华夏的实际主宰者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钱和权都不缺。
但是,所谓高处不胜寒,玉柱恰好欠缺的平等友情,刚好被孙承运填补了。
当然了,完全平等相交,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和孙承运在一起,彼此知根知底。
玉柱完全不需要端着辅政王的架子,喝的轻松,聊得也很轻松。
有经验的朋友,比如说,你当了老板之后,身边整天围满了有所图的人,心里其实是腻味的。
这人呐,没钱的时候,身边的穷朋友并不少,却更希望有钱。
等有钱了后,和穷朋友渐行渐远,却又觉得自己缺少真心的知己。
玉柱的心态,大致就是这种围城的状态。
孙承运很快就来了。
兄弟二人,就着十几味可口的下酒菜,举杯畅饮。
酒过八碰,菜过十味,孙承运打开了话匣子。
“好弟弟,我只求你一件事儿,将来,我是说将来啊,能不能不收回孙五福他娘亲的公主府?”孙承运这话说得很有些绕。
但是,玉柱一听就懂,别看孙承运的日常生活,异常之糜烂,他对和硕悫靖公主还是有真感情的。
将来,改朝换代之后,和硕悫靖公主的称号,肯定是无法保留了。
不过,以玉柱的权势,只要想周全孙承运的体面,肯定办得到。
“这个倒也容易。你现在是一等男,将来啊,封你个侯爵,再把公主府赐为侯爵府,不就万事大吉了么?”玉柱善解人意的提议,令孙承运一阵狂喜。
“多谢弟弟的关爱。”孙承运举起酒杯,仰起脖子一饮而尽,“我先干为敬!”
玉柱夺宫和出击之时,孙承运带着监督衙门的税丁,先后立了两次军功。
既然有军功,封侯乃是理所当然尔!
公开场合,必须注意身份,玉柱喝的都是黄酒。私下里,玉柱更喜欢喝蒸馏出来的高度白酒。
孙承运的酒量颇为不错,倒是可以陪着喝个半斤八两的。
又碰个杯后,玉柱借着微熏的酒意,就把即将在大沽口,开办德式实科学园的事儿,大致和孙承运说了。
孙承运肯定不知道,科教兴国的道理。
但是,他却明白,为了开办实科学园的事儿,玉柱竟然如此的高兴,显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了。
一战前的德国,只是普及了初等教育而已,其工业实力就已经超越了英国,成为当时的第一工业国。
灯塔国的科技水平超越整个欧洲,主要是二战前后,捡了大便宜。
二战前,元首排犹,导致大批犹爱科学家,逃去了灯塔国。
二战后,整个欧洲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大批的优秀德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半强迫半自愿的被拉去了灯塔国。
和席姆勒的偶然相逢,等于是在玉柱的面前,打开了一扇快速实现蒸汽革命的命运之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边普及初等教育,一边笼络欧洲的科学家们,来大沽口搞研究。
假以时日,形成了正向的良性循环,则大事必成也。
来大沽口搞研究,不仅衣食无忧,而且,经费充足。
十八世纪的欧洲,搞科学研究的学者们,普遍面对的问题是,经费严重不足,薪水也相对较低。
就算是搞出早期工业蒸汽机的托马斯·纽科门,月薪也就是三英镑而已。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是人性决定的!
只要是搞科学研究,砸进去多少钱,玉柱都乐意。
而且,在大沽口搞科学研究,完全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发挥,不需要担心教会的干预或是官府的行政干预。
科学研究这种事情,就必须让内行领导内行。
历史早就证明了,以实验室为单位的科研体制,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
玉柱需要挖矿炼钢,造枪造炮,有的是岗位来安排来华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
等纽科门来了后,玉柱还可以把蒸汽火车的草图给他,看看能不能尽快搞出蒸汽火车?
蒸汽火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轮上的连接结构。
偏偏,玉柱把这个连接结构,画得一清二楚了。
因为啥呢?
当年,玉柱的儿子,还年幼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轨道游戏了。
这个小家伙,玩入迷了,饭不吃,觉不睡,格外的烦人。
只是,玉柱和孙承运喝得正舒服之时,府门外边,却聚集了大量的人。
门房丝毫也不敢怠慢,赶紧进来禀了。
“禀爷,外头来了近百位江南的士绅,嚷嚷着要见您。”
玉柱一听,也就明白了。
何文达带着平南军,一直跟在年羹尧的后头捡漏。大半年的时间内,已经黑吃黑的抢到了近两千万两银子。
所谓,久做必露馅。
这时间一长啊,就被湖广啊、江西啊、安徽的大乡绅们,看出了其中的猫腻。
岂有只跟着捡漏的剿贼官军乎?
于是,这些人纷纷跑进了京城,到玉柱的门前请愿。
他们的要求就一条,催促玉柱,下令尽快剿灭流窜于江南各地的流寇。
这年头,满嘴可以说出冠冕堂皇的仁义道德,骨子里,却都是息息相关的利益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