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进知府大堂申冤还是由您自己来的好,贫道和靖儿就在门外等着。”
周真思索了一下道。
说心里话,从护送暖翠开始、直至今日,周真和柴靖南一直在旁边这么无怨无悔地一路护送,奢香内心所怀的感激无以言表,此时见对方依然退到一旁,让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这件大事,更是觉得眼前这位道长是多么的可敬,只是大恩不言谢,何况此时也不是多说的时候、便点头道,
“好,就依周老先生。”
说着后退半步、朝着周真深深地施了一礼,之后转过身望向府衙大门。
柴靖南怀中抱着那把蟠龙剑道,
“娘,孩儿在这等您,等为暖翠叔叔申了冤,我们要好好的大吃一顿。”
“好的。”
奢香忍不住笑了,这一笑、心情倒也轻松了不少,带着吉支、阿鲁迈步走上了台阶。
看着那面朱红的大鼓、吉支道,
“夫人,由我来击鼓吧。”
“不,一定要由我自己来。”
奢香走上前、拿起鼓槌,将积压在心底所有的悲愤、全部灌注在其上,用力地敲了起来……
此时,时辰正好来至辰时末、巳时初,应天府知府徐文昭因今天并非升堂之日,又见一早也没有其他事情,便在书房中处理近期的公文。
说起公事来,基本上全都是皇上下令进行的这次大移民所引起的,所以在想怎么才能用一个办法就能将这些全都解决了。
正在这里苦思冥想之即,忽然前面传来击鼓之声,心道、肯定又是因为那些后来的富户疯狂买地起了冲突,边不耐烦地丢下手中公文、穿好官服,边走出书房吩咐升堂。
三班衙役很快便在堂前侍立好,师爷、捕头也各就个位,徐文昭来到堂上在桌案后坐好、吩咐,
“传击鼓之人上堂!”
“是。”
堂口衙役答应一声、向外高喊,
“传击鼓之人上堂!”
随着这声传唤,只见从堂外走进一主二从三个人,主人是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身后还跟着两名随从。
见了这妇人的衣着打扮,徐文昭便觉得头疼,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来,她这一身的缟素、绝对是在孝中,竟然还是件人命官司,处理起来肯定麻烦,只得无奈地问道,
“下面这一女子,你家住哪里?姓什么叫什么?想要状告何人呐?”
“回大人,”
奢香的内心此时反倒已完全平静了下来,想到为丈夫申冤就在此时,其它的所有一切都不再去想,只想着要将冤屈完整地诉说出来,
“小女子名叫奢香,本是贵州彝部副宣慰使,状告的乃是贵州都指挥司都督、马烨!”
“什么?贵州!”
这可是无论如何也是没有想到的事,徐文昭愣了半天才又道,
“可、你因何到应天府来告?”
“因为马烨身为一方守将,而小女子做为苦主、也是地方官员,这样的案子,也只能由京城应天府来审理。”
奢香有理有据地回答道。
徐文昭又仔细地看了看堂下这女子,见她虽是汉人打扮,可五官轮廓确实是有西南少数民族的特点,便想了想、道,
“那么你又因何状告那马烨呢?”
“小女子告他暴虐无度、倒卖军粮、谋害朝庭命官,还意图挑起彝人兄弟对当朝的不满,实属罪大恶极!”
奢香毫无怯意,一条一条地将罪状陈述出来。
“哦?”
听了这番陈述,徐文昭顿时一愣,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师爷,却见那位师爷也是目瞪口呆,便只好又回过头来道,
“好吧,本官且问你,可有状纸及其他证人证词。”
“有。”
边说,奢香边将状纸从怀中取出、用双手捧至头顶,一旁的衙役接过来呈到桌案前。
自从进得堂来,吉支、阿鲁二人便在堂口跪下,可奢香却没有跪,一直就么站着,徐文昭原是见她一身重孝、便没有计较,现在又得知她还是位朝庭命官,就更加的不去理会。
从衙役手中接过状纸、展开来看,可还没等他看清楚上面写的什么内容,第一眼就先看到状词下面那方红印章,吓得徐文昭双手一抖、状纸险些滑落在地上,人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这、这、这状纸是何人为你所书?”
