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城的这一场秋雨接连下了好几天。
朝中要在钟山和汤山营造功勋陵的消息,也传到了朝里朝外。
这场雨似乎就是在缅怀薨逝的信国公,也是在呼应着朝廷对功臣的恩重。
接连几天的秋雨,总是带了些秋殇的意味。
内阁也在最后一天行文应天府,要求谨防秋讯,防备京师堵塞。
应天府自然是俯首听命,只是关起衙门后,一帮人就对内阁这般多此一举的行文嗤之以鼻。
且不说京师地处江南,依靠长江,泄洪河道众多。就是如今应天府一直在挖的长江、玄武湖新水道,也足够保障京师安危了。
「俺们挖呀挖呀挖,在玄武湖边挖出一条长长的水道。」
「娘的,朝廷就看不见俺们做的事情?」
应天府衙门里,通判有些怨愤的低骂了两句内阁。
应天府同知伸头朝着窗外望了一眼,连日秋雨昨夜终于是停了下来,外头天光放晴,万里无云。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想而知,虽然当晚没有闹出人命,到应天府一个渎职懈怠的罪过却是结结实实的背上了。
内阁行文问话,都察院发函质询。就连国子监这个正主都行文过来,为什么应天府不看好秦淮河。
?
邹学玉第二天接到那一份份公文的时候,可是满头问号。
内阁行文是应该的,都察院也在情理之中。你国子监凭什么也来质询应天府?难道不是你们国子监该看好学生的吗!
邹学玉可谓是一肚子窝火,却又无处发泄,只能是担下罪过。
当时应天府的颜面,就因为那帮国子监的兔崽子,也一并尽数都丢进了秦淮河里。
此时通判再提此时,邹学玉耳根子不由滚烫起来,冷哼一声:「派人去!给本府盯紧了这帮兔……监生!再告诉秦淮河那边的店家,今晚谁要是敢卖酒给国子监的人,本府明天就封了他们的门!」
邹学玉真的发狠了,唯恐应天府最后的那点颜面被国子监那帮兔崽子给嚯嚯光了。
应天同知在一旁正色,拱手道:「下官稍后便行文江宁县,知会秦淮店家。再叫上元县点了三班差役去国子监附近。」
邹学玉重重点头:「若是太孙去国子监,定然会有宫中亲军护卫,国子监里面如何,本府不必管,但国子监外头,谁也不许制造混乱!」
邹学玉在心中发誓,只要今天国子监那帮兔崽子再敢闹出事情来,他就敢给国子监的门也封了。
朝廷若是不满,到时候大不了卸了自己应天知府的官帽子,回头自己也好安心挖沟修码头和货运集散地。
「去!现在就去安排!」
邹学玉站起身,看向众人。
……
「去上林苑监?」
「为何解翰林授课,要选在上林苑监?」
「走吧走吧,这是内阁的要求,我等除非不想继续在国子监就读,不然谁能不去?」
应天府众人还在为前些日子丢了颜面而尴尬难堪的时候,国子监的监生们已经是换好了听课的儒服,以各自的课室在国子监教习们的带领下走出国子监大门。
今天没有彩旗,也没有口号。
而有了上一次国子监游街夸功的铺垫,今天国子监再一次倾巢而出,已经不能引起京师百姓的注意和好奇了。
毕竟,此时的大明应天城,乃是这个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一座城池。
尤其是这些年,随着朝廷册封的那位夷人欧监使回了一遭欧罗巴,又跟着大明的水师回京,应天城每一天都在接纳着无数来自欧罗巴的夷商。
每一天在应天城里,都有着无数热闹的事情发生。
