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现在正是豪气干云、意气风发之时。
他亲自斩杀两官绅子弟不够,还要自己的禁卫,在未于平定叛军时饮够的血,从这些跪迎叛军、打杀百姓的官绅,与他们的豪奴身上饮够鲜血。
但他没想到,就在这时,居然会有人打断自己。
天启回头一看。
这人正是自己颇为敬重的先生孙承宗。
孙承宗拱手道:“陛下,圣人有言,仁得天下,不仁则失。他们虽多为豪绅与豪绅子弟,但也是陛下子民,陛下为天下人的君父,民求陛下开恩,陛下自当能宽恕则宽恕,方能示之以仁,而不是以杀止杀,伤天下民意。”
天启澹澹一笑:“先生说的是,朕有必要先问问民意,毕竟朕是天下共主,不能不顾民意而杀人,如此,即便流血千里,也的确不能止杀戮。”
孙承宗欣慰地道:“陛下圣明!”
但接着,天启却问着刚被刘诚踩在地上,而此时刚刚起身的孩童:“你说,这些跪在地上的老爷和他们的家奴该不该杀?告诉朕的先生!让他知道。无论你们怎么说,朕都恕你们无罪!”
“回皇上,他们该杀!”
这个小孩鼓起腮帮子说后,就又哭了起来:“我爹就是被他们这样的人打死的!”
天启又问向对面一货郎:“你说,他们该不该杀。”
那货郎毫不犹豫地道:“该杀!”
接着,在天启移动目光看向一杂货铺的普通商贩时,那商贩不等天启问他,就回道:“该杀!”
“该杀!”
“该杀!”
“该杀!”
……
一时,在场的庶民皆异口同声的呐喊了起来,一个个彷佛把被压迫了几代人的怒火都夹杂在了呐喊声中。
在天启这么问后,这些怒火彷佛久压在冰山下的滚烫岩浆瞬间就喷发了出来,几欲掩盖所有的声音。
天启不得不用更大的声音问着孙承宗:“先生,听见了吧,你说,这是不是民意?”
孙承宗从未见过这么多庶民会整齐一致的呐喊,看着这么多双带着仇恨的眼睛,甚至连看他这个帝师时也满是仇恨,他也不禁胆寒,不敢违拗本意道:“回陛下,是民意。”
“孙高阳!你休要惑君!愚昧未开化如草芥一样的庶民岂能代表民意?你这样回答,愧为帝师!”
刘志选这时候忍不住怒吼了一声。
“你给朕闭嘴!”
天启指着刘志选叱喝了一声,道:“朕的先生,还轮不到你来指责,传朕旨意,刘志选辱骂朕师,乃是对朕大不敬,凌迟时加一千刀!”
刘志选:“……”
被刘志选叱责的孙承宗本人其实没有那么生气,他见天启这么激动,甚至忍不住劝谏道:“陛下,还是算了吧。”
“不能算!”
“先生可以不要体面,但朕不能不要君威!”
天启不容置疑地对孙承宗大声回道。
“是!”
孙承宗无奈,只得如此应道。
而这时,天启继续问孙承宗:“先生,学生朱由校还没请教完,您刚才说他们既然是民意,那您说,这些跪迎叛军的官绅和官绅子弟以及他们的豪奴们,该杀不该杀?”
孙承宗不得不承认他应该是大明朝最难为情的帝师,他这个帝师所教的皇帝学生,应该是最难教的一个。
因为这个学生竟在给他的老师下套。
孙承宗只得如实回道:“圣明之君自当顺应民意,如今民意如此,这些人自然该杀,而顺民意。”
“朕听先生的。”
天启突然露出一抹人畜无害的笑容来。
孙承宗:“……”
之前的话,怎么不听?
这又愿意听了,哪有学生对老师的话选择性听的!
天启说后就大声喝令道:“杀!”
“是!”
禁卫营的官校们即刻执行起来,他们皆是经过严格甄选的子弟,对这些官绅豪奴没有半点怜悯心,甚至还有仇恨,所以,一时这些官校也就毫不犹豫地砍杀起这些跪迎叛军的官绅与官绅子弟以及他们的豪奴起来。
如砍瓜切菜一样。
定国公之子徐允祯,历史上于崇祯十七年投降满清的他,此时也被禁卫营的官校当场杀死。
而他的豪奴们也尽皆被杀。
其他官绅与官绅子弟以及他们的豪奴也一样。
哒哒!
天启拉着辔,开始策马走了过去,任由坐下马蹄踏在这些戴儒巾着锦袍的官绅尸骨上,而渐渐进入了大明门。
禁卫营的官校们也跟了来,马蹄、人脚,络绎不绝地踏在这些人的尸骨上。
官绅们摆来迎接叛军的香桉已被推倒在血泊中。
供奉王之臣、陈洪范的牌位也只剩下红色。
刘志选、李春业、徐希皋等被押解起来的大臣也都被押着走了过来,而心痛如刀割般看着这一幕,对于他们而言,这简直是末世!
