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妇人之见
太祖开国,建文帝未建业,太宗主杀戮。到了宣帝就是守成,但对于那些不需要兴兵就能获得巨大利益的行为,宣帝也不是不能做。
刘涛给的建议实话说很能打动宣帝,但作为皇帝自控力还是有的,宣帝没有表现出对这项目的认可。
“吃着碗里的,看着盘里的,才能吃成胖子。看着自己的国土,想着别国的土地,掠夺上面的财富,不劳而获这是草原上的无礼教鲁莽人行为。
但为什么别人能这样对大明,大明不能这样对异国?只要不将这些搬到台面上,一样是文礼之邦。”
刘涛的一番话与宣帝接受的孔孟之道大相径庭,宣帝没想到刘涛会有这么一番大胆的想法。这种想法不止宣帝,想必朝中大臣也未出现过类似念头吧!
大多数人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主动进攻的念头何曾出现过?
“历来先祖先帝都是在北方留下了巨大功绩,但从未有皇帝在南方留下功绩,为什么不向南探讨?国力不行?不,向南探讨根本不需要什么国力,思想渗透就能控制。不能完全控制至少可以予求予取。
每隔两年就会有大灾大难,不是西边就是南边,一场连续三个月的灾害就用去了国库一半粮银。有了外面的非附属国,完全可以将灾害转移。外来的粮食便宜,可以赈灾……”
“够了,这事容后再议。”
与预想中一样宣帝不赞成向外扩张,即使是不用一兵一卒的扩张。
“皇上,海盗一事还请皇上深思。臣告退。”
走出大殿,看旁边守着的内监,刘涛可以预想到文臣的反驳,宣帝与大臣讨论后的反对。
刘涛预测最坏的结果是渔民向内迁移,片木不得下海。将海边的防御拱手于人。
被利益熏晕眼、壮大野心的海盗怎么会放弃不劳而获回归农田艰苦生活?穷极思变的沿海百姓怎不会与海盗合作?
堵不如疏啊!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渊之深也,不到海边不知海之大也,不做海的买卖不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
目光短浅也是文臣的缺点,纸上谈兵是文臣的特色!
刘涛认为自己的进到忠臣的职责,该说的都说了,上面不重视也是上面的决定。作为臣子需要担君之忧,提高子明在海战方面的战略意识刻不容缓。等子明独挡一面海战也差不多爆发!
秦素兰去别庄擦看今年春耕情况,未曾想遇到带一侍卫微服私访的宣帝。
邀请宣帝进草亭子一坐,秦秦素兰跪着给宣帝倒茶。
宣帝是为关心百姓的好皇帝,未坐下就问春耕情况,秦素兰也能一一作答。
末了宣帝放下茶杯,“刘夫人知道健康在朝中情况吗?”
“未知,那里不是臣妇能知道,夫君也未曾多说。”
宣帝了然,妇人不得干政,了解朝中动向的妇人寥寥无几。
“健康现在受到以内阁为首的派系排挤,手上的事难以展开。别人一天能做好的事,他需要三天。”
秦素兰再给宣帝倒茶,“臣妇管一小家,手里人有能力强的,也有能力弱的。能力强的人不管吩咐的事物多难都能顺利完成,即使难做也会想方设法完成。夫君就是那样的人。”
宣帝对刘秦氏刮目相看,不卑不亢,既不得罪上头人也不说夫君的坏就能将话题圆回来。这不是小家小户女子中的大多数。
“健康可有与你说过朝堂上的事?”
秦素兰眼皮动几下,欲言又止。
宣帝了然,“尽管道来,恕你无罪。”
秦素兰看宣帝一眼,低头。“夫君在家不多说,就听了一耳朵。夫君喝醉时说过军队将军青黄不接,这样下去二十年内不可出一位将帅。
当一个国家军队里文官高于武将时……”
“说下去。”
“国恒亡。”秦素兰大气不敢出。
宣帝沉默,秦素兰能感受到宣帝的怒气。
五体投地恭送怒气的宣帝离去,秦素兰想是不是给他惹麻烦了?要不要收拾包袱逃命?
