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联军若只是要教训一下郑国,何须动辄二十五万的军队?
对于伍子胥的这种说法,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早在几年前,姬胜任用阳子居变法的时候,庆忌就已经预料到,郑国终有一日会内乱,甚至成为郑国覆灭的一大诱因。
只是,庆忌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
“伍子胥,你要救郑,需要多少人马?”
庆忌问了一句。
“至少八万!”
“寡人给你十万大军!”
“多谢大王!”
伍子胥郑重其事的拜谢。
……
下了大朝会后,庆忌在滋德殿,单独召见了伍子胥。
“子胥,这一仗,你准备怎么打?”
对于前线的战事,坐镇国都的庆忌不会随意插手,但是心里一定要有数。
“大王,臣从霸上大营起步骑十万人,出崤函,借道于周王畿之地,将驰援新郑,联合郑军一定击退三晋联军的进犯。”
听到这话,庆忌不由得摇摇头。
“大王,可是臣的战略有何不妥?”
伍子胥有些揪心。
他的这一战略,中规中矩的,教人难以挑出毛病。
但,庆忌这一次又岂止是救郑那么简单?
“子胥,寡人不瞒你说。”
庆忌意味深长的说道:“此番救郑,只是次要目的。”
“自阳子居变法后,郑国益强,正好可趁着这一次机会,削弱郑国。”
“若我吴国救郑,占不到半点便宜,如何使得?”
庆忌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讲究的是实际利益,而非虚无缥缈的名声。
打名义之战的春秋时代,早已经远去。
现在这个大争之世,俨然就是“战国时代”了。
若不能为国谋利,庆忌何不能坐视郑国被三晋灭掉?
“大王,若要谋利,大王可遣使向郑伯订立国书,使郑国割让几座城邑。相信郑伯一定不会也不敢拒绝。”
“不。”
庆忌笑吟吟的道:“子胥,寡人又岂能干落井下石之事?”
“救郑,不一定非要发兵前往新郑。我吴军,可围韩救郑,围魏救郑。”
一听这话,伍子胥终于反应过来,恍然道:“大王之意,是图谋河西之地?”
“哈哈哈哈。知寡人者,伍子胥也!”
庆忌赞了一句,道:“子胥,你是一代兵法大家,沙场宿将,应当知晓河西之地的重要性。”
】
“我吴国的长安郡,号‘关中’,又有四塞之地的称号。”
“因为现在关中形胜有四大吴关,分别是东面的函谷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
“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原本是大吴为防止西戎牧马犯边而设立的,今西戎八国已为我吴国所灭,便是有些许叛乱,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南面的武关,主要是防的秦国,秦国已经覆灭。所以,武关没有多少的战略地位,但还是交通之咽喉。”
“剩下的函谷关,崤函之固,则是我吴国与关东列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庆忌的话都说得那么清楚,伍子胥又怎么可能不了解其中的深意?
吴国而今坐拥关中形胜之地,主要就是因为函谷关。
如历史上的秦国,没有函谷关,关中就没有形胜,谁想进来、都能进来,谁想揍、谁都能揍。
但是,函谷关要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秦国得占据河西之地。
函谷关以北有黄河拦阻,函谷关以南有秦岭封锁,这个时候的函谷关才能算是雄关真如铁。
打个比方说,黄河和秦岭是城墙,而函谷关就是城门。
而黄河这道城墙的西面,就是河西之地。所以,有河西之地,关中形胜才能成形。
无河西之地,关中形胜就没有意义。
关中没有形胜的结果,就是秦国只能任人宰割。
秦国要生存,就得拿下河西之地。
秦国要强大,也得拿下河西之地。
秦国要争霸,更得拿下河西之地。
所以,河西之地,是秦与晋、秦与魏之间的死结……
吴国现在就得拿下河西之地,这样才能依托黄河与秦岭、形成一个战略通道。
即便没有函谷关,也能把军队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河西是势,河西高原俯瞰三晋,而函谷关和崤函通道是险,有势才能有险,无势不仅无险,而且险还是别人的。
再者说,冷兵器时代的综合国力,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口。
而有了土地,特别是肥沃的土地,就会有足够基数的人口。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土地和人口是至关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河西之地位于洛水与黄河之间,涵及华阴、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和韩城等地。
河西之地的面积并不小,甚至可以说很大。
还因为居于黄河和洛河之间,所以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土地肥沃。
综合种种原因,吴国必须要拿下河西之地。
而在这个时候,河西之地在韩魏两国的手中,一部分,如华阴、大荔,则是属于吴国治下。
之前晋国被瓜分的时候,秦国倒是分到了河西之地,但是韩魏两国趁着吴国灭秦之际,已经占了回来。
庆忌要发兵围魏救郑的话,不要太简单。
因为,魏国的都城安邑,就在河东一带,距离吴国的三川郡,不过四五百里。
“大王,若要尽取河西之地,臣请再增兵五万!”
