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大学,梅森数科学实验室。
王浩趁着研究的间歇期,处理一下实验室的工作。
最近几年时间里,梅森数实验室一直都在快速发展,所属研究员数量和质量都不断上升。
数学领域,包括比尔卡尔、保罗菲尔-琼斯、田虹,以及刚毕业的海伦,都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计算机方向上,人员影响力方面相对要差一些,但实验室的主项目方向,还是在数学计算机领域,正进行的几个项目都和计算机直接相关。
实验室已经准备评国家级重点,计算机方向上也不断扩充人员。
王浩关心的还是几个主项目,尤其是和航天局合作的项目,牵扯的数学核心算法是必须要做好的。
一些附带的简单问题,其他人就都能解决了。
但是,有些高难度的问题,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他还是要审核一下,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
这个工作要比原来轻松多了。
几年前,第一次接到航天局合作项目的时候,相关的核心算法问题,就只能由王浩一手完成。
现在则是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王浩只是负责审核和修正,而不是要从无到有的把所有算法工作都完成。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
王浩也不着急快速完成,有时间还抽空关心一下学生。
他手下的学生大多都毕业了,后来也没有再招收,但还是有两个博士生,一个是邱会安,另一个是丁志强。
他们都还没有完成博士论文。
读博是没有固定时间的,一般最低需要两年时间,长一些的甚至要四年、六年,海伦和陈蒙檬毕业的速度比较快,许超跟着张志强也很快毕业了。
邱会安的速度就慢一些。
他读研的时候就完成了勒让德猜想,个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
自从读博以后,邱会安一直不急不慢,没有着急去完成博士论文,而是耐心的做自己的研究。
王浩倒是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拿出更好的成果,而不是拿出一点小研究,拼凑一篇论文去毕业。
他对邱会安还是很期待的。
这天王浩正在实验室二楼走着,正巧到了学生工作间的门口,就听到了里面传来谈话声。
】
那是丁志强抱怨的声音,“真希望能快点毕业啊,我的论文到现在都没完成。”
“为什么?”邱会安有些不理解。
“我本来已经完成了。”丁志强说着语调都散发着郁闷的气息,“但给傅老师看的时候,他说作为王老师的学生,应该完成更有含金量的论文……”
邱会安摇头道,“我是问你为什么急着毕业。”
“啊?”
丁志强一时间有些想不通,“急着毕业,不正常吗?”
“你缺钱?”
“这个……倒没有。”丁志强只是个博士生,但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在计算组工作,个人还是很有水平的,每个月能拿到的补贴、奖金都超过两万,即便是毕业正式工作,也不一定能拿这么多。
邱会安道,“我倒是觉得读博的过程也是享受。”
他解释道,“你仔细想一想,我们所有时间都可以用来做自己的研究。如果等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可就不一定了,好多事情都会找上来。”
丁志强思考着点点头。
等博士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生活就肯定会变得不一样,即便只是当个讲师,也会有很多事情找上门。
比如,讲课就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他们没有教学或者其他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一心的做直接的研究,还能拿到比正常薪资更高的补贴,仔细想一下,确实还是很不错的。
王浩站在门口听着,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不管是对于丁志强也好,对于邱会安也好,读博确实是很轻松的。
这种能完全专注于研究的环境,确实是人生中很少有的。
如果博士毕业以后,就肯定要参加工作,必定就会有很多事情找上门。
当然也和个人心态有关。
邱会安是那种很专注的人,自然会享受做研究的过程,换做其他人也许就不一样了,可能会觉得毕业后更加轻松。
王浩不由得想到自己读博的过程,记忆中跟着潘卫国老师一起,一心做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似乎确实是很不错的回忆!
“读博的过程很重要,如果能享受过程,对人生也会是一种提升……”
王浩感叹着忽然凝住眉头,口中不断念叨着一个词,“过程、过程、过程……”
“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
“更重大?”