宣帝回宫思考两日,刘涛照样上朝下朝,对兑换金银、军队、海贼闭口不谈。
宣帝暗骂狐狸。
宣帝将刘夫人说的与自己见解与内阁重臣“三杨”讨论。
杨荣不以为奇,“妇人之见,不足关心。”
“皇上,整体和平,局部战争未曾不可。”杨溥表示赞成招安海盗、利用海盗。
招安海盗、利用海盗兑换金银的事能更顺利进行。
杨士奇表示这事调查过才知,可以派少部分人去兑换。
三杨回内阁办事处,杨荣路过刘涛办事处站住,走进去。
似乎刘涛早已经知道内用,茶已经准备好。
“皇上与刘夫人相遇怕是必然非偶然吧?”
“非也,内人能遇上陛下是缘分。”
杨荣睨视刘涛,“刘大人前不久说的那番话目的不纯,实际上是为郑和谋划。郑国公愿望不能实现,不愿老去,再不下海怕是没机会咯。”
郑和是******教教徒,朝圣是他毕生的梦。
刘涛露出一个不可置否姿势,杨荣看也不看转身走出去。
杨溥进门,拿起三杯茶中的一杯。“水兵和骑兵大不相同,想要一兵两用怕是难。至于将领倒是可以培养一二,不过希望不大。”
“让那些小子去增加一些经验罢了,要上阵才知道是否是将才。打算挑几个军营中的教几个字,再扔到海贼上去,行兵布阵都需要实战练练。”
杨溥给个野心不小的眼神,“天真,小心把自己折进去。”
杨士奇最后进门,看看三杯茶笑了。“吃的是杨溥吧。只有他了。”
“正是。”
“很难想象刘大人居然有这般大的异想,不过好像不错。”
“得益于内子的提醒,不得不防!”
北边的游牧民族杀不尽、杀不怕,十年一反复。太宗一场战争只能换来十年的和平,要是现在不准备,十年后等着敌人兵临城下!
“刘大人有贤内助。”
“片面之词罢了,不是大智慧之人。大人缪赞!”
内妇人不能有太好的名声,不然会被名声所累。这不适合她,她会很烦扰。
太祖开国,建文帝未建业,太宗主杀戮。到了宣帝就是守成,但对于那些不需要兴兵就能获得巨大利益的行为,宣帝也不是不能做。
刘涛给的建议实话说很能打动宣帝,但作为皇帝自控力还是有的,宣帝没有表现出对这项目的认可。
“吃着碗里的,看着盘里的,才能吃成胖子。看着自己的国土,想着别国的土地,掠夺上面的财富,不劳而获这是草原上的无礼教鲁莽人行为。
但为什么别人能这样对大明,大明不能这样对异国?只要不将这些搬到台面上,一样是文礼之邦。”
刘涛的一番话与宣帝接受的孔孟之道大相径庭,宣帝没想到刘涛会有这么一番大胆的想法。这种想法不止宣帝,想必朝中大臣也未出现过类似念头吧!
大多数人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主动进攻的念头何曾出现过?
“历来先祖先帝都是在北方留下了巨大功绩,但从未有皇帝在南方留下功绩,为什么不向南探讨?国力不行?不,向南探讨根本不需要什么国力,思想渗透就能控制。不能完全控制至少可以予求予取。
每隔两年就会有大灾大难,不是西边就是南边,一场连续三个月的灾害就用去了国库一半粮银。有了外面的非附属国,完全可以将灾害转移。外来的粮食便宜,可以赈灾……”
“够了,这事容后再议。”
与预想中一样宣帝不赞成向外扩张,即使是不用一兵一卒的扩张。
“皇上,海盗一事还请皇上深思。臣告退。”
走出大殿,看旁边守着的内监,刘涛可以预想到文臣的反驳,宣帝与大臣讨论后的反对。
刘涛预测最坏的结果是渔民向内迁移,片木不得下海。将海边的防御拱手于人。
被利益熏晕眼、壮大野心的海盗怎么会放弃不劳而获回归农田艰苦生活?穷极思变的沿海百姓怎不会与海盗合作?
堵不如疏啊!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渊之深也,不到海边不知海之大也,不做海的买卖不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
目光短浅也是文臣的缺点,纸上谈兵是文臣的特色!
