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燕高祖下旨明确规定大行皇帝丧仪后,至陈至楚,一直未曾更改。
燕高祖昔时曾有言曰:“勿使身后之事滋扰黎民生计,食君之禄者当分其忧。”
故而沿袭燕陈旧制的大楚,也是将国孝期缩短为三个月,三个月后平常百姓依旧可以摆宴嫁娶。
倒是有个一官半职的人家,嫁娶、宴请、鼓乐之期往往需要推延二十七个月。
鉴于燕、陈、楚三朝共用同一处京都皇城,故而三朝大行皇帝停棺之所皆在皇宫外苑的安平宫。
当然,三朝历代皇位更迭数十次,却从有哪次未像本朝这样,数十樽棺椁齐聚安平宫。
“按旧例,文武百官及有封诰者,当连续数日前往清源宫哭灵,礼仪当由祠祭清吏司主掌。”典籍厅北厅,内阁诸臣讨论着仪式程序。
若是按照先皇承元帝的后事安排,景和帝的灵柩在清源宫安置数日后,当移至皇陵附近的殡宫,等待钦天监安排奉移地宫。
可现在情况又有不同,有俩问题亟待解决。
其一是,这次皇室惨遭毒手,承元帝儿孙鲜有幸存,也就是说,这次跟在景和帝随葬的棺椁过多,整个行程若是安排王公大臣定点跪迎,怕是更容易使地方民间人心惶惶,不利于继任者之后的统治。
其二是,皇帝灵柩奉移地宫,是要嗣位皇帝亲自祭祀主持的。
可是按大朝会的意见,皇储继位被延迟,而钦天监的意见则是令景和帝及其亲属尽早奉移地宫,若是令暂代皇储之位的元宁公主主持祭祀行礼,那就意味着之前说的考察期取消了。
哪怕元宁公主暂时没有继位,这皇位基本也跑不了了。
这对于还心存侥幸,盼着慧王妃诞下遗腹子的朝臣,就有些不大友好了。
朝廷多数官员,还有“宁可奉稚儿为君,也不想在女皇膝下做官”的想法儿。
当然,这想法儿除了那个别的傻子们外,大多数官员都不会表现出来。
毕竟真要有女皇上位,他们还得守着官位往上爬呢!
虽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想法归想法,也不影响他们争权夺势、汲汲营营。
谁叫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呢!
……
“一切从简吧!”秦太后看过内阁奏本,沉默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天刚亮,她便在览政殿里,对着前来的大臣做了交代。
“严格按照钦天监给的日期,将大行皇帝灵柩奉移地宫,至于祭祀行礼,由哀家代行就是了。”
首辅言远等人听了前面半句话,才刚松口气,就听见秦太后最后半句,登时面色大变,连番阻拦。
“哀家是大行皇帝的亲娘,五十多年前,是哀家亲自将他生到世间来,五十多年后,哀家亲自将他送归地宫,有何不可?”
秦太后摸摸已经哭不出眼泪的眼睛,轻叹一声:“先皇修建皇陵时,曾将哀家的地宫安排建造,位置就在大行皇帝地宫之旁,哀家这次过去主持,也是想看看自己将来的安眠之所。
大行皇帝生前未曾再见哀家一回,这次由哀家亲自送他,也是陪伴之意,哀家想亲自告诉大行皇帝,让他莫怕,母子团聚之后,定然再不分离。”
秦太后沙哑着语声缓缓说来,从始至终未见失态,可首辅言远等人却听得心中大恸,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无助,好似一股气团紧紧噎在他们喉咙里,半晌不得通气。
“皇帝遇刺,皇室子弟十不存一,这本就令朝廷颜面大伤,不若加紧程序,简缩不必要的礼仪,快些结束乱局才是正理。”秦太后对着犹豫的大臣们摇摇头,“若是以后哀家去了……整套凶礼规模按照大行皇帝的规模再缩减三成。”
首辅言远等人见她执意这样,只能无奈妥协。
当然,说是无奈,其实也没那么无奈。
不过是一步退、步步退,退习惯罢了。
毕竟他们既然能在皇储继承人的问题上做出妥协,那么在面对太后要亲自送大行皇帝进地宫这件事时,他们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
……
