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遵勖平时喜欢结交天下贤士,常在府上宴饮酬唱。万寿公主从未有过怨言,还经常帮助张罗酒食,招待客人。
万寿长公主侍奉公婆十分细心。本来公主下嫁不必像民间儿媳那样侍奉公婆,但是她的公公李继昌生日,公主以儿妇之礼恭敬地去拜见贺寿。真宗听说此事,忙命内府秘密地送去革衣宝带和许多钱财帮着妹妹为李继昌祝寿。
此次万寿大长公主生辰,是为整寿,因此赵祯命内府操办,要大肆隆重地庆祝。并且下诏,在万寿大长公主生辰之日,进封她为魏国大长公主。
叶沛进了公主府,宣读了圣旨,将礼物交给府第勾当官,魏国大长公主亲自将她接进客厅。
大长公主患有眼疾,她一手拉着叶沛,另一边由侍女搀扶着,慢慢地走。
她摩挲着叶沛的手说:“自那次长宁节见你,一晃又是一年多,你又长高了,漂亮了。”
叶沛笑道:“大长公主见笑了。您的眼疾可好些了?官家一直惦念着您呢。”
“我听了你说,每日用菊花水洗眼,确实感觉视物清晰了许多。你回去跟小六子说,我一切都好,别让他惦记。”
“官家就您这么一位姑母,他不惦记您惦记谁呢。”
两个人说说笑笑走进厅堂,公主府勾当官是宫里带出来的入内都知张景宗,很有眼力。他见客人齐了,便宣布开宴,院子里的戏台也开始唱戏。
戏台上唱的是《麻姑献寿》,叶沛觉得无聊便往厅下看,只见十几张桌子坐满了前来拜寿的官员和贵妇。
如今叶沛是风口上的人,除了魏国大长公主,谁也不来与她攀谈。叶沛识趣,只自己默默地坐在那里独酌,偶尔张望一下堂下的客人。
过了两出戏的时间,叶沛在人群中发现一个和她一样寂寞的贵夫人。
那人端庄朴素,不似其他夫人富贵奢侈。她一身细布衣服,头上也未见琳琅的簪环,只是髻子后面插着一把犀角梳子,显然也是官员家的命妇。
“她家夫君应该是四品或者五品的官员吧?”
叶沛心里想着,不禁仔细去端详这个人。她有四十几岁年纪,长得细眉朗目,皮肤白净,脸上带着和善,眼里透着温柔。
“为何也没有人与她攀谈呢?”叶沛自己瞎琢磨。
想必这个贵夫人也发现了叶沛,她也打量了叶沛一会儿,竟然端起酒杯缓步朝叶沛走了过来。
“臣妇李氏参见乐安郡主!”李氏对着叶沛一个万福说道。
叶沛赶紧站起身回礼,“这位姐姐不必多礼,今日是魏国大长公主的生辰,咱们都是客人。我也敬姐姐一杯。”说着,两人各饮一杯,坐下攀谈。
叶沛问道:“姐姐府上是哪里?”
李氏笑道:“妇人常因夫君官职的大小而被区别对待,难道郡主也是这样的人吗?”
叶沛笑了笑,“姐姐说笑了,我见姐姐孤独自酌才好奇发问。我自是不齿那样的人。”
“郡主不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这里独酌?天下熙熙不为心动,何必强求都跟别人一样?”
“姐姐说得高妙,我敬姐姐一杯!”叶沛又举杯敬李氏。
李氏落落大方,又饮一杯。
几杯酒下肚,两个人更加热络起来。
叶沛道:“姐姐衣着朴素而不失柔美,与国朝近期那些奢靡之风完全不同,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李氏说:“郡主谬赞了。我家官人常常教导我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国朝虽然繁盛,却禁不住奢靡之风的侵蚀。当政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被腐化而失去为国为民之心。”
叶沛赞叹道:“你家官人一定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
李氏笑道:“让郡主笑话了,我家官人一心为民,却是呆板的书呆子,不值一提。”
叶沛本来存着戒心,怕有些命妇故意接近她,想借她之口在官家面前为自己的官人讨官讨好,见李氏既不报自己官人的姓名,也不说讨好的话,便更加信任了些。
两人又聊了两件时事,李氏望着已经空下来的宴席,突然感叹道:“看着客人已经离席,桌面上却还剩下很多食物,真是可惜呀!不知这么多剩饭菜就可以养活多少灾民,唉,真是可惜!”