他站在原地动也不动,努力抓住的这一丝的灵感。
他想到了‘叠加力场边缘强湮灭力的间歇性问题’,同时想到了几年前研究半拓扑体系,获得的最重要灵感。
那是芝加哥大学的超导实验组,发表在《科学》杂志的实验研究内容,他们发现了一种碳、氢、硫的混合材料,高压环境下实现了室温的转变温度。
更重要的是,他们观察到二十摄氏度,没有实现超导转变温度时所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强度,要高于十五摄氏度,实现超导转变的情况。
简单来说,还没有进入超导状态时,所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场强更高。
那就可以用‘半拓扑体系’来解释,也就是混合气体通电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形态,没有拓扑的强压环境下,单侧缺口结构应对湮灭力的反应更大。
这个实验发现当时就引起了国际震动,而王浩则从中找到了灵感,通过计算完善了半拓扑体系的数学构造。
现在王浩则是想到了间歇性问题的关键,既然交流电方向不断改变,引起了导体内微观形态不断被拓扑,从而导致制造的反重力场边缘出现了间歇性问题。
那么不进入超导状态,不就可以了?
在没有进入超导状态的情况下,自然不存在‘微观形态被拓扑’的问题,也就不会存在间歇性问题。
以此来制造的反重力场,肯定是恒定而连续的,制造的叠加力场边缘也会是连续的,也就解决了场力间歇性问题。
“有道理啊!”
“只要不进入超导状态,自然就不存在场力间歇性问题。”
“所以,只要找到一种材料,可以在没有超导转变之前,就能够制造出反重力场,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到时候,就可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
王浩思考着眼前一亮,马上转身朝着外面走去,他要去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我们要做材料的基础研究,反重力的基础实验!”
“要找到一种材料,可以在没有进入超导状态前,就能制造出反重力场!”
“这对于强湮灭力的研究至关重要!”
“……”
王浩说明的研究方向,让好多人感到惊讶和诧异。
在他们看来,反重力场本来就是超导状态制造出来的,又怎么能在未实现超导状态时,就制造出反重力场?
何毅、向乾生、颜静等人都明白过来,因为他们曾经做过这个研究,甚至更深入一步,是去找一种材料,能在临近超导状态时,制造的反重力场强度更高。
后来国外有团队有了发现,王浩也以此完成了半拓扑体系的构架,研究就没有继续下去。
“这个研究竟然和强湮灭力有关?”何毅听着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王浩很确定的点头,“没错,这能帮助我们解决间歇性问题。”
“现在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制造出反重力场,也不要求强度更高。我们可以用最基础的设备,多测试一些材料。”
“明白了。”
何毅、向乾生等人一起点头,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
王浩确定下来的新方向,想要拿出成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研究只是对各种材料进行测试,使用的也只是最基础的反重力设备,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进行实验。
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需要的也只是时间而已。
现在只需要等结果就好了。
王浩只是说明了方向,并没有第一时间插手到实验中。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开放式超导电动机的设计完成,各个定制的部件被运送到了西海大学的机械自动化实验室。
之所以运送到机械自动化实验室,主要是因为实验室有完善的测试设备,等测试全部完成确定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电动机才会被运送到反重力飞行器的实验基地。
超导电动机的组装并不算复杂,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随后就准备进行整体的测试。
测试工作大部分还是由反重力飞行器组的人完成。
启动、转速检测、功率输出控制、最大转速,好多项的测试工作,一步步的慢慢进行着,大量数据被记录,电机也在测试中,不断被修正完善。
每当发现一个问题,王浩马上就组织相关人员着手解决。
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电动机已经能够正常运行,并可以稳定控制转速、输出功率。
下一步就是进入到‘持续运转检测’,就是让电机进行长时间运转,看是否会出现什么问题。
王浩想起了开放式超导电机的设计人--首都大学的窦延教授。
之前在首都大学和窦延教授谈开放式电机问题时,窦延就很感兴趣的表示,希望等电机制造出来以后,能过来看一下实物,毕竟是他自己的设计,还是想能亲眼见到,依靠设计制造出的电机。
现在电机大部分测试完成,王浩还是觉得决定邀请窦延过来看看。
窦延知道了消息以后,感到非常的惊讶,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依靠自己的设计制造出了成品,甚至还进行了一定的测试。
他和王浩通电话的时候,只是听了几句就决定买机票来西海。
第二天,窦延就来了。
窦延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因为担心牵扯保密性问题,他就干脆一个人上路,想到自己所涉及的开放式超导电机,已经被制造出了成品,就感到非常的激动和兴奋。
他实在有些迫不及待。
等到了西海市以后,他马不停蹄的来到西海大学,找到了机械自动化实验室,就见到了正走出来的王浩。
王浩知道窦延要过来,只是没有想到速度这么快,他还是热情的和窦延握手,“窦教授,一路辛苦了!”
