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 511.又是一年龙抬头

小说:不宋 作者:妖精吃俺一棒 更新时间:2024-08-23 08:25:0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十一月二十日,陈婆列与陈邦彦奏疏送入升龙皇城,"大越皇帝"陈煚召重臣廷议。

  对于宋朝燕王所提出兵要求,几乎所有大臣极为惊诧。

  廷议不过刚开始,便怒斥唾骂声一片,指责宋朝无义,燕王无耻。

  甚至有人高呼,「我泱泱大越,自来坚韧不屈,纵使鞑虏肆虐,国家危亡,亦有我辈赴汤蹈火来匡扶,绝不接受宋人这般趁火打劫的要挟!」

  一时间,附和的人越来越多,似乎都很有骨气的样子。

  群情激愤的之时,一份急报匆匆送来,「三江府城陷落!」

  随即,满殿鸦雀无声。

  蒙鞑不是前日才开始攻城吗?

  三江府城勉强也算得上是大城了吧。

  万余地方军,怎么也得守上十天半个月啊!

  如何会这么快就被攻破了?

  减去消息传递时间,岂不是说,蒙鞑只用一天多就轻松拿下了!?

  这……这蒙古人,也太恐怖了吧!

  听说还基本是骑兵,本就不擅攻城。

  如此看来,升龙城也未必可靠。

  等蒙鞑兵临城下,照样有被攻破的风险,那可就真的要命了。

  一众王公大臣此刻心中拔凉,惶惶不可终日。

  之前如老僧入定一般的陈守度,这时才缓缓张嘴。

  「怎么都不吱声了?方才不是还慷慨激昂地喊着要赴汤蹈火么?现在正是到了大越需要你们的时候!」

  重臣们面面相觑,好在陈守度没工夫继续嘲弄他们。

  「此时此刻,你们应该能摆正心态了吧,能好好议议燕王的条件了么?」

  其实,以陈守度的权威,完全可以独断专行的把事情定下来。

  只不过,他自己对那些条件也很不满,通过诸臣之口,也能发泄他的愤恨。

  但他也是理智的,不满归不满,实际却清楚该如何选择。

  当然,这个选择最好是由群臣来做,将来的责任和骂名也由群臣来担……

  在场的王公大臣们又何尝不明白这点呢?