叶沛听她如是说,便道:“姐姐真是忧国忧民的好娘子。”
“郡主不知,我随官人到外阜上任,路过河南河北等地,看到旱情严重,蝗灾漫天,百里良田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野。
我见今日宴席丰盛,诸位官人与娘子却都不以为然,大家热心八卦无心饮食,人全走了桌子上却剩下大半的食物。灾民在那里忍饥挨饿,咱们却这样浪费粮食,真是暴殄天物,怎不哀叹!”
叶沛惊讶地说:“竟有这样的事情?”
李氏拿出一根干枯的野草说道:“郡主可知,百姓都拿草芥充饥,岂不可怜?”
叶沛接过那根野草,皱眉凝视。
李氏盈盈下拜说:“郡主是官家身边的人,若是见到官家能够亲自陈情,上万百姓会对您感激涕零!”
叶沛将李氏扶起来,“姐姐放心,此事我定会回禀官家。”
李氏笑道:“郡主大义,我便知郡主一定会同意。”
叶沛也笑道:“别人家的娘子都是为自己的官人求官买好,姐姐心里想的却是国家大事。”
“我家官人常说:不求升官富贵,但求无愧我心。”
“我到越发好奇,姐姐家的官人是哪一位封疆大吏了。”
李氏笑道:“若是有机会自然见面,缘分这东西不能强求。”
“哈哈,听姐姐一言,胜读十年书。”
两人更加心心相惜,又说些家常事情,叶沛准备离开。
这时曲终人散,厅里堂下已经没剩几位客人。
魏国大长公主便请叶沛入内叙话,见李氏也在一旁,便说:“范夫人也在呀?那一同陪我这老婆子过来坐坐吧。”
叶沛与李氏一同进到内室,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大长公主坐下。
魏国大长官公主拉着叶沛的手说:“乐安呀,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闹得朝堂上沸沸扬扬,我也听说了。
我老了,很多事情不愿意管了,可是我却不能眼睁睁看着咱们大宋朝因此而衰败下去,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劝你两句。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要明白事理。”
叶沛定定地看着魏国大长公主,心里既委屈又心酸,这难道是自己的错吗?
“咱们女人要恪守三从四德,那些情呀爱呀,等你老了就会明白,全不重要。用情深了便容易心生怨恨,选夫君一定要选那种相敬如宾的,女人平平淡淡地过这一生才好。
如今章献太后已经过世,你也到了该出降的年龄。将来嫁了婆家,要好好侍奉公婆,不能失了礼数,不能耍皇家脾气。咱们女人呀,地位再尊贵也是要嫁人的,不能在宫里待一辈子。
那些风言风语我是不去听的,我只想你记住,要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能掺和朝廷上的事情,不能因为咱们女人而败坏了朝纲。若是官家因为你而与大臣生了嫌隙,你最要自责。莫说别人,连我也要说你的不是。
咱们国朝能有今日的太平不容易,那时我屡次劝谏章献太后还政给官家,她不听,以为女人能掌权一辈子。可是按我说呀,哪有女人当皇帝的?
武则天不也就历史上那么一个人吗?咱们女人还是相夫教子、恪守妇道才是正途。范夫人,你是过来人,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李氏频频点头,叶沛的眼圈却慢慢地红了。
这些话她是不信服的,女人为何就不能像男子一样做大事?叶沛心里不服,嘴上却不能说。而且,赵祯因她而与首府宰相生了嫌隙,更是不争的事实。
难道那真是自己的错吗?想嫁给喜欢的人就那么难吗?自己一直以来自恃清高,以国朝为重,为何到头来国朝却要将自己倾覆?
叶沛觉得好委屈。我又不是魅惑君主,挑拨离间的妖姬,为何那些朝臣都不放过我?我到底错在哪里了?
