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你是代表国芯的意见,还仅是个人兴趣?”
电科门外的一间茶馆内,叶教授放下手机,替坐在对面的秦为民博士沏了杯茶,含笑问道。
“二者皆有。”秦博士端起茶杯,呵呵一笑:“老美那边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现在啊……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什么国内已有的技术沉淀,国内晶圆厂都很难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实现突围。”
“不是还有TSMC吗?”
“那也不是国芯啊,而且谁知道TSMC会变成什么样?你知道?”
叶教授笑着摇头,她当然不知道了。
“所以你看,对国芯而言,无论什么情况,结局不都怎么样。要突围,就只有突破现有的半导体框架。”
“于是你就说服了孟总?”
“我说服个鬼,被骂了一通。”
叶教授不觉莞尔:“那怎么又跑来了?”
“因为上个月,三星开始行动了,然后九天那边似乎也收到了指导意见,过来谈了一下未来这种混合芯片的问题,再加上理论物理界最近也频频放出风声,大家这才意识到,可能混合芯片催动生成材料会是今后的一个方向。”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着,大概一小时后,风尘仆仆的年轻小伙子便出现在了茶楼的楼梯口。
……
“秦叔,这是我们的初期功能。”
叶铭把笔记本打开后推向秦博士:“芯片走向碳基是必然的,但目前碳基芯片的工艺还一直停留在实验室,所以就只有采用这种混合模式了。”
秦博士一边点头,一边看向这个简陋的EDA软件。
如叶铭所说,目前这个初期功能确实很初级,而且界面十分简陋,极具90年代风格,乍一看,还以为是Protel借尸还魂了。
但点开命令栏后,秦博士才发现自己小觑了这个“集智科技”。
“这是你们三个月开发的?”
“小半年吧,其实主要是我写的。”叶铭说这话的时候丝毫也不脸红:“目前功能只运用在混合芯片——嗯,也有人叫脑机芯片,生物芯片,不过那些都容易引起歧义。”
“嗯,你的论文我看过了,也看了下其他同类文章,大概能理解你们的电路设计——主要难点其实不是硅基芯片部分,而是硅基芯片与碳基的连接以及电极阵列部分,对不对?”
“对!”叶铭重重点头:“以前我们认为可以把这个分成两部分来组合,但后面意识到这样完全行不通,因为集成度只会越来越高……”
“那你这个可以设计多少制程……”说着秦博士就顿了顿:“好像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制程工艺来表达了哈?应该是电极密度了?”
“呵呵,差不多。理论上,可以设计千万量级的微电极阵列,但现在神经科学领域还在突破中,具体要融合到哪一步,还得看未来。只不过今后神经运用和芯片集成度一定是螺旋上升,相辅相成的。”
……
这边秦博士和叶铭在热火朝天地聊着,叶教授也没在一旁听天书,她早就放弃了在学术上的更高追求,只求把孩子好好培养出来即可。因此在停了一会后,她就拿出了手机,无聊地刷起了微博。
她关注的人并不多,除了以前自己的学生之外,就只有一些教育圈内的朋友,只是,学生们的话题她一般看不懂,而朋友们嘛……一般又很少发微博。
《高天之上》
所以,她一般都只是看看热搜。
还好,现在的热搜还能看一眼,放以前那真的是乌烟瘴气。
就在她刷新一次后,一个话题瞬间空降热搜榜第一。
#我国实现量子霸权#
看着这个超级嚣张的话题,叶教授便是一怔。
她就是计算机教授,就算再没“上进心”,她也知道,“量子霸权”喊起来容易,但实现起来……
量子计算机虽然理论已经提出了几十年,但真正启动赛道,也就廿来年的时间。
而搞计算机的都知道,这个赛道,可不是百米赛道,而是百年赛道。
现在赛道都才刚刚起步,就敢喊“霸权”……
这样说吧,谁喊,谁被打脸。
譬如国内,就从来没喊过。
嚣张的话题必定带来流量,就算叶教授再怀疑,她也忍不住点开了。
这是一篇科技日报发的文章。
“本报讯,近日,我国量子计算机取得历史性突破,科大九章团队的潘剑院士、陆启晨教授吴天教授等与省交智能计算机课题组特别助理研究员叶铭等共同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设计,实现了小型化光量子约束阱。”
“在超导条件下,研究中心完成设计了两千个光量子比特的计算矩阵,率先完成了量子计算机对经典计算机问题的完美解决。”
“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走向经典商用的大门被我国科学家率先开启……”
然后下面就是一张照片。
照片上,一个明显年轻很多的年轻人站在最边沿,笑得异常平澹。
叶教授瞬间坐直了身子。
这是科技日报的刊发的文章,不是自媒体为了流量的瞎嚷嚷——虽然文章全程没提“量子霸权”这四个字。但谁都得承认,这四个字,是整篇文章的最佳总结。
然而,叶教授看的却不是这个。
她看的是,科技日报居然会点叶铭的名!