监生们出国子监,走成贤街往南转东到珍珠桥,又往东过西十八卫街,如此方才转向西北。走府军右卫附近的东大影壁,一路到了太平门大街。
出太平门,便一眼可望玄武湖,波光粼粼。
太平门外有大明三法司,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官署衙门所在,亦有地坛,另有京畿道及应天板仓等官府设施。
只是国子监今日出城,非是去三法司观政,也非去玄武湖游湖。
出了太平门,一众师生便贴着城墙,折向东边,沿着钟山山脚继续前行。
过了龙广山外的应天城墙,属于上林苑监管辖范围的琵琶湖就已经出现在国子监师生眼前。
一堵不高的院墙,似乎只是为了告诉人们,院墙内是大明上林苑监属地。
而在院墙下开着的院门处,早就有上林苑监的官员等候多时。
「诸位,今日解阁老设课上林苑监,乃本衙荣幸,本衙以按阁老之需,备好课业所需
,还请诸位随在下去往。」
上林苑监如今是朝廷里的火热衙门。
光是一个袁少师在,就引得无数人想要调到上林苑监为官。
只是朝廷衙门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两年里,上林苑监拢共也只填补了那么一两个官员。
倒是听闻上林苑监招募了不少能耕善种的举子,雇佣了应天周边好些个农户。
来上林苑监为官,亦是此间不少到来的国子监监生心中所愿。
今日先有解阁老在上林苑监授课,亦有可能得见袁少师。现在再看上林苑监早就安排妥当了一切,更是早早的就安排好了人等候多时。
一众监生心中不由热切起来,对即将开始的解阁老的课业兴趣倍增。
便连现任国子监祭酒胡季安也倍感欣慰,内阁大臣为国子监监生授课,本就是国子监的幸事,尤其是在这几年有讲武堂专美在前的局势下。
如今他们刚到上林苑监,对方就已经将课业所需都给准备好了,这不得不让洪武二十四年由景州学正升任国子监祭酒的胡季安动容。
胡季安算的上是个老理学,他本是前元明经科进士出身,在河间府景州为学正多年,加之年事已高,本该在这几年朝廷革新之中被夺官还乡。
只是上上回朝廷科举舞弊桉,朝廷调和南北,中正公平,让胡季安这位老理学明白皇家心系社稷。后来朝中屡次动荡,胡季安这位老理学便向来都是置身事外,只管一心教学。
说起来,老家江西道南昌府的胡季安,在前几次朝堂动荡之时,已经屡屡去信去话,告戒那些江西道的故交要以天下社稷为重。
只是那些人啊,总是更关系自家那点得失。
这几年讲武堂愈发兴旺,朝廷眼看着也愈发重视武人。
胡季安有心无力,更加专注于国子监里的监生课业。
早已满头白发的胡季安眺望了眼院墙后的上林苑监,拱手上前:「有劳上林苑监诸位,国朝教育干系社稷,诸位此般重视,老朽感激不尽。」
不论出发点如何。
满头白发的国子监祭酒胡季安,总理天下官学的人,能这般客气,等候在此的上林苑监官员亦是给足了恭敬。
心知今日上林苑监里是如何安排的官员,更是小声道:「祭酒谬赞,今日解阁老授业,乃举朝监生大事,我等何敢怠慢。只是望祭酒知晓,今日阁老选定本衙授业,那便是与过往大有不同的。」
胡季安眉头一挑:「哦?解翰林今日授课,别有不同?」
上林苑监的官员张张嘴,还是按下心中的告知欲:「祭酒接下来带监生们入内便知晓了。另外……本衙如今已有不少锦衣卫抵达,另有不少天子亲军游曳各处。」
「太孙当真也要来?」胡季安双眼一动,对这几日朝中的传闻,有些意动。
人人都知太孙喜爱讲武堂,隔三差五便要过去一趟。
而国子监呢?
胡季安摇摇头。
不提也罢!
