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远征,辎重应该怎么配置?”
在讨论之中,朱由检问起了远征行军的辎重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则整个大明也找不出几个将领能回答。
因为自从李如松、李化龙等人死后,大明军队之中,鲜少有人能出关扫北。
而戚金、便是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人,因此他轻松回答道:
“大军远征行军、需要按照路程推算天数、再以一人一月一石粮食为主,这是最基本的辎重粮草。”
“除了这个、出征前、每人还要随身携带炒黄米二升。”
“这里二升黄米、一升碾为碎末、一升另包,另外还需要带一升五合面粉。”
“其中五合做成香油蒸饼,五合做炒面用烧酒浸晒,五合做炒面用盐醋浸晒,各自包好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若是南方远征,军队遇到大河阻挡,如果水深无船,那么就派善水者携带军中粗大绳索游到对岸,然后两岸把绳索立起固定。”
“固定之后、士兵们砍伐竹木,制作成木筏摆放在绳索上做成吊桥。”
“如果附近没有树林,那么就用长枪作为临时材料,捆起来放在绳索上,然后在上边铺设衣甲作为路面应急。”
“为了避免被半渡而击或者敌人设伏,吊桥造好后不会全部过河,而是先派选锋精锐部队过河。”
“等他们过河后、摆好阵型警戒保护后边渡河的部队,然后每过一队,就占领有利地形摆一队阵势,依次过河。”
“虽然这样处处小心,但也不得不考虑中伏的应对办法,毕竟布置的再好也不能避免所有事件。”
“比如说在经过幽谷密林、狭窄山路的时候,里边塘骑搜索完毕,也有可能疏漏没有发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伏,必然会首尾不相连,断成数个部分无法统一指挥。”
“因此在经过这种地方时、要变换队形为连珠倒卷法。”
“比如说以一千人为例,将这一千人分为十哨,每哨百人。”
“过山路时第一哨先进,走到第一塘位置,看塘兵举的什么旗,没有危险信息后就在此处对山列阵警戒。”
“然后第二哨越过第一哨前进到第二塘位置,如同第一哨对山列阵警戒,其余各哨按此顺序依次前进。”
“这样一来步步为营,就算敌兵伏发也能有了准备。”
戚金为朱由检做着解释,或许在他看来,这些知识并不算什么幸秘,但在眼下的大明朝,能找出将行军知识说的这么简单通俗的人,已经不足一掌之数了。
朱由检叫人记下,自己也想了想、随后又继续提问道:
“行军途中、若是扎营遇袭应该怎么办呢?若是在黑夜又该如何?”
这问题很重要,朱由检印象中、后金军就经常夜袭明军,所以他迫切的需要知道该怎么做。
对于他的问题,戚金也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在行军途中,要是有事需要暂停三五天或一段时间,除了安营扎寨布置工事之外,还要在营寨外一二里距离内修建烽墩,作为明哨预警。”
“看到有敌军来攻寨,按照人数点燃烽火,一般十人点小炬火、一百至二百人点大炬火、三百至四百人点两个炬火、五百至一千人点三个炬火并照此增加。”
“如果敌人来攻寨时,遇上大风沙天气,能见度低,那么主将就会三令五申不得各部出寨应战,主要是避免出营后各部被风沙阻碍无法配合,被敌人用骑兵挨个击破。”
“这时候各部只能坚守营寨,用弓弩火器射击,然后挑选精锐骑兵,悄悄出营寻找敌人后背攻击。”
“等到了敌境,要是地理不熟,就需要寻找当地居民作为向导,有时候找不到居民也会让俘虏充当。”
“但为了避免这些人提供虚假信息,不能只听一人所言,要多多寻找,然后把这些人分开询问,看最后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
“嗯……”听到这解释,朱由检想了想,记下后再度询问道:
“我还有一些问题,俗话说“一人过万,无边无际”,行军时,数万乃至十万大军甚至能长达数十里。”
“若是领数万大军出征,如何保证各部调动正确、得到的信息不会有误呢?”
