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如何?”
“这次的死者和昨天那位郑公子以及之前那位刘公子死法基本一致,应该是五天前死的。”
“五天前?”邓青重复了一遍。
“对,也就是刘公子死前一天。”仵作确认道。
邓青问道:“我知道了,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仵作摇摇头,说道:“没有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了。此人双手双脚都是老茧,这显然是长期劳作导致的,肌肉还算精炼,也说明了此人长期干苦力活。周围还有他的背篓和柴刀,这都表明了他的确是上山砍柴,然后被人杀害。死因和郑、刘两位公子别无二致。”
“嗯。”
邓青应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后仵作便退下了。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儿。”
等到仵作走后,王肃突然开口说道。
“什么事儿?”邓青好奇地问道,王肃这个语气,莫非......
莫非他找到什么关键性的线索了?
王肃说道:“今天算是我们运气好......”
邓青哭笑不得,指着躺在地上的那具干尸说道:“你管这叫运气好?”
“你别打岔。”王肃瞪了他一眼,接着说道,“我说的运气好,不是指你这家伙的官运,而是说,他恰好被我们发现了。我们现在发现了的就已经有三名死者了。像今天这样的,我们没有发现的死者,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邓青皱眉,问道:“你是说......凶手早就开始作案了?而且死者还有很多?”
王肃点点头,说道:“不错,这些死者死状诡谲,一看便知不是正常死亡的。乡民愚昧,迷信坊间传闻的各路牛鬼蛇神、要妖魔鬼怪,看见亲朋好友是这种死状,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不是他们遭人杀害,而是妖魔作怪......”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王肃话未说完,邓青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问道:“所以说,我们还需要去查查那些报官报的是邪祟入体的?”
王肃摇摇头,说道:“只怕从官府入手查不到多少。”
邓青恍然大悟,说道:“你是说......”
“不错,应该去找乡野中的那些道士和尚。乡民不知杀人的是武功,而以为杀人的是邪祟,出于害怕,比起官府,他们更倾向于那些擅长装神弄鬼的道士和尚。毕竟,术业有专攻嘛,这两种人一看就是会驱邪抓鬼的。”
王肃算是给邓青指了一条明路了,但是邓青并没有直接毛毛躁躁地就去下令,而是面露忧色,说道:“天京内外人口岂止百万,这道士和尚一类的出家人怕是也有上万之众,如何能够问个遍。”
王肃说道:“天下熙熙攘攘,皆是为利来往,不如予以重金悬赏,通知几个势力大、人脉广的道士和和尚,让他们再去找下面那些小的、散的,层层往下,应该能有所收获。”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外包吧......
但邓青思考一阵,却说道:“此法不妥。虽说绣衣司资金充足,完全可以抽调出一批钱财来托这些人帮助我们调查,但如此大张旗鼓,必然会将此事宣扬出去,到时便会让一些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何况,这次的死者乃是齐王府上的家生子(注1),就算查到最后此事与齐王无关,齐王也会掉了面子,而且有损齐王文名,到时圣人怪罪下来,可不是你我二人能够承担得起的。”
“再者......”
说到这里,邓青看了看四周还在搜查的绣衣郎,将王肃拉到一处无人的角落,压低声音对他说道:“再者,此事就目前看来,和齐王的关系很大,齐王暂时很难洗脱嫌疑。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万一查到底,发现真是齐王作乱,意图勾结胡族谋反......”
话说到这个地步了,邓青想要表达的意思也都表达得差不多了,王肃也明白了,他就没再多言。
毕竟虽然四周没什么人,但保不齐就隔墙有耳,不小心给他们的对话听了去呢?
妄议天家可是重罪,何况两人现在讨论的还是当今圣人最宠爱的胞弟齐王?
天威难测,谁知道如果齐王真的谋反,圣人是会将他处死,还是监禁?
别看这两种惩罚差别不大,实际上却是表明了圣人对齐王的态度。
处死,便是圣人恼怒,认为齐王罪不可恕。
监禁,便是圣人念及兄弟之情,有意偏袒齐王,到了最后说不好心一软还会替齐王遮掩一二。
如何遮掩呢?