若是今日,解翰林授课,太孙当真要来,那对国子监而言,可是意义重大。
至少也说明,太孙这位国家储君心中,并没有真的重武轻文,欲行穷兵黩武之事。
上林苑监迎接的官员小小的点了点头:「祭酒还是随在下入内吧,想来解阁老也快要来了。」
胡季安压住心中的期待,回头看向身后的监生们:「要知礼,慎行,随老夫入内。」
国子监乌泱泱一群人,鱼贯跨过院门,入了上林苑监。即将开始,今天这场将会是别看生面的一场内阁大臣授课。
众人乌泱泱的进了上林苑监。
入目。
琵琶湖旁的沙土地,已经被开垦出了更大的一片,连绵不绝,一路往前湖而去。
而在这片沙土地里,一垄垄的红薯,那茂盛的藤蔓铺满了整个沙土地。
而在红薯地旁边的草棚下,已经堆放了成堆的农具,细细的看着,竟然都是利于挖掘收获红薯的。
在草棚外,亦有不少上林苑监的官员和雇佣的农户等待着,眺望着走过来的国子监师生们。
而在胡季安前面领路的官员,亦是将众人待到了草棚下,便不再挪脚。
胡季安本来心中已经有了无数的设想,却没有想到,上林苑监,亦或者说是解翰林竟然是这样的安排。
胡季安不由开口道:「今日解翰林的课业在此?」
「正是在此。」
「这里……」
胡季安望了眼草棚里那成堆的农具,心中还是有些不确信。
那些监生们望着那些沾满泥土的农具,再看向旁边已经开始枯黄的红薯藤,不少人已经反应察觉过来,不由吞咽着喉咙。
不应该吧!
不至于吧!
肯定不是!
等候在凉棚下的上林苑监官员,此刻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内阁行文,今日解阁老于上林苑监授课,时值红薯成熟,等待开挖收获入窖,命上林苑监准备农具,国子监监生持农具,收挖红薯,亲农桑,知社稷。」
胡季安眉头皱紧,如果这是内阁行文要求,那他自然也不能说什么。
至于解翰林授课变成了监生挖红薯有些意想不到,但亲农桑的事情,他也不可能去阻止。
而那些监生在听到内阁竟然要他们挖红薯,在看到这一大片连绵不绝的红薯地,已经有人开始双眼打转冒着金星。
有人小声的试探着:「只我等挖红薯?」
「内阁行文,只监生挖红薯,上林苑监此处有红薯数百亩,回望诸监生今日尽数挖出,送入地窖,以备来年留种。」
终于是得到了准确却并不是想要的答桉。
一众监生瞪大了双眼,长大了嘴。
天呐!
这么大一片红薯地,得挖到什么时候啊!
说好的解翰林授课,人又在何处?
说好的太孙亲临,又在何处?
………………
☞月票☜☞推荐票☜
朝中要在钟山和汤山营造功勋陵的消息,也传到了朝里朝外。
这场雨似乎就是在缅怀薨逝的信国公,也是在呼应着朝廷对功臣的恩重。
接连几天的秋雨,总是带了些秋殇的意味。
内阁也在最后一天行文应天府,要求谨防秋讯,防备京师堵塞。
应天府自然是俯首听命,只是关起衙门后,一帮人就对内阁这般多此一举的行文嗤之以鼻。
且不说京师地处江南,依靠长江,泄洪河道众多。就是如今应天府一直在挖的长江、玄武湖新水道,也足够保障京师安危了。
「俺们挖呀挖呀挖,在玄武湖边挖出一条长长的水道。」
「娘的,朝廷就看不见俺们做的事情?」
应天府衙门里,通判有些怨愤的低骂了两句内阁。
应天府同知伸头朝着窗外望了一眼,连日秋雨昨夜终于是停了下来,外头天光放晴,万里无云。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想而知,虽然当晚没有闹出人命,到应天府一个渎职懈怠的罪过却是结结实实的背上了。
内阁行文问话,都察院发函质询。就连国子监这个正主都行文过来,为什么应天府不看好秦淮河。
?
邹学玉第二天接到那一份份公文的时候,可是满头问号。
内阁行文是应该的,都察院也在情理之中。你国子监凭什么也来质询应天府?难道不是你们国子监该看好学生的吗!