“是在京城西郊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位老先生为小女子所写。”
见他这种反应,奢香也有些惊讶,如实地回答着。
徐文昭却是在心中叫苦不迭
天呐,圣上他老人家怎么又跑去微服私访了,连个招呼都不和我这个地方官打一下,要真出了点儿什么差迟,我这官儿还怎么当得下去啊……
边在心里叫着苦,徐文昭边重新坐了回去,连声道,
“好、好、好,本官会为你做主的,你是……”
“小女子是此案中被害的贵州宣慰使暖翠的夫人。”
听上面的大人说会为自己做主,奢香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回答道。
徐文昭好象在回忆着什么似的、想了想道,
“暖翠大人?对了、本官曾在上回他入京时见过他。夫人你刚才还说有证词是么?”
“确实有两份证词。”
奢香点点头、又将证词取出。
徐文昭向旁边吩咐道,
“呈上来……”
可话音未落,忽听府衙门铜锣开道、人喊马嘶,只听有人高喊,
“圣上驾到!应天府知府徐文昭速来接驾!”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徐文昭实在是太了解这位皇上了,就知道他老人家绝对不会只写了一张状纸就这么罢了,绝对会亲自来过问这件案子的。
说起来这位应天府的徐知府,曾给当今天子朱元璋当过几个月的师爷。当初“大明律”刚刚颁布之时、实施起来非常艰难,徐文昭跑到朱元璋面前诉苦,结果这位皇帝爷竟然自己跑到应天府当起知府来了,而徐文昭就成了他的师爷。直到“大明律”在民间完全推广、才将知府职位又还给了他。
此时、听说皇上再次亲临府衙,徐文昭连忙正冠整衣快步跑出大堂,满衙的人怎么敢怠慢,全都跟在了他身后。
只见从皇城方向来了一队锦衣卫,为首的正是蒋,而队伍中间簇拥着的、不是当今皇上朱元璋又会是谁。徐文昭连忙率领全府衙所有的人跪倒接驾。 2k阅读网
周真思索了一下道。
说心里话,从护送暖翠开始、直至今日,周真和柴靖南一直在旁边这么无怨无悔地一路护送,奢香内心所怀的感激无以言表,此时见对方依然退到一旁,让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这件大事,更是觉得眼前这位道长是多么的可敬,只是大恩不言谢,何况此时也不是多说的时候、便点头道,
“好,就依周老先生。”
说着后退半步、朝着周真深深地施了一礼,之后转过身望向府衙大门。
柴靖南怀中抱着那把蟠龙剑道,
“娘,孩儿在这等您,等为暖翠叔叔申了冤,我们要好好的大吃一顿。”
“好的。”
奢香忍不住笑了,这一笑、心情倒也轻松了不少,带着吉支、阿鲁迈步走上了台阶。
看着那面朱红的大鼓、吉支道,
“夫人,由我来击鼓吧。”
“不,一定要由我自己来。”
奢香走上前、拿起鼓槌,将积压在心底所有的悲愤、全部灌注在其上,用力地敲了起来……
此时,时辰正好来至辰时末、巳时初,应天府知府徐文昭因今天并非升堂之日,又见一早也没有其他事情,便在书房中处理近期的公文。
说起公事来,基本上全都是皇上下令进行的这次大移民所引起的,所以在想怎么才能用一个办法就能将这些全都解决了。
正在这里苦思冥想之即,忽然前面传来击鼓之声,心道、肯定又是因为那些后来的富户疯狂买地起了冲突,边不耐烦地丢下手中公文、穿好官服,边走出书房吩咐升堂。
三班衙役很快便在堂前侍立好,师爷、捕头也各就个位,徐文昭来到堂上在桌案后坐好、吩咐,
“传击鼓之人上堂!”
“是。”
堂口衙役答应一声、向外高喊,
“传击鼓之人上堂!”
