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才才进正院没一会儿,话都还没说几句,叶嘉兴一行人就回来了,她也还没搞懂老四到底闯了什么祸。这会儿趁机一块儿说了,免得二房多想。
二老爷老实不管事,却也是正正经经的叶家二老爷,家里制茶都得经他的手;再者,二房还有个举人女婿呢,那可不容小觑。
章氏大概也知道这一点,绞了绞手帕,不敢再拖延,低声道:“前儿个四老爷看到一批团茶,觉得品质不错,而且价格特别低廉,便想着拿下来。”
她拢了拢头发,神情不大自然:“拿到茶后验货时也挺好,便付了钱,拿到茶坊去卖。结果买到的客人上门闹事,才发现那批茶只上面那几十饼是好的,下面的茶团表面看上去没问题,可内里是发霉的。”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顿时一沉。
陶氏这才明白一向宠爱小儿子的老太太为何会对叶鸿荣发那么大的火。
她咬着牙,冷声问道:“官府查得甚严,老太爷三声五令说不能买卖私茶,四老爷他怎么敢?”
章氏嗫嚅道:“那不是……那不是怕收茶的银子不够,想多赚点吗?我听四老爷说,当时有人抢得厉害。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着急,肯定要回来跟父亲和大哥商量的。”
陶氏气得不知说什么好。
朝廷实行茶榷制度。榷制规定,园户生产茶叶,先向山场领取“本钱”,采制以后,除交纳租税和本钱的茶叶外,余额也全部交售给山场。商人买茶,先向榷货务交付金帛,然后凭证到榷货务或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
换句话说,茶叶属官买官卖,并不允许私人之间买卖茶叶。哪怕叶家自己是园户,有一百亩茶园,自己又开了茶厂和茶坊、茶馆,还有销售茶叶的渠道,但茶园里所产的茶,也不能自己就放到茶坊、茶馆里卖了,需得先交到榷货务去。等拿到一定量的茶引,才能再买一些到自己的茶坊、茶馆售卖。
这一进一出,利润就被朝廷官府分去了大头。
但厚利之下必有赌徒,且近年来官府对此查得不严,便有许多人铤而走险,私下里买卖茶叶。
叶老太爷把家业做得这么大,最是精明睿智不过。
他知道这买卖别人做得,可叶家家资丰厚,背后却没有官场上的靠山,是半点错处不能有的。因此三番五次地严令子孙,不能碰私茶。
现在四老爷中了别人的圈套,瞒着家里买卖私茶,还闹出事来。这事处理不好,叶家没准很快就败落下去。
想到这里,陶氏恨不得把叶鸿荣掐死。
二房、三房没儿子;叶家财产就是大房和四房的,且大房占七成。现在叶鸿荣败的等于是大房的家,怎不叫她生恨?
她大概是气狠了,再没有平时礼数周到的和气模样,恨声道:“这么大个事儿,你们还敢瞒着,真是不知死活。”
说着她转身就走。
叶雅清愣了愣,赶紧跟上。
章氏见陶氏离开,一改刚才的低眉顺眼,抬起头来瞪了陶氏的背影一眼,没跟尹氏打声招呼,仰着头也转身离去。
尹氏见状,气得胸口一起一伏的,转身对叶雅茗姐妹道:“走。”说着阔步往二房方向走,走着走着,眼圈就红了。
婆婆不把二房放在眼里,大嫂、四弟妹忽视她,不就是因为二房没儿子么?