邹学玉可谓是一肚子窝火,却又无处发泄,只能是担下罪过。
当时应天府的颜面,就因为那帮国子监的兔崽子,也一并尽数都丢进了秦淮河里。
此时通判再提此时,邹学玉耳根子不由滚烫起来,冷哼一声:「派人去!给本府盯紧了这帮兔……监生!再告诉秦淮河那边的店家,今晚谁要是敢卖酒给国子监的人,本府明天就封了他们的门!」
邹学玉真的发狠了,唯恐应天府最后的那点颜面被国子监那帮兔崽子给嚯嚯光了。
应天同知在一旁正色,拱手道:「下官稍后便行文江宁县,知会秦淮店家。再叫上元县点了三班差役去国子监附近。」
邹学玉重重点头:「若是太孙去国子监,定然会有宫中亲军护卫,国子监里面如何,本府不必管,但国子监外头,谁也不许制造混乱!」
邹学玉在心中发誓,只要今天国子监那帮兔崽子再敢闹出事情来,他就敢给国子监的门也封了。
朝廷若是不满,到时候大不了卸了自己应天知府的官帽子,回头自己也好安心挖沟修码头和货运集散地。
「去!现在就去安排!」
邹学玉站起身,看向众人。
……
「去上林苑监?」
「为何解翰林授课,要选在上林苑监?」
「走吧走吧,这是内阁的要求,我等除非不想继续在国子监就读,不然谁能不去?」
应天府众人还在为前些日子丢了颜面而尴尬难堪的时候,国子监的监生们已经是换好了听课的儒服,以各自的课室在国子监教习们的带领下走出国子监大门。
今天没有彩旗,也没有口号。
而有了上一次国子监游街夸功的铺垫,今天国子监再一次倾巢而出,已经不能引起京师百姓的注意和好奇了。
毕竟,此时的大明应天城,乃是这个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一座城池。
尤其是这些年,随着朝廷册封的那位夷人欧监使回了一遭欧罗巴,又跟着大明的水师回京,应天城每一天都在接纳着无数来自欧罗巴的夷商。
每一天在应天城里,都有着无数热闹的事情发生。
监生们出国子监,走成贤街往南转东到珍珠桥,又往东过西十八卫街,如此方才转向西北。走府军右卫附近的东大影壁,一路到了太平门大街。
出太平门,便一眼可望玄武湖,波光粼粼。
太平门外有大明三法司,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官署衙门所在,亦有地坛,另有京畿道及应天板仓等官府设施。
只是国子监今日出城,非是去三法司观政,也非去玄武湖游湖。
出了太平门,一众师生便贴着城墙,折向东边,沿着钟山山脚继续前行。
过了龙广山外的应天城墙,属于上林苑监管辖范围的琵琶湖就已经出现在国子监师生眼前。
一堵不高的院墙,似乎只是为了告诉人们,院墙内是大明上林苑监属地。
而在院墙下开着的院门处,早就有上林苑监的官员等候多时。
「诸位,今日解阁老设课上林苑监,乃本衙荣幸,本衙以按阁老之需,备好课业所需
,还请诸位随在下去往。」
上林苑监如今是朝廷里的火热衙门。
光是一个袁少师在,就引得无数人想要调到上林苑监为官。
只是朝廷衙门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两年里,上林苑监拢共也只填补了那么一两个官员。
倒是听闻上林苑监招募了不少能耕善种的举子,雇佣了应天周边好些个农户。
来上林苑监为官,亦是此间不少到来的国子监监生心中所愿。
今日先有解阁老在上林苑监授课,亦有可能得见袁少师。现在再看上林苑监早就安排妥当了一切,更是早早的就安排好了人等候多时。
一众监生心中不由热切起来,对即将开始的解阁老的课业兴趣倍增。
便连现任国子监祭酒胡季安也倍感欣慰,内阁大臣为国子监监生授课,本就是国子监的幸事,尤其是在这几年有讲武堂专美在前的局势下。
如今他们刚到上林苑监,对方就已经将课业所需都给准备好了,这不得不让洪武二十四年由景州学正升任国子监祭酒的胡季安动容。
胡季安算的上是个老理学,他本是前元明经科进士出身,在河间府景州为学正多年,加之年事已高,本该在这几年朝廷革新之中被夺官还乡。
