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方孝孺点了点头道,
“刚才臣在外面遇到了黄、齐两位大人,也知道了陛下您震怒的原因,不知对燕王那边、陛下又要做何打算呢?”
“还能有何打算,”
朱允炆拿着朱棣的那份奏折翻来复去地看着道,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这一年有余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尤其是济南那一战,打得那么惨烈,恐怕如今想议和停战、四叔那边都不肯答应了。”
“这不是燕王答不答应的事,”
方孝孺不客气地、严肃地纠正道,
“身为臣子、竟然真的与当今天子开战,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已经是在谋逆了。这种行为如何能够姑息得了,更不能就此一笔勾销,所以依臣看、此时此刻绝不能就此罢兵议和,一定要将其擒获治罪,方可彰显陛下的威严与权力!”
“是啊……”
朱允炆叹了口气、点着头道,
“爱卿言之有理,告诉盛庸、铁铉二人,务必要平灭叛军、不得有误。”
“臣领旨。”
这回、方孝孺才放心地叩首退了下去。
依然将四叔写的那份奏折拿在手中,朱允炆自言自语般地道,
“四叔啊四叔,你让侄儿到底该拿你怎么办才好呢?你以为侄儿真的会忍心杀你么?为什么就是不肯来见我、甚至是不惜和侄儿我决裂呢?为什么……”
就这样思忖着,突然又想起一件事,立刻提笔在一张小签上写到“万务不得杀害朕的亲叔”,然后盖上玺印、叫过内侍吩咐道,
“将此签交给方孝孺、让他随旨一同传给前方将士。”
此时、朱棣已率军抵达临清,打探到南军的粮草军资主要是都是由大名所提供的,立刻决定、遣一支轻骑到那里将其运粮船焚烧,之后率军从馆陶渡河,先后到达了东阿、东平,迫使盛庸南下应战。
自前次从后袭击燕军、被燕王率几十骑给轻易击败后,盛庸当然也是一直再思考着对策。朱棣带兵的特点就是来去如风,而且善用骑兵,更重要的是他一向都是身先士卒、能够带动起全军士气,给人的感觉根本就是无法战胜的,这是他的优势、是否也是他的劣势呢?
不久、大名的粮草被焚、燕军主力竟然绕到了他的南端,如此一来与京城方向的后路便被切断,盛庸知道、再不与燕军交手是不行的了,便率军前往了东昌。
且说这段时间以来,燕军所到之处十分的顺利,几乎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终于在进驻东阿之时,得到盛庸举兵南下、并到达了东昌的消息。
东昌这个地方、对朱棣来说真的是个很熟悉的所在,数年前便在那里逗留过,而且也就是在蓝玉位于那里的庄园遇险之时,与柴靖南久别重逢的,所以、再次来到这里,心中不知怎么、即有些感慨的同时,也透着某种的不安。
既然对方已将此地做为了决战的地点,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回避了,朱棣令全军掉头北上、开往东昌。
然而在半路上,竟然遇见了盛庸派出的、前来阻击的先锋部队,朱棣命张玉、朱能二人前去迎击,结果双方一对阵、对方没能抵抗多久、便大败而归。
这盛庸也不过如此——
燕军将士们普遍都产生了这种想法,就是从来都不轻敌的朱棣本人、都开始计划着要速战速决,只要击败了盛庸,德州这条路线打通后,对接下来的南下作战就是非常的有利了。
就在这种状态下、燕军终于和南军在东昌城外摆开了阵势,这场令朱棣终身难忘、又痛彻心扉的“东昌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直到双方人马正面交锋之时,朱棣才发现、这盛庸与之前所遇见的敌手都有所不同,虽然早在济南之战与他算是交过了手,但那时只是对城池的攻防战,而且主要还是由铁铉主导,并没有完全的站在真正意义上的战场上对阵过。而现在看起来,这个从前根本没怎么在意过的普通将领还真的不可小视,因为他排列的阵型竟是有章有法、十分的周全。
再完美的阵型也一定会有其弱点,朱棣观察了一阵后、决定先从两翼下手,命张玉、朱能压住中军正面待命,丘福带人从右翼冲击,自己亲自率五千骑兵冲击左翼,一声令下、撕杀便开始了。
一直求速胜的朱棣、根本没想到他的战斗习惯早已被对方所了解。对于燕王这位大明第一名将,盛庸早已如雷贯耳,而“靖难之役”爆发以来,他就一直跟随在李景隆的军中,已经记不清自己的目光有多少回追逐着那个白马素袍的身影,对朱棣的行为也是牢记在心。所以此番对阵,盛庸事先就加强了两翼,而且还准备了让燕军意想不到的武器。
朱棣手下的骑兵一直都是做战能力超强,所到之处无坚不摧的,可是这回、当他们冲向南军左翼,竟然发现根本无法将对方冲垮,更谈不上击溃,这南军士卒在部将的指挥下,进退自如,根本就是岿然不动。见这样拖延下去不是个办法,朱棣只得带人先后撤了出来。
回到已方阵中,那丘福也退了回来,一见他便道,
“殿下,末将该死,手下兵卒伤亡惨重。”
“这却是为何?”
