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最终一无所获,方翰民倒没显得多么沮丧,大不了回乡务农,正好替父母分担家庭重担,但他母亲和姐姐并不甘心,极力主张方翰民复读,准备来年再考。
方翰民感激家人们的好意,但他不能对贫穷的家庭状况熟视无睹,对于复读的建议,他不置可否。
八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方翰民跟一帮村民结伴进县城卖菜,在一处农贸市场,他无意中碰见了寒假期间在水库工地指挥部结识的刘工,两人不免相互打探一番。
“小方,我觉得你很聪明,如果不是在水库工地受伤,耽误了复习,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难道你就没想回校复读,准备明年再考吗?”
想到自己那贫寒的家境,方翰民苦笑一下,“我不打算复读了,只想回家务农。”
老刘十分惋惜地说:“你这样的人回乡务农,简直是埋没人才啊!”
“什么人才?我只是个落榜生,不回家务农,还能做什么?”说到这里,方翰民情绪也不高。
“不是说务农不好,只是觉得你回村当农民有点大材小用。”
“刘工,你认为我适合做什么呢?”方翰民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本来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却让老刘当真了,“让我想想,把你家的通信地址告诉我。”
老刘真是个好心人!通过水库工地那段时间的接触,方翰民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觉得应该帮助这个年轻人。
虽然老刘很热心,但他只是县水利局的一名技术干部,无职无权,水利局又是编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他不可能在本单位本系统帮到方翰民,但他还是在给方翰民的信中强调,“你得进城来,待在农村你就废了!”
“关键是我去城里能干什么?”方翰民非常冷静,虽然感谢老刘对他的关心,但他不能没有目的。
想来想去,老刘想到了在红星制药厂当人事科长的姐夫,说明情况后,他姐夫答应让方翰民去制药厂做临时工。
因为不知道方翰民对做临时工有没有兴趣,老刘在第二封信中只说有事要跟他面谈,并未明说具体情况。接到第二封信,方翰民决定去县城跟老刘见一面。
当初在水库工地,方翰民一直管老刘叫刘工,但老刘也是四十多岁的年龄,只比方翰民的父亲小几岁,但比方翰民要大十好几岁,见面后,老刘一番暖心的话让方翰民非常感激,为了跟他拉近感情,方翰民连称呼都变了,“刘叔,城里都是有单位的人,我进城能做什么呢?”
“我托人在红星制药厂帮你找了个临时工的岗位,你愿意做临时工吗?在生产一线,可能比较辛苦,虽然工资比正式职工要差点,但每个月也有二十几块钱。”
方翰民那贫寒的家庭太需要钱了!在村里挣工分,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收入不了几个钱,一听每个月有二十几块钱工资,方翰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迫不及待地问:“刘叔,我什么时候能上班?”
“听我姐夫说,你随时可以上班。”
当天回到家里,方翰民跟父母做了交代,第二天便背着行李去了县城,又在老刘的引荐下见到了三十多公里外,位于双菱市的红星制药厂人事科长老侯,“姐夫,这就是我在电话里跟你说起的方翰民,高考意外落榜,但绝对聪明。”
“生产一线需要操作工,去二车间吧。”人事科的侯科长已经为方翰民安排好了岗位,他并不关心这位年轻人聪不聪明。
红星制药厂二车间正在生产一种叫对乙酰氨基酚的原料药,由于工艺技术落后,不仅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生产环境很差,每个月的奖金却在全厂最低,职工们都不愿意在这里工作,能托关系找门路的职工都调走了,所以二车间出现了有岗无人的窘境,才不得不招临时工顶岗。
方翰民到岗后,车间主任分配他到“酰化”岗位倒三班,虽然他也觉得车间环境很恶劣,考虑到每个月有二十多块钱工资收入,他就没得其他选择了。
......
董新良说到做到,在第六天中午,再次来到老岳父家里,把这几天托人了解到的情况,向一家人做了详细通报。
肖敏的父母这几天也没闲着,他们都是红星制药厂的老职工,找到以前的徒弟或同事,很快就把方翰民的工作情况打听清楚了。
综合两方面信息,一家人各抒己见,肖敏的父母和两个哥哥坚决不同意她跟方翰民处朋友,虽然他们也觉得方翰民的人品不错,也很聪明,但他的家庭条件实在太差了!他挣的工资本来就比正式职工少,还要照顾老家,靠方翰民自身的努力,谁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在城里安家落户?
