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对撞机项目,实在是太复杂、太麻烦了。
要建造一座大型的粒子对撞机,需要的时间最低也是五年起步的,不谈建造需要的时间,他们还很缺少相关的人才。
但是,基础研究是必须的。
如果没有粒子级别的实验研究,后续再做一些全新的研究,可能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也就是缺少理论支持。
粒子级别的研究关系到最底层的理论,关系到湮灭物理的基础构架,也直接关系到物理的终极追求——
力学的统一!
实际上,保罗菲尔-琼斯说‘缺少粒子级的研究’,王浩对此深有体会,几年前他就希望能够解析电磁力,结果就发现理论相关的缺失。
保罗菲尔-琼斯、海伦的研究领域也一样,他们希望能够把湮灭理论和粒子物理结合在一起,但一直到现在,相关的成果都像是在‘打擦边球’,只是通过一些共性,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却无法闭环的数学逻辑。
“粒子级的研究关系到理论。”
“到了实验中,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是未来必须要做的……”
王浩和其他人商议一番以后,就做出了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决定,但他们所见到的并不是常规的粒子对撞机,而是要在粒子加速器以及其他部分,添加很多个强湮灭力场制造设备,最好是让通道完全被强湮灭力场所覆盖。
这就需要很多的强湮灭力场设备,甚至要进行‘制造大范围强湮灭力场技术’的研究。
湮灭粒子实验组的研究方向,一直都是追求制造更高的‘场力强度’,他们的常规设备制造出的场力,覆盖范围还是太小了。
‘增加覆盖范围’的研究,也能算是湮灭力场技术的新方向了。
“场力强度,倒不需要太高,三倍率到六倍率就足够了。”
“在四倍左右的光速状态下,足以完成绝大部分研究,如果再有需求,后续还可以进行调整。”
“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建造大型的对撞机……”
王浩做出了决定以后,马上联系了科技部门,和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谈了下,同时也让耀军去做项目倡议,他很确定的说道,“我已经和科技部门打招呼了,你号召对撞机项目,用我的名义也可以。”
“这样审批速度应该会很快。”
阎耀军听了以后非常兴奋,他的老师胡厚荣为对撞机项目奔走了十几年,结果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胡厚荣退休了,他成为了国内粒子对撞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也同样开始为粒子对撞机项目奔走,但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有了王浩院士的支持,到时候肯定会一路畅通。
阎耀军兴奋中还是提醒王浩说道,“王院士,上次我就说过了,这个项目主要问题是没有人才。”
“即便是对撞机建成了,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做研究。”
“大型对撞机维持就需要上千物理学家,还需要几千个各领域的工程人员,比如,计算机工程师。”
“最主要还是有经验的粒子物理学者……”
“这个领域的人才太少了。”
这就是发展问题。
现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学者数量还赶不上三十年前,因为当时和核子组织是有合作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也进行持续不断的运行。
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国内和核子组织暂停了合作,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验也没有再进行。
两者加在一起,就导致粒子物理领域的学者根本无事可做。
有的干脆专心研究理论物理,有的则是半放弃状态,安心投入到教育工作,还有的转到其他领域。
比如,湮灭物理,就吸引了大量粒子物理领域的人才。
这些人当然还可以投入到工作中,但其中大部分年纪已经大了,再等上几年就更不用多说,高能所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在排队退休。
胡厚荣也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阎耀军才会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否则他根本不可能排上名。
“人才断层啊!”
王浩感慨了一句,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他思考了是否应该继续核子组织进行合作?
当然并不是常规的合作。
如果是继续进行常规对撞实验,国内派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合作起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或许可以借助核子组织,开启初期的研究?”