  所以刚才那般作态,多少也有点做表子前先立牌坊的味道。

  本来还预备着吵上几日,把自己态度宣扬出去之后,再不得已答应下来。

  可惜,局势不允许了。

  于是只能纷纷改口,都表示应当满足燕王的条件,只求他速速来援。

  随后,陈煚让大臣按燕王的要求草拟国书,他批阅用印后以最快速度发出。

  相关事务也分配给了大臣,令他们从速安排妥当。

  三江府城那边,蒙军放纵了三日后,兀良合台开始派兵遣将。

  他命二十多个部将,各带一支千人骑兵,向四方扫荡。

  不攻坚,只烧杀劫掠,扩大安南人的损失和恐慌,并侦查地形环境及安南***。

  其中,先锋官徹徹都和兀良合台的儿子阿术等四个千人队,直扑升龙城外围。

  恐吓安南朝廷的同时,更要查探升龙城周边虚实。

  兀良合台是不想攻打城高墙坚的升龙,所以正设法逼迫安南在野外决战。

  二十六日,安南王陈煚决定给蒙军以反击,命陈国峻派出一支水军往洮江上游试探进攻。

  陈国峻就是陈煚哥哥陈柳的儿子,同时也是陈煚现任皇后所生。

  陈柳被抢了老婆后,一直抑郁,六年前就早早归西了。

  临时之前,都还记恨着陈守度及陈煚,要求两个嫡子将来一定要起兵,为自己复仇。

  兴

  道王陈国峻是老三,当时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保持了沉默。

  老二武成王陈国尹倒是很愿意完成老爹的遗愿,奈何一直看不到机会。

  于是在前年七月的时候,干脆带着全家人逃出升龙城,投奔宋朝。

  说来这家伙也是倒霉,都到了宋朝地界里,偏偏在思明州遇上一个生了反骨的土官黄炳。

  然后,就被这黄炳押着送回了安南,然后就被圈禁起来。

  黄炳因此受了陈煚的重金赏赐,但黄炳志不在此,他只想做安南的一条狗。

  所以,黄炳在今年二月,领着全家来朝拜陈煚,还把女儿献给了陈煚做小妾。

  如果历史不改变,五年后,黄炳就会率领整个部族叛出大宋,归附安南。

  安南一边做着大宋的藩属,一边却挖大宋的墙角,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两面三刀。

  陈国峻则没他二哥那么死心眼,向来表现得很亲近当"皇帝"的叔叔,也常常找机会去见当"皇后"亲娘。

  因此,有亲娘时不时吹叔叔的枕头风,陈国峻混得还是很不错的。

  还在九月时,陈煚就下诏,命左右将军率所部水步军防御边境,归属陈国峻节制指挥。

  陈国峻率十万大军,在升龙城上游一百里处的平厉源驻防。

  洮江的整体走向,就是从西北斜向东南。

  平厉源,就是另一条南北走向的李仙江与洮江汇合处所包夹的地方。

  把大军驻扎在此,不但可以利用船只机动,而且能有效防御蒙古骑兵。

  其实,洮江从大理进入安南境内后,有近两百里地带都可以说是山沟谷地。

  按理来说,就算不把将大军放在边境上,也在这谷地中找个地方布置防御的。

  但可能是陈守度或陈煚觉得,大军若是离得太远会脱出自己掌控……

  陈国峻听从陈煚的指示,派出数十艘战船沿江逆流而上。

  结果三日后,居然被阿术以骑兵配合自家水军击败,战船落到了阿术手上,完全就是去送货的。

  也是在二十六这天,仍在临川港的赵孟启,收到了安南的国书。

  所以第二天,赵孟启派出东南水师一部,装载陆战旅,为全军先驱,往黄江港接收基地。

  十二月初一,陆战旅顺利抵达黄江港,接管了整个港区及临近区域的控制权,为后续部队到达做准备。

  同一时间,中路军李曾伯统率三万战兵及三万民团,横穿特磨道,跨入大理境内。

  随后,张钰率东卫二旅,孙立率东卫三旅,脱离大部队,沿着山间贩马道,急行军前进。

  说是急行军,但山区也走不快。

  十二月初二,北路军的吕文德自领一万军,半战半逼,降服罗殿国之后,也跨过大理边境,抵达于矢部领地。

  另一支北路军,主要是吕家军所部构成,由吕文焕为主将,吕师夔为辅,经罗氏鬼国地区,抵达磨弥部的石梁原城寨。

  小战一场,宋军完胜,占领石梁原。

  最后一支,是川军所部一万军,经乌蒙部,渡过牛栏江,与大理边境的閟畔部交战,将其击溃,接着往东川郡进逼。

  这片地区的乌蛮各部,其实一直以来都和宋朝的关系还不错。

  毕竟宋人对他们没什么索取,反而通过在政治和商业上给予许多利益。

  再经吕文德一番招抚,基本都站在宋朝一边,还有不少部族直接派兵跟随。

  所以总得来说,北路军在进入大理前,除了山路难行外,并没有受到什么阻碍。

  大理境内

  的部族,也不是真心服从于蒙古人,加上蒙军主力不在大理,所以对宋军的抵抗很轻微。

  那于矢部首领的父亲,和许多族人,就死在蒙古人手里。

  所以见到吕文德率领的宋军后,主动请降,还表示愿意带路去打石城郡。

  也是在这个时候,吕文德才通过一些不是很确切的消息知道,蒙军可能是去打安南了。

  然后恍然大悟,也极为震惊,甚至忍不住猜测,燕王是不是能掐会算?

  否则如何能提前一年以上知道,大理蒙军会在这个时候"远征"安南。

  有了这个认识后,吕文德预感这次征伐大理很可能会成功,于是就转变了心态,决定认真行事。

  十二月初五,神舟升帆,赵孟启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启航,目标安南。

  也是这一天,陈煚受不了蒙古人在各地的扫荡战术,下诏,御驾亲征!