刘涛认为自己的进到忠臣的职责,该说的都说了,上面不重视也是上面的决定。作为臣子需要担君之忧,提高子明在海战方面的战略意识刻不容缓。等子明独挡一面海战也差不多爆发!
秦素兰去别庄擦看今年春耕情况,未曾想遇到带一侍卫微服私访的宣帝。
邀请宣帝进草亭子一坐,秦秦素兰跪着给宣帝倒茶。
宣帝是为关心百姓的好皇帝,未坐下就问春耕情况,秦素兰也能一一作答。
末了宣帝放下茶杯,“刘夫人知道健康在朝中情况吗?”
“未知,那里不是臣妇能知道,夫君也未曾多说。”
宣帝了然,妇人不得干政,了解朝中动向的妇人寥寥无几。
“健康现在受到以内阁为首的派系排挤,手上的事难以展开。别人一天能做好的事,他需要三天。”
秦素兰再给宣帝倒茶,“臣妇管一小家,手里人有能力强的,也有能力弱的。能力强的人不管吩咐的事物多难都能顺利完成,即使难做也会想方设法完成。夫君就是那样的人。”
宣帝对刘秦氏刮目相看,不卑不亢,既不得罪上头人也不说夫君的坏就能将话题圆回来。这不是小家小户女子中的大多数。
“健康可有与你说过朝堂上的事?”
秦素兰眼皮动几下,欲言又止。
宣帝了然,“尽管道来,恕你无罪。”
秦素兰看宣帝一眼,低头。“夫君在家不多说,就听了一耳朵。夫君喝醉时说过军队将军青黄不接,这样下去二十年内不可出一位将帅。
当一个国家军队里文官高于武将时……”
“说下去。”
“国恒亡。”秦素兰大气不敢出。
宣帝沉默,秦素兰能感受到宣帝的怒气。
五体投地恭送怒气的宣帝离去,秦素兰想是不是给他惹麻烦了?要不要收拾包袱逃命?
宣帝回宫思考两日,刘涛照样上朝下朝,对兑换金银、军队、海贼闭口不谈。
宣帝暗骂狐狸。
宣帝将刘夫人说的与自己见解与内阁重臣“三杨”讨论。
杨荣不以为奇,“妇人之见,不足关心。”
“皇上,整体和平,局部战争未曾不可。”杨溥表示赞成招安海盗、利用海盗。
招安海盗、利用海盗兑换金银的事能更顺利进行。
杨士奇表示这事调查过才知,可以派少部分人去兑换。
三杨回内阁办事处,杨荣路过刘涛办事处站住,走进去。
似乎刘涛早已经知道内用,茶已经准备好。
“皇上与刘夫人相遇怕是必然非偶然吧?”
“非也,内人能遇上陛下是缘分。”
杨荣睨视刘涛,“刘大人前不久说的那番话目的不纯,实际上是为郑和谋划。郑国公愿望不能实现,不愿老去,再不下海怕是没机会咯。”
郑和是******教教徒,朝圣是他毕生的梦。
刘涛露出一个不可置否姿势,杨荣看也不看转身走出去。
杨溥进门,拿起三杯茶中的一杯。“水兵和骑兵大不相同,想要一兵两用怕是难。至于将领倒是可以培养一二,不过希望不大。”
“让那些小子去增加一些经验罢了,要上阵才知道是否是将才。打算挑几个军营中的教几个字,再扔到海贼上去,行兵布阵都需要实战练练。”
杨溥给个野心不小的眼神,“天真,小心把自己折进去。”
杨士奇最后进门,看看三杯茶笑了。“吃的是杨溥吧。只有他了。”
“正是。”
“很难想象刘大人居然有这般大的异想,不过好像不错。”
“得益于内子的提醒,不得不防!”
北边的游牧民族杀不尽、杀不怕,十年一反复。太宗一场战争只能换来十年的和平,要是现在不准备,十年后等着敌人兵临城下!
“刘大人有贤内助。”
“片面之词罢了,不是大智慧之人。大人缪赞!”
内妇人不能有太好的名声,不然会被名声所累。这不适合她,她会很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