既然太后拍了板,祠祭清吏司那边儿就开始着手安排大行皇帝梓宫移至清源殿宝床之上。
此后连续三日,文武官员每天一早一晚两次前去举哀礼。
京中命妇则是按点到安宁宫前去哭灵。
永兴侯府一大家子,只有侯夫人郑氏和世子夫人舒氏是到安宁宫点卯的。
像是永兴侯盛向浔、即将就任工部右侍郎的盛昕、即将卸任大理寺寺正的盛苑、以及海安伯邝绮姐儿,都是要到清源宫去的。
说起来,永兴侯府儿孙数量加起来不过一手之数,和时下的勋贵人家比,可他们这一家子算不得人丁兴旺。
可偏就是人口这么精炼的人家,父子兄妹妻室共赴清源宫,当算世间独有之景象。
尤其是家里子弟不济的官员,看着盛向浔儿女好像左膀右臂一般环绕在他身旁,顿时有些辛酸,之前某些固执的想法,在这一刻有刹那动摇。
……
一家几口人进宫前,盛向浔还跟郑氏保证,自己绝不哀伤过度。
可他一脚刚迈进清源宫,整个人就摇摇晃晃站不住了。
待见到景和帝梓宫,他呜咽一声,噗通扑跪在地,嗷嗷痛哭。
盛苑和哥哥盛昕俩人虽然担忧,却不好出声阻拦,只能一左一右跪在他身旁,一边哭泣一边注意着他的情况。
不知过了多久,盛苑哭得脑袋有些发胀的时候,慈宁宫内侍前来,请盛向浔过去。
盛向浔晃晃悠悠的站起来,刚要迈步,就感觉膝盖使不上劲儿,腿一软,竟差点儿摔坐下去。
幸好盛昕和盛苑哥俩眼疾手快,一把掺扶住他。
待盛向浔的身影在哭嚎声震耳的清源殿消失,文武官员也到了出宫的时候。
“苑姐儿,你且去安宁宫接咱们娘亲,我和你嫂子在宫外等候咱爹。”盛昕看了看哭得鼻头发红的妹妹,拍拍她肩膀,“接着咱们娘亲,你们就先回府,我们等接回咱爹就回去。回去后,你们自去歇息用膳,无需等我们。”
“好。”盛苑抽了抽气,点点头。
和哥哥分开后,盛苑独自走在宫道上,明明周围人来人往,可她却感到说不出的寒意和凄凉。
“盛文臻。”安宁宫里,永平公主看着一脸憔悴的盛苑走向永兴侯夫人,挑了挑眉。
之前哭晕过去的鸿安长公主刚在宫人掺扶下回了此地,就听女儿自语,忍不住顺着她视线看过去。
“她啊,很快就是顺天府的府尹了,才二十出头就官至正四品啊……皇祖母可真爱她啊!”
燕高祖昔时曾有言曰:“勿使身后之事滋扰黎民生计,食君之禄者当分其忧。”
故而沿袭燕陈旧制的大楚,也是将国孝期缩短为三个月,三个月后平常百姓依旧可以摆宴嫁娶。
倒是有个一官半职的人家,嫁娶、宴请、鼓乐之期往往需要推延二十七个月。
鉴于燕、陈、楚三朝共用同一处京都皇城,故而三朝大行皇帝停棺之所皆在皇宫外苑的安平宫。
当然,三朝历代皇位更迭数十次,却从有哪次未像本朝这样,数十樽棺椁齐聚安平宫。
“按旧例,文武百官及有封诰者,当连续数日前往清源宫哭灵,礼仪当由祠祭清吏司主掌。”典籍厅北厅,内阁诸臣讨论着仪式程序。
若是按照先皇承元帝的后事安排,景和帝的灵柩在清源宫安置数日后,当移至皇陵附近的殡宫,等待钦天监安排奉移地宫。
可现在情况又有不同,有俩问题亟待解决。
其一是,这次皇室惨遭毒手,承元帝儿孙鲜有幸存,也就是说,这次跟在景和帝随葬的棺椁过多,整个行程若是安排王公大臣定点跪迎,怕是更容易使地方民间人心惶惶,不利于继任者之后的统治。
其二是,皇帝灵柩奉移地宫,是要嗣位皇帝亲自祭祀主持的。
可是按大朝会的意见,皇储继位被延迟,而钦天监的意见则是令景和帝及其亲属尽早奉移地宫,若是令暂代皇储之位的元宁公主主持祭祀行礼,那就意味着之前说的考察期取消了。
哪怕元宁公主暂时没有继位,这皇位基本也跑不了了。
这对于还心存侥幸,盼着慧王妃诞下遗腹子的朝臣,就有些不大友好了。
朝廷多数官员,还有“宁可奉稚儿为君,也不想在女皇膝下做官”的想法儿。
当然,这想法儿除了那个别的傻子们外,大多数官员都不会表现出来。
毕竟真要有女皇上位,他们还得守着官位往上爬呢!
虽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想法归想法,也不影响他们争权夺势、汲汲营营。
谁叫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呢!
