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在章华台九曲回廊间流转,初冬的寒气在鎏金铜兽首的吐息中凝结成霜,檐角的青铜铎被风刮得铮铮作响。

  这座楚灵王倾尽国力打造的九层高台,飞檐枓栱间仍能窥见昔日“天下第一宫”的残影——深褐色的楠木梁柱上残留着蛟龙纹漆画,白玉阶表面被磨得发亮,依稀可见当年诸侯登台朝觐时踩踏的凹痕。

  “元武倒是真敢做,挖前朝王陵这种事,一旦被暴露出来,无论在民间舆论还是国际声望上都有极大风险……说起来,也该提醒下长孙浅雪了,就算家中只剩最后一人,祖坟遭到破坏,亦是难以容忍。”

  “‘坏圣王之冢,绝先民之祀’,这是直接践踏了‘敬天法祖’、‘事死如事生’的礼教根基,动摇帝王身份的合法性来源。我教元武灵活地获取资源、重视古代典籍,却是没想到他会用在这种地方。”

  “不过,从长陵一带好几座无名古陵早就成了军队隐蔽驻地,内部显然已被掏空来看,此举,也只是把原有的掘墓行动更扩大化,来了次加速罢了,应对方式需多加斟酌。”

  “倒是刑徒充作炮灰,试验异禽乘骑之事,可跟先前的调查合为一块。郑立人这枚棋子,晾了许久,却是该动用起来了。”

  赵青裹着青鸾纹鹤氅走过三重阙门,目光掠过主殿外延展十里的金属剑林——六千四百柄蚀刻着云雷纹的制式铜剑以八木天线阵列排布,杆部插在贝壳镶嵌的接地基座上,剑柄缠绕的赤铜馈线在初阳下泛着血光。

  章华台主体由二十七座错落分布的棱台组成,每座台基表面皆以东海珠贝碾碎成粉,混合南海珊瑚胶浇筑出半透明晶层。

  这种原本用于彰显奢靡的材质,如今成为天然的元气反射板与谐振腔增强结构。

  远处隐约传来密集的金属嗡鸣,那是天线探测阵列——覆盖十二个相位区的元气接收网,正在以剑脊为引波器,将接收到的星辰元气波动转化为可供记录的光学频谱。

  无数淡银色的涟漪在剑阵上空交织成玄奥的图案,映得漫天霞霭都泛着星辉般的光泽,仿佛上古巨兽蛰伏在云海间的鳞甲。

  更远处,则矗立着十二座拔地而起的天文观测塔,顶端各托举一台以玄冰晶砌筑、径达九丈九尺的抛物面天线,三千六百块冰镜拼接的反射界面,弧度精确到毫厘,正中央的馈源处,却都悬浮着一柄宗师的本命剑。

  阙剑的表面折射出经纬分明的淡金色网格淡,葱剑的波动则呈现出完全透明的涟漪,青虹色的频谱图、暗紫色的游移光斑……

  在赵青以剑界为它们的“剑灵”加载的程序引导操控下,能敏锐地感应出微弱的星光变化。

  更确切地来说,这些专门用于探测远处元气波动的相控阵雷达塔,正不断以微米级精度调整着倾角,以每秒七万次的频率扫描天穹,并将收集到的射线聚焦到中央悬停的古剑剑尖,进行深入解折。

  而在必要之时,亦可转换为防空预警的战备模式,虽难说是否能探测到七境宗师的行动,但针对什么云槎、异禽、蛟龙,应该问题不大,至少短时间内无被破解之忧。

  “相位校准完成率百分之九十七点六,信号接收带宽覆盖0.03-300GHz低频段。”

  她踩着足下这条由九万六千枚南~海砗磲铺就的“星轨步道”,袖中流淌出的元磁力场正牵引着三枚高阶阴阳兆算凌空旋转,在阳光里投下与台顶射电阵列联动的数据光幕,神念扫过正在生成的三维星图:

  “列缺剑的馈源灵敏度提升了两成,但烛龙剑的相位噪声还在阈值之上,总体而言,聚焦精度已提升至千分之一弧秒……昨夜彗星撞击激发的月面元气潮汐,残留元气频谱里,竟蕴藏着十三种未知功法的特征波段……”

  话音未落,十数里外的云梦泽忽然腾起四道水龙卷,这些看似自然现象的涡旋实则是地磁监测网的显化——每道水龙内部都飘浮着上百根墨晶细丝,利用泽国充沛的水汽导电性构建出覆盖数千平方公里的感应线圈。

  “明显的人工修饰痕迹,复杂程度远超现存的几乎一切剑经诀法,这应该不是自然现象……匹配度较高的,似乎是《黑水真经》、《血河神书》和《明山剑经》?”

  “可此事终究着急不来……还是先辅助有关沟通域外星辰方面的修炼再说。”赵青心念微动,里许外清水池中顿时探出了一颗如小丘般巨大的头颅,晶莹剔透的犄角骤然冲破水面。

  远古天龙分身的鳞甲泛着幽银冷光,每片鳞片表面都浮动着天然形成的星斗阵图,龙须间缠绕的玄冥真水化作万千丝绦垂落。

  “起!”

  随着她屈指叩击腰间玉珏,主殿外的六千四百柄铜剑突然同时震颤,剑脊蚀刻的云雷纹仿佛活过来般沿着剑身游走。

  无数道折射着星辉的光束在二十七座棱台间反复折射,原本银白色的元气涟漪瞬间染上青紫霞光,在天幕投射出覆盖方圆数十里的宏大星空投影。

  嗡——

  十二座玄冰抛物面天线开始同步偏转,每柄悬于馈源处的古剑都迸射出贯穿天地的元气波束,在九霄之上交汇成螺旋状的折光透镜,让整座章华台的晶化地基都泛起了幽蓝色光晕。

  “天市垣星域第五象限,坐标偏移修正量三微角秒。”

  赵青指尖划过悬浮在身前的三维星图,七十二枚悬浮冰晶沿着玄奥轨迹上缓缓旋转:“天龙分身的虚空交感频率再提升七个百分点,重点关注黄道面以北三十度的离散天体群。”

  云梦泽中腾起的远古天龙分身仰头发出一声悠长龙吟,长达九丈的龙角表面亮起层层嵌套的七重符文——这是天龙一族感应沟通星辰元气时特有的“璇玑星冕”。

  那些以先天水精凝结的角质层内,此刻正流动着与射电阵列同步的元气波纹,将它的本能天赋转化为可量化的谐振参数。

  “开始第一次全域扫描。”

  她双瞳深处亮起两簇银火,神念瞬间贯穿十二座射电阵列与六千四百柄铜剑天线,“青龙七宿对应频段3.14GHz,白虎七宿切换至18.9GHz,玄武室宿加载脉冲调制模式——”

  整片天地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

  云梦泽的水龙卷凝固成冰雕般的柱体,青铜剑林表面凝结出细密的霜花,某种超越听觉感知的波动正以章华台为中心向深空扩散,连阳光都在穿过这片区域时发生了可观测的偏振现象。

  天龙分身的瞳孔倏然收缩成两道竖线,覆盖其头部的感应鳞片集体竖起,在空气中激发出肉眼可见的驻波图样。赵青面前的星空投影剧烈抖动,某个原本暗淡的象限突然爆发出冰蓝色光斑。

  “检测到异常引力扰动源!”

  三枚阴阳兆算发出尖锐蜂鸣,投射出的频谱图上跃动着锯齿状波形,“距离约九百八十亿公里,质量约为地球五点三倍,表面温度零下二百二十六摄氏度,光谱类型甲烷吸收主导……”

  空气突然发出琉璃碎裂般的脆响。

  赵青心中微震,清晰感受到有某种极寒的元气正顺着射电阵列反向渗透,天龙分身的龙角尖端竟开始凝结出六棱柱状的玄冰。

  “一颗冰巨星?这个距离,是传说中的第九大行星?”