窦延轻轻点头,马上问道,“王院士,别介意我来的快,实在是忍不住啊。”
“我完全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制造出了成品,还进入到测试中,我是真想看看啊!”
窦延的团队没有充足的经费,开放式超导电机只能存在于设计中。
现在成品被制造出来,也等于自己的研究转化为实物,心里确实感到非常的激动,王浩看到他这个样子,也干脆不再寒暄,而是带着他一起进了实验室,直接去装配间见到了正在测试中的超导电机。
窦延朝着电机走过去,还围着转了好几圈,仔细的看了好半天,扭过头疑惑道,“王院士,这是我们设计的电机?”
“对啊。”
王浩肯定的点头,“就是你们的设计。我们只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修正。”
窦延这才了然的点头,随后问道,“能不能给我一份测试报告?不牵扯保密吧?”
“窦教授,你是设计人,当然没问题。”王浩朝着旁边一挥手,有个工作人员就递上了一份测试参数报告。
窦延是超导电机的专业人士,他马上关注到最主要的几个数据--
最大转速,比最初增强了三倍多;
稳定性测试持续四个小时,散热系统曲线偏离在可控范围内;
功率控制一直很稳定,输出抗压测试比设计的最高强度,还要高出三倍……
窦延脸上的表情,从凝重变成了迷茫,他扫了一眼测试数据,又扭过头仔细看了下,和自己设计印象中完全不同的电机,旋即满脸不解的问向王浩,“王院士,你确定这是我们团队设计的开放式超导电机?”
“对啊?”王浩肯定的点头。
窦延依旧非常不解,他耐心的解释问道,“可是,这台电机,不管是外观,还是整体参数、性能以及其他指标,都和我们的设计有很大差别,准确的说,是提升了好几倍,而且还能保证控制稳定性……”
“你说这个啊!”
王浩恍然道,“我刚才就说了,我们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修正。”
“‘一些’改进和修正?”
窦延满脸都写着不能理解,他用力的咧了下嘴,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这叫‘一些’改进?
他思考着都开始忍不住怀疑,给王浩一个五棱宏光的设计图,是不是能通过‘一些改进’制造出一台兰博基尼?
王浩趁着研究的间歇期,处理一下实验室的工作。
最近几年时间里,梅森数实验室一直都在快速发展,所属研究员数量和质量都不断上升。
数学领域,包括比尔卡尔、保罗菲尔-琼斯、田虹,以及刚毕业的海伦,都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计算机方向上,人员影响力方面相对要差一些,但实验室的主项目方向,还是在数学计算机领域,正进行的几个项目都和计算机直接相关。
实验室已经准备评国家级重点,计算机方向上也不断扩充人员。
王浩关心的还是几个主项目,尤其是和航天局合作的项目,牵扯的数学核心算法是必须要做好的。
一些附带的简单问题,其他人就都能解决了。
但是,有些高难度的问题,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他还是要审核一下,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
这个工作要比原来轻松多了。
几年前,第一次接到航天局合作项目的时候,相关的核心算法问题,就只能由王浩一手完成。
现在则是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王浩只是负责审核和修正,而不是要从无到有的把所有算法工作都完成。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
王浩也不着急快速完成,有时间还抽空关心一下学生。
他手下的学生大多都毕业了,后来也没有再招收,但还是有两个博士生,一个是邱会安,另一个是丁志强。
他们都还没有完成博士论文。
读博是没有固定时间的,一般最低需要两年时间,长一些的甚至要四年、六年,海伦和陈蒙檬毕业的速度比较快,许超跟着张志强也很快毕业了。
邱会安的速度就慢一些。
他读研的时候就完成了勒让德猜想,个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
自从读博以后,邱会安一直不急不慢,没有着急去完成博士论文,而是耐心的做自己的研究。
王浩倒是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拿出更好的成果,而不是拿出一点小研究,拼凑一篇论文去毕业。
他对邱会安还是很期待的。
这天王浩正在实验室二楼走着,正巧到了学生工作间的门口,就听到了里面传来谈话声。
】
那是丁志强抱怨的声音,“真希望能快点毕业啊,我的论文到现在都没完成。”
“为什么?”邱会安有些不理解。
“我本来已经完成了。”丁志强说着语调都散发着郁闷的气息,“但给傅老师看的时候,他说作为王老师的学生,应该完成更有含金量的论文……”
邱会安摇头道,“我是问你为什么急着毕业。”
“啊?”