……
“一切从简吧!”秦太后看过内阁奏本,沉默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天刚亮,她便在览政殿里,对着前来的大臣做了交代。
“严格按照钦天监给的日期,将大行皇帝灵柩奉移地宫,至于祭祀行礼,由哀家代行就是了。”
首辅言远等人听了前面半句话,才刚松口气,就听见秦太后最后半句,登时面色大变,连番阻拦。
“哀家是大行皇帝的亲娘,五十多年前,是哀家亲自将他生到世间来,五十多年后,哀家亲自将他送归地宫,有何不可?”
秦太后摸摸已经哭不出眼泪的眼睛,轻叹一声:“先皇修建皇陵时,曾将哀家的地宫安排建造,位置就在大行皇帝地宫之旁,哀家这次过去主持,也是想看看自己将来的安眠之所。
大行皇帝生前未曾再见哀家一回,这次由哀家亲自送他,也是陪伴之意,哀家想亲自告诉大行皇帝,让他莫怕,母子团聚之后,定然再不分离。”
秦太后沙哑着语声缓缓说来,从始至终未见失态,可首辅言远等人却听得心中大恸,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无助,好似一股气团紧紧噎在他们喉咙里,半晌不得通气。
“皇帝遇刺,皇室子弟十不存一,这本就令朝廷颜面大伤,不若加紧程序,简缩不必要的礼仪,快些结束乱局才是正理。”秦太后对着犹豫的大臣们摇摇头,“若是以后哀家去了……整套凶礼规模按照大行皇帝的规模再缩减三成。”
首辅言远等人见她执意这样,只能无奈妥协。
当然,说是无奈,其实也没那么无奈。
不过是一步退、步步退,退习惯罢了。
毕竟他们既然能在皇储继承人的问题上做出妥协,那么在面对太后要亲自送大行皇帝进地宫这件事时,他们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
……
既然太后拍了板,祠祭清吏司那边儿就开始着手安排大行皇帝梓宫移至清源殿宝床之上。
此后连续三日,文武官员每天一早一晚两次前去举哀礼。
京中命妇则是按点到安宁宫前去哭灵。
永兴侯府一大家子,只有侯夫人郑氏和世子夫人舒氏是到安宁宫点卯的。
像是永兴侯盛向浔、即将就任工部右侍郎的盛昕、即将卸任大理寺寺正的盛苑、以及海安伯邝绮姐儿,都是要到清源宫去的。
说起来,永兴侯府儿孙数量加起来不过一手之数,和时下的勋贵人家比,可他们这一家子算不得人丁兴旺。
可偏就是人口这么精炼的人家,父子兄妹妻室共赴清源宫,当算世间独有之景象。
尤其是家里子弟不济的官员,看着盛向浔儿女好像左膀右臂一般环绕在他身旁,顿时有些辛酸,之前某些固执的想法,在这一刻有刹那动摇。
……
一家几口人进宫前,盛向浔还跟郑氏保证,自己绝不哀伤过度。
可他一脚刚迈进清源宫,整个人就摇摇晃晃站不住了。
待见到景和帝梓宫,他呜咽一声,噗通扑跪在地,嗷嗷痛哭。
盛苑和哥哥盛昕俩人虽然担忧,却不好出声阻拦,只能一左一右跪在他身旁,一边哭泣一边注意着他的情况。
不知过了多久,盛苑哭得脑袋有些发胀的时候,慈宁宫内侍前来,请盛向浔过去。
盛向浔晃晃悠悠的站起来,刚要迈步,就感觉膝盖使不上劲儿,腿一软,竟差点儿摔坐下去。
幸好盛昕和盛苑哥俩眼疾手快,一把掺扶住他。
待盛向浔的身影在哭嚎声震耳的清源殿消失,文武官员也到了出宫的时候。
“苑姐儿,你且去安宁宫接咱们娘亲,我和你嫂子在宫外等候咱爹。”盛昕看了看哭得鼻头发红的妹妹,拍拍她肩膀,“接着咱们娘亲,你们就先回府,我们等接回咱爹就回去。回去后,你们自去歇息用膳,无需等我们。”
“好。”盛苑抽了抽气,点点头。
和哥哥分开后,盛苑独自走在宫道上,明明周围人来人往,可她却感到说不出的寒意和凄凉。
“盛文臻。”安宁宫里,永平公主看着一脸憔悴的盛苑走向永兴侯夫人,挑了挑眉。
之前哭晕过去的鸿安长公主刚在宫人掺扶下回了此地,就听女儿自语,忍不住顺着她视线看过去。
“她啊,很快就是顺天府的府尹了,才二十出头就官至正四品啊……皇祖母可真爱她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最新章节,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最新章节,从科举开始的首辅之路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