要知道,这种级别的报道,一定是出自相关方,而非日报社记者瞎写——能够出现在名单中,就意味着一定做出了贡献。
这小伙,量子计算机也插了一脚?
……
感受到了叶教授的眼神,叶铭和秦为民两人停止了交谈。
“叶铭。”
“啊?”
“这是你吧?”
叶教授把手机递给叶铭。
接过手机,叶铭看了一眼报道——他还不知道上了热搜呢,于是不好意思地咳了一声:“上次比赛结束后,我回去做了一场报告,在梳理思路的过程中想到了一个新模型,然后就摆脱那边做了一下实验。”
“我看看。”秦博士也接过手机,三两眼看完后,也如叶教授一样,整个人怔在当场。
但他脑子转得极快,马上问道:“你们这个不是量子退火器,对吧?”
“不是,就是纠缠对比特。”
秦博士一口气差点没吸到脚后跟去!
叶教授也盯着叶铭:“真的实现了对经典问题的计算?”
“是真的。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两个人同时问道。
电科门外的一间茶馆内,叶教授放下手机,替坐在对面的秦为民博士沏了杯茶,含笑问道。
“二者皆有。”秦博士端起茶杯,呵呵一笑:“老美那边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现在啊……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什么国内已有的技术沉淀,国内晶圆厂都很难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实现突围。”
“不是还有TSMC吗?”
“那也不是国芯啊,而且谁知道TSMC会变成什么样?你知道?”
叶教授笑着摇头,她当然不知道了。
“所以你看,对国芯而言,无论什么情况,结局不都怎么样。要突围,就只有突破现有的半导体框架。”
“于是你就说服了孟总?”
“我说服个鬼,被骂了一通。”
叶教授不觉莞尔:“那怎么又跑来了?”
“因为上个月,三星开始行动了,然后九天那边似乎也收到了指导意见,过来谈了一下未来这种混合芯片的问题,再加上理论物理界最近也频频放出风声,大家这才意识到,可能混合芯片催动生成材料会是今后的一个方向。”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着,大概一小时后,风尘仆仆的年轻小伙子便出现在了茶楼的楼梯口。
……
“秦叔,这是我们的初期功能。”
叶铭把笔记本打开后推向秦博士:“芯片走向碳基是必然的,但目前碳基芯片的工艺还一直停留在实验室,所以就只有采用这种混合模式了。”
秦博士一边点头,一边看向这个简陋的EDA软件。
如叶铭所说,目前这个初期功能确实很初级,而且界面十分简陋,极具90年代风格,乍一看,还以为是Protel借尸还魂了。
但点开命令栏后,秦博士才发现自己小觑了这个“集智科技”。
“这是你们三个月开发的?”
“小半年吧,其实主要是我写的。”叶铭说这话的时候丝毫也不脸红:“目前功能只运用在混合芯片——嗯,也有人叫脑机芯片,生物芯片,不过那些都容易引起歧义。”
“嗯,你的论文我看过了,也看了下其他同类文章,大概能理解你们的电路设计——主要难点其实不是硅基芯片部分,而是硅基芯片与碳基的连接以及电极阵列部分,对不对?”
