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离开后,朱棣抬起手交给郑和道,
“三保,扶我回寝帐中去……”
“好,主公您慢着点儿。”
郑和接住了他的手,另一只手扶住自家主人,主从二人缓缓地走回大帐之中,可是刚刚在床上坐了下来,朱棣戚然道,
“三保,我现在该怎么办?连允炆都将我当成了反贼,如果这样一直打下去、难道真的让我最终要杀了他么……”
“主公、四爷……”
郑和走到他的身边、轻声道,
“你的心意自有天地可鉴、以及追随着您的这些弟兄们知道即可,不必去顺应所有人的意愿,这不但不可能、更何况还没有必要,只要您遵从本心便好。”
“可、我真的好伤心……”
朱棣的声音中已带着哽咽。
郑和试探般地抚了抚他的肩头、道,
“伤心就哭吧,四爷您刚才将靖少爷打发走了,不就是想痛快地哭上一场么?”
“好,那我就哭了……”
说完,将头靠在对方的怀中放声痛哭了起来……
刚才在给朱允炆写的那封叔侄二人之间的最后一封信时,朱棣将自己满腔的悲忿与委屈、直接用白话写给了对方。在信中,他讲述了自己和侄儿分了手、从京城回到北平后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期待侄儿能给予他一个公平的待遇,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战场上眼睁睁地看着张玉他们、血溅沙场离自己而去;他还讲述了如今自己真的很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接受侄儿让他监国的邀请,后悔自己为什么只因不愿意面对敌视自己的那些文臣、便懦弱地躲回北平……
如今这一切是我们两个人造成的,做四叔的只想和你见一次面,好好的谈上一谈,谈谈做为太祖的子孙,该如何弥补这些因你我二人的任性、给大明的江山社稷造成的如此伤害——
在书信的末尾,朱棣给侄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然而、他大概没有想到,这封信并没有被朱允炆及时地看到,这其中原因不是因为他没有接到这封信,相反、庆成郡主回到京城后,一刻都没有耽搁地入宫复旨,并将朱棣的手书呈给了他。
但是、朱允炆没敢打开——
信在手中攥了很久、可他却没有勇气打开,因为他害怕在那熟悉的笔迹中看到、四叔会对自己说出什么恩断义绝的话来。所以、在愣愣地盯着信封的同时,迫不及待地问道“四叔是怎么说的”、这样的话。
庆成郡主倒是如实讲述了去见燕王的经过,当然、她讲的只是自己所看见的、和所听到的,然而凭着这些让朱允炆认定了、四叔是不会原谅他的了……
哭了好一阵子,朱棣意外地发觉、本来很郁闷的心情,竟然得到了舒缓。
整理好情绪后,刚刚重新走出帐口,却见武平文迎面走来,
“四爷,靖儿那孩子怎么了?”
“靖儿?”
朱棣被他这一句给问愣了,扭头看了看同样不明所以然的郑和,然后诧异地道,
“没怎么啊?武六侠因何有此一问?”
“哦,没怎么啊……”
武平文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下、才又道,
“我还以为他和四爷您之间发生了什么,刚才那孩子一脸铁青地来找我,说他要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暂时离开一段时间,托我在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好好地保护好四爷您。”
“有这样的事?!”
朱棣一愣,连忙追问道,
“他没说要去哪里么?”
“没说,而且您也知道靖儿这孩子,如果他自己不想说、我就是再问他也不会说的。”
武平文有些无奈地道。
朱棣听了顿时现出愁容,自言自语般地道,
“这孩子,他到底去了哪里……”
“主公,您不用急,”
郑和微微笑了笑、轻声安慰着道,
“靖少爷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武功盖世,他去哪都不会吃亏、更不会有事的,而且、眼下这种情形,他绝对不会就这么离您而去,一定是想起什么必需要去解决的事情了。奴才倒觉得、等您进了京城就会看到他的,这真的也说不定哟。”
“真的么?”
