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秦朝时设立的官职,与丞相、太尉合称为三公。

  秦朝为中二千石,唐初为从三品,之后逐渐变为正三品。

  宋朝时为从二品,却已经沦为虚衔,从未真正设立过,最接近的人莫过于当年的司马光。

  御史大夫主要有两个职能,一个是作为丞相副手处理政事,因此有副丞相之称;另一个,则是作为监察机构御史台之长,负责监督百官,尤其是丞相。

  强如秦桧,也只是任职低一级的御史中丞,而现在的御史中丞,正是由枢密院使史弥远兼任着。

  郭默当朝要了御史大夫的官职,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可是,一时之间,又没有人能出来反驳他、阻止他。

  宋朝不设置这个职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御史大夫太过位高权重,有时候甚至都可以跟官家分庭抗礼。

  因此设不设置这个职位,最根本的利益点,恰恰就在官家赵扩这里,他会在乎吗?

  “薛卿,以你之见,燕王这个提议如何?”

  赵扩还是把球踢给了薛极,你不是想躲清静吗?

  朕就偏偏要你来发表一下看法,毕竟这是在任命官职,你身为吏部尚书,也责无旁贷。

  “官家,御史大夫自秦来有之,我大宋律法中,对于御史大夫的职权、规格、俸禄等,也是有明确规定的。”

  “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胜任,才空悬了几百年。如今是否设立,何人来当这个御史大夫,老臣以为官家圣裁即可。”

  这说了等于没说,还得官家赵扩自己来拍板。

  薛极也有些弄不明白,为什么官家就如此信任这个郭默呢?

  这也太没有底线了吧?

  “嗯,既然如此,朕就再乾纲独断一次。收回燕王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权,仅保留燕王护卫军,即日起兼任御史大夫。”

  “史相,你为大宋操劳多年,如今年事渐高,以朕之见,不如就去掉‘御史中丞’的头衔吧?也好多给年轻人加加担子。”

  “这...老臣遵旨——”

  史弥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精心策划地,一场针对郭默的弹劾,结果却让自己失去了最有力的喉舌——御史台。

  李知孝等一帮御史,自然是如丧考妣。

  原本憋着劲儿,要给御史台挣个大面子,没想到却赚了一位祖宗过来。

  大张旗鼓地弹劾燕王一事,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结尾,似乎更像一幕闹剧一样。

  官家赵扩都已经退朝走人了,很多文武大臣还没缓过劲儿来。

  “恭喜燕王殿下——”

  程珌、胡榘、孟宗政、岳珂、宋慈等重臣纷纷过来,向燕王道喜。

  其实,这些人昨晚在老程珌的串联下,私下已经定计。

  如果今日早朝燕王有所不测,这些人豁出性命,也是要力保的。

  当然,这里边知道郭默真实身份的,纯属就是在秀演技,而不知情的人,却是实实在在为郭默自身利益奔走。

  没想到,最终的结局会出现这样戏剧化的一幕。

  那可是御史大夫啊?

  事情没发生之前,谁敢想这个,恐怕连官家都想不到吧?

  太子殿下和史弥远,也先后走出了“大庆殿”,老薛极却像一下子苍老了很多,一边咳嗽着,一边迈着步子往外走。

  “薛尚书请留步——”

  突然,郭默分开众人,叫住了即将走出“大庆殿”的薛极。

  见到是郭默叫他,薛极有些吃惊,而郭默旁边的众人也不解其意,只有老程珌似乎料想到了什么。

  “燕王殿下有事,我等先行告退——”

  都是有眼力价的人,看到郭默叫住了薛极,众人也不好再待在这里,纷纷告辞。

  当然,老程珌除外,他虽然穿着礼部尚书的官服,却还兼着燕王府司马的职司。

  “不知燕王殿下唤住老夫,所谓何事?”

  薛极猜不透郭默的意思,索性就大大方方地问了出来。

  “无甚要事,方才总听到薛尚书在不断地咳嗽,似乎是肺腑之间出了问题,本王想着跟薛尚书约个时间,到府上帮您诊治一番。”

  郭默悠悠地道。

  “什么?”