  五万多水陆军,离开升龙城,向平厉源进发。

  不久后,这一军情被蒙军先锋将徹徹都传回给兀良合台。

  兀良合台发出集结令,分散出去的各千人队陆续返回大部队中。

  集结完毕后,兀良合台加速南下,与徹徹都等前锋各部汇合。

  差不多的时间里,东卫二旅三旅,冲破了大理教合三部的拦截,且不恋战,继续往前。

  随后,两旅分开行动,三旅扑向目则城,二旅南下,直奔大理与安南交界的河口。

  目则城,位于后世的蒙自附近,与北边的善阐城相距不到四百里。

  拿下这里,也是卡住了善阐府与河口之间的通道。

  宋军在大理的行动,当然也有人快马向安南境内的兀良合台报信。

  然而,赵孟启早就做好了安排。

  七八月份的时候,伍琼带着特勤队,与出使人员,化妆为商队,通过安南南部,进入哀牢地区,再爬山涉水北上到达景昽。

  景昽金殿国以前附属于大理,不过早就只是名义上的事了。

  眼下的景昽,对占领了大理的蒙古人,有天然的抗拒感。

  经过宋朝使者舌绽莲花的劝说,以及各种美好承诺,便答应了联宋抗蒙。

  景昽派出两千多兵,配合伍琼等人,从十一月底,就截断了大理到安南的通信。

  加上大理与安南之间,本来就被崇山峻岭相隔,所以兀良合台,对大理发生的变化,一无所知。

  十二月初八,赵孟启舰队抵达黄江港,东卫三旅也攻克目则,留下一个团等候后续部队,另两个团则赶去与二旅汇合。

  十二月十一日,吕文德在石城郡城外,等到了吕文焕所率一路,合兵一处,发动攻城,一日而下。

  同一天,兀良合台的三万蒙军和一万多大理仆从军,与安南王陈煚亲自指挥的十五万大军,隔着洮江对峙。

  陈煚眺望对岸,第一次见到如此多骑兵,令他十分震撼。

  尤其是,骑兵各队不停游走奔驰着,彼此穿插交错,令人眼花缭乱。

  掀起的烟尘,铺天盖地,让人只觉得蒙军骑兵无穷无尽。

  安南军这边,大约有五分之一是水军,有两百多艘大小战船,都靠着南岸,分成上中下三个区域停泊着。

  剩下的陆军之中,主要是矛兵和弓兵,骑兵有八千多,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三千多头战象。

  兀良合台是第一次见到数量这么庞大的战象群,不过心中并没有太过在意。

  摸透安南军的虚实之后,兀良合台开始部署作战方案。

  他将部队分成前中后三军,前军由徹徹都统领,辖五个骑兵千

  人队,令加上六千多大理部族骑兵。

  后军包括全部水军,及五支骑兵千人队,由阿术统领指挥五千多大理水军所操控的近百艘船,驸马怀都分管骑兵。

  而中军由兀良合台亲自率,共骑兵两万。

  次日,也就是十二月十二日清晨。

  一支打着统帅旗帜的骑兵,又出现在安南军对岸,陈煚下令列阵备战。

  直到十几万安南军列好壮观无比的阵列有不少时间,也没见对岸那支无法得知具体数量的骑兵有更多的动作。

  正在陈煚纳闷时,有斥候急报,下游对岸发现大量骑兵行动所扬起的尘土。

  根据各种迹象推测,这支骑兵不少于三万!