虽然对他说的话、朱棣有些半信半疑,可也没有别的办法,想找也无处可找,只得边在心中牵挂着、边继续筹划下一步的安排……
自从庆成郡主来过之后、七天过去了,没有等到京城方面的任何回音,而驻守在浦子口的盛庸、正加强布防,看来这仗真的还要再打下去了。
这一天是建文四年六月初一。
朱棣带领着大军在这炎炎夏日里、进发到了浦子口,迎面正遇上驻守在此地的盛庸,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这里第三次见到了徐辉祖的帅旗。
徐辉祖是来增援的,可这一情形让朱棣从心底产生了一阵动摇。凭心而论,他真的不愿意和徐家的人为敌,更不想和一向视为兄长的徐辉祖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
而此时,燕军经过这段时间的行军后,因暑热而引发的各种疾病、使得军中很多士卒都病倒了,造成的减员情况也是非常的严重,朱棣只得选了五万精兵与对方战斗。
有心能象以往那样、亲自引兵到最前端,可一想到会面对面地以敌人的立场和那个人相对,朱棣便有些退缩。听着耳边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感受着从周围滚滚而至的热浪席卷,那种眩晕感再次向他袭来,眼前一黑、身子不受控制地往下坠去,多亏守在旁边的武平文及时地将他接住、并牢牢地揽到自己的怀中。
“四爷,还是让弟兄们暂时先撤下来吧。”
郑和低声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无力地看了他一眼,朱棣微微点了点头,
“就听你的吧。”
燕王的将令一经传出,全军迅速地撤了下来,诸位将领们中也有不少人发现了殿下的表现有些异常,难免也开始忧心忡忡起来,待撤退后扎好大营,均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中军帐内。
深知自家主人此时处于何种煎熬的状态下,郑和告诉大家、燕王殿下需要休息,有事明日再议。
此时,朱棣安静地躺在寝帐的凉床上、一动也不想再动——
他承认自己真的很懦弱,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仍然不知道一旦冲入京城要如何面对自己的侄儿,还有阻挡在面前的徐辉祖、真的还要和他打下去么?再有自己真的有勇气登上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么……
“父皇、大哥……”
下意识地、朱棣轻轻的喊了出来。
守在一旁的郑和顿时泪水盈盈、半晌方轻声地道,
“四爷,还是不要再勉强自己了,好好地休息一下吧。”
“三保,扶我回寝帐中去……”
“好,主公您慢着点儿。”
郑和接住了他的手,另一只手扶住自家主人,主从二人缓缓地走回大帐之中,可是刚刚在床上坐了下来,朱棣戚然道,
“三保,我现在该怎么办?连允炆都将我当成了反贼,如果这样一直打下去、难道真的让我最终要杀了他么……”
“主公、四爷……”
郑和走到他的身边、轻声道,
“你的心意自有天地可鉴、以及追随着您的这些弟兄们知道即可,不必去顺应所有人的意愿,这不但不可能、更何况还没有必要,只要您遵从本心便好。”
“可、我真的好伤心……”
朱棣的声音中已带着哽咽。
郑和试探般地抚了抚他的肩头、道,
“伤心就哭吧,四爷您刚才将靖少爷打发走了,不就是想痛快地哭上一场么?”
“好,那我就哭了……”
说完,将头靠在对方的怀中放声痛哭了起来……
刚才在给朱允炆写的那封叔侄二人之间的最后一封信时,朱棣将自己满腔的悲忿与委屈、直接用白话写给了对方。在信中,他讲述了自己和侄儿分了手、从京城回到北平后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期待侄儿能给予他一个公平的待遇,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战场上眼睁睁地看着张玉他们、血溅沙场离自己而去;他还讲述了如今自己真的很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接受侄儿让他监国的邀请,后悔自己为什么只因不愿意面对敌视自己的那些文臣、便懦弱地躲回北平……
如今这一切是我们两个人造成的,做四叔的只想和你见一次面,好好的谈上一谈,谈谈做为太祖的子孙,该如何弥补这些因你我二人的任性、给大明的江山社稷造成的如此伤害——
在书信的末尾,朱棣给侄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然而、他大概没有想到,这封信并没有被朱允炆及时地看到,这其中原因不是因为他没有接到这封信,相反、庆成郡主回到京城后,一刻都没有耽搁地入宫复旨,并将朱棣的手书呈给了他。
但是、朱允炆没敢打开——
信在手中攥了很久、可他却没有勇气打开,因为他害怕在那熟悉的笔迹中看到、四叔会对自己说出什么恩断义绝的话来。所以、在愣愣地盯着信封的同时,迫不及待地问道“四叔是怎么说的”、这样的话。
庆成郡主倒是如实讲述了去见燕王的经过,当然、她讲的只是自己所看见的、和所听到的,然而凭着这些让朱允炆认定了、四叔是不会原谅他的了……
哭了好一阵子,朱棣意外地发觉、本来很郁闷的心情,竟然得到了舒缓。
整理好情绪后,刚刚重新走出帐口,却见武平文迎面走来,
“四爷,靖儿那孩子怎么了?”