想到伤心处,她眼眶里的泪珠子忍不住落了下来。
一路人多嘴杂,叶雅茗不好说什么。
她拉着尹氏往二房方向走,进了院子,又遣了下人,这才出言安慰尹氏:“我估摸着祖母想替四叔瞒着。可她也知道兹事重大,一个处理不好,整个叶家就完蛋了。所以她才找了大伯母去,想跟她商量如何处理这事。大哥只是回来得凑巧,大伯母既然知道了,大哥自然瞒不住,祖母这才干脆留了大哥遣了大伯母。她倒不是有意只瞒着咱们二房。”
尹氏这时也冷静下来了,对叶家的担忧战胜了那点子委曲。
她紧张地问道:“家里不会有事吧?这件事,可不是嘉兴能处理的,得派人告诉你祖父才是。”
“放心,大伯母比谁都担心家里出事。这会儿她派去报信的人估计已经出发了。”
尹氏一想也是,顿时平静了下来。
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老太爷还在世,又有大房顶在前面。他们二房没儿子,倒也不必太着急。
可叶雅茗的下一句又让她不淡定了:“祖父肯定是要上门去给人赔不是,并把发霉的茶团买下来,并奉上礼物。这事得尽快处理,他一个人肯定不行。大伯不在家,大哥受了伤,现在能帮他的唯有爹爹了。爹爹不善言辞,到时候我陪着他一块儿去吧。”
“不行。”尹氏下意识就反对。
大晋对于女子的束缚没那么多,却也不是没有。男主外女主内,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平日里家中生意,便是老太太和大太太,叶崇明和叶鸿昌都不让她们插手的。
更不用说叶雅茗这种处在深闺的女孩儿了。
再说,就算要女眷出面,还有老太太、陶氏和她呢,再不济叶雅清也是二姐,怎么的也轮不到叶雅茗插手此事。
“娘,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也不比儿子差。至少要让祖父知道,我比四叔强。”
“茗儿……”尹氏又红了眼。
“再说,以后我出嫁,总得打理嫁妆。如果我不学着些,手中的嫁妆被人吃干用尽都不知道。多学些东西总没错的。”
尹氏这下没话说了。
大女儿的未婚夫虽曾是她爹的学生,也是被叶家资助读书科举的。但宋易风太出色。没见自打他考上举人,宋太太一改往日的奉承嘴脸,开始摆起架子来了么?她怕女儿嫁进宋家日子不好过。
现在多学些东西,总是好的。
“那咱们要派人去叫你爹不?”尹氏现在俨然把叶雅茗当成了主心骨。
“不用。”叶雅茗道,“明日祖父回来,会派人叫他的。咱们自作主张,反而惹祖父和祖母不高兴,没必要。”
二老爷老实不管事,却也是正正经经的叶家二老爷,家里制茶都得经他的手;再者,二房还有个举人女婿呢,那可不容小觑。
章氏大概也知道这一点,绞了绞手帕,不敢再拖延,低声道:“前儿个四老爷看到一批团茶,觉得品质不错,而且价格特别低廉,便想着拿下来。”
她拢了拢头发,神情不大自然:“拿到茶后验货时也挺好,便付了钱,拿到茶坊去卖。结果买到的客人上门闹事,才发现那批茶只上面那几十饼是好的,下面的茶团表面看上去没问题,可内里是发霉的。”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顿时一沉。
陶氏这才明白一向宠爱小儿子的老太太为何会对叶鸿荣发那么大的火。
她咬着牙,冷声问道:“官府查得甚严,老太爷三声五令说不能买卖私茶,四老爷他怎么敢?”
章氏嗫嚅道:“那不是……那不是怕收茶的银子不够,想多赚点吗?我听四老爷说,当时有人抢得厉害。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着急,肯定要回来跟父亲和大哥商量的。”
陶氏气得不知说什么好。
朝廷实行茶榷制度。榷制规定,园户生产茶叶,先向山场领取“本钱”,采制以后,除交纳租税和本钱的茶叶外,余额也全部交售给山场。商人买茶,先向榷货务交付金帛,然后凭证到榷货务或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
换句话说,茶叶属官买官卖,并不允许私人之间买卖茶叶。哪怕叶家自己是园户,有一百亩茶园,自己又开了茶厂和茶坊、茶馆,还有销售茶叶的渠道,但茶园里所产的茶,也不能自己就放到茶坊、茶馆里卖了,需得先交到榷货务去。等拿到一定量的茶引,才能再买一些到自己的茶坊、茶馆售卖。
这一进一出,利润就被朝廷官府分去了大头。
但厚利之下必有赌徒,且近年来官府对此查得不严,便有许多人铤而走险,私下里买卖茶叶。
叶老太爷把家业做得这么大,最是精明睿智不过。
他知道这买卖别人做得,可叶家家资丰厚,背后却没有官场上的靠山,是半点错处不能有的。因此三番五次地严令子孙,不能碰私茶。
现在四老爷中了别人的圈套,瞒着家里买卖私茶,还闹出事来。这事处理不好,叶家没准很快就败落下去。
想到这里,陶氏恨不得把叶鸿荣掐死。
二房、三房没儿子;叶家财产就是大房和四房的,且大房占七成。现在叶鸿荣败的等于是大房的家,怎不叫她生恨?