  她感知着那道寂灭苦寒的意境,心中飞快闪烁着种种推论,天龙分身的龙角再度迸发出刺目蓝光,于是,天然星斗阵图开始逆向旋转,将反向渗透的极寒元气转化为可供解析的频谱波纹。

  “深空聚焦模式下,光谱主峰波长477纳米,次级吸收峰出现在890纳米与1.3微米区域……甲烷与氨冰的混合物,还有微量乙烷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振动特征。”

  “启动阵列冗余模式!”

  她心念变换之际,主殿外六千四百柄铜剑骤然齐声长吟,剑脊游走的云雷纹宛若脱离金属表面,在空气中交织成覆盖整个章华台的立体雷网,把从天而降的寒潮导向云梦泽方向。

  水面炸开直径超过三里的巨大冰花,四道水龙卷监测网瞬间被冻结成通天冰柱。

  但正是这刻意制造的元气宣泄通道,让赵青捕捉到了更多关键数据——冰巨星散发的引力扰动在冻结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螺旋衰减模式。

  “质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分层结构……”

  她凝视着阴阳兆算投射出的引力透镜模型,“核心区密度约2.3克每立方厘米,向外逐层递减至0.5克,这不符合常规冰巨星的流体静力平衡状态。”

  “黄道坐标系偏移量校正完毕……目标天体轨道倾角17.8度,近日点约两百八十亿公里,远日点超过一千两百亿公里。”

  真正让赵青微讶的,是频谱仪捕捉到的微弱脉动——每隔十三分七秒,冰巨星散发的元气波动就会出现0.03%的周期性衰减。

  “引力扰动源存在次级震荡……”

  她挥袖扫过凝结着霜花的星空投影,将焦点移至冰巨星外围数万里处,“至少五个质量超过冥王星的卫星,还有数以十万计的碎片环——等等!这些卫星的轨道共振比例……”

  当赵青将冰巨星及其卫星的轨道参数代入洛希极限公式时,计算结果显示出惊人的矛盾——这些天体的距离早已突破潮汐撕裂的临界值,却依然保持着稳定运行。

  “除非……”她突然转身望向正在融化重组的云梦泽监测网,“是生物基质加固!”

  “这些卫星内部多半存在某种自修复型生物结构——类似树木根系却更加接近菌丝网络,能够通过吸收潮汐撕裂产生的能量实现动态平衡!”

  这个念头如同北辰星光划破迷雾。

  赵青猛然催动元磁力场,七十二枚冰晶罗盘轰然炸碎成漫天光点,又在瞬息间重组为立体分形结构。

  当她把冰巨星光谱数据与彗星成分库进行匹配时,超过九成的特征峰竟与千年周期彗星的彗核样本完全吻合。

  “直径超过三万里的甲烷冰核……表面遍布深达千里的裂缝……”

  她轻触投影中放大万倍的模糊影像,只见它表面密布着蛛网状的幽蓝裂谷,每个裂缝深处都涌动着数以千计的彗星残骸。

  这些冻结在甲烷冰层中的天体碎片保持着撞击瞬间的狰狞姿态,如同被琥珀封印的史前巨兽,极地区域则迸发出长达万里的等离子光弧:

  “这是,亿万颗彗星在弱引力环境下缓慢聚合的典型特征!”

  更令人震撼的,是星体赤道附近悬浮的冰晶环——数以百万计的彗星碎片在引力束缚下形成宽达十二万里的碎屑带,每块棱角分明的冰岩都在反射着不同波段的元气涟漪,在恒星风作用下形成绵延百万里的离子光带。

  “可以说,它称得上是内太阳系彗星之母了……周期性的引力扰动,将奥尔特云和柯伊带外围的天体泵入到海王星轨道范围以内,成为了半人马小行星的起源……妖惑星这样的‘活体彗星’,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阴阳兆算应声投映出放大的卫星剖面模拟图像——表层甲烷冰壳下延伸出数以万计的晶状须根,这些由烷烃聚合物构成的生物材质纤维,正以分形几何模式贯穿整个冰体,在潮汐力作用下形成自适应的应力补偿网络。

