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执政之道在于平衡

小说:大明嫡子 作者:肉丝米面 更新时间:2022-08-16 00:11:5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这里便是大明!

  从这里出发,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将调动整个中原帝国的运转。每个人的决策,都将令天下发生变动。

  朱允熥在百官山呼进礼中,缓缓走到了华盖下,圈椅前。

  他并未急于坐下,而是目光平静的站着,将眼前的文武百官揽入视线之中。

  这一刻的朱允熥,成为了那个能决定这些人言行举止的人。

  通过眼前这些人,他能够决策大明这个当世最强帝国的江山社稷,影响亿兆子民,辐射无数番邦属国。

  文武百官们礼毕后,缓缓起身,目光不尽相同的注视着帝国年轻的皇太孙。

  除了各部司衙门堂官外,今日大多数人对这一切的到来和朝局的改变,都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未曾有过准备。

  监国皇太孙,实在是太年轻了啊!

  这是此时大多数人的想法。

  昨日里还在学堂进学,还好似不曾长大的孩子,转眼之间就开始御门监国了。

  朱允熥嘴角微微一笑,转身面朝大殿内,躬身叉手作揖:“孙儿领皇命,行监国之权,定不负爷爷厚望。”

  如此之后,朱允熥这才算是落座。

  紧随其后的是解缙和夏原吉二人,一左一右侧身站在朱允熥左右。若不是他二人身上的朝服,倒是会让人觉着,是宫中哪处的年轻内侍。

  可这二人如今是朝堂之上新晋的清贵热门人物啊!

  就连领文官班列的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看向解缙、夏原吉二人站在皇太孙身边,眼里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羡艳。

  他们心知肚明,解、夏二人,还有那个落在后头,尚未从中都回到应天的铁铉,此三人将是未来朝堂之上的重臣。

  大明朝的政治新星。

  殿门前的御门监国,就在这样各怀心思,错综复杂的情绪下开始了。

  朱允熥腰背挺直的贴着椅背,一手收于胸下腹前,一手包裹着扶手的前最前端。

  他轻声开口:“陛下抱恙,太子病重,本王领命,代行监国之事。此番近日,朝中动荡,宫廷禁地,横生叛逆。幸得有诸位臣工,共辅社稷稳重。今日除了议近日朝中搁置下来的国事,便是要议一议近来动荡叛逆之事。”

  朝中各部司衙门的事,循规蹈矩便可,倒也没有耽搁下来多少。

  所以,今天真正要议的,也就只有昨日宫中叛逆之事。

  开国公常升,一马当先,挥袍从武将班列最前面走出,到了场中。

  在众人注视下,常升沉声开口:“臣奏请,如今叛乱已平,当命在京诸卫、诸禁军亲卫恢复如常,以安京畿百姓民心。”

  先前应天兵马接受节制,是因为时局动荡,为了防止诸卫军马哗变,方才有此政令。

  如今若是在节制诸卫军马日常,却会让营中官兵心神不安。

  同样的,也会影响到京畿之地商贾行商、百姓生活。

  朱允熥却没有急于开口,而是看向武将班列。

  曹国公李景隆并着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亦是出班站在常升后面。

  “臣等附议。”

  这是军方的看法,大概他们也是怕诸卫营中官兵一直处于节制之中会生了事端。

  朱允熥却是不急不缓的掉头看向文官们。

  昨日里受了激励的各部司堂官们,不由心中又是一动。

  皇太孙同样需要自己等人给出意见。

  并没有偏听偏信了。

  这是好事哇!

  随即,兵部尚书茹瑺出班:“启禀皇太孙,近来应天诸卫军马受节制,城中百姓人心惶恐,商贾阻塞,已有影响应天之势。开国公奏请,不无道理。放开节制,可安民心,亦可令诸卫官兵缓一口气。”

  朱允熥点点头,稍稍保留了些时间。

  不见有文官出班给出不同意见,这才开口道:“就如此,便允了。应天得以安稳,诸卫军马有功,当褒奖,兵部、户部筹措牛羊大肉与美酒,送往诸卫营中。

  朝中功勋武将、统兵将领,稳定危局有功,朝廷下旨褒奖。宫中亦会下旨赏赐,以为勉力。

  然眼下朝堂之局,尚未尽数平复,五军都督府仍要强调诸卫军纪,不得纵容军马扰民生事,若有犯,当严惩。”

  百官领命。

  再看向皇太孙时,原先还有些迟疑的官员眼中,已经是露出了放心的神色。

  皇太孙对应天诸卫军马,这一手褒奖,一手警醒敲打,处处都恰到好处。更是嘉奖拉拢了一番朝中功勋武将们,并且安抚了诸卫官兵,也提前给过提醒。

  虽是小事,却足以说明,皇太孙乃是稳重之人,而非冲动莽撞之辈。

  到这里,今天朱允熥御门监国的便算是首开了。

  他转口澹澹说道:“宫中昨日突生叛乱,幸得镇压,叛逆伏诛……”

  朱允熥一字一句都拖得很长,目光平静的注视着面前的百官。

  终于,只见詹徽走出班列。

  “皇太孙,臣有事启奏。”

  朱允熥微微一笑:“允。”

  詹徽偏头看向武将班列一眼,旋即沉声开口:“臣掌都察院,闻听昨日宫中剧变,心神惶恐不安,我大明幸得列祖庇佑,上苍庇护,未曾惹出祸事。”

  说到这里,詹徽语气徒然一凝:“然,宫廷禁军,却不察营中军马异动,有纵容叛乱发生之嫌,当问责严惩。”

  皇太孙提到宫中叛乱的事情,那就是说要在这件事情上还要做文章。

  詹徽心领神会,看出皇太孙是要等一个臣子将这件事情挑出,便主动接下了这件事。

  果然,如同詹徽所料。

  朱允熥点着头道:“詹尚书所奏之事,不无道理。诸位如何看?”