她大概是气狠了,再没有平时礼数周到的和气模样,恨声道:“这么大个事儿,你们还敢瞒着,真是不知死活。”
说着她转身就走。
叶雅清愣了愣,赶紧跟上。
章氏见陶氏离开,一改刚才的低眉顺眼,抬起头来瞪了陶氏的背影一眼,没跟尹氏打声招呼,仰着头也转身离去。
尹氏见状,气得胸口一起一伏的,转身对叶雅茗姐妹道:“走。”说着阔步往二房方向走,走着走着,眼圈就红了。
婆婆不把二房放在眼里,大嫂、四弟妹忽视她,不就是因为二房没儿子么?
想到伤心处,她眼眶里的泪珠子忍不住落了下来。
一路人多嘴杂,叶雅茗不好说什么。
她拉着尹氏往二房方向走,进了院子,又遣了下人,这才出言安慰尹氏:“我估摸着祖母想替四叔瞒着。可她也知道兹事重大,一个处理不好,整个叶家就完蛋了。所以她才找了大伯母去,想跟她商量如何处理这事。大哥只是回来得凑巧,大伯母既然知道了,大哥自然瞒不住,祖母这才干脆留了大哥遣了大伯母。她倒不是有意只瞒着咱们二房。”
尹氏这时也冷静下来了,对叶家的担忧战胜了那点子委曲。
她紧张地问道:“家里不会有事吧?这件事,可不是嘉兴能处理的,得派人告诉你祖父才是。”
“放心,大伯母比谁都担心家里出事。这会儿她派去报信的人估计已经出发了。”
尹氏一想也是,顿时平静了下来。
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老太爷还在世,又有大房顶在前面。他们二房没儿子,倒也不必太着急。
可叶雅茗的下一句又让她不淡定了:“祖父肯定是要上门去给人赔不是,并把发霉的茶团买下来,并奉上礼物。这事得尽快处理,他一个人肯定不行。大伯不在家,大哥受了伤,现在能帮他的唯有爹爹了。爹爹不善言辞,到时候我陪着他一块儿去吧。”
“不行。”尹氏下意识就反对。
大晋对于女子的束缚没那么多,却也不是没有。男主外女主内,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平日里家中生意,便是老太太和大太太,叶崇明和叶鸿昌都不让她们插手的。
更不用说叶雅茗这种处在深闺的女孩儿了。
再说,就算要女眷出面,还有老太太、陶氏和她呢,再不济叶雅清也是二姐,怎么的也轮不到叶雅茗插手此事。
“娘,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也不比儿子差。至少要让祖父知道,我比四叔强。”
“茗儿……”尹氏又红了眼。
“再说,以后我出嫁,总得打理嫁妆。如果我不学着些,手中的嫁妆被人吃干用尽都不知道。多学些东西总没错的。”
尹氏这下没话说了。
大女儿的未婚夫虽曾是她爹的学生,也是被叶家资助读书科举的。但宋易风太出色。没见自打他考上举人,宋太太一改往日的奉承嘴脸,开始摆起架子来了么?她怕女儿嫁进宋家日子不好过。
现在多学些东西,总是好的。
“那咱们要派人去叫你爹不?”尹氏现在俨然把叶雅茗当成了主心骨。
“不用。”叶雅茗道,“明日祖父回来,会派人叫他的。咱们自作主张,反而惹祖父和祖母不高兴,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