“靖儿?”
朱棣被他这一句给问愣了,扭头看了看同样不明所以然的郑和,然后诧异地道,
“没怎么啊?武六侠因何有此一问?”
“哦,没怎么啊……”
武平文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下、才又道,
“我还以为他和四爷您之间发生了什么,刚才那孩子一脸铁青地来找我,说他要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暂时离开一段时间,托我在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好好地保护好四爷您。”
“有这样的事?!”
朱棣一愣,连忙追问道,
“他没说要去哪里么?”
“没说,而且您也知道靖儿这孩子,如果他自己不想说、我就是再问他也不会说的。”
武平文有些无奈地道。
朱棣听了顿时现出愁容,自言自语般地道,
“这孩子,他到底去了哪里……”
“主公,您不用急,”
郑和微微笑了笑、轻声安慰着道,
“靖少爷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武功盖世,他去哪都不会吃亏、更不会有事的,而且、眼下这种情形,他绝对不会就这么离您而去,一定是想起什么必需要去解决的事情了。奴才倒觉得、等您进了京城就会看到他的,这真的也说不定哟。”
“真的么?”
虽然对他说的话、朱棣有些半信半疑,可也没有别的办法,想找也无处可找,只得边在心中牵挂着、边继续筹划下一步的安排……
自从庆成郡主来过之后、七天过去了,没有等到京城方面的任何回音,而驻守在浦子口的盛庸、正加强布防,看来这仗真的还要再打下去了。
这一天是建文四年六月初一。
朱棣带领着大军在这炎炎夏日里、进发到了浦子口,迎面正遇上驻守在此地的盛庸,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这里第三次见到了徐辉祖的帅旗。
徐辉祖是来增援的,可这一情形让朱棣从心底产生了一阵动摇。凭心而论,他真的不愿意和徐家的人为敌,更不想和一向视为兄长的徐辉祖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
而此时,燕军经过这段时间的行军后,因暑热而引发的各种疾病、使得军中很多士卒都病倒了,造成的减员情况也是非常的严重,朱棣只得选了五万精兵与对方战斗。
有心能象以往那样、亲自引兵到最前端,可一想到会面对面地以敌人的立场和那个人相对,朱棣便有些退缩。听着耳边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感受着从周围滚滚而至的热浪席卷,那种眩晕感再次向他袭来,眼前一黑、身子不受控制地往下坠去,多亏守在旁边的武平文及时地将他接住、并牢牢地揽到自己的怀中。
“四爷,还是让弟兄们暂时先撤下来吧。”
郑和低声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无力地看了他一眼,朱棣微微点了点头,
“就听你的吧。”
燕王的将令一经传出,全军迅速地撤了下来,诸位将领们中也有不少人发现了殿下的表现有些异常,难免也开始忧心忡忡起来,待撤退后扎好大营,均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中军帐内。
深知自家主人此时处于何种煎熬的状态下,郑和告诉大家、燕王殿下需要休息,有事明日再议。
此时,朱棣安静地躺在寝帐的凉床上、一动也不想再动——
他承认自己真的很懦弱,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仍然不知道一旦冲入京城要如何面对自己的侄儿,还有阻挡在面前的徐辉祖、真的还要和他打下去么?再有自己真的有勇气登上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么……
“父皇、大哥……”
下意识地、朱棣轻轻的喊了出来。
守在一旁的郑和顿时泪水盈盈、半晌方轻声地道,
“四爷,还是不要再勉强自己了,好好地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