  三万?陈煚和臣属们都很疑惑。

  很快就有人怀疑,正对面的骑兵可能是疑兵,用来牵制己方注意。

  真正的主力,就利用骑兵机动性,快速往下游移动,然后突然渡江,杀向己方侧翼。

  陈煚等人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调整军阵,把主要应敌面朝向下游。

  十几万人的军阵调整,并不是人原地转向那么简单,而是是一件很浩大的工程。

  只能说,安南人完全不清楚蒙古人在战术上会有多狡诈。

  其实阿术的前军算上大理部族军,也不过一万多一点。

  但是蒙军把全军大部分备马和驮马都交给了阿术,所以行军时确实有三万多骑。

  就在安南陆军调整军阵之际,阿术指挥水军突然从上游冲下来,袭击停泊上区域的安南水军。

  很快,缺乏陆军支援的这部分安南水军被阿术击败,并被夺去所有船只。

  这时候,斥候禀报,蒙军"主力"在下游十里处投放竹筏木筏皮筏,正要准备渡江。

  都说蒙古人怕水,可实际上,即便是湍急无比的金沙江,蒙古骑兵也是靠着皮筏木筏渡过来的。

  马本来就会游泳,绑上充气的皮囊后,可以很轻松的驮着骑兵过河。

  与此同时,对岸的蒙军也开始往下游移动。

  这下,安南军也不得不随之往下游移动。

  等他们移动了三四里的时候,阿术已经用船队将怀都的五千骑兵运到了洮江南岸。

  这五千骑兵,很快出现在安南阵列群的西南边,并展开了袭击。

  安南军此时有些慌,但并不乱,依靠着不同阵列的配合,将五千蒙古骑兵"挡"住了。

  到中午的时候,下游蒙军有三四千骑兵已经渡过江来。

  只是看起来是要等后续部队都过江,所以还在原地。

  然而,兀良合台的中军两万骑兵中,一开始就有一万没出现在安南人视野。

  在阿术指挥水军运完怀都后,也立刻协助这一万骑兵渡江。

  另一万向下游佯动的骑兵,跑出安南人视野后,悄然调头回到上游渡江点。

  就在安南人完全没注意的时候,蒙军的三万骑兵全都到了洮江南岸。

  接下来,兀良合台率中军两万骑,向安南军发动。

  安南军又调整阵列迎击兀良合台。

  怀都的五千骑,却趁机穿插杀入安南军各阵列间空隙,搅乱他们的阵脚。

  同时,阿术也率水军攻击安南中段水军。

  然后,下游的徹徹都也率军赶来。

  原本兀良合台给徹徹都的命令是,攻击安南停泊在下段区域的水军。

  但徹徹都莫名其妙就违背了这个命令,直接加入对安南陆军的进攻。

  三面受击的安南军逐渐失去阵列优

  势,并被切割成小块,陷入混战之中。

  哪怕是处在重重保护中的陈煚,身边也开始有箭矢落下。

  眼见大阵行将崩溃,陈煚左顾右盼不知所措。

  幸好,一名叫做黎辅陈的将领,带着所部骑兵,护着陈煚往下段水军泊岸撤退。

  赶在安南军全面溃败前,陈煚及一部分近卫军上了船,顺流退往下游。

  阿术率水军来追,往陈煚座船疯狂射箭。

  还是亏得黎辅陈及时遮护,否则陈煚非死即伤。

  可能就是感念这份救命之恩,陈煚后来才会把自己的前妻嫁给黎辅陈……

  就在落日前,安南军完全崩溃,四散而逃。

  蒙军犹如射猎一般,肆意追杀。

  十五万余安南军,被三万蒙军完虐!

  若是徹徹都没有违抗命令,去夺取安南最后的船只,陈煚这个"大越皇帝"就要被俘虏了。

  所以兀良合台十分生气,说要对徹徹都行军法。

  徹徹都感到害怕,当夜就服毒自杀了。

  陈煚这边,与残余水军一起退到了升龙城外,却没有下船入城。

  战败的消息传到后,最先知晓的就是达官贵人们,全都在逃离,城里一片混乱。

  所以没有人注意到,前任女皇李天馨不见了,被圈禁的武成王一家也不见了。

  而陈煚在纷乱的江面上,找到了弟弟陈日皎的座船。

  靠过去问陈日皎接下来该怎么办,陈日皎萎靡不振,用指头点水,在船舷写,"入宋。"

  随后又去陈守度船上问,陈守度告诉他,宗室家眷和后宫人等,已经乘船退往陈氏老家了,让陈煚也赶紧追上去。

  他自己则先留在这里,收拢官员和军队。

  如果蒙古人追来,他会设法把敌人往另一条支流引。

  最后还很硬气的说道,「只要我脑袋还没掉地上,你就不用担心其它!」

  陈氏的老家被改名为龙兴府,也就是后世的兴安。

  陈煚与陈守度分别后,乘船沿着洮江支流天幕江往下,进入大黄江,到了龙兴府城靠岸,却没敢上岸,生怕蒙军追来时不能及时逃跑。

  蒙军骑兵在十三日上午,赶到了升龙城外。

  见城门居然敞开着,毫不设防,还有人正在往外跑。

  这下还客气什么,兀良合台果断下令入城。

  城里的人最少跑了一半了,剩下的,要么是没来得及跑或没地方跑,要么抱有侥幸心理。

  反正城头变换大王旗,总还是要留着人干活,交税,有什么好跑的呢?

  只能说,这些人低估了蒙古***的残忍……

  按蒙古人的习惯,对于没有反抗的城池,是比较宽容的。

  一开始兀良合台也确实没想着动粗,甚至打算设置达鲁花赤来管理安南人。

  然而,蒙军很快就在监狱里找到了之前派来的两个使者。

  准确的说,是两个使者的尸体,而且还有被虐杀的嫌疑。

  兀良合台当即就怒了,下令屠城!