“寡人准了。”
庆忌很是大方,一挥手就又给了伍子胥五万人马。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吴国占据河西之地后,三晋会不会联军进攻吴国。
“子胥,这一回你若能为寡人,为吴国夺取河西之地。寡人当封你为武信君!”
“多谢大王!”
听到庆忌这样的承诺,伍子胥也是颇为激动。
何为“君”?
像熊轸、勾践那样的封君,只有一个继承者的名号,意义不大。
而武安君、武信君这样的封号,无疑是吴国将领所追求的最高荣誉。
孙武,已经被封为“武安君”,位极人臣,伍子胥又何尝不想紧随其后,跟孙武并驾齐驱?
……
郑国都城,新郑。
新郑,应名为“郑”。
新郑在上古称“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
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之后新郑为郐国。
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秦洧水间,仍为郑。
新郑的说法,只是坊间流传,官方认证的还是“郑”。
“杀!”
此时此刻,在新郑城的内外,喊杀声冲天而起,震荡云霄。
韩、赵、魏三国联军的将士,正在勐攻这座郑国的都城。
为了激励士气,振奋人心,郑伯姬胜不得不顶盔掼甲,握着阔剑在城头上督战,击退了三晋联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对于伍子胥的这种说法,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早在几年前,姬胜任用阳子居变法的时候,庆忌就已经预料到,郑国终有一日会内乱,甚至成为郑国覆灭的一大诱因。
只是,庆忌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
“伍子胥,你要救郑,需要多少人马?”
庆忌问了一句。
“至少八万!”
“寡人给你十万大军!”
“多谢大王!”
伍子胥郑重其事的拜谢。
……
下了大朝会后,庆忌在滋德殿,单独召见了伍子胥。
“子胥,这一仗,你准备怎么打?”
对于前线的战事,坐镇国都的庆忌不会随意插手,但是心里一定要有数。
“大王,臣从霸上大营起步骑十万人,出崤函,借道于周王畿之地,将驰援新郑,联合郑军一定击退三晋联军的进犯。”
听到这话,庆忌不由得摇摇头。
“大王,可是臣的战略有何不妥?”
伍子胥有些揪心。
他的这一战略,中规中矩的,教人难以挑出毛病。
但,庆忌这一次又岂止是救郑那么简单?
“子胥,寡人不瞒你说。”
庆忌意味深长的说道:“此番救郑,只是次要目的。”
“自阳子居变法后,郑国益强,正好可趁着这一次机会,削弱郑国。”
“若我吴国救郑,占不到半点便宜,如何使得?”
庆忌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讲究的是实际利益,而非虚无缥缈的名声。
打名义之战的春秋时代,早已经远去。
现在这个大争之世,俨然就是“战国时代”了。
若不能为国谋利,庆忌何不能坐视郑国被三晋灭掉?
“大王,若要谋利,大王可遣使向郑伯订立国书,使郑国割让几座城邑。相信郑伯一定不会也不敢拒绝。”
“不。”
庆忌笑吟吟的道:“子胥,寡人又岂能干落井下石之事?”
“救郑,不一定非要发兵前往新郑。我吴军,可围韩救郑,围魏救郑。”
一听这话,伍子胥终于反应过来,恍然道:“大王之意,是图谋河西之地?”
“哈哈哈哈。知寡人者,伍子胥也!”