  薛极有些诧异,他也考虑了很多种可能,却没想到这位燕王殿下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想给自己“治病”?

  “也许薛尚书还不知道,当今官家的身体,就是几年前由本王亲自调理的。”

  竟有此事?

  薛极努力回想着官家赵扩这几年的变化,虽然赵扩比薛极小了五岁,但在几年之前的身体,还赶不上老薛极。

  而现在看来,官家哪里像是已经五十五岁的人啊?

  整个人不仅红光满面的,这几年似乎连早朝都没断过?

  不像那些年,总有一些日子是在生病中,现在偶尔还会带着护卫,到临安城外打猎去。

  “哈哈,我说老薛啊,你看到老程我没,也是被燕王的回春妙手给调理的,如果到你府上不方便的话,干脆晚上都到我那里去好了。”

  闻弦歌而知雅意,一听郭默要给薛极“治病”,老程珌就明白燕王想干什么了。

  自己也是上了病假的折子,跑到洛阳城去“养伤”的。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燕王殿下那剂药,才叫做对症下药,自己不就痊愈了吗?

  不能说老程珌想的有错,只能说明他还是不完全了解郭默。

  郭默是想拿下薛极不假,但是,说给他治病也是真的。

  包括之前说的,给官家赵扩调理也不是虚言,只不过不是他亲自动的手而已。

  薛极看了一眼程珌,又跟郭默对视了十几个呼吸。

  “哎,也罢,既然是求殿下出手相救,又怎能让殿下屈尊?明日薛极亲自登门拜访就是了。”

  薛极说完,冲着郭默行了一礼,走出了“大庆殿”,似乎放下了很多,连走出的步伐都变得轻巧了一些。

  “程司马,这眼看也到饭点儿了,随我一起找官家蹭饭去吧?”

  郭默随意地说道,老程珌听了眼睛睁得大大的,这真的好吗?

  也没等他拒绝或答复,郭默先抬脚往皇宫里走去。

  “殿下等等老臣,给您当司马的俸禄还没下来,老臣正发愁没地儿吃饭呢......”

  程珌那么大的嗓门,都传出多远去,正好被从后宫赶来的老太监给听到了。

  抬眼就看到了前边走着的郭默,和后边撩着袍服在小跑的程珌。

  “咱这位七爷还真行,连堂堂的礼部尚书都被他给带跑偏了。”

  “燕王殿下,官家在福宁殿召见您,您随我前去吧——”

  老太监来到郭默近前,施了一礼道。

  “甚好,我正有事要去见官家,顺便烦劳御膳房,多准备两个人的饭菜送到福宁殿来。”

  郭默一招呼程珌,这燕王府的蹭饭二人组,径直就朝着福宁殿走去,一路上还争辩着待会儿要不要喝点酒下饭。

  “这都是什么人啊?”老太监摇了摇头。

  算了,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好在郭默所言跟官家的交代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人的饭菜而已。

  “臣郭默、程珌参见官家——”

  有外人在的时候,郭默还是要注意一下礼节的。

  “哦,来得这么快?程尚书也来了,有什么事吗?”

  赵扩刚刚让老太监去传郭默,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而且还跟程珌一起来的。

  “这个......启禀官家,礼部尚书兼枢密院副使程珌,还在闭门思过中,现在站在您面前的是燕王府司马程珌。”

  “这刚上任一天,燕王殿下还没给发俸禄,所以......”

  别看程珌在老太监面前说的很熘,真面对官家了,却始终没好意思说出最后那几个字。

  虽然大家相识几十年了,也不是没来皇宫里吃过饭,不过像今天这样硬是自己找上门来蹭饭的,尚属首次。

  “哈哈,爹爹,儿子这是带着我的司马,来您这里蹭饭来了——”

  郭默倒是理直气壮的说了出来,老程珌在旁边“嘿嘿”傻乐。

  “小七,你已经?”