李氏见叶沛不言,也劝道:“郡主聪敏,最识大体。她定然明白大长公主的苦心。”
叶沛只得点头:“请大长公主放心,乐安已经明白了。”
魏国大长公主点头道:“好孩子,你最懂事的,我希望这件事能最快平息,不要影响到官家的圣誉和国朝的政事。”
叶沛掩面入内去如厕,她躲在无人处默默抹去泪花,才又出来。凭什么女人就只能自我牺牲?凭什么女人就不能拥有爱情?叶沛不知怎样的委屈与苦涩。
回来时,在花园游廊上正巧遇见范仲淹进府。
范仲淹本来到河中府上任,因为蝗灾严重,他给官家的奏折得不到批复,便直接回京来对官家当面陈情。
今日魏国大长公主生辰,他的夫人与大长公主熟识,也接到邀请前来祝贺。范仲淹不喜宴会,此时宴会结束,他才从后门入府来给公主行礼,顺带将夫人接回去。
(本章完)
7017k
万寿长公主侍奉公婆十分细心。本来公主下嫁不必像民间儿媳那样侍奉公婆,但是她的公公李继昌生日,公主以儿妇之礼恭敬地去拜见贺寿。真宗听说此事,忙命内府秘密地送去革衣宝带和许多钱财帮着妹妹为李继昌祝寿。
此次万寿大长公主生辰,是为整寿,因此赵祯命内府操办,要大肆隆重地庆祝。并且下诏,在万寿大长公主生辰之日,进封她为魏国大长公主。
叶沛进了公主府,宣读了圣旨,将礼物交给府第勾当官,魏国大长公主亲自将她接进客厅。
大长公主患有眼疾,她一手拉着叶沛,另一边由侍女搀扶着,慢慢地走。
她摩挲着叶沛的手说:“自那次长宁节见你,一晃又是一年多,你又长高了,漂亮了。”
叶沛笑道:“大长公主见笑了。您的眼疾可好些了?官家一直惦念着您呢。”
“我听了你说,每日用菊花水洗眼,确实感觉视物清晰了许多。你回去跟小六子说,我一切都好,别让他惦记。”
“官家就您这么一位姑母,他不惦记您惦记谁呢。”
两个人说说笑笑走进厅堂,公主府勾当官是宫里带出来的入内都知张景宗,很有眼力。他见客人齐了,便宣布开宴,院子里的戏台也开始唱戏。
戏台上唱的是《麻姑献寿》,叶沛觉得无聊便往厅下看,只见十几张桌子坐满了前来拜寿的官员和贵妇。
如今叶沛是风口上的人,除了魏国大长公主,谁也不来与她攀谈。叶沛识趣,只自己默默地坐在那里独酌,偶尔张望一下堂下的客人。
过了两出戏的时间,叶沛在人群中发现一个和她一样寂寞的贵夫人。
那人端庄朴素,不似其他夫人富贵奢侈。她一身细布衣服,头上也未见琳琅的簪环,只是髻子后面插着一把犀角梳子,显然也是官员家的命妇。
“她家夫君应该是四品或者五品的官员吧?”
叶沛心里想着,不禁仔细去端详这个人。她有四十几岁年纪,长得细眉朗目,皮肤白净,脸上带着和善,眼里透着温柔。
“为何也没有人与她攀谈呢?”叶沛自己瞎琢磨。
想必这个贵夫人也发现了叶沛,她也打量了叶沛一会儿,竟然端起酒杯缓步朝叶沛走了过来。
“臣妇李氏参见乐安郡主!”李氏对着叶沛一个万福说道。
叶沛赶紧站起身回礼,“这位姐姐不必多礼,今日是魏国大长公主的生辰,咱们都是客人。我也敬姐姐一杯。”说着,两人各饮一杯,坐下攀谈。
叶沛问道:“姐姐府上是哪里?”
李氏笑道:“妇人常因夫君官职的大小而被区别对待,难道郡主也是这样的人吗?”
叶沛笑了笑,“姐姐说笑了,我见姐姐孤独自酌才好奇发问。我自是不齿那样的人。”
“郡主不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这里独酌?天下熙熙不为心动,何必强求都跟别人一样?”
“姐姐说得高妙,我敬姐姐一杯!”叶沛又举杯敬李氏。
李氏落落大方,又饮一杯。
几杯酒下肚,两个人更加热络起来。
叶沛道:“姐姐衣着朴素而不失柔美,与国朝近期那些奢靡之风完全不同,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李氏说:“郡主谬赞了。我家官人常常教导我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国朝虽然繁盛,却禁不住奢靡之风的侵蚀。当政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被腐化而失去为国为民之心。”
叶沛赞叹道:“你家官人一定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
李氏笑道:“让郡主笑话了,我家官人一心为民,却是呆板的书呆子,不值一提。”
叶沛本来存着戒心,怕有些命妇故意接近她,想借她之口在官家面前为自己的官人讨官讨好,见李氏既不报自己官人的姓名,也不说讨好的话,便更加信任了些。
两人又聊了两件时事,李氏望着已经空下来的宴席,突然感叹道:“看着客人已经离席,桌面上却还剩下很多食物,真是可惜呀!不知这么多剩饭菜就可以养活多少灾民,唉,真是可惜!”
