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七十四章 百事艰难

小说:家兄朱由校 作者:北城二千 更新时间:2022-08-01 14:12:2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天边红潮如沧海,甲如金光开云雾。

  一支数千人的人马向着朱由检他们行来。

  这支人马身材不高,大多只有五尺左右,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却能看出他们强悍能战。

  他们装备川东少数民族特有的利剑大刀和锋利的长柄竹矛,身披铁甲外又再套一层厚棉甲,可谓刀、箭不入。

  大军行来、朱由检一眼扫去,只见军容壮整,意气昂然。

  “好好好!”一脸三声好,朱由检握住了秦邦屏的手道:

  “有此强军,何愁建虏?”

  “殿下谬赞了……”秦邦屏听到夸赞,虽然嘴上谦虚,身子却挺的直直的,似乎十分自豪。

  见他们三人这样,朱由检又将满桂告诉他的辽东各种事情告诉了三人。

  不过似乎是因为曾经经历过了更难打的播州之战,因此他们对于朱由检口中厉害的建虏并不畏惧。

  这点朱由检也不点破,只是叫他们以守城为主,切不可追敌。

  秦邦屏也看得出,这是朱由检对他们重视的表现,因此尽管他们看不上建虏,却还是谦虚的应下了。

  见状、朱由检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关心了几句后,又承诺了北上援辽的石柱土兵军饷不会拖欠,和浙兵一样每人每年二十两军饷,斩首真虏一级百两。

  听到百两银子一级的斩首赏银,秦邦屏等人纷纷眼冒金光,随后拍着胸口保证道:

  “殿下放心,有末将三人在,必死守沈阳,不使真虏踏入沈阳城中一步!”

  “好……”朱由检笑着回应,随后短暂寒暄,便和三人告别了。

  等三人策马离去,陆文昭才凑上前道:

  “殿下、百两银子一级的斩首,是不是太高了……”

  这话问出,王承恩也暗自点头,认为确实太高了。

  不过朱由检却笑道:

  “高么?”

  “别忘了眼下两年多时间,朝廷已经在辽东投入了多少银子。”

  “我倒是希望辽镇兵马能一下子斩首真虏十万,将真虏平定。”

  “但是他们能做到吗?”

  朱由检嗤笑道:“他们要是能做到,何至于辽事如此?”

  “若是真能斩首十万真虏,花一千万两银子荡平辽事,岂不简单?”

  在他看来、相较于建虏,大明能否延续、真正的难题是怎么解决土地兼并,清理贪官污吏,变法改革,应对十几年的大旱灾。

  这些要是能做成,辽事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以大明的体量,直接就能压死努尔哈赤。

  可问题眼下的情况就是,皇帝的政令只能在北方一带流动,一旦到了南方,除非派自己的亲信前往,不然根本就起不到一点作用。

  这些问题、基本上只要了解明末历史的人都能想到,但为什么天启和崇祯没有做到?

  首先是清理黄册,这个做不到。

  要清丈田亩、统计人口,得有一支能不被地方势力左右的团队。

  朱元璋可以做,因为他的团队净是淮右布衣翻身当官,没有根基,暴力管够。

  哪怕到了张居正那会儿,中枢依旧强势,丈田虽然有弊端,但也可以做。

  但是到了天启、崇祯这会儿,败仗打得越多,朝廷的权威就越下降,就越需要维持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稳定。

  经过两百多年的近亲繁殖,各种群体的利益都根深蒂固了,因此无论用什么方式清丈田亩,用的人也脱不出士绅、卫所、勋贵、宦官、胥吏的圈子。

  自己人查自己人,查不出什么名堂来。

  大部分做官者所求无非是升官发财,朝廷越强势,升官的需求就越高,朝廷威信下滑,做官的就只想着发财了。

  勋贵、太监、胥吏就更简单了,他们没法升官,只能发财。

  没有可用的人,什么政策都没用。

  政治上拉一派打一派的问题,天启和崇祯历史上做的都不错,但是这根本没用。

  朝堂上权力的游戏玩得再好,老百姓和当兵的还是没饭吃,什么用也不顶用。

  要收税就要对抗利益集团,要对抗利益集团,就要扶持一清二白的一支队伍,并且要把利益都往同一个方向拉。

  戚金叫戚元辅南下,到时候只要在浙江招募训练八千兵马,北方再稍微整训一点,朱由检就可以玩横的。

  当然、他不可能把桌子直接掀了,只因为他没有朱元璋的班底。

  朱元璋和朱棣敢杀这么多贪官,是因为有国子监的数万学子为他们兜底。

  但国子监早就在朱棣后期被文官渗透的差不多了,而朱由检要弄,只有把边军将领遗属接到昌平,给他们田地,教他们读书。

  到时候他背后也就有一个利益集团了。

  数千学子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当官。

  官位是不会空出来的,所以最简单的就是打倒一批贪官污吏,把这群人换上去。

  至于他们会不会腐败?这并不要紧。

  哪怕腐败,但只要能把税交上来,应付接下来漫长的小冰河大旱就行。

  等大旱过后,该杀杀、该抓抓。

  没有人会一直站在你身边,他们永远会站在利益旁边,朱由检深深明白这个道理。

  这么想着、他也上了车,平淡道:“走吧”

  “是……”陆文昭回礼,随后命令车队继续南下,而朱由检也对王承恩问道:

  “边军将士的遗属,这件事上你多上点心,弄来越多人越好。”

  “殿下放心,奴婢已经派御马监的其他内宦和锦衣卫前往各地了,不出意外的话,半个月后便能将蓟镇和宣府一带的遗属接到昌平。”

  “只不过因为风雪的原因,昌平的牲畜牧场、田舍没有搭建好,眼下购买的十万两各种牲畜都在昌平红门的牧场内。”

  “等石柱白杆兵过去燕山大营,那里便有一万九千余人了,加上工匠就是两万人。”

  说到这里,王承恩无奈道:

  “殿下拨的十万两银子,已经花去一万五千两银子,购来了两千头猪,三十万鸡鸭鹅。”

  “黄山所附近,派去了三十位值守太监,一千多佃户,建起了二十处官场,占了怀柔的六千亩地,还有燕山的六座山头。”

  “这些牲畜、一日要吃去三四万草籽,三万多斤粮食,每日最少支出三百两,快比得上七卫一营的伙食了。”

  “一万五千两银子么?那就是每日三百多两,比你我预计的六百两要少,应该高兴才是。”朱由检没良心的笑了起来。

  王承恩见状,只能叹气道:

  “御马监内,除了这新设的二十处官场,也只剩下二十万不到的鸡鸭,三千头猪了。”

  “再这么下去,估计御马监也顶不住……”

  见王承恩这么说,朱由检倒是没心没肺的又道:

  “放心吧、御马监的银子,自然是可以坚持到下一笔银子运来的。”

  说道这、朱由检轻笑道:

  “下一笔银子怎么来,我大概已经想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兄朱由校,家兄朱由校最新章节,家兄朱由校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