丁志强一时间有些想不通,“急着毕业,不正常吗?”
“你缺钱?”
“这个……倒没有。”丁志强只是个博士生,但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在计算组工作,个人还是很有水平的,每个月能拿到的补贴、奖金都超过两万,即便是毕业正式工作,也不一定能拿这么多。
邱会安道,“我倒是觉得读博的过程也是享受。”
他解释道,“你仔细想一想,我们所有时间都可以用来做自己的研究。如果等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可就不一定了,好多事情都会找上来。”
丁志强思考着点点头。
等博士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生活就肯定会变得不一样,即便只是当个讲师,也会有很多事情找上门。
比如,讲课就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他们没有教学或者其他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一心的做直接的研究,还能拿到比正常薪资更高的补贴,仔细想一下,确实还是很不错的。
王浩站在门口听着,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不管是对于丁志强也好,对于邱会安也好,读博确实是很轻松的。
这种能完全专注于研究的环境,确实是人生中很少有的。
如果博士毕业以后,就肯定要参加工作,必定就会有很多事情找上门。
当然也和个人心态有关。
邱会安是那种很专注的人,自然会享受做研究的过程,换做其他人也许就不一样了,可能会觉得毕业后更加轻松。
王浩不由得想到自己读博的过程,记忆中跟着潘卫国老师一起,一心做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似乎确实是很不错的回忆!
“读博的过程很重要,如果能享受过程,对人生也会是一种提升……”
王浩感叹着忽然凝住眉头,口中不断念叨着一个词,“过程、过程、过程……”
“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
“更重大?”
他站在原地动也不动,努力抓住的这一丝的灵感。
他想到了‘叠加力场边缘强湮灭力的间歇性问题’,同时想到了几年前研究半拓扑体系,获得的最重要灵感。
那是芝加哥大学的超导实验组,发表在《科学》杂志的实验研究内容,他们发现了一种碳、氢、硫的混合材料,高压环境下实现了室温的转变温度。
更重要的是,他们观察到二十摄氏度,没有实现超导转变温度时所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强度,要高于十五摄氏度,实现超导转变的情况。
简单来说,还没有进入超导状态时,所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场强更高。
那就可以用‘半拓扑体系’来解释,也就是混合气体通电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形态,没有拓扑的强压环境下,单侧缺口结构应对湮灭力的反应更大。
这个实验发现当时就引起了国际震动,而王浩则从中找到了灵感,通过计算完善了半拓扑体系的数学构造。
现在王浩则是想到了间歇性问题的关键,既然交流电方向不断改变,引起了导体内微观形态不断被拓扑,从而导致制造的反重力场边缘出现了间歇性问题。
那么不进入超导状态,不就可以了?
在没有进入超导状态的情况下,自然不存在‘微观形态被拓扑’的问题,也就不会存在间歇性问题。
以此来制造的反重力场,肯定是恒定而连续的,制造的叠加力场边缘也会是连续的,也就解决了场力间歇性问题。
“有道理啊!”
“只要不进入超导状态,自然就不存在场力间歇性问题。”
“所以,只要找到一种材料,可以在没有超导转变之前,就能够制造出反重力场,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到时候,就可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
王浩思考着眼前一亮,马上转身朝着外面走去,他要去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我们要做材料的基础研究,反重力的基础实验!”
“要找到一种材料,可以在没有进入超导状态前,就能制造出反重力场!”
“这对于强湮灭力的研究至关重要!”
“……”
王浩说明的研究方向,让好多人感到惊讶和诧异。
在他们看来,反重力场本来就是超导状态制造出来的,又怎么能在未实现超导状态时,就制造出反重力场?