坐着囚车的王之臣则苦笑了一下,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也没有白造反。
至少闹的动静也不小。
毕竟,将与他一起陪葬的公卿勋贵似乎不少,甚至,现在已经先去黄泉一步的进士以下的官绅子弟都已经不值得他多看一眼了。
站在血粥中的百姓们最是兴奋。
“杀得好!”
“杀得好!”
“杀得好!”
上万的人在这样呐喊着。
他们用最简单的话表达着喜悦,有的开始抹泪,有的则把笑容绽放到最大。
这对于天启而言,是他从未体验到的一种支持度。
在天启踏着满街官绅骨回宫时,张贵在干什么呢。
张贵正在抗敌!
因为职掌五城兵马司兵马调动的巡城御史潘如祯正在攻打皇城。
已经投靠叛军的潘汝祯在劝降他这个国舅爷未成功后就不得不下令让自己控制的五城兵马司攻打皇城。
潘汝祯之所以这么做,则是因为他想到自己一个御史如果也去跪迎叛军,估计也没多少风头给自己,自己还不如先趁着自己手里有点兵,来偷袭皇城,生擒皇太子等人,立个大功再说。
所以,潘汝祯才率兵悍然来攻打皇城。
但潘若祯没想到这个国舅张贵真的在严加防守皇城,让他的偷袭变成了强攻。
而这些平素欺负老百姓还行的五城兵马司兵马攻城能力也的确不行,到现在也还没爬上城墙。
倒让张贵有机会站在城楼上对着这些攻城的人练箭。
知道天启已经进城的张贵刻意显示着很大的决心:“即便叛军至,也休想本督投降,本督宁死不降!”
“张贵!你就不怕被千刀万剐吗?!”
潘如祯见自己控制的这些兵丁攻城一点也不成功,不得不也继续威胁起来。
“千刀万剐又如何!”
张贵大声回答后,就道:“天子快来了,我大明忠勇的将士们,随本督大喊,宁死不降!让天子听见!”
“宁死不降!”
“宁死不降!”
“宁死不降!”
……
这时,天启已经听见了这声音,一时不得不感叹:“张卿真是忠臣啊!”
说着,天启就看向徐希皋等人:“你们还不如一出身寒微的外戚!你们这些世受国恩的人,羞也不羞!”
说着,天启就策马道:“张卿!朕来了!”
“朕?”
潘汝祯听到这声音后一时不由得回过了头。
他亲自斩杀两官绅子弟不够,还要自己的禁卫,在未于平定叛军时饮够的血,从这些跪迎叛军、打杀百姓的官绅,与他们的豪奴身上饮够鲜血。
但他没想到,就在这时,居然会有人打断自己。
天启回头一看。
这人正是自己颇为敬重的先生孙承宗。
孙承宗拱手道:“陛下,圣人有言,仁得天下,不仁则失。他们虽多为豪绅与豪绅子弟,但也是陛下子民,陛下为天下人的君父,民求陛下开恩,陛下自当能宽恕则宽恕,方能示之以仁,而不是以杀止杀,伤天下民意。”
天启澹澹一笑:“先生说的是,朕有必要先问问民意,毕竟朕是天下共主,不能不顾民意而杀人,如此,即便流血千里,也的确不能止杀戮。”
孙承宗欣慰地道:“陛下圣明!”
但接着,天启却问着刚被刘诚踩在地上,而此时刚刚起身的孩童:“你说,这些跪在地上的老爷和他们的家奴该不该杀?告诉朕的先生!让他知道。无论你们怎么说,朕都恕你们无罪!”
“回皇上,他们该杀!”
这个小孩鼓起腮帮子说后,就又哭了起来:“我爹就是被他们这样的人打死的!”
天启又问向对面一货郎:“你说,他们该不该杀。”
那货郎毫不犹豫地道:“该杀!”
接着,在天启移动目光看向一杂货铺的普通商贩时,那商贩不等天启问他,就回道:“该杀!”
“该杀!”
“该杀!”
“该杀!”
……
一时,在场的庶民皆异口同声的呐喊了起来,一个个彷佛把被压迫了几代人的怒火都夹杂在了呐喊声中。
在天启这么问后,这些怒火彷佛久压在冰山下的滚烫岩浆瞬间就喷发了出来,几欲掩盖所有的声音。
天启不得不用更大的声音问着孙承宗:“先生,听见了吧,你说,这是不是民意?”
孙承宗从未见过这么多庶民会整齐一致的呐喊,看着这么多双带着仇恨的眼睛,甚至连看他这个帝师时也满是仇恨,他也不禁胆寒,不敢违拗本意道:“回陛下,是民意。”
“孙高阳!你休要惑君!愚昧未开化如草芥一样的庶民岂能代表民意?你这样回答,愧为帝师!”
刘志选这时候忍不住怒吼了一声。
“你给朕闭嘴!”