朱由检的这个问题,是经过考虑才问出来的。
大明朝由于和北方蒙古陷入上百年的治安战,因此将领虽然名义上有数万大军,但实际上他们往往只携带数千部队出征。
这样的治安战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明朝的小仗打的有声有色,到了数万人的大仗就是一团糟。
整个万历年间、有能力指挥数万人野战的只有寥寥数人,分别是李成梁、李如松、戚继光、麻贵、李化龙等人罢了。
天启年间、更是连一个能指挥数万大军野战的将领都没有。
熊廷弼虽然不错,但主要是防守,以守为攻。
戚金不一定可以、但他在蓟镇从军时,见过戚继光的指挥,而戚继光以车兵三万野战,正面击溃三万蒙古骑兵,自然会兵团级别的指挥。
果然、朱由检一开口询问,戚金就沉默数秒,随后道:
“末将没有领兵数万的战绩,最多也就是领兵万人。”
“不过如何领兵数万而不乱,甚至能进能退,这点末将的叔父告诉过末将。”他解释道:
“由于队伍距离过长金鼓不相闻旗帜不可见,只能依靠塘骑或士兵言语传递信息,而塘兵有二十四层,层层传递很容易出现错漏。”
“因此、早年在蓟镇时,叔父的规定是传递信息不可废话连篇需精简重点,内容不能超过三句,然后层层传递。”
“传递的时候还要复述一遍确认,然后回答“知道了”继续向后传递。”
“嗯……”听到这话,朱由检点了点头,没有想到戚继光是用这么简单的手段传递消息。
这样的传递、远比大军使用旗帜旗语要高明,简洁。
不过这简洁并不代表简单。
有的东西看似简单,但实战起来却很难,因为他需要高纪律和意志的军队。
说白了、古代军队是达不到后世军队的纪律和意志的,稍微精锐的军队,三天操练一次已经算是精兵了。
便是明初、三日一操练的军队已经算不错了,到了明末,十日一操练都属于尽忠职守了。
然而戚家军在这样的时代中,却能坚持每日一操,堪比后世的强度,自然能将军令坚守。
“一切还是得看训练啊……”朱由检叹了一口气,而后继续眺望起校场下的大军训练,久久不语……
在讨论之中,朱由检问起了远征行军的辎重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则整个大明也找不出几个将领能回答。
因为自从李如松、李化龙等人死后,大明军队之中,鲜少有人能出关扫北。
而戚金、便是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人,因此他轻松回答道:
“大军远征行军、需要按照路程推算天数、再以一人一月一石粮食为主,这是最基本的辎重粮草。”
“除了这个、出征前、每人还要随身携带炒黄米二升。”
“这里二升黄米、一升碾为碎末、一升另包,另外还需要带一升五合面粉。”
“其中五合做成香油蒸饼,五合做炒面用烧酒浸晒,五合做炒面用盐醋浸晒,各自包好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若是南方远征,军队遇到大河阻挡,如果水深无船,那么就派善水者携带军中粗大绳索游到对岸,然后两岸把绳索立起固定。”
“固定之后、士兵们砍伐竹木,制作成木筏摆放在绳索上做成吊桥。”
“如果附近没有树林,那么就用长枪作为临时材料,捆起来放在绳索上,然后在上边铺设衣甲作为路面应急。”
“为了避免被半渡而击或者敌人设伏,吊桥造好后不会全部过河,而是先派选锋精锐部队过河。”
“等他们过河后、摆好阵型警戒保护后边渡河的部队,然后每过一队,就占领有利地形摆一队阵势,依次过河。”
“虽然这样处处小心,但也不得不考虑中伏的应对办法,毕竟布置的再好也不能避免所有事件。”
“比如说在经过幽谷密林、狭窄山路的时候,里边塘骑搜索完毕,也有可能疏漏没有发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伏,必然会首尾不相连,断成数个部分无法统一指挥。”
“因此在经过这种地方时、要变换队形为连珠倒卷法。”
“比如说以一千人为例,将这一千人分为十哨,每哨百人。”
“过山路时第一哨先进,走到第一塘位置,看塘兵举的什么旗,没有危险信息后就在此处对山列阵警戒。”
“然后第二哨越过第一哨前进到第二塘位置,如同第一哨对山列阵警戒,其余各哨按此顺序依次前进。”
“这样一来步步为营,就算敌兵伏发也能有了准备。”
戚金为朱由检做着解释,或许在他看来,这些知识并不算什么幸秘,但在眼下的大明朝,能找出将行军知识说的这么简单通俗的人,已经不足一掌之数了。
朱由检叫人记下,自己也想了想、随后又继续提问道:
“行军途中、若是扎营遇袭应该怎么办呢?若是在黑夜又该如何?”