王浩仔细思考了一阵,干脆决定跑一趟首都,一方面是正式宣布自己支持对撞机项目,并参与相关的讨论会议。
另一方面,也和相关部门沟通一下,讨论和核子组织合作的可能。
……
很快。
王浩就到了首都,并见到了科技领域的领导层,他说起了粒子级研究的需求,还带上了阎耀军,说起了粒子对撞机项目。
阎耀军一起见到了领导层,他表现的还是有些忐忑的。
想到要申请几百、上千亿级别的项目,他甚至忍不住浑身颤抖,但没有想到的是,他和几个领导见面以后,都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听到领导之一的徐老师说道,“粒子对撞机项目讨论了十几年,后来暂停了。”
“现在王院士你支持,而且有这方面的研究需求,项目肯定就没有问题了。”
“决策上,你放心,我们科技部门全力支持……”
阎耀军都听愣了。
他本来觉得和领导层说完以后,还要召开好几次会议做报告说明,直到说服大批的学者支持,再去讨论好项目资金问题,领导们才能做出批准决定。
结果……
王浩说了几句话,就决定了几百上千亿的项目?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一定认为是假的,同时也不由感叹起王浩的影响力,简直是太惊人了。
王浩还在继续说道,“我还有个想法。阎教授指出,国内相关领域的人才很少,而且我们的研究需要很多基础数据。”
“这样,我们可以和核子组织进行合作,支持他们对撞机的粒子对撞点周边制造大片的强湮灭力场。”
“那么就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
“我们能以此来加强合作,派出更多的团队加入到实验中,就能培养大批量的人才,为我们的新对撞机运行做准备。”
领导之一的周老师马上问道,“他们拿到了设备,会不会逆向出强湮灭力场技术?”
所有人都看见了王浩。
他们对于强湮灭力场技术太重视了,原来只是‘高端强湮灭力场技术’才有意义,是因为场力强度足够高,才能够制造出一阶材料和磁化材料。
现在强湮灭力场则牵扯到了湮灭粒子技术,湮灭粒子,可是能提供无限能源的技术。
王浩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先让阎耀军离开一下,阎耀军就郁闷离开了,他确实没资格听这么重要的的内容。
王浩继续说道,“我们不需要提供多么高端的设备,高压混合材料支持制造的两到三倍率场力设备就足够了。”
“我们的底层技术核心还是β超导材料。”
“高压混合材料支持的技术早已经被淘汰了,能制造的场力强度最高只有八倍率,无法用于材料大批量生产,同样的,也很难用于湮灭粒子实验。”
“格鲁姆湖计划组一直都在做相关的研究,前一段时间,他们制造出了直流反重力场,那么制造出强湮灭力场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并不是直接提供技术,就只是提供设备而已,可以合作的方式,让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接手。”
“核子组织的对撞机需要改进升级,等他们拿到设备最少也是半年后了,那时候,格鲁姆湖项目组的研究也许都有了进展……”
他仔细说了一下,随后补充一句,“格鲁姆湖计划组里还是有能人的。”
王浩对于格鲁姆湖项目组掌握直流反重力技术都有些惊讶。
虽然只是高压混合材料制造出来的,但公开强度达到了15%,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几个领导仔细讨论了一下,有人问道,“王院士,你再仔细说一下湮灭粒子实验的问题。我刚才听你说‘很难用于实验’,是否也可以呢?”
王浩点头道,“从理论上是可能的,但首先,即便他们知道实验方法,想完成装置的设计也需要几年时间。”
“另外,用高压混合材料支持的技术去做湮灭粒子实验,成功的概率极低。”
“安全是个大问题,高压管道本来就有安全风险,只要实验出现差错,就可能会发生大爆炸,设备上方制造高热源,温度传导就是个问题,那么就需要把大量的空间放在安全保护上。”
“即便他们过五关、斩六将,误打误撞的掌握了技术,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
“高压混合材料,再加上低倍率的强湮灭力场,无法支持制造高热源,最多也只能用作建造弱化的清洁发电站,其效率甚至赶不上风力发电……”
王浩说了很多。
最关键有几点,一个是技术可能会被格鲁姆湖项目组研究出来,第二就是技术无法应用于湮灭粒子实验。
第三是,高压混合材料相关的强湮灭力场,无法应用于批量材料生产,也不牵扯核心技术问题,
用一项弱化版的鸡肋技术,换取经费以及和核子组织研究的机会,肯定是值得的。
有了金钱和人才培养的双重回报,也能依靠这批人才掌控新制造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围绕新的对撞机就能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到时候,再引入国际人才,就能把粒子对撞机所在地打造成国际粒子物理的核心。
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
面对强湮灭力场的技术问题,领导层也不可能直接通过,他们还要进行后续的讨论。
保密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论证。
但是,他们认为王浩的提议也很可行,毕竟就只是一项‘被淘汰’、‘没有实际价值’的技术。
所以科技部门就在强湮灭力场技术上松口了。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连续做申请,希望能在强湮灭力场的研究上,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进行合作,但一直都是被直接拒绝。
湮灭组织,屡败屡战。
一次申请被拒绝,就再申请第二次,反正也只是做一下书面申请,万一就能谈谈呢?