依着燕军的作战能力,就算是突不进去、也不至于伤亡惨重,所以朱棣很是惊讶地问道。
丘福指了指那些败退下来的军卒们道,
“那盛庸在阵中布好了大量的火铳与毒弩,所以我们……”
“本王明白了。”
朱棣已经听清楚了——
原来对方竟然有杀伤力如此之大的武器,看来不能再让其他将士去硬拼了,那样的话只能让弟兄们平白无故地送掉性命,看来只能由自己亲自带人从正面冲击对方的中军。
打定了主意,朱棣转过头、对张玉及朱能二人吩咐道,
“一会儿孤王去冲击南军中路,你二人暂时统领全军,若见其两翼前往支援时,立刻趁其削弱之即、再行进攻。”
“可是、殿下,那样太危险了,对方人数那么多……”
张玉十分担心地道。
朱棣看了看自己的这两位最贴心的爱将、道,
“你们放心好了,那些火铳、毒弩什么的,南军根本不敢拿来对付我,待本王将他们阵型冲乱,你二人再行出击。在我回来之前、这中军指挥权就先交给你们,你们两个有便宜行事之权。”
方孝孺点了点头道,
“刚才臣在外面遇到了黄、齐两位大人,也知道了陛下您震怒的原因,不知对燕王那边、陛下又要做何打算呢?”
“还能有何打算,”
朱允炆拿着朱棣的那份奏折翻来复去地看着道,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这一年有余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尤其是济南那一战,打得那么惨烈,恐怕如今想议和停战、四叔那边都不肯答应了。”
“这不是燕王答不答应的事,”
方孝孺不客气地、严肃地纠正道,
“身为臣子、竟然真的与当今天子开战,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已经是在谋逆了。这种行为如何能够姑息得了,更不能就此一笔勾销,所以依臣看、此时此刻绝不能就此罢兵议和,一定要将其擒获治罪,方可彰显陛下的威严与权力!”
“是啊……”
朱允炆叹了口气、点着头道,
“爱卿言之有理,告诉盛庸、铁铉二人,务必要平灭叛军、不得有误。”
“臣领旨。”
这回、方孝孺才放心地叩首退了下去。
依然将四叔写的那份奏折拿在手中,朱允炆自言自语般地道,
“四叔啊四叔,你让侄儿到底该拿你怎么办才好呢?你以为侄儿真的会忍心杀你么?为什么就是不肯来见我、甚至是不惜和侄儿我决裂呢?为什么……”
就这样思忖着,突然又想起一件事,立刻提笔在一张小签上写到“万务不得杀害朕的亲叔”,然后盖上玺印、叫过内侍吩咐道,
“将此签交给方孝孺、让他随旨一同传给前方将士。”
此时、朱棣已率军抵达临清,打探到南军的粮草军资主要是都是由大名所提供的,立刻决定、遣一支轻骑到那里将其运粮船焚烧,之后率军从馆陶渡河,先后到达了东阿、东平,迫使盛庸南下应战。
自前次从后袭击燕军、被燕王率几十骑给轻易击败后,盛庸当然也是一直再思考着对策。朱棣带兵的特点就是来去如风,而且善用骑兵,更重要的是他一向都是身先士卒、能够带动起全军士气,给人的感觉根本就是无法战胜的,这是他的优势、是否也是他的劣势呢?