随着这声传唤,只见从堂外走进一主二从三个人,主人是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身后还跟着两名随从。
见了这妇人的衣着打扮,徐文昭便觉得头疼,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来,她这一身的缟素、绝对是在孝中,竟然还是件人命官司,处理起来肯定麻烦,只得无奈地问道,
“下面这一女子,你家住哪里?姓什么叫什么?想要状告何人呐?”
“回大人,”
奢香的内心此时反倒已完全平静了下来,想到为丈夫申冤就在此时,其它的所有一切都不再去想,只想着要将冤屈完整地诉说出来,
“小女子名叫奢香,本是贵州彝部副宣慰使,状告的乃是贵州都指挥司都督、马烨!”
“什么?贵州!”
这可是无论如何也是没有想到的事,徐文昭愣了半天才又道,
“可、你因何到应天府来告?”
“因为马烨身为一方守将,而小女子做为苦主、也是地方官员,这样的案子,也只能由京城应天府来审理。”
奢香有理有据地回答道。
徐文昭又仔细地看了看堂下这女子,见她虽是汉人打扮,可五官轮廓确实是有西南少数民族的特点,便想了想、道,
“那么你又因何状告那马烨呢?”
“小女子告他暴虐无度、倒卖军粮、谋害朝庭命官,还意图挑起彝人兄弟对当朝的不满,实属罪大恶极!”
奢香毫无怯意,一条一条地将罪状陈述出来。
“哦?”
听了这番陈述,徐文昭顿时一愣,不由自主地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师爷,却见那位师爷也是目瞪口呆,便只好又回过头来道,
“好吧,本官且问你,可有状纸及其他证人证词。”
“有。”
边说,奢香边将状纸从怀中取出、用双手捧至头顶,一旁的衙役接过来呈到桌案前。
自从进得堂来,吉支、阿鲁二人便在堂口跪下,可奢香却没有跪,一直就么站着,徐文昭原是见她一身重孝、便没有计较,现在又得知她还是位朝庭命官,就更加的不去理会。
从衙役手中接过状纸、展开来看,可还没等他看清楚上面写的什么内容,第一眼就先看到状词下面那方红印章,吓得徐文昭双手一抖、状纸险些滑落在地上,人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这、这、这状纸是何人为你所书?”
“是在京城西郊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位老先生为小女子所写。”
见他这种反应,奢香也有些惊讶,如实地回答着。
徐文昭却是在心中叫苦不迭
天呐,圣上他老人家怎么又跑去微服私访了,连个招呼都不和我这个地方官打一下,要真出了点儿什么差迟,我这官儿还怎么当得下去啊……
边在心里叫着苦,徐文昭边重新坐了回去,连声道,
“好、好、好,本官会为你做主的,你是……”
“小女子是此案中被害的贵州宣慰使暖翠的夫人。”
听上面的大人说会为自己做主,奢香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回答道。
徐文昭好象在回忆着什么似的、想了想道,
“暖翠大人?对了、本官曾在上回他入京时见过他。夫人你刚才还说有证词是么?”
“确实有两份证词。”
奢香点点头、又将证词取出。
徐文昭向旁边吩咐道,
“呈上来……”
可话音未落,忽听府衙门铜锣开道、人喊马嘶,只听有人高喊,
“圣上驾到!应天府知府徐文昭速来接驾!”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徐文昭实在是太了解这位皇上了,就知道他老人家绝对不会只写了一张状纸就这么罢了,绝对会亲自来过问这件案子的。
说起来这位应天府的徐知府,曾给当今天子朱元璋当过几个月的师爷。当初“大明律”刚刚颁布之时、实施起来非常艰难,徐文昭跑到朱元璋面前诉苦,结果这位皇帝爷竟然自己跑到应天府当起知府来了,而徐文昭就成了他的师爷。直到“大明律”在民间完全推广、才将知府职位又还给了他。
此时、听说皇上再次亲临府衙,徐文昭连忙正冠整衣快步跑出大堂,满衙的人怎么敢怠慢,全都跟在了他身后。
只见从皇城方向来了一队锦衣卫,为首的正是蒋,而队伍中间簇拥着的、不是当今皇上朱元璋又会是谁。徐文昭连忙率领全府衙所有的人跪倒接驾。 2k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