大姐两口子对此不持观点,他们认为肖敏的婚姻大事应该尊重她自己的选择,人为干预恐怕适得其反。但父母和兄弟的一句“我们也是为了她好”,让肖梅和董新良再也无话可说。
知道家人不同意自己跟方翰民交往,肖敏当然很沮丧,但她本质上是个乖乖女,接了母亲的班才有机会进入红星制药厂成为正式职工,她不能伤了父母的心,在以后跟方翰民的接触中,有意跟他保持适当的距离。
肖敏暗自庆幸,当时幸亏没有主动向方翰民表白感情,要是事情传开了,现在又反悔,方翰民也许没什么,她自己可就丢人现眼了!恐怕都没脸在红星制药厂继续待下去!
......
“酰化”岗位工艺改进取得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厂,红星制药厂跟技术有关的部门和领导,在为二车间取得的技改成功感到高兴的同时,他们也很好奇,凭二车间的技术力量,怎么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技术突破?
特别是人们最终得知新工艺的技术方案出自一位入厂一年多的临时工之手,大家更是觉得难以置信,有人打听到方翰民的来历后,赞赏人事科侯科长为红星制药厂招了一名难得的人才,但更多的人质疑,“不可能!即使因为高考前夕耽误了复习,成为落榜生,就算他再优秀,也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一没受过高等教育,二未接触过专业知识,怎么可能提出这么先进的技术方案?”
七十年代末的专业人士当然无从知晓,在方翰民的前世经历中,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技术已经发展到高收率、高纯度和低污染的绿色环保阶段,在二车间刚完成的技改中,所采用的新工艺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分支。
有关领导的怀疑或好奇,过一段时间也就烟消云散了,但周围的同事们却对方翰民刮目相看,以前那些瞧不起他的正式职工,现在主动跟他交往,毕竟因为他的贡献,不仅改善了生产环境,还使酰化工段的奖金一举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在二车间高居榜首,即使放在全厂比较,也属于中上等。
不仅如此,车间技术员老吴千方百计跟方翰民套近乎,借着相互交流的机会,把二车间存在的其他技术问题拿出来探讨,实际上就是向方翰民讨教解决方案。一开始方翰民并不想跟老吴讨论与他无关的事,他是酰化工段的职工,其他工段做得好不好,跟他有什么关系?
谁让方翰民一有时间就捧着本书消磨时间,尽管那并不是什么唬人的“制药工艺开发”,而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但他给老吴留下了刻苦钻研制药工艺的深刻印象,特别是酰化工段新工艺取得了巨大成功,老吴对方翰民的钻研精神更加深信不疑。
前世的方翰民是RGP公司新药创制中心项目主管,对技术交流本来就持开放态度,加上老吴到了不耻下问的程度,人家好歹也是车间技术员,在一个临时工面前主动降低姿态,这让方翰民为之动容,他决定跟老吴认真讨论,对于老吴提到的几个技术问题,方翰民给出了他的分析和行之有效的建议,尽管老吴此后都把这些算作自己的功劳,并捞取了不少好处,方翰民也不在乎。
二车间有个铁粉还原工段,同样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甚至还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在跟方翰民的接触中,老吴试探性地论及此事,方翰民告诉他,铁粉还原的关键,在于铁粉的细度和搅拌工艺。
按照方翰民的建议对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实施改进后,不仅消除了铁粉还原工段的不安全因素,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
因为这项贡献,老吴获得了全市的技术革新标兵和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除了受到市级奖励,红星制药厂还给他涨了一级工资。但是,老吴从未向方翰民道过一声谢,在任何场合,只字不提方翰民的贡献。
因为老吴在酰化工段的简易办公室跟方翰民讨论技术问题,有些职工当时就在场,虽然他们听不懂方翰民的理论分析,但方翰民提出的工艺改进方法和实际操作建议,他们基本上都能听懂。另外,这些职工认为,二车间那些技术问题存在三四年了,老吴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在跟方翰民交流探讨之后,老吴就把问题解决了,这跟方翰民的建议不可能没有关系。
事后,酰化工段的职工们为方翰民抱不平,他们骂老吴吃独食,不厚道,把别人的贡献据为己有,“这人太奸诈了!哪有他这样的?得到方翰民的帮助,不领情不道谢,还理直气壮。”
“上级部门也是偏心眼,秀才对‘酰化’岗位的工艺改造,比老吴那些小修小补的贡献大多了,却只得了个二十块钱的车间奖励,找谁说理去?”
“你们别忘了,秀才只是个临时工,人家老吴是车间技术员,人和人没法比!”