比尔-布莱恩是这么想的。
尤尼尔-诺沃提尼也这么想。
但他们认为合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为区域性强湮灭力场已经确定和湮灭粒子技术直接相关。
“湮灭粒子技术,可不一般啊!”
“种花家那边,几乎不可能和我们合作,他们还依靠湮灭粒子技术,想制造出光压发动机……”
比尔-布莱恩苦闷的说道。
诺沃提尼跟着点头。
他们知道想要进行合作根本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忍不住非常的郁闷,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合作问题,而是格鲁姆湖项目组研发出了‘直流反重力技术’。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早就不争夺‘第一’了,他们把格鲁姆湖项目组看做是直接竞争对手,落后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没关系,只要能超过格鲁姆湖计划组就可以了。
结果……
还是落后了!
比尔-布莱恩甚至在为明年的经费发愁,他预计经费最少会被砍掉一半儿,到时候,很多研究都要被迫暂停。
尤尼尔-诺沃提尼忽然惊呼一句,“比尔,你肯定猜不到我收到什么。”
“科技部门的回复!”
“他们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说……和我们谈一下其他领域的合作?什么意思?”
比尔-布莱恩马上站了起来,果断道,“管他什么意思,赶紧派人过去!不,我自己去!”
“我也去!”
诺沃提尼也非常的果断。
他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依靠自己进行研究,花掉大量的经费都不一定有成果。
格鲁姆湖计划组花掉几十亿美元,研究出了高压混合材料支持直流反重力技术,他们花掉几十亿美元,也许会一无所获。
他们的经费远远比不上格鲁姆湖计划组。
自己做研究,得不偿失!
如果和种花家进行合作,直接得到技术,就能进行大量的基础实验,至于技术原理是什么,后续可以慢慢的研究。
另外,有一台区域性强湮灭力场设备在手,还会担心没经费吗?
他们马上决定一起飞往种花家。
要建造一座大型的粒子对撞机,需要的时间最低也是五年起步的,不谈建造需要的时间,他们还很缺少相关的人才。
但是,基础研究是必须的。
如果没有粒子级别的实验研究,后续再做一些全新的研究,可能都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也就是缺少理论支持。
粒子级别的研究关系到最底层的理论,关系到湮灭物理的基础构架,也直接关系到物理的终极追求——
力学的统一!
实际上,保罗菲尔-琼斯说‘缺少粒子级的研究’,王浩对此深有体会,几年前他就希望能够解析电磁力,结果就发现理论相关的缺失。
保罗菲尔-琼斯、海伦的研究领域也一样,他们希望能够把湮灭理论和粒子物理结合在一起,但一直到现在,相关的成果都像是在‘打擦边球’,只是通过一些共性,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却无法闭环的数学逻辑。
“粒子级的研究关系到理论。”
“到了实验中,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是未来必须要做的……”
王浩和其他人商议一番以后,就做出了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决定,但他们所见到的并不是常规的粒子对撞机,而是要在粒子加速器以及其他部分,添加很多个强湮灭力场制造设备,最好是让通道完全被强湮灭力场所覆盖。
这就需要很多的强湮灭力场设备,甚至要进行‘制造大范围强湮灭力场技术’的研究。
湮灭粒子实验组的研究方向,一直都是追求制造更高的‘场力强度’,他们的常规设备制造出的场力,覆盖范围还是太小了。
‘增加覆盖范围’的研究,也能算是湮灭力场技术的新方向了。
“场力强度,倒不需要太高,三倍率到六倍率就足够了。”
“在四倍左右的光速状态下,足以完成绝大部分研究,如果再有需求,后续还可以进行调整。”
“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建造大型的对撞机……”
王浩做出了决定以后,马上联系了科技部门,和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谈了下,同时也让耀军去做项目倡议,他很确定的说道,“我已经和科技部门打招呼了,你号召对撞机项目,用我的名义也可以。”
“这样审批速度应该会很快。”
阎耀军听了以后非常兴奋,他的老师胡厚荣为对撞机项目奔走了十几年,结果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胡厚荣退休了,他成为了国内粒子对撞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也同样开始为粒子对撞机项目奔走,但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有了王浩院士的支持,到时候肯定会一路畅通。
阎耀军兴奋中还是提醒王浩说道,“王院士,上次我就说过了,这个项目主要问题是没有人才。”
“即便是对撞机建成了,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做研究。”
“大型对撞机维持就需要上千物理学家,还需要几千个各领域的工程人员,比如,计算机工程师。”
“最主要还是有经验的粒子物理学者……”
“这个领域的人才太少了。”
这就是发展问题。
现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学者数量还赶不上三十年前,因为当时和核子组织是有合作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也进行持续不断的运行。
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国内和核子组织暂停了合作,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验也没有再进行。
两者加在一起,就导致粒子物理领域的学者根本无事可做。
有的干脆专心研究理论物理,有的则是半放弃状态,安心投入到教育工作,还有的转到其他领域。
比如,湮灭物理,就吸引了大量粒子物理领域的人才。
这些人当然还可以投入到工作中,但其中大部分年纪已经大了,再等上几年就更不用多说,高能所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在排队退休。
胡厚荣也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阎耀军才会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否则他根本不可能排上名。
“人才断层啊!”