只是上上回朝廷科举舞弊桉,朝廷调和南北,中正公平,让胡季安这位老理学明白皇家心系社稷。后来朝中屡次动荡,胡季安这位老理学便向来都是置身事外,只管一心教学。
说起来,老家江西道南昌府的胡季安,在前几次朝堂动荡之时,已经屡屡去信去话,告戒那些江西道的故交要以天下社稷为重。
只是那些人啊,总是更关系自家那点得失。
这几年讲武堂愈发兴旺,朝廷眼看着也愈发重视武人。
胡季安有心无力,更加专注于国子监里的监生课业。
早已满头白发的胡季安眺望了眼院墙后的上林苑监,拱手上前:「有劳上林苑监诸位,国朝教育干系社稷,诸位此般重视,老朽感激不尽。」
不论出发点如何。
满头白发的国子监祭酒胡季安,总理天下官学的人,能这般客气,等候在此的上林苑监官员亦是给足了恭敬。
心知今日上林苑监里是如何安排的官员,更是小声道:「祭酒谬赞,今日解阁老授业,乃举朝监生大事,我等何敢怠慢。只是望祭酒知晓,今日阁老选定本衙授业,那便是与过往大有不同的。」
胡季安眉头一挑:「哦?解翰林今日授课,别有不同?」
上林苑监的官员张张嘴,还是按下心中的告知欲:「祭酒接下来带监生们入内便知晓了。另外……本衙如今已有不少锦衣卫抵达,另有不少天子亲军游曳各处。」
「太孙当真也要来?」胡季安双眼一动,对这几日朝中的传闻,有些意动。
人人都知太孙喜爱讲武堂,隔三差五便要过去一趟。
而国子监呢?
胡季安摇摇头。
不提也罢!
若是今日,解翰林授课,太孙当真要来,那对国子监而言,可是意义重大。
至少也说明,太孙这位国家储君心中,并没有真的重武轻文,欲行穷兵黩武之事。
上林苑监迎接的官员小小的点了点头:「祭酒还是随在下入内吧,想来解阁老也快要来了。」
胡季安压住心中的期待,回头看向身后的监生们:「要知礼,慎行,随老夫入内。」
国子监乌泱泱一群人,鱼贯跨过院门,入了上林苑监。即将开始,今天这场将会是别看生面的一场内阁大臣授课。
众人乌泱泱的进了上林苑监。
入目。
琵琶湖旁的沙土地,已经被开垦出了更大的一片,连绵不绝,一路往前湖而去。
而在这片沙土地里,一垄垄的红薯,那茂盛的藤蔓铺满了整个沙土地。
而在红薯地旁边的草棚下,已经堆放了成堆的农具,细细的看着,竟然都是利于挖掘收获红薯的。
在草棚外,亦有不少上林苑监的官员和雇佣的农户等待着,眺望着走过来的国子监师生们。
而在胡季安前面领路的官员,亦是将众人待到了草棚下,便不再挪脚。
胡季安本来心中已经有了无数的设想,却没有想到,上林苑监,亦或者说是解翰林竟然是这样的安排。
胡季安不由开口道:「今日解翰林的课业在此?」
「正是在此。」
「这里……」
胡季安望了眼草棚里那成堆的农具,心中还是有些不确信。
那些监生们望着那些沾满泥土的农具,再看向旁边已经开始枯黄的红薯藤,不少人已经反应察觉过来,不由吞咽着喉咙。
不应该吧!
不至于吧!
肯定不是!
等候在凉棚下的上林苑监官员,此刻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内阁行文,今日解阁老于上林苑监授课,时值红薯成熟,等待开挖收获入窖,命上林苑监准备农具,国子监监生持农具,收挖红薯,亲农桑,知社稷。」
胡季安眉头皱紧,如果这是内阁行文要求,那他自然也不能说什么。
至于解翰林授课变成了监生挖红薯有些意想不到,但亲农桑的事情,他也不可能去阻止。
而那些监生在听到内阁竟然要他们挖红薯,在看到这一大片连绵不绝的红薯地,已经有人开始双眼打转冒着金星。
有人小声的试探着:「只我等挖红薯?」
「内阁行文,只监生挖红薯,上林苑监此处有红薯数百亩,回望诸监生今日尽数挖出,送入地窖,以备来年留种。」
终于是得到了准确却并不是想要的答桉。
一众监生瞪大了双眼,长大了嘴。
天呐!
这么大一片红薯地,得挖到什么时候啊!
说好的解翰林授课,人又在何处?
说好的太孙亲临,又在何处?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