  对蒙军兵将而言,屠城就是奖赏。

  而徹徹都严重违反军令,虽然本人畏罪自杀了,但他的直属千人队也得受到牵连,起码奖赏是不会有了。

  另外,蒙古人一人三马,总不能把所有马都带进城里。

  而且大部分备马和驮马本就还在洮江对岸,索性就留在与升龙城隔江的地方牧养。

  并由徹徹都的千人队和五千大理部族军负责。

  十四日,赵孟启收

  到这个消息,就立刻分了一支船队,载着骑一旅,往后世的海防,从洮江另一条支流进入。

  十五日,蒙军血屠升龙城的消息散播出来,引发其他地方安南人的恐惧。

  随后就有传言,前代女皇李天馨打出保民抗蒙的旗号,征募义兵!

  十六日,李曾伯率中路军,兵临善阐城。

  十七日,赵孟启率舰队进入大黄江,溯流而上。

  同一天,骑一旅的船队与陈守度相遇,双方共商进攻蒙军之事。

  十八日,赵孟启舰队在龙兴府江段,遇到一支安南水军,以及陈煚的座船。

  船上还有"太子"陈晃,和一名黄姓嫔妃。

  听闻陈煚身体有恙,赵孟启带着太医,在陈婆列的陪同下,主动去到陈煚船上。

  太医诊断后,赵孟启便劝陈煚,最好是带着家眷先去更安全的黄江港养病,万一形势恶化,也方便出海避难。

  看到宋军船队时,陈煚认为燕王或许能和蒙军碰一碰,想赢却很难,毕竟他带着十五万大军都输得那么惨。

  又考虑到蒙古人随时会出现在附近,陈煚便同意了赵孟启的提议。

  然后让陈晃领着大部分安南军,随同宋军一起作战。

  目的达成,赵孟启返回座船,心中犹自想着,黄炳虽然是个反骨仔,但所生的女儿还是向着大宋的。

  当然,也是顾青"引导"的好,就如引导李天馨,陈国尹等人一样好。

  等陈煚到了黄江港,也就完全落入赵孟启的掌控中……

  十九日,吕文德率北路军两万人,以及数万乌蛮"友军",也抵达了善阐城。

  中路军与北路军联合攻城,空虚无比的善阐城抗不过一天就投降了。

  之后,吕文德将率军继续往西,攻略大理其他府郡。

  而李曾伯会先拿下善阐府全境,然后进攻威楚府,扫清通往大理城的障碍。

  二十日,赵孟启率舰队抵达升龙城,摧毁或夺取蒙军的船只,并封锁上下数十里的江面。

  同时,在陈守度所领安南军的配合下,骑一旅对蒙军临时马场发动突袭。

  一千蒙军骑兵作战十分悍勇,只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剩下三百多突围逃走,降者寥寥。