不久、大名的粮草被焚、燕军主力竟然绕到了他的南端,如此一来与京城方向的后路便被切断,盛庸知道、再不与燕军交手是不行的了,便率军前往了东昌。
且说这段时间以来,燕军所到之处十分的顺利,几乎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终于在进驻东阿之时,得到盛庸举兵南下、并到达了东昌的消息。
东昌这个地方、对朱棣来说真的是个很熟悉的所在,数年前便在那里逗留过,而且也就是在蓝玉位于那里的庄园遇险之时,与柴靖南久别重逢的,所以、再次来到这里,心中不知怎么、即有些感慨的同时,也透着某种的不安。
既然对方已将此地做为了决战的地点,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回避了,朱棣令全军掉头北上、开往东昌。
然而在半路上,竟然遇见了盛庸派出的、前来阻击的先锋部队,朱棣命张玉、朱能二人前去迎击,结果双方一对阵、对方没能抵抗多久、便大败而归。
这盛庸也不过如此——
燕军将士们普遍都产生了这种想法,就是从来都不轻敌的朱棣本人、都开始计划着要速战速决,只要击败了盛庸,德州这条路线打通后,对接下来的南下作战就是非常的有利了。
就在这种状态下、燕军终于和南军在东昌城外摆开了阵势,这场令朱棣终身难忘、又痛彻心扉的“东昌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直到双方人马正面交锋之时,朱棣才发现、这盛庸与之前所遇见的敌手都有所不同,虽然早在济南之战与他算是交过了手,但那时只是对城池的攻防战,而且主要还是由铁铉主导,并没有完全的站在真正意义上的战场上对阵过。而现在看起来,这个从前根本没怎么在意过的普通将领还真的不可小视,因为他排列的阵型竟是有章有法、十分的周全。
再完美的阵型也一定会有其弱点,朱棣观察了一阵后、决定先从两翼下手,命张玉、朱能压住中军正面待命,丘福带人从右翼冲击,自己亲自率五千骑兵冲击左翼,一声令下、撕杀便开始了。
一直求速胜的朱棣、根本没想到他的战斗习惯早已被对方所了解。对于燕王这位大明第一名将,盛庸早已如雷贯耳,而“靖难之役”爆发以来,他就一直跟随在李景隆的军中,已经记不清自己的目光有多少回追逐着那个白马素袍的身影,对朱棣的行为也是牢记在心。所以此番对阵,盛庸事先就加强了两翼,而且还准备了让燕军意想不到的武器。
朱棣手下的骑兵一直都是做战能力超强,所到之处无坚不摧的,可是这回、当他们冲向南军左翼,竟然发现根本无法将对方冲垮,更谈不上击溃,这南军士卒在部将的指挥下,进退自如,根本就是岿然不动。见这样拖延下去不是个办法,朱棣只得带人先后撤了出来。
回到已方阵中,那丘福也退了回来,一见他便道,
“殿下,末将该死,手下兵卒伤亡惨重。”
“这却是为何?”
依着燕军的作战能力,就算是突不进去、也不至于伤亡惨重,所以朱棣很是惊讶地问道。
丘福指了指那些败退下来的军卒们道,
“那盛庸在阵中布好了大量的火铳与毒弩,所以我们……”
“本王明白了。”
朱棣已经听清楚了——
原来对方竟然有杀伤力如此之大的武器,看来不能再让其他将士去硬拼了,那样的话只能让弟兄们平白无故地送掉性命,看来只能由自己亲自带人从正面冲击对方的中军。
打定了主意,朱棣转过头、对张玉及朱能二人吩咐道,
“一会儿孤王去冲击南军中路,你二人暂时统领全军,若见其两翼前往支援时,立刻趁其削弱之即、再行进攻。”
“可是、殿下,那样太危险了,对方人数那么多……”
张玉十分担心地道。
朱棣看了看自己的这两位最贴心的爱将、道,
“你们放心好了,那些火铳、毒弩什么的,南军根本不敢拿来对付我,待本王将他们阵型冲乱,你二人再行出击。在我回来之前、这中军指挥权就先交给你们,你们两个有便宜行事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