  “这不仅是材料学奇迹,更是动态的能量循环。”

  赵青凝视着开始自发旋转的卫星模型,挥手重构出了蛛网般密集的引力流线图:“此类生物构造能将撕裂动能转化为生长所需的化学势,就像红树林在潮间带越冲刷越茂盛——所以它们突破洛希极限却安然无恙。”

  “更精妙的是能量回收系统。”她心念微动间,卫星模型表面顿时浮现出了数以亿计的荧光绿点,“这些菌落每隔十三分钟就会释放储存的应力能,脉冲相位恰好与冰巨星的引力震荡形成谐振——”

  “以较保守的轨道偏心率e=0.01代入估算,距离最近的大型卫星,潮汐加热功率恐怕达到了10^17瓦的量级,却集中于半径仅1850km左右的星球上……正常而言,已足以导致冰壳融化、地质剧变。”

  “可实际上,这部分能量除被菌群吸收转化利用的外,应该是在特殊的元气法则影响下逐渐变成了浓郁的天地元气,滋养着整个行星系的环境……难怪,明明冰寒冻结的星球,却有着颇高的星辰元气辐射‘光度’。”

  “而此类不断榨取所在卫星引力势能的活动,其实也加速了外来彗星坠入行星的过程,促进了该冰巨星的质量增长、体积扩大,且被削弱过的撞击动能,也正好符合彗星残骸们的埋藏深度……”

  赵青心中暗暗思索,很快就大致探明了对方异常之处的相关原因,知晓了“太岁”的真正起源地,同时,亦是不急不缓地顺利跟它建立了元气上的感应沟通联系,注意到离开星球冰寒的环境后,元气便恢复了清凉温和。

  虽说这段时间的事情繁多忙碌,可在捏出这具天龙分身后,她也早早定下了将其所带的能力、体质、神通,于自己身上还原的计划,此类沟通感应的过程,闲暇时多有尝试,着实提升了不少实力。

  而借助于全新的技术设备配合,赵青的效率亦是大涨,远远超过了正常的速度。

  ……

  凛冽的北风掠过祁连山支脉,在裸露的赤褐色岩层呜间咽盘旋。

  四丈来高的木制望楼上,青铜铸造的相风乌正指向西南,其尾部悬挂的十二枚铜铃在寒风中纹丝不动——这是正工监特制的“定风仪”,专用于测算矿井通风状况。

  山脚下延绵五里的赭色营房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每间泥坯房顶都竖着黑底白字的隶书木牌:“丙字营三伍“、“戍字营七什”,合乎《秦律·工律》“凡作役,十人编什,五什为伍”的规定。