方翰民感激家人们的好意,但他不能对贫穷的家庭状况熟视无睹,对于复读的建议,他不置可否。
八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方翰民跟一帮村民结伴进县城卖菜,在一处农贸市场,他无意中碰见了寒假期间在水库工地指挥部结识的刘工,两人不免相互打探一番。
“小方,我觉得你很聪明,如果不是在水库工地受伤,耽误了复习,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难道你就没想回校复读,准备明年再考吗?”
想到自己那贫寒的家境,方翰民苦笑一下,“我不打算复读了,只想回家务农。”
老刘十分惋惜地说:“你这样的人回乡务农,简直是埋没人才啊!”
“什么人才?我只是个落榜生,不回家务农,还能做什么?”说到这里,方翰民情绪也不高。
“不是说务农不好,只是觉得你回村当农民有点大材小用。”
“刘工,你认为我适合做什么呢?”方翰民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本来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却让老刘当真了,“让我想想,把你家的通信地址告诉我。”
老刘真是个好心人!通过水库工地那段时间的接触,方翰民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觉得应该帮助这个年轻人。
虽然老刘很热心,但他只是县水利局的一名技术干部,无职无权,水利局又是编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他不可能在本单位本系统帮到方翰民,但他还是在给方翰民的信中强调,“你得进城来,待在农村你就废了!”
“关键是我去城里能干什么?”方翰民非常冷静,虽然感谢老刘对他的关心,但他不能没有目的。
想来想去,老刘想到了在红星制药厂当人事科长的姐夫,说明情况后,他姐夫答应让方翰民去制药厂做临时工。
因为不知道方翰民对做临时工有没有兴趣,老刘在第二封信中只说有事要跟他面谈,并未明说具体情况。接到第二封信,方翰民决定去县城跟老刘见一面。
当初在水库工地,方翰民一直管老刘叫刘工,但老刘也是四十多岁的年龄,只比方翰民的父亲小几岁,但比方翰民要大十好几岁,见面后,老刘一番暖心的话让方翰民非常感激,为了跟他拉近感情,方翰民连称呼都变了,“刘叔,城里都是有单位的人,我进城能做什么呢?”
“我托人在红星制药厂帮你找了个临时工的岗位,你愿意做临时工吗?在生产一线,可能比较辛苦,虽然工资比正式职工要差点,但每个月也有二十几块钱。”
方翰民那贫寒的家庭太需要钱了!在村里挣工分,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收入不了几个钱,一听每个月有二十几块钱工资,方翰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迫不及待地问:“刘叔,我什么时候能上班?”
“听我姐夫说,你随时可以上班。”
当天回到家里,方翰民跟父母做了交代,第二天便背着行李去了县城,又在老刘的引荐下见到了三十多公里外,位于双菱市的红星制药厂人事科长老侯,“姐夫,这就是我在电话里跟你说起的方翰民,高考意外落榜,但绝对聪明。”
“生产一线需要操作工,去二车间吧。”人事科的侯科长已经为方翰民安排好了岗位,他并不关心这位年轻人聪不聪明。
红星制药厂二车间正在生产一种叫对乙酰氨基酚的原料药,由于工艺技术落后,不仅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生产环境很差,每个月的奖金却在全厂最低,职工们都不愿意在这里工作,能托关系找门路的职工都调走了,所以二车间出现了有岗无人的窘境,才不得不招临时工顶岗。
方翰民到岗后,车间主任分配他到“酰化”岗位倒三班,虽然他也觉得车间环境很恶劣,考虑到每个月有二十多块钱工资收入,他就没得其他选择了。
......
董新良说到做到,在第六天中午,再次来到老岳父家里,把这几天托人了解到的情况,向一家人做了详细通报。
肖敏的父母这几天也没闲着,他们都是红星制药厂的老职工,找到以前的徒弟或同事,很快就把方翰民的工作情况打听清楚了。
综合两方面信息,一家人各抒己见,肖敏的父母和两个哥哥坚决不同意她跟方翰民处朋友,虽然他们也觉得方翰民的人品不错,也很聪明,但他的家庭条件实在太差了!他挣的工资本来就比正式职工少,还要照顾老家,靠方翰民自身的努力,谁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在城里安家落户?