王浩感慨了一句,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他思考了是否应该继续核子组织进行合作?
当然并不是常规的合作。
如果是继续进行常规对撞实验,国内派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合作起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或许可以借助核子组织,开启初期的研究?”
王浩仔细思考了一阵,干脆决定跑一趟首都,一方面是正式宣布自己支持对撞机项目,并参与相关的讨论会议。
另一方面,也和相关部门沟通一下,讨论和核子组织合作的可能。
……
很快。
王浩就到了首都,并见到了科技领域的领导层,他说起了粒子级研究的需求,还带上了阎耀军,说起了粒子对撞机项目。
阎耀军一起见到了领导层,他表现的还是有些忐忑的。
想到要申请几百、上千亿级别的项目,他甚至忍不住浑身颤抖,但没有想到的是,他和几个领导见面以后,都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听到领导之一的徐老师说道,“粒子对撞机项目讨论了十几年,后来暂停了。”
“现在王院士你支持,而且有这方面的研究需求,项目肯定就没有问题了。”
“决策上,你放心,我们科技部门全力支持……”
阎耀军都听愣了。
他本来觉得和领导层说完以后,还要召开好几次会议做报告说明,直到说服大批的学者支持,再去讨论好项目资金问题,领导们才能做出批准决定。
结果……
王浩说了几句话,就决定了几百上千亿的项目?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一定认为是假的,同时也不由感叹起王浩的影响力,简直是太惊人了。
王浩还在继续说道,“我还有个想法。阎教授指出,国内相关领域的人才很少,而且我们的研究需要很多基础数据。”
“这样,我们可以和核子组织进行合作,支持他们对撞机的粒子对撞点周边制造大片的强湮灭力场。”
“那么就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
“我们能以此来加强合作,派出更多的团队加入到实验中,就能培养大批量的人才,为我们的新对撞机运行做准备。”
领导之一的周老师马上问道,“他们拿到了设备,会不会逆向出强湮灭力场技术?”
所有人都看见了王浩。
他们对于强湮灭力场技术太重视了,原来只是‘高端强湮灭力场技术’才有意义,是因为场力强度足够高,才能够制造出一阶材料和磁化材料。
现在强湮灭力场则牵扯到了湮灭粒子技术,湮灭粒子,可是能提供无限能源的技术。
王浩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先让阎耀军离开一下,阎耀军就郁闷离开了,他确实没资格听这么重要的的内容。
王浩继续说道,“我们不需要提供多么高端的设备,高压混合材料支持制造的两到三倍率场力设备就足够了。”
“我们的底层技术核心还是β超导材料。”
“高压混合材料支持的技术早已经被淘汰了,能制造的场力强度最高只有八倍率,无法用于材料大批量生产,同样的,也很难用于湮灭粒子实验。”
“格鲁姆湖计划组一直都在做相关的研究,前一段时间,他们制造出了直流反重力场,那么制造出强湮灭力场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并不是直接提供技术,就只是提供设备而已,可以合作的方式,让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接手。”
“核子组织的对撞机需要改进升级,等他们拿到设备最少也是半年后了,那时候,格鲁姆湖项目组的研究也许都有了进展……”
他仔细说了一下,随后补充一句,“格鲁姆湖计划组里还是有能人的。”
王浩对于格鲁姆湖项目组掌握直流反重力技术都有些惊讶。
虽然只是高压混合材料制造出来的,但公开强度达到了15%,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几个领导仔细讨论了一下,有人问道,“王院士,你再仔细说一下湮灭粒子实验的问题。我刚才听你说‘很难用于实验’,是否也可以呢?”