叶沛听她如是说,便道:“姐姐真是忧国忧民的好娘子。”
“郡主不知,我随官人到外阜上任,路过河南河北等地,看到旱情严重,蝗灾漫天,百里良田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野。
我见今日宴席丰盛,诸位官人与娘子却都不以为然,大家热心八卦无心饮食,人全走了桌子上却剩下大半的食物。灾民在那里忍饥挨饿,咱们却这样浪费粮食,真是暴殄天物,怎不哀叹!”
叶沛惊讶地说:“竟有这样的事情?”
李氏拿出一根干枯的野草说道:“郡主可知,百姓都拿草芥充饥,岂不可怜?”
叶沛接过那根野草,皱眉凝视。
李氏盈盈下拜说:“郡主是官家身边的人,若是见到官家能够亲自陈情,上万百姓会对您感激涕零!”
叶沛将李氏扶起来,“姐姐放心,此事我定会回禀官家。”
李氏笑道:“郡主大义,我便知郡主一定会同意。”
叶沛也笑道:“别人家的娘子都是为自己的官人求官买好,姐姐心里想的却是国家大事。”
“我家官人常说:不求升官富贵,但求无愧我心。”
“我到越发好奇,姐姐家的官人是哪一位封疆大吏了。”
李氏笑道:“若是有机会自然见面,缘分这东西不能强求。”
“哈哈,听姐姐一言,胜读十年书。”
两人更加心心相惜,又说些家常事情,叶沛准备离开。
这时曲终人散,厅里堂下已经没剩几位客人。
魏国大长公主便请叶沛入内叙话,见李氏也在一旁,便说:“范夫人也在呀?那一同陪我这老婆子过来坐坐吧。”
叶沛与李氏一同进到内室,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大长公主坐下。
魏国大长官公主拉着叶沛的手说:“乐安呀,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闹得朝堂上沸沸扬扬,我也听说了。
我老了,很多事情不愿意管了,可是我却不能眼睁睁看着咱们大宋朝因此而衰败下去,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劝你两句。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要明白事理。”
叶沛定定地看着魏国大长公主,心里既委屈又心酸,这难道是自己的错吗?
“咱们女人要恪守三从四德,那些情呀爱呀,等你老了就会明白,全不重要。用情深了便容易心生怨恨,选夫君一定要选那种相敬如宾的,女人平平淡淡地过这一生才好。
如今章献太后已经过世,你也到了该出降的年龄。将来嫁了婆家,要好好侍奉公婆,不能失了礼数,不能耍皇家脾气。咱们女人呀,地位再尊贵也是要嫁人的,不能在宫里待一辈子。
那些风言风语我是不去听的,我只想你记住,要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能掺和朝廷上的事情,不能因为咱们女人而败坏了朝纲。若是官家因为你而与大臣生了嫌隙,你最要自责。莫说别人,连我也要说你的不是。
咱们国朝能有今日的太平不容易,那时我屡次劝谏章献太后还政给官家,她不听,以为女人能掌权一辈子。可是按我说呀,哪有女人当皇帝的?
武则天不也就历史上那么一个人吗?咱们女人还是相夫教子、恪守妇道才是正途。范夫人,你是过来人,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李氏频频点头,叶沛的眼圈却慢慢地红了。
这些话她是不信服的,女人为何就不能像男子一样做大事?叶沛心里不服,嘴上却不能说。而且,赵祯因她而与首府宰相生了嫌隙,更是不争的事实。
难道那真是自己的错吗?想嫁给喜欢的人就那么难吗?自己一直以来自恃清高,以国朝为重,为何到头来国朝却要将自己倾覆?
叶沛觉得好委屈。我又不是魅惑君主,挑拨离间的妖姬,为何那些朝臣都不放过我?我到底错在哪里了?
李氏见叶沛不言,也劝道:“郡主聪敏,最识大体。她定然明白大长公主的苦心。”
叶沛只得点头:“请大长公主放心,乐安已经明白了。”
魏国大长公主点头道:“好孩子,你最懂事的,我希望这件事能最快平息,不要影响到官家的圣誉和国朝的政事。”
叶沛掩面入内去如厕,她躲在无人处默默抹去泪花,才又出来。凭什么女人就只能自我牺牲?凭什么女人就不能拥有爱情?叶沛不知怎样的委屈与苦涩。
回来时,在花园游廊上正巧遇见范仲淹进府。
范仲淹本来到河中府上任,因为蝗灾严重,他给官家的奏折得不到批复,便直接回京来对官家当面陈情。
今日魏国大长公主生辰,他的夫人与大长公主熟识,也接到邀请前来祝贺。范仲淹不喜宴会,此时宴会结束,他才从后门入府来给公主行礼,顺带将夫人接回去。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