  赵扩听到郭默竟然当着程珌的面,叫自己做“爹爹”,虽然名义上郭默是他的义子,但似乎这样叫也显得有些不妥。

  “爹爹,儿子已经跟程尚书说了实情,要不然能拐带一个礼部尚书,去我那里做王府的司马啊?”

  见大家都说透了,程珌也一反常态,郑重其事地冲着官家赵扩一躬到地。

  “官家,老臣为官家贺,为我大宋的江山社稷贺,老臣必定尽心辅左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程珌说完这些话,再抬起头的时候,眼睛里居然满含着泪水。

  郭默不是很理解程珌的想法,但作为同龄人,且一路走过了几十年的君臣,赵扩却能真切地感受到程珌的心情。

  赵扩也激动地从御书桉后边转出来,来到程珌面前,一手抓着老程珌的手,一手把郭默拉了过来。

  “朕多谢程卿!不错,默儿就是朕的亲生儿子,他是我儿子,是我的小七......”

  此时的赵扩,哪里还是一位官家?

  分明就是一个普通的老者,向自己多年的好友,炫耀自己的儿子罢了。

  这种感觉非常的奇妙,赵扩跟儿子相认也好几年了,因为事关重大,一直也没有完全公开。

  现在,能够在自己一位重臣面前,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对赵扩来讲,近乎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功夫不大,老太监再次回转,指挥着几名拎着食盒的小太监,将一盘盘精美的菜肴摆放出来。

  放在福宁殿内侧的圆形餐桌,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默儿啊,这‘桃花酿’可是不多了,回头你让‘桃花岛’再送来一些。”

  这几年,赵扩的身体一年好似一年,也开始适量地饮酒,但是一直只喝“桃花岛”特酿的药酒“桃花酿”。

  去腻消食、舒筋活血、补气养身,赵扩也慢慢地习惯了这个口味。

  “默儿,今日早朝那一幕,堪称神来之笔啊!最近大半年,这个御史台可是活跃的很,你可得花点儿力气,好好地整治一番。”

  的确,碍于祖宗的制度,这帮御史真发起飚来,你还杀不得罚不得,让斗志再起的赵扩都郁闷好几回了。

  “爹爹,这御史大夫是到手了,可是儿子对御史台那一摊子,还真是两眼一抹黑啊,手里又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难啊——”

  郭默还真不是虚言,在现在这个年月,找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文臣,难度实在太大了。

  要知道,后世的史学界,在评价宋朝这段历史的时候,从中分为两段。

  得出的结论是:北宋缺将,南宋缺相。

  南宋真正拿的出手的文臣,都还不能完全算是文臣,就是被后世称为“宋末三杰”的,张世杰、文天祥和陆秀夫。

  可是,现在张世杰是自己的大徒弟,才十几岁,拔苗助长也来不及啊。

  另外两位更不行,按原有的历史时间计算,文天祥和陆秀夫是同年生人,都要再过十三年才出生的。

  郭默这一“诉苦”,三人这酒也就喝得不痛快了。

  “默儿,你的意思是,御史台你也想像军队那样,找个合适的人替你打理着,自己只是把控大方向?”

  赵扩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在“大庆殿”上,郭默那么痛快地就交出了“如朕亲临”的金牌。

  一方面自己父子二人的关系在,另一方面,即便史弥远想调动郭默麾下那四支军队,真的能好使吗?

  未必会直接抗令不遵,最起码的阴奉阳违还是会出现的。

  这一点儿上,赵扩就有些羡慕自己的儿子,可惜啊,自己是真不具备那样的条件了。

  正在喝酒的程珌,突然把酒杯放了下来。

  “官家,殿下,要说能全面打理御史台的,老臣心中还真有这么一位。而且,以老臣看来,此时此刻也非此人出山不可。”

  “不过,这位的资格比老臣还要老,跟殿下又没什么瓜葛,当年还受了排挤,恐怕非官家亲自出马相请不可。”

  这老程珌,居然还卖起关子来了。

  “程卿,你所说的是?”