  说着,朱允熥再次看向面前的官员们,尤其是武将班列这边。

  皇太孙要追究禁军的责任了。

  这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毕竟那江夏侯之子周骥,乃是禁军亲卫的人。

  周骥不论用了什么手段,带着手底下的人弄出玄武门之变的事情,禁军亲卫都推脱不了责任。

  五军都督府中有人出班:“启禀皇太孙,禁军周骥兵变,禁军亲卫指挥罪责难逃。然昨日并未铸成大祸,禁军亲卫指挥素有苦劳,可罚往北地戍边。”

  朱允熥面露犹豫,开口道:“可如此,禁军亲卫便无人总领,此刻宫中安危……”

  兵部尚书茹瑺再次出班开口:“五军都督府常森,世出将门,乃开山王三子,从军多年,为人持重,忠心大明,可于此时,担当大任。”

  常家是皇太孙的娘舅家,这样的人家执掌禁军,大概才能让皇太孙放心。

  朱允熥默默一笑,看向领班武将的二舅,开国公常森。

  众人见皇太孙悬而不决。

  詹徽等人开口劝进道:“常森可担重任。”

  朱允熥这才摆摆手,点头道:“既如此,便依诸位的奏请办了吧。”

  到这里,朱允熥悄无声息的回头看了一眼大殿内。

  不见有动静发出,这才安下心来。

  倒不是说,他让自己娘舅家的三舅来执掌禁军,会让老爷子生出不满。

  他是看出老爷子似乎有要严惩如今那位倒霉蛋禁军亲卫指挥的意思,这才出手留了对方一条性命。

  不然依着老爷子的秉性,禁军亲卫底下的人闹出谋逆的事情来,禁军亲卫指挥还能活?

  茹瑺、詹徽等人是看出了自己想要开始重用常家的意思,但大概也不知晓自己真正的用意。

  倒是二舅常升,屡次抬头看向自己。

  显然是明白了自己的深意。

  而自己今日虽然屡次询问文官们的意见,但说起来终究还是武将们得了实惠。

  毕竟常森是接下了禁军亲卫的差事。

  要知晓,自从开山王薨逝之后,常家一系的势力,基本都是由凉国公为首,常家这些年倒是显得有些寂寂无名了起来。

  而如今,他已经时放出了要重用常家,重用开山王一系功勋武将的意思。

  如今他监国朝堂,询问文官一件,是为了能稳定这个群体,不至于自己表露出偏袒之意。

  监国便是执政,执政之道则在于平衡。

  将门目前仍然是自己的基本盘,但却不能因此,便让他们产生在朝堂上可以一家独大的错觉。

  无关对错,只因为位置不同。

  到这里,朱允熥主动开口道:“尊陛下旨意,江夏侯夺爵,周家株九族。禁军参与叛变之人,株三族。此时,大理寺、都察院、刑部,要与锦衣卫联办,尽快了结,莫要牵连到旁人。”

  被点了名的衙门,纷纷出班领命。

  见诸事定下,朱允熥就要开口问有无奏事。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却是意外的从大殿内走出。

  在朱允熥不解的注视下,蒋瓛躬身抱拳,毕竟毕竟的作揖:“臣参见皇太孙。”

  朱允熥挑动眉头,心生疑惑:“什么事。”

  蒋瓛起身抬头,侧目看向文武百官:“陛下有旨,夺原太子妃吕氏名分,降为太子嫔,不入宗室宝册,择地埋葬。”

  这是昨日就定下的,已经是轻饶了已经被药死了的吕氏之后的惩罚了。

  然而,除了在场少数官员提前知晓了此事。

  大多数的官员在听到这道旨意时,顿时轰的一声变得嘈杂起来,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妃乃正妻,嫔不过是妾。

  自然不入大明宗室宝册,自然不能在往后陪葬太子身边。

  只是,太子妃吕氏乃是当初皇帝亲自册封的,此刻便被夺了名分,一时间谁也接受不过来。

  然而蒋瓛却还在继续说道:“夺皇孙朱允炆郡王封号,以大明皇孙之身,前往中都凤阳皇城。”

  广陵郡王被废了!

  这一则消息,更是宛如应天城城墙上的火炮开打,轰在了百官头顶。

  “皇太孙!臣有事启奏!”

  “臣亦有事要启奏!”

  就在蒋瓛说完了朱允炆被夺了郡王封号后,文官之中开始有站在后面的人,走出班列。

  朱允熥立马眉头竖起,目光澹澹的看了过去。

  可这时,蒋瓛却再一次开口:“有旨,凉国公蓝玉,受命节制禁军亲卫,无诏不得擅动。昨日领兵入玄武门,目无王法,抗旨僭越。交由监国皇太孙即刻处置。”

  说完之后,蒋瓛脸色好似千年的冰窖不曾有化开的时候,沉迷的挥挥手。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满脸愤怒的凉国公蓝玉,被滚了个五花大绑,在整整四名锦衣卫缇骑前后左右扣押下,不断的挣扎着,被送到了朱允熥面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嫡子,大明嫡子最新章节,大明嫡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