何毅、向乾生、颜静等人都明白过来,因为他们曾经做过这个研究,甚至更深入一步,是去找一种材料,能在临近超导状态时,制造的反重力场强度更高。
后来国外有团队有了发现,王浩也以此完成了半拓扑体系的构架,研究就没有继续下去。
“这个研究竟然和强湮灭力有关?”何毅听着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王浩很确定的点头,“没错,这能帮助我们解决间歇性问题。”
“现在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制造出反重力场,也不要求强度更高。我们可以用最基础的设备,多测试一些材料。”
“明白了。”
何毅、向乾生等人一起点头,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
王浩确定下来的新方向,想要拿出成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研究只是对各种材料进行测试,使用的也只是最基础的反重力设备,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进行实验。
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需要的也只是时间而已。
现在只需要等结果就好了。
王浩只是说明了方向,并没有第一时间插手到实验中。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开放式超导电动机的设计完成,各个定制的部件被运送到了西海大学的机械自动化实验室。
之所以运送到机械自动化实验室,主要是因为实验室有完善的测试设备,等测试全部完成确定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电动机才会被运送到反重力飞行器的实验基地。
超导电动机的组装并不算复杂,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随后就准备进行整体的测试。
测试工作大部分还是由反重力飞行器组的人完成。
启动、转速检测、功率输出控制、最大转速,好多项的测试工作,一步步的慢慢进行着,大量数据被记录,电机也在测试中,不断被修正完善。
每当发现一个问题,王浩马上就组织相关人员着手解决。
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电动机已经能够正常运行,并可以稳定控制转速、输出功率。
下一步就是进入到‘持续运转检测’,就是让电机进行长时间运转,看是否会出现什么问题。
王浩想起了开放式超导电机的设计人--首都大学的窦延教授。
之前在首都大学和窦延教授谈开放式电机问题时,窦延就很感兴趣的表示,希望等电机制造出来以后,能过来看一下实物,毕竟是他自己的设计,还是想能亲眼见到,依靠设计制造出的电机。
现在电机大部分测试完成,王浩还是觉得决定邀请窦延过来看看。
窦延知道了消息以后,感到非常的惊讶,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依靠自己的设计制造出了成品,甚至还进行了一定的测试。
他和王浩通电话的时候,只是听了几句就决定买机票来西海。
第二天,窦延就来了。
窦延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因为担心牵扯保密性问题,他就干脆一个人上路,想到自己所涉及的开放式超导电机,已经被制造出了成品,就感到非常的激动和兴奋。
他实在有些迫不及待。
等到了西海市以后,他马不停蹄的来到西海大学,找到了机械自动化实验室,就见到了正走出来的王浩。
王浩知道窦延要过来,只是没有想到速度这么快,他还是热情的和窦延握手,“窦教授,一路辛苦了!”
窦延轻轻点头,马上问道,“王院士,别介意我来的快,实在是忍不住啊。”
“我完全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制造出了成品,还进入到测试中,我是真想看看啊!”
窦延的团队没有充足的经费,开放式超导电机只能存在于设计中。
现在成品被制造出来,也等于自己的研究转化为实物,心里确实感到非常的激动,王浩看到他这个样子,也干脆不再寒暄,而是带着他一起进了实验室,直接去装配间见到了正在测试中的超导电机。
窦延朝着电机走过去,还围着转了好几圈,仔细的看了好半天,扭过头疑惑道,“王院士,这是我们设计的电机?”
“对啊。”
王浩肯定的点头,“就是你们的设计。我们只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修正。”
窦延这才了然的点头,随后问道,“能不能给我一份测试报告?不牵扯保密吧?”
“窦教授,你是设计人,当然没问题。”王浩朝着旁边一挥手,有个工作人员就递上了一份测试参数报告。
窦延是超导电机的专业人士,他马上关注到最主要的几个数据--
最大转速,比最初增强了三倍多;
稳定性测试持续四个小时,散热系统曲线偏离在可控范围内;
功率控制一直很稳定,输出抗压测试比设计的最高强度,还要高出三倍……
窦延脸上的表情,从凝重变成了迷茫,他扫了一眼测试数据,又扭过头仔细看了下,和自己设计印象中完全不同的电机,旋即满脸不解的问向王浩,“王院士,你确定这是我们团队设计的开放式超导电机?”
“对啊?”王浩肯定的点头。
窦延依旧非常不解,他耐心的解释问道,“可是,这台电机,不管是外观,还是整体参数、性能以及其他指标,都和我们的设计有很大差别,准确的说,是提升了好几倍,而且还能保证控制稳定性……”
“你说这个啊!”
王浩恍然道,“我刚才就说了,我们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修正。”
“‘一些’改进和修正?”
窦延满脸都写着不能理解,他用力的咧了下嘴,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这叫‘一些’改进?
他思考着都开始忍不住怀疑,给王浩一个五棱宏光的设计图,是不是能通过‘一些改进’制造出一台兰博基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