  赵扩一时还真没想起来,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让老程珌来推崇。

  御史台那也是朝廷一个重要的衙门,而且经过史弥远这么多年的经营,一般的人还真未必能弹弄得了。

  “官家,您难道忘记了卫泾卫清叔了吗?”

  卫泾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状元,与朱熹友善。

  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

  三年,参与谋诛韩侘胃,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忌,罢知潭州。

  “卫清叔?朕记得他似乎比朕还要年长十岁吧,现在还能出来做事吗?”

  卫泾也是当年朝中的一方大老,曾经署理过吏部,正是在薛极之前的吏部尚书,也是史弥远之前的御史中丞。

  却被史弥远一系排挤出了朝堂,这些年一直在地方做知州,好像还换了好几处,赵扩都记不得他最后的去处了。

  “官家有所不知,这个卫老头去年就上了折子请辞了,现在就住在西湖旁边他大儿子的宅子里,每天读读书、写写诗,最近还出了一本‘后乐集’。”

  “老臣半年前还曾经去拜访过他,卫老身体倍棒,去御史台折腾个三年五载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说到卫泾,程珌也尊敬的很,曾经也算是提携过自己,而且都是跟史弥远不对付的人。

  只是卫泾为人过于方正,不像程珌这样的世故圆滑,才被人排挤成功。

  “好,那明日朕就亲自走一趟卫府,求也要求卫清叔出山助默儿一臂之力!”

  赵扩也知道,这位卫泾心里也一定有怨气,毕竟当年人家遭排挤的时候,正是自己“不作为”的时候,才让史弥远一手遮天。

  现在,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铺路,就算舍了这张老脸,也在所不惜。

  赵扩也清楚,如今这卫泾他们志在必得,那就不能简单下个旨意过去。

  都六十五岁的人了,又是有风骨的文人,真来个抗旨不尊,别看自己是官家,也拿那老爷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转过来的第二天,是至关重要的一天。

  赵扩和郭默这对父子,分别出马拿下了两位贤才。

  一位就是已经致仕的,前任吏部尚书卫泾;另一位当然是自己送上门的,现任吏部尚书薛极。

  没有人知道,这一对父子说服对方的细节。

  但是,这两人不约而同地,都使用了最简单粗暴的一招——表明郭默的真实身份。

  郭默更是夸张,直接当面将薛极类比成,三国时期贾诩贾文和那般的人物。

  大谈了一番谋士的五种境界——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让老薛极顿生知己之感。

  又顺手为老薛极诊治了一番肺疾,老薛极的病要想根除很难,但是想抑制住不发作,缓解一下那股难受劲儿,对郭默而言却是轻而易举的事。

  再将自己真实身份透露给薛极时,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薛极这种人,未必真的就忠诚于谁,他所追求的只是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赵扩给不了他,他就投向了史弥远。

  现在,赵扩要励精图治,而人家的亲儿子,更是个雄才伟略之人。

  两相对比之下,如何抉择,答桉不是很明显的吗?

  “殿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老臣希望殿下能够让史相寿终正寝。”

  犹豫了一下,薛极还是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

  “哈哈哈——薛尚书言重了,郭默亦非嗜杀之人,无论如何史相当年也算是给了官家莫大的助力,于公于私都会让他善终的。”

  “不过,史相把持朝纲多年,党羽众多且良莠不齐,给大宋和百姓造成了诸多伤害,我希望薛尚书能全力助我,以弥补这些年来的过失。”

  这话就是在敲打薛极了。

  两天之后,官家赵扩发布了两项任命。

  “擢卫泾为御史中丞,署理御史台日常事务。”

  “原燕王府长史赵汝述,改任为燕王府左长史,令吏部尚书薛极,兼任燕王府右长史。”

  这又是两粒重磅炸弹,使得临安的朝野再次震荡起来。

  “为什么?父皇为何如此对我?他郭默算是个什么东西?我才是大宋的太子殿下啊——”

  太子赵竑,将寝殿里能砸的东西,全部砸了个稀巴烂,两个跑得慢的小太监,也被他狠狠地踹了两脚。

  “为什么?你们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哈哈,说老夫年迈,要给年轻人让路?可是新任的御史中丞卫泾,比老夫还要长五岁啊——”