这问题很重要,朱由检印象中、后金军就经常夜袭明军,所以他迫切的需要知道该怎么做。
对于他的问题,戚金也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在行军途中,要是有事需要暂停三五天或一段时间,除了安营扎寨布置工事之外,还要在营寨外一二里距离内修建烽墩,作为明哨预警。”
“看到有敌军来攻寨,按照人数点燃烽火,一般十人点小炬火、一百至二百人点大炬火、三百至四百人点两个炬火、五百至一千人点三个炬火并照此增加。”
“如果敌人来攻寨时,遇上大风沙天气,能见度低,那么主将就会三令五申不得各部出寨应战,主要是避免出营后各部被风沙阻碍无法配合,被敌人用骑兵挨个击破。”
“这时候各部只能坚守营寨,用弓弩火器射击,然后挑选精锐骑兵,悄悄出营寻找敌人后背攻击。”
“等到了敌境,要是地理不熟,就需要寻找当地居民作为向导,有时候找不到居民也会让俘虏充当。”
“但为了避免这些人提供虚假信息,不能只听一人所言,要多多寻找,然后把这些人分开询问,看最后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
“嗯……”听到这解释,朱由检想了想,记下后再度询问道:
“我还有一些问题,俗话说“一人过万,无边无际”,行军时,数万乃至十万大军甚至能长达数十里。”
“若是领数万大军出征,如何保证各部调动正确、得到的信息不会有误呢?”
朱由检的这个问题,是经过考虑才问出来的。
大明朝由于和北方蒙古陷入上百年的治安战,因此将领虽然名义上有数万大军,但实际上他们往往只携带数千部队出征。
这样的治安战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明朝的小仗打的有声有色,到了数万人的大仗就是一团糟。
整个万历年间、有能力指挥数万人野战的只有寥寥数人,分别是李成梁、李如松、戚继光、麻贵、李化龙等人罢了。
天启年间、更是连一个能指挥数万大军野战的将领都没有。
熊廷弼虽然不错,但主要是防守,以守为攻。
戚金不一定可以、但他在蓟镇从军时,见过戚继光的指挥,而戚继光以车兵三万野战,正面击溃三万蒙古骑兵,自然会兵团级别的指挥。
果然、朱由检一开口询问,戚金就沉默数秒,随后道:
“末将没有领兵数万的战绩,最多也就是领兵万人。”
“不过如何领兵数万而不乱,甚至能进能退,这点末将的叔父告诉过末将。”他解释道:
“由于队伍距离过长金鼓不相闻旗帜不可见,只能依靠塘骑或士兵言语传递信息,而塘兵有二十四层,层层传递很容易出现错漏。”
“因此、早年在蓟镇时,叔父的规定是传递信息不可废话连篇需精简重点,内容不能超过三句,然后层层传递。”
“传递的时候还要复述一遍确认,然后回答“知道了”继续向后传递。”
“嗯……”听到这话,朱由检点了点头,没有想到戚继光是用这么简单的手段传递消息。
这样的传递、远比大军使用旗帜旗语要高明,简洁。
不过这简洁并不代表简单。
有的东西看似简单,但实战起来却很难,因为他需要高纪律和意志的军队。
说白了、古代军队是达不到后世军队的纪律和意志的,稍微精锐的军队,三天操练一次已经算是精兵了。
便是明初、三日一操练的军队已经算不错了,到了明末,十日一操练都属于尽忠职守了。
然而戚家军在这样的时代中,却能坚持每日一操,堪比后世的强度,自然能将军令坚守。
“一切还是得看训练啊……”朱由检叹了一口气,而后继续眺望起校场下的大军训练,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