庆忌赞了一句,道:“子胥,你是一代兵法大家,沙场宿将,应当知晓河西之地的重要性。”
】
“我吴国的长安郡,号‘关中’,又有四塞之地的称号。”
“因为现在关中形胜有四大吴关,分别是东面的函谷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
“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原本是大吴为防止西戎牧马犯边而设立的,今西戎八国已为我吴国所灭,便是有些许叛乱,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南面的武关,主要是防的秦国,秦国已经覆灭。所以,武关没有多少的战略地位,但还是交通之咽喉。”
“剩下的函谷关,崤函之固,则是我吴国与关东列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庆忌的话都说得那么清楚,伍子胥又怎么可能不了解其中的深意?
吴国而今坐拥关中形胜之地,主要就是因为函谷关。
如历史上的秦国,没有函谷关,关中就没有形胜,谁想进来、都能进来,谁想揍、谁都能揍。
但是,函谷关要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秦国得占据河西之地。
函谷关以北有黄河拦阻,函谷关以南有秦岭封锁,这个时候的函谷关才能算是雄关真如铁。
打个比方说,黄河和秦岭是城墙,而函谷关就是城门。
而黄河这道城墙的西面,就是河西之地。所以,有河西之地,关中形胜才能成形。
无河西之地,关中形胜就没有意义。
关中没有形胜的结果,就是秦国只能任人宰割。
秦国要生存,就得拿下河西之地。
秦国要强大,也得拿下河西之地。
秦国要争霸,更得拿下河西之地。
所以,河西之地,是秦与晋、秦与魏之间的死结……
吴国现在就得拿下河西之地,这样才能依托黄河与秦岭、形成一个战略通道。
即便没有函谷关,也能把军队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河西是势,河西高原俯瞰三晋,而函谷关和崤函通道是险,有势才能有险,无势不仅无险,而且险还是别人的。
再者说,冷兵器时代的综合国力,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口。
而有了土地,特别是肥沃的土地,就会有足够基数的人口。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土地和人口是至关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河西之地位于洛水与黄河之间,涵及华阴、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和韩城等地。
河西之地的面积并不小,甚至可以说很大。
还因为居于黄河和洛河之间,所以不仅交通便利而且土地肥沃。
综合种种原因,吴国必须要拿下河西之地。
而在这个时候,河西之地在韩魏两国的手中,一部分,如华阴、大荔,则是属于吴国治下。
之前晋国被瓜分的时候,秦国倒是分到了河西之地,但是韩魏两国趁着吴国灭秦之际,已经占了回来。
庆忌要发兵围魏救郑的话,不要太简单。
因为,魏国的都城安邑,就在河东一带,距离吴国的三川郡,不过四五百里。
“大王,若要尽取河西之地,臣请再增兵五万!”
“寡人准了。”
庆忌很是大方,一挥手就又给了伍子胥五万人马。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吴国占据河西之地后,三晋会不会联军进攻吴国。
“子胥,这一回你若能为寡人,为吴国夺取河西之地。寡人当封你为武信君!”
“多谢大王!”
听到庆忌这样的承诺,伍子胥也是颇为激动。
何为“君”?
像熊轸、勾践那样的封君,只有一个继承者的名号,意义不大。
而武安君、武信君这样的封号,无疑是吴国将领所追求的最高荣誉。
孙武,已经被封为“武安君”,位极人臣,伍子胥又何尝不想紧随其后,跟孙武并驾齐驱?
……
郑国都城,新郑。
新郑,应名为“郑”。
新郑在上古称“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
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之后新郑为郐国。
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秦洧水间,仍为郑。
新郑的说法,只是坊间流传,官方认证的还是“郑”。
“杀!”
此时此刻,在新郑城的内外,喊杀声冲天而起,震荡云霄。
韩、赵、魏三国联军的将士,正在勐攻这座郑国的都城。
为了激励士气,振奋人心,郑伯姬胜不得不顶盔掼甲,握着阔剑在城头上督战,击退了三晋联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吴霸春秋,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重生之吴霸春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吴霸春秋,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重生之吴霸春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