  “薛极?好你个薛极,攀上高枝了?燕王府右长史,哈哈——”

  想不通的不仅仅有太子赵竑,还有枢密院使史弥远。

  只是他到底为相多年,长期掌控全局养成的气度,还不至于像太子赵竑那样崩溃的歇斯底里。

  薛极有什么样的能耐,史弥远心知肚明,薛极有什么样的抱负,他更是一清二楚。

  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薛极这样的做法有些不解。

  可惜,没有人会给他解惑,索性给官家上了个折子,一边待在府中“养病”,一边思索着下一步的对策。

  当然,史弥远也不只是不顺心的事情,眼前就有一桩让他喜忧参半的事,或者说是一个人。

  那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义女回来了。

  离家出走快三年的时间,再次回到史府,李莫愁莫名地感到有些不适应。

  地方还是以前那个地方,熟悉的人却没剩下几个。

  李莫愁的归来,史弥远当然是高兴的,之所以说喜忧参半,是因为李莫愁这身女冠的装束。

  而更让他琢磨不定的是,前些日子从北方传回来的一则消息。

  成吉思汗铁木真,在中都城举行的“天下英雄大会”,闹得全天下纷纷扬扬的,大宋境内也不可能不知道。

  尤其是擂台上最后的精彩,“武林三美”俏黄蓉、冷莫愁、飒慕容的名头,也随之传遍天下。

  “那么,莫愁这丫头,现在到底跟这个郭默是什么关系呢?”

  两年多前,史弥远就能看出来,自己的义女李莫愁,对当时只是“敦武军”都统制的郭默,产生了情愫。

  现在呢,这丫头竟然又跟郭默的妻子,结为了金兰姐妹,这中间还会有别的关系吗?

  原本想踏踏实实在临安待上半年的郭默,仅仅在阔气的燕王府住了一个多月,就再也待不下去了。

  想想老爷子赵扩,整年都待在皇宫里,郭默都替他难受。

  勉强过了腊月十五,眼看再有半个月就是新年了,郭默派人将程珌、薛极、卫泾和四师傅“南山樵子”南希仁,都召到了燕王府。

  在“摘星楼”的二楼,设下一桌酒宴,款待四人。

  “殿下,无功不受禄,您闲着没事请我们四人来此,不会就为了吃顿饭吧?”

  别人都还一本正经的,就连郭默的四师傅,在外人面前也要把徒弟当王爷来对待,单单就是这个老程珌特殊。

  他刚说完话,就遭到了卫泾的白眼。

  这卫老头,的确是老古板一个,而且越老越古板。

  “程司马,请注意你的言辞,这是在跟大宋燕王殿下说话,更是将来的......”

  众人也不敢乐,都老老实实地听从卫老爷子的训示。

  “是这样的,眼看年关将至,我家老太君想见见两个孙子、孙女了,他们生下来,也还没有见过祖母呢。”

  “就想趁着过年的机会,一起到‘桃花岛’上去,本王也一年半没回去了。”

  “另外,上次临安城外有些被大雪压坏房子的灾民,也不知事后处理的怎么样了。虽然本王捐了些钱和物,还是不放心就想顺道过去看看。”

  郭默对这几个人,也就没隐瞒自己的行踪和想法。

  大家都听明白了,合着是一个多月的功夫,燕王府和御史台的事情,都捋顺上正轨了,咱们这位爷又想要熘出去了。

  “殿下仁孝之心,臣等钦佩之至,爱护百姓之心,更是天下臣民之表率。殿下尽可率性而为,燕王府、御史台有臣等在,定不让殿下分心。”

  你看,人家卫泾虽然古板,这话说的就冠冕堂皇,处处在维护郭默燕王的形象。

  “卫中丞谬赞了,此次出行不想惊扰地方,就不带燕王府的护卫了。另外,本王希望我出行的消息尽量不要外泄。”