  晨鼓三通,手持丈二铜殳的狱吏踢开营门。

  蜷缩在麦秸堆里的刑徒们机械地爬起,未及食上一口早餐,就被迫列队迈向了属于自己的劳役场地,手腕脚踝上的铁制“钳釱”相互碰撞,发出冰河开裂般的脆响。

  这些排作蜈蚣阵的重刑犯,赭褐囚衣早已看不出原本颜色,前胸后背用朱砂写着“城旦”、“鬼薪”等墨刑字样,更有黥者面脸上刺着“盗铸”、“逾制”等罪名。

  矿井入口处,二十架“翻龙骨车”正由刑徒踩着木轮驱动,这种改良自周王朝《考工记》中的水力机械,在工师沿山体设计的暗渠引导下,可将矿井的深层积水提升至地面沟渠。

  三层楼高的木制水轮带动嵌着玄铁棱晶的精钢钻头,能将最坚硬的岩层粉碎;竹筋混凝土浇筑的巷道支架,让矿洞深入地下百丈。

  采掘面上,罪囚均使用统制的精铁鹤嘴锄,每把工具都刻着专属编号,收工时必须交还武库令查验,金属与岩壁相撞迸出的火花,竟比他们眼中残存的光亮还要耀眼。

  至于爆破用的硝化火药,则严格封存在山腰处的石砌“火器库”,由工造司派遣的军匠每日辰时定量领取,每当闷响传来,刑徒们就要冲进尚未散尽的硝烟里搬运矿石。

  《秦律·刑役令》第十二则明文指出:“凡犯斩刑、劓刑、城旦舂之重罪者,可转籍矿冶司,役期倍之”,以达至“天下刑徒,皆可尽用”的理想目标。

  这条将重刑犯转化为战略资源的政策,使得秦王朝全境十七处甲等矿场,均驻扎着三千人以上的刑役队伍,矿场选址遵循“三位一体”原则:

  其一毗须邻长城防线或重要关隘,由戍边军队就近监管;其二需有丰富矿脉,储量尤以青铜冶炼所需的锡、铅矿为优先;其三必须位于地势险峻之处,天然环境构成无形牢狱。

  五大夫爵的矿监李崇泰裹着狐裘站在观役台上,手中暖炉嵌着西域传来的“自热石”,遥遥看着新到的西羌奴被铁链串着押进矿洞。

  这些外地的蛮子听不懂鼓令,昨日刚被河西马帮送来,后颈还烙着三角形的私奴印。

  更远处,烽燧台飘扬的玄鸟旗与运矿牛车扬起的红尘混作一团。几名军吏挥动包铜的桦木令旗,口中接连喷出白汽:“今日掘进需达九丈深,短寸者鞭二十!”

  山坳西侧的矿吏廨舍内,炭盆将青砖地面烘得温热。公大夫爵的仓曹掾王胥斜倚在髹漆凭几上,用象牙柄的裁刀划开新到的竹简公文。

  窗外飘来刑徒们抬石号子的断续声,倒衬得室内愈发静谧。

  案头堆积的“廪食簿”墨迹未干:今日应到役三千七百二十人,实发粟米二百石。

  可按照《秦律·仓律》“城旦舂日食六升”的标准,这个数字本该是二百二十三石。

  王胥将差额部分勾入“病殁销籍”册,顺手在页眉补注“气瘴侵体,本月亡者四十一人”,前日河西马帮送来的三十西羌奴正好充作补缺,如此还能余出十一人的口粮。

  “大人,丙字营呈报鹤嘴锄损耗。”门外小吏的声音惊得他一颤,朱砂笔在简牍上拖出长长红痕。

  王胥抓起铜镇纸往门框掷去,厉声喝道:“呈报损耗不去找工师,来仓曹作甚!”

  听着慌乱的脚步声远去,他冷笑着展开暗格里私藏的《黑册》,用朱笔在“十月丙戌,补西羌三十一丁”旁添了“实收五十丁”五字。

  多出的十九人明日就该出现在边市牙行的账簿上,这些精壮蛮子可比中原刑徒耐操十倍。

  矿洞深处的岩壁上,凝结着历代刑徒呼出的白霜。

  黥面刺着“私铸”的赵三郎将鹤嘴锄抵在岩缝间,突然触到什么硬物。

  他扒开碎石,半截青铜弩机在火把下泛着幽光——这是上月坍塌时被掩埋的刑徒遗物。正要细看,背后传来监工皮靴踏水的回响,他慌忙将弩机塞进裤裆。

  按照《工律疏议》“凡矿脉所出兵械残件,需立时上缴武库”,私藏者当处车裂。

  “磨蹭什么!”包铜的鞭梢抽在他脊梁,绽开的旧伤涌出脓血。赵三郎踉跄着扑向采掘面,耳边响起同营老狱卒的告诫:“在这鬼地方,活人比矿石贱。看见那些暗渠没有?”

  他望向巷道顶部的竹筋混凝土拱顶,工师们设计的排水暗渠四通八达,据说最长的支脉直通长城戍堡,“去年冬赈灾粮被克扣,三百弟兄顺着暗渠爬到半路,全叫水闸碾成了肉泥。”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开局越女阿青,诸天:开局越女阿青最新章节,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