  大理部族兵的作战意志明显不强,小半逃走,大半投降。

  骑一旅缴获马匹近两万匹,不过有一半是驮马。

  当然,这驮马,比其他宋军骑兵的战马都要好不少。

  兀良合台见到宋军船舰后,虽然惊讶,却丝毫不慌。

  不过赵孟启给他下了战书,告诉他,已经把他的马场吃了,还阵斩五百余蒙军,俘虏包括伤员在内的一百多人……

  然后如玩笑一般,邀约兀良合台来一场勇士之间的战斗。

  兀良合台或许有被激怒的成分,但也想看看这宋国的毛头燕王是找谁借的勇气。

  你也不能说他是轻敌,毕竟一直打胜仗的军队,自然而然就俾睨天下。

  而且,他的骑兵本来就是用于野战的,不是用来守城的。

  你宋军肯从船上下来,他也巴不得。

  所以兀良合台答应了,战场就在升龙城南门外,因为那里足够宽阔。

  二十五日,升龙城南门十五里外,距南北走向的江边五里处。

  东卫一、四、五、六旅两万余人列阵以待,与宋军军阵相邻的西边,是陈国峻指挥的三万安南军。

  兀良合台带着几乎全部蒙军骑兵出战,或许是嫌弃大理部族军,只让他们负责守城

  。

  虽然是应邀而战,但蒙军依然保持着灵活机动且诡诈的打法。

  经过多轮试探后,兀良合台发现宋军方阵坚实紧密,犹如刺猬。

  人均铁甲,配有方盾,能十分有效的抵御蒙军的抛射。

  而大量装备的强弩,让蒙军轻骑不敢过于靠近。

  并且应变也十分及时,显然是训练有素。

  总之就是那种令骑兵十分头疼的乌龟阵。

  通常,蒙古骑兵是不会硬啃这样的步兵方阵的,可以拖,可以耗,可以绕,可以诈,反正没便宜是不会打的。

  不过,对于兀良合台而言,宋军有点东西,但安南军啥都不是。

  哪怕安南军比宋军还多一万人,但兀良合台依然把攻击重心放在了安南军一侧。

  但兀良合台狡猾,故意等到下午,让宋军多消耗体力之后,才发起了总攻。

  果不其然,安南军坚持不到一个时辰,阵脚就动摇了。

  随即,兀良合台用五千重骑兵,直撞陈国峻所在中军。

  安南军军阵逐渐崩溃,并在蒙军刻意逼迫下,往宋军阵列溃逃。

  宋军果断射杀了一些扰阵的"友军",但迫于压力,开始渐渐往江边移动。

  见此,兀良合台脸上露出狞笑。

  蒙军一直驱赶安南败军压迫宋军阵列,宋军也无法全部都杀了。

  只能由安南军从各方阵间隙出往江边逃,逃到一处外突江岸中。

  然后,许多宋军船只驶到近岸水域,试图接走安南兵将。

  随着战事发展,宋军方阵也退到了江岸边,保护着挤满了安南败兵那个突出部。

  但是看起来,宋军开始显得很吃力了。

  似乎蒙军骑兵在加把力,就能把宋军赶到江里去。

  兀良合台仔细观察过江上那些舰船,并没有发现石砲和床弩一类的武器。

  眼看夕阳将落,他决定一举终结战事。

  牛角号的呜呜声,连绵不绝。

  蒙军重骑兵居中,轻骑兵在两翼,向宋军阵列发起冲锋。

  此时,兀良合台突然发现,江上那十几艘舰船的船舷下,露出一排黑洞洞的窗口。

  接着,一颗两颗三颗……火光连成了线。

  然后才听到连绵不绝的雷声!

  近三百门火炮,一轮准齐射,就生生撅断了蒙军骑兵的冲锋进程。

  随后,宋军步兵阵列发起了反冲锋,而且不再藏着掖着,手雷就像不要钱一样,狂甩。

  蒙古骑兵伤亡飙升,场面乱糟糟的,但大多数人心里还没有乱。

  遭受挫折不要紧,先撤退到安全距离,再看风色,或立刻远遁,或重整旗鼓……

  甚至都不用命令,长久以来的战术都刻在这些骑兵骨子里了。

  但是,今天的一切,都在赵孟启的算计之中,安排得明明白白。

  蒙军骑兵后撤三里后,便看见一支宋军骑兵冲杀而来。

  蒙军骑兵是要比宋军骑兵厉害,但他们刚受到极大的挫败,还折腾将近一天了,人马都状态不佳。.oM

  而且建制也乱了,连中层指挥都几乎没有了,只能靠最基层的牌子头,甚至单兵各自为战。

  这一战后,只有不到两万蒙军能逃回升龙城,损失达到了三成。

  还有就是,蒙军的统帅,兀良合台死了,被炮轰死了。

  逃回城中的蒙军,等次日天一亮,发觉升龙城被包围了。

  城外不止有宋军,安南军,还有占城军,真腊军,以及不停挖坑挖沟,设置拒马的

  军隶民夫。

  此时的包围圈并不严密,然而蒙军也正处于战斗力低谷,如何能够突围?

  于是,一座坚城,成了蒙军的牢笼。

  拖一天,这牢笼就坚固一分,最终只能被活活困死。

  而且,经过屠城后,对尸体只是草草处理,许多隐秘角落里还有残尸。

  别看这时候是十二月底了,但这里是安南啊,二十度左右的气温……

  为了防止尸体腐烂产生疫病,这些蒙古兵只好去搜捡尸体进行火化。

  每日里,升龙城中都是到处黑烟,还有奇怪的烤肉味。

  直到第十天,蒙军上下都受不了了。

  于是,在宝祐六年正月初二这天,蒙军的临时统帅阿术,趁夜率军从北门突围。

  代价是惨烈的,只有不到一万人突出去了。

  等他们辗转来到边境的河口时,只剩七千人了。

  但他们回家的路,被人堵上了,被该死的宋军,堵得死死的。

  只是身后还有追兵,他们还能怎么办,只能疯狂进攻。

  可负责堵路的将领,那可是张钰啊!

  完全是一点机会都不给。

  两天后,追兵到,前后夹击,蒙军彻底崩溃,余下不到四千人,降。

  解决完蒙军,留一部分兵力在安南,其余随赵孟启攻伐大理。

  二月二,又是一年龙抬头。

  赵孟启踏入大理城……

  免费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不宋,不宋最新章节,不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