  “就当作还待在燕王府里,你们四位如果方便,就时常来燕王府碰个面,交换一下意见或消息,让外人感到本王尚在王府的样子。”

  “至于官家那里,本王自会上道折子告知。燕王府的事情,就拜托薛长史和程司马了,而御史台内,大小事务卫中丞可全权处理。”

  临了,郭默一人给封了五千两银票,算是过节费。

  俗话说,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何况他还只是一个燕王。

  老卫泾开始死活不愿意要,后来逼得郭默没招了,硬是拽了一个新名词“养廉银子”,才把卫老爷子给打发了。

  没想到,这一个词又赢得了几位的一再赞叹,“殿下才学真乃天授乎”?

  腊月十六,临安城的东城门一开,就从城里出来了两辆普普通通的马车。

  娘亲李萍、大嫂华筝、张婷和小郭平乘坐了一辆,郭默和黄蓉带着小哈吉乘坐了一辆。

  担心被人认出来,郭默才选择了坐马车出行。

  一个护卫都没带,“黑风双煞”夫妇直接化身成了两名马车夫,众人先取道牛家村。

  “祖母,牛家村就是您原来住的地方吗?”

  过了年,就要六岁的郭平,身材长得比当年的郭靖还要结实。

  性格虽然随了郭靖,但两只眼睛却越长越像华筝,忠厚的性格配上这双大眼睛,看起来要比郭靖激灵多了。

  这小子已经开始学武了,还是一个多月前,突然开窍了似的向娘亲华筝提出来要学武。

  华筝就告诉了郭默,大哥郭靖不在身边,索性郭默亲自来给侄儿启蒙。

  学习内功心法还太早,郭默只是提取一丝真气,慢慢输入郭平的体内,让他体会到真气在体内运行的感觉。

  一套“南山掌法”,被郭默拆分成三段,先教了小郭平第一段。几天下来,小家伙也打得有模有样的。

  这次到“桃花岛”,郭默也想让郭平跟杨过他们都放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两个孩子,还有陆冠英的孩子,回头让五师弟把他们家叶风也送来吧。

  索性让岳母大人冯衡和黄蓉,在“育英堂”开设一个幼儿班好了。

  近乡情更怯,自从离开临安城后,李萍已经问过郭默好几次,什么时候能够到牛家村?

  等真的来到牛家村的时候,别说是阔别了二十多年的李萍,就算是前几年来过这里的郭默、黄蓉二人,都不敢认识了。

  “默哥哥,这还是‘牛家村’吗?”

  黄蓉禁不住问答,郭默也不敢保证了。

  “见过郭提点——”

  正在这时,从对面走来两名农人打扮的年轻人,来到郭默面前微微抱拳。

  口称“郭提点”,那就是“皇城司”的人,郭默的职位这几年多有变更,但是“提点皇城司”的职位,貌似一直还在。

  仔细辨认了一下眼前的两人,郭默只是恍忽有些印象。

  “这里是‘牛家村’吗?”郭默问道。

  “回郭提点,现在这里已经不能再叫‘牛家村’了,和附近的两个村子已经连成了一片,现在这里叫做‘郭杨镇’。”

  “路旁那家饭店,就是‘郭杨酒肆’,再往东走,最大的那座院子,就是去年才建成的‘郭府’,卑职带您过去吧。”

  果然,没走出多远,就看到路旁竖着的一座石碑——郭杨镇。

  再往里走,才发现原来的村落基本上还保留着,只是靠着官道的地方,做了统一的规划处理。

  第二个自然村落就是原来的牛家村,不过现在的“郭府”已经占有原来牛家村一半的土地。

  为了补偿那些让出土地的百姓,直接将他们集中在另一半土地上,统一给他们盖了新房子,免费分给了大家。

  好在只有十几户人家,花费倒也不算太多,也没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默儿,娘想先到你爹的坟上去看看。”

  廿四韶华,千里孤坟,清明寒衣,何人供奉?

  可是,今日竟有人在供奉祭扫。

  “大嫂?——”

  “你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最新章节,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