王浩点头道,“从理论上是可能的,但首先,即便他们知道实验方法,想完成装置的设计也需要几年时间。”
“另外,用高压混合材料支持的技术去做湮灭粒子实验,成功的概率极低。”
“安全是个大问题,高压管道本来就有安全风险,只要实验出现差错,就可能会发生大爆炸,设备上方制造高热源,温度传导就是个问题,那么就需要把大量的空间放在安全保护上。”
“即便他们过五关、斩六将,误打误撞的掌握了技术,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
“高压混合材料,再加上低倍率的强湮灭力场,无法支持制造高热源,最多也只能用作建造弱化的清洁发电站,其效率甚至赶不上风力发电……”
王浩说了很多。
最关键有几点,一个是技术可能会被格鲁姆湖项目组研究出来,第二就是技术无法应用于湮灭粒子实验。
第三是,高压混合材料相关的强湮灭力场,无法应用于批量材料生产,也不牵扯核心技术问题,
用一项弱化版的鸡肋技术,换取经费以及和核子组织研究的机会,肯定是值得的。
有了金钱和人才培养的双重回报,也能依靠这批人才掌控新制造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围绕新的对撞机就能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到时候,再引入国际人才,就能把粒子对撞机所在地打造成国际粒子物理的核心。
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
面对强湮灭力场的技术问题,领导层也不可能直接通过,他们还要进行后续的讨论。
保密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论证。
但是,他们认为王浩的提议也很可行,毕竟就只是一项‘被淘汰’、‘没有实际价值’的技术。
所以科技部门就在强湮灭力场技术上松口了。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连续做申请,希望能在强湮灭力场的研究上,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进行合作,但一直都是被直接拒绝。
湮灭组织,屡败屡战。
一次申请被拒绝,就再申请第二次,反正也只是做一下书面申请,万一就能谈谈呢?
比尔-布莱恩是这么想的。
尤尼尔-诺沃提尼也这么想。
但他们认为合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为区域性强湮灭力场已经确定和湮灭粒子技术直接相关。
“湮灭粒子技术,可不一般啊!”
“种花家那边,几乎不可能和我们合作,他们还依靠湮灭粒子技术,想制造出光压发动机……”
比尔-布莱恩苦闷的说道。
诺沃提尼跟着点头。
他们知道想要进行合作根本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忍不住非常的郁闷,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合作问题,而是格鲁姆湖项目组研发出了‘直流反重力技术’。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早就不争夺‘第一’了,他们把格鲁姆湖项目组看做是直接竞争对手,落后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没关系,只要能超过格鲁姆湖计划组就可以了。
结果……
还是落后了!
比尔-布莱恩甚至在为明年的经费发愁,他预计经费最少会被砍掉一半儿,到时候,很多研究都要被迫暂停。
尤尼尔-诺沃提尼忽然惊呼一句,“比尔,你肯定猜不到我收到什么。”
“科技部门的回复!”
“他们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说……和我们谈一下其他领域的合作?什么意思?”
比尔-布莱恩马上站了起来,果断道,“管他什么意思,赶紧派人过去!不,我自己去!”
“我也去!”
诺沃提尼也非常的果断。
他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依靠自己进行研究,花掉大量的经费都不一定有成果。
格鲁姆湖计划组花掉几十亿美元,研究出了高压混合材料支持直流反重力技术,他们花掉几十亿美元,也许会一无所获。
他们的经费远远比不上格鲁姆湖计划组。
自己做研究,得不偿失!
如果和种花家进行合作,直接得到技术,就能进行大量的基础实验,至于技术原理是什么,后续可以慢慢的研究。
另外,有一台区域性强湮灭力场设备在手,还会担心没经费吗?
他们马上决定一起飞往种花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