大姐两口子对此不持观点,他们认为肖敏的婚姻大事应该尊重她自己的选择,人为干预恐怕适得其反。但父母和兄弟的一句“我们也是为了她好”,让肖梅和董新良再也无话可说。
知道家人不同意自己跟方翰民交往,肖敏当然很沮丧,但她本质上是个乖乖女,接了母亲的班才有机会进入红星制药厂成为正式职工,她不能伤了父母的心,在以后跟方翰民的接触中,有意跟他保持适当的距离。
肖敏暗自庆幸,当时幸亏没有主动向方翰民表白感情,要是事情传开了,现在又反悔,方翰民也许没什么,她自己可就丢人现眼了!恐怕都没脸在红星制药厂继续待下去!
......
“酰化”岗位工艺改进取得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厂,红星制药厂跟技术有关的部门和领导,在为二车间取得的技改成功感到高兴的同时,他们也很好奇,凭二车间的技术力量,怎么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技术突破?
特别是人们最终得知新工艺的技术方案出自一位入厂一年多的临时工之手,大家更是觉得难以置信,有人打听到方翰民的来历后,赞赏人事科侯科长为红星制药厂招了一名难得的人才,但更多的人质疑,“不可能!即使因为高考前夕耽误了复习,成为落榜生,就算他再优秀,也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一没受过高等教育,二未接触过专业知识,怎么可能提出这么先进的技术方案?”
七十年代末的专业人士当然无从知晓,在方翰民的前世经历中,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技术已经发展到高收率、高纯度和低污染的绿色环保阶段,在二车间刚完成的技改中,所采用的新工艺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分支。
有关领导的怀疑或好奇,过一段时间也就烟消云散了,但周围的同事们却对方翰民刮目相看,以前那些瞧不起他的正式职工,现在主动跟他交往,毕竟因为他的贡献,不仅改善了生产环境,还使酰化工段的奖金一举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在二车间高居榜首,即使放在全厂比较,也属于中上等。
不仅如此,车间技术员老吴千方百计跟方翰民套近乎,借着相互交流的机会,把二车间存在的其他技术问题拿出来探讨,实际上就是向方翰民讨教解决方案。一开始方翰民并不想跟老吴讨论与他无关的事,他是酰化工段的职工,其他工段做得好不好,跟他有什么关系?
谁让方翰民一有时间就捧着本书消磨时间,尽管那并不是什么唬人的“制药工艺开发”,而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但他给老吴留下了刻苦钻研制药工艺的深刻印象,特别是酰化工段新工艺取得了巨大成功,老吴对方翰民的钻研精神更加深信不疑。
前世的方翰民是RGP公司新药创制中心项目主管,对技术交流本来就持开放态度,加上老吴到了不耻下问的程度,人家好歹也是车间技术员,在一个临时工面前主动降低姿态,这让方翰民为之动容,他决定跟老吴认真讨论,对于老吴提到的几个技术问题,方翰民给出了他的分析和行之有效的建议,尽管老吴此后都把这些算作自己的功劳,并捞取了不少好处,方翰民也不在乎。
二车间有个铁粉还原工段,同样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甚至还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在跟方翰民的接触中,老吴试探性地论及此事,方翰民告诉他,铁粉还原的关键,在于铁粉的细度和搅拌工艺。
按照方翰民的建议对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实施改进后,不仅消除了铁粉还原工段的不安全因素,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
因为这项贡献,老吴获得了全市的技术革新标兵和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除了受到市级奖励,红星制药厂还给他涨了一级工资。但是,老吴从未向方翰民道过一声谢,在任何场合,只字不提方翰民的贡献。
因为老吴在酰化工段的简易办公室跟方翰民讨论技术问题,有些职工当时就在场,虽然他们听不懂方翰民的理论分析,但方翰民提出的工艺改进方法和实际操作建议,他们基本上都能听懂。另外,这些职工认为,二车间那些技术问题存在三四年了,老吴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在跟方翰民交流探讨之后,老吴就把问题解决了,这跟方翰民的建议不可能没有关系。
事后,酰化工段的职工们为方翰民抱不平,他们骂老吴吃独食,不厚道,把别人的贡献据为己有,“这人太奸诈了!哪有他这样的?得到方翰民的帮助,不领情不道谢,还理直气壮。”
“上级部门也是偏心眼,秀才对‘酰化’岗位的工艺改造,比老吴那些小修小补的贡献大多了,却只得了个二十块钱的车间奖励,找谁说理去?”
“你们别忘了,秀才只是个临时工,人家老吴是车间技术员,人和人没法比!”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工艺强国,重生之工艺强国最新章节,重生之工艺强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工艺强国,重生之工艺强国最新章节,重生之工艺强国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