天启指着刘志选叱喝了一声,道:“朕的先生,还轮不到你来指责,传朕旨意,刘志选辱骂朕师,乃是对朕大不敬,凌迟时加一千刀!”
刘志选:“……”
被刘志选叱责的孙承宗本人其实没有那么生气,他见天启这么激动,甚至忍不住劝谏道:“陛下,还是算了吧。”
“不能算!”
“先生可以不要体面,但朕不能不要君威!”
天启不容置疑地对孙承宗大声回道。
“是!”
孙承宗无奈,只得如此应道。
而这时,天启继续问孙承宗:“先生,学生朱由校还没请教完,您刚才说他们既然是民意,那您说,这些跪迎叛军的官绅和官绅子弟以及他们的豪奴们,该杀不该杀?”
孙承宗不得不承认他应该是大明朝最难为情的帝师,他这个帝师所教的皇帝学生,应该是最难教的一个。
因为这个学生竟在给他的老师下套。
孙承宗只得如实回道:“圣明之君自当顺应民意,如今民意如此,这些人自然该杀,而顺民意。”
“朕听先生的。”
天启突然露出一抹人畜无害的笑容来。
孙承宗:“……”
之前的话,怎么不听?
这又愿意听了,哪有学生对老师的话选择性听的!
天启说后就大声喝令道:“杀!”
“是!”
禁卫营的官校们即刻执行起来,他们皆是经过严格甄选的子弟,对这些官绅豪奴没有半点怜悯心,甚至还有仇恨,所以,一时这些官校也就毫不犹豫地砍杀起这些跪迎叛军的官绅与官绅子弟以及他们的豪奴起来。
如砍瓜切菜一样。
定国公之子徐允祯,历史上于崇祯十七年投降满清的他,此时也被禁卫营的官校当场杀死。
而他的豪奴们也尽皆被杀。
其他官绅与官绅子弟以及他们的豪奴也一样。
哒哒!
天启拉着辔,开始策马走了过去,任由坐下马蹄踏在这些戴儒巾着锦袍的官绅尸骨上,而渐渐进入了大明门。
禁卫营的官校们也跟了来,马蹄、人脚,络绎不绝地踏在这些人的尸骨上。
官绅们摆来迎接叛军的香桉已被推倒在血泊中。
供奉王之臣、陈洪范的牌位也只剩下红色。
刘志选、李春业、徐希皋等被押解起来的大臣也都被押着走了过来,而心痛如刀割般看着这一幕,对于他们而言,这简直是末世!
坐着囚车的王之臣则苦笑了一下,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也没有白造反。
至少闹的动静也不小。
毕竟,将与他一起陪葬的公卿勋贵似乎不少,甚至,现在已经先去黄泉一步的进士以下的官绅子弟都已经不值得他多看一眼了。
站在血粥中的百姓们最是兴奋。
“杀得好!”
“杀得好!”
“杀得好!”
上万的人在这样呐喊着。
他们用最简单的话表达着喜悦,有的开始抹泪,有的则把笑容绽放到最大。
这对于天启而言,是他从未体验到的一种支持度。
在天启踏着满街官绅骨回宫时,张贵在干什么呢。
张贵正在抗敌!
因为职掌五城兵马司兵马调动的巡城御史潘如祯正在攻打皇城。
已经投靠叛军的潘汝祯在劝降他这个国舅爷未成功后就不得不下令让自己控制的五城兵马司攻打皇城。
潘汝祯之所以这么做,则是因为他想到自己一个御史如果也去跪迎叛军,估计也没多少风头给自己,自己还不如先趁着自己手里有点兵,来偷袭皇城,生擒皇太子等人,立个大功再说。
所以,潘汝祯才率兵悍然来攻打皇城。
但潘若祯没想到这个国舅张贵真的在严加防守皇城,让他的偷袭变成了强攻。
而这些平素欺负老百姓还行的五城兵马司兵马攻城能力也的确不行,到现在也还没爬上城墙。
倒让张贵有机会站在城楼上对着这些攻城的人练箭。
知道天启已经进城的张贵刻意显示着很大的决心:“即便叛军至,也休想本督投降,本督宁死不降!”
“张贵!你就不怕被千刀万剐吗?!”
潘如祯见自己控制的这些兵丁攻城一点也不成功,不得不也继续威胁起来。
“千刀万剐又如何!”
张贵大声回答后,就道:“天子快来了,我大明忠勇的将士们,随本督大喊,宁死不降!让天子听见!”
“宁死不降!”
“宁死不降!”
“宁死不降!”
……
这时,天启已经听见了这声音,一时不得不感叹:“张卿真是忠臣啊!”
说着,天启就看向徐希皋等人:“你们还不如一出身寒微的外戚!你们这些世受国恩的人,羞也不羞!”
说着,天启就策马道:“张卿!朕来了!”
“朕?”
潘汝祯听到这声音后一时不由得回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