“对!”叶铭重重点头:“以前我们认为可以把这个分成两部分来组合,但后面意识到这样完全行不通,因为集成度只会越来越高……”
“那你这个可以设计多少制程……”说着秦博士就顿了顿:“好像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制程工艺来表达了哈?应该是电极密度了?”
“呵呵,差不多。理论上,可以设计千万量级的微电极阵列,但现在神经科学领域还在突破中,具体要融合到哪一步,还得看未来。只不过今后神经运用和芯片集成度一定是螺旋上升,相辅相成的。”
……
这边秦博士和叶铭在热火朝天地聊着,叶教授也没在一旁听天书,她早就放弃了在学术上的更高追求,只求把孩子好好培养出来即可。因此在停了一会后,她就拿出了手机,无聊地刷起了微博。
她关注的人并不多,除了以前自己的学生之外,就只有一些教育圈内的朋友,只是,学生们的话题她一般看不懂,而朋友们嘛……一般又很少发微博。
《高天之上》
所以,她一般都只是看看热搜。
还好,现在的热搜还能看一眼,放以前那真的是乌烟瘴气。
就在她刷新一次后,一个话题瞬间空降热搜榜第一。
#我国实现量子霸权#
看着这个超级嚣张的话题,叶教授便是一怔。
她就是计算机教授,就算再没“上进心”,她也知道,“量子霸权”喊起来容易,但实现起来……
量子计算机虽然理论已经提出了几十年,但真正启动赛道,也就廿来年的时间。
而搞计算机的都知道,这个赛道,可不是百米赛道,而是百年赛道。
现在赛道都才刚刚起步,就敢喊“霸权”……
这样说吧,谁喊,谁被打脸。
譬如国内,就从来没喊过。
嚣张的话题必定带来流量,就算叶教授再怀疑,她也忍不住点开了。
这是一篇科技日报发的文章。
“本报讯,近日,我国量子计算机取得历史性突破,科大九章团队的潘剑院士、陆启晨教授吴天教授等与省交智能计算机课题组特别助理研究员叶铭等共同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设计,实现了小型化光量子约束阱。”
“在超导条件下,研究中心完成设计了两千个光量子比特的计算矩阵,率先完成了量子计算机对经典计算机问题的完美解决。”
“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走向经典商用的大门被我国科学家率先开启……”
然后下面就是一张照片。
照片上,一个明显年轻很多的年轻人站在最边沿,笑得异常平澹。
叶教授瞬间坐直了身子。
这是科技日报的刊发的文章,不是自媒体为了流量的瞎嚷嚷——虽然文章全程没提“量子霸权”这四个字。但谁都得承认,这四个字,是整篇文章的最佳总结。
然而,叶教授看的却不是这个。
她看的是,科技日报居然会点叶铭的名!
要知道,这种级别的报道,一定是出自相关方,而非日报社记者瞎写——能够出现在名单中,就意味着一定做出了贡献。
这小伙,量子计算机也插了一脚?
……
感受到了叶教授的眼神,叶铭和秦为民两人停止了交谈。
“叶铭。”
“啊?”
“这是你吧?”
叶教授把手机递给叶铭。
接过手机,叶铭看了一眼报道——他还不知道上了热搜呢,于是不好意思地咳了一声:“上次比赛结束后,我回去做了一场报告,在梳理思路的过程中想到了一个新模型,然后就摆脱那边做了一下实验。”
“我看看。”秦博士也接过手机,三两眼看完后,也如叶教授一样,整个人怔在当场。
但他脑子转得极快,马上问道:“你们这个不是量子退火器,对吧?”
“不是,就是纠缠对比特。”
秦博士一口气差点没吸到脚后跟去!
叶教授也盯着叶铭:“真的实现了对经典问题的计算?”
“是真的。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两个人同时问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最新章节,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最新章节,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