自然是把这些和圣人非亲非故的知情者都给杀了......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齐王真的有心勾结胡族,意图谋反的前提之下。
现在齐王究竟如何,可能除了他自己,还真就没人知道了。
王肃叹了口气,有些无奈。
这就是大唐的现状了。
外患当前,内忧难处,如此一个泱泱大国,竟是拿北边的胡族蛮子一点办法没有,只能被动防守,抵抗劫掠。
“那你觉得应当如何呢?”王肃问道。
邓青心中早已有了想法,说道:“直接去找这些和尚道士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说不好有些人家贫或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并没有请这些出家人来驱邪。但人死了总要下葬,下葬都必须报备最近的衙门,所以不如去他们那里调查。毕竟都是吃公家饭的,见是我们绣衣司的,自然自觉把嘴巴闭严实了,不敢多嘴。”
“若是去找那些道士和尚,逐层下去,只怕人多口杂,穿得整个天京城沸沸扬扬的。”
邓青,你这是要挖人坟墓了啊......
特殊时期就该用特殊方法,王肃没有反对,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说道:“此计可行。”
邓青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立刻下令。”
-------------------------------------
注1:旧称奴婢在主家所生的子女,家奴的子女,按清代法规,家奴的子女世代为奴,永远服役。旧时奴才基本上都是卖身在主家。主子手里捏有奴才的卖身契。如果奴才不忠心,可打杀及卖出府去。所以一般来说奴才都是忠心耿耿。而家生子就是奴才生的孩子。——摘自百度百科
“这次的死者和昨天那位郑公子以及之前那位刘公子死法基本一致,应该是五天前死的。”
“五天前?”邓青重复了一遍。
“对,也就是刘公子死前一天。”仵作确认道。
邓青问道:“我知道了,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仵作摇摇头,说道:“没有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了。此人双手双脚都是老茧,这显然是长期劳作导致的,肌肉还算精炼,也说明了此人长期干苦力活。周围还有他的背篓和柴刀,这都表明了他的确是上山砍柴,然后被人杀害。死因和郑、刘两位公子别无二致。”
“嗯。”
邓青应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后仵作便退下了。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儿。”
等到仵作走后,王肃突然开口说道。
“什么事儿?”邓青好奇地问道,王肃这个语气,莫非......
莫非他找到什么关键性的线索了?
王肃说道:“今天算是我们运气好......”
邓青哭笑不得,指着躺在地上的那具干尸说道:“你管这叫运气好?”
“你别打岔。”王肃瞪了他一眼,接着说道,“我说的运气好,不是指你这家伙的官运,而是说,他恰好被我们发现了。我们现在发现了的就已经有三名死者了。像今天这样的,我们没有发现的死者,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邓青皱眉,问道:“你是说......凶手早就开始作案了?而且死者还有很多?”
王肃点点头,说道:“不错,这些死者死状诡谲,一看便知不是正常死亡的。乡民愚昧,迷信坊间传闻的各路牛鬼蛇神、要妖魔鬼怪,看见亲朋好友是这种死状,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不是他们遭人杀害,而是妖魔作怪......”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王肃话未说完,邓青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问道:“所以说,我们还需要去查查那些报官报的是邪祟入体的?”
王肃摇摇头,说道:“只怕从官府入手查不到多少。”
邓青恍然大悟,说道:“你是说......”
“不错,应该去找乡野中的那些道士和尚。乡民不知杀人的是武功,而以为杀人的是邪祟,出于害怕,比起官府,他们更倾向于那些擅长装神弄鬼的道士和尚。毕竟,术业有专攻嘛,这两种人一看就是会驱邪抓鬼的。”
王肃算是给邓青指了一条明路了,但是邓青并没有直接毛毛躁躁地就去下令,而是面露忧色,说道:“天京内外人口岂止百万,这道士和尚一类的出家人怕是也有上万之众,如何能够问个遍。”
王肃说道:“天下熙熙攘攘,皆是为利来往,不如予以重金悬赏,通知几个势力大、人脉广的道士和和尚,让他们再去找下面那些小的、散的,层层往下,应该能有所收获。”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外包吧......
但邓青思考一阵,却说道:“此法不妥。虽说绣衣司资金充足,完全可以抽调出一批钱财来托这些人帮助我们调查,但如此大张旗鼓,必然会将此事宣扬出去,到时便会让一些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何况,这次的死者乃是齐王府上的家生子(注1),就算查到最后此事与齐王无关,齐王也会掉了面子,而且有损齐王文名,到时圣人怪罪下来,可不是你我二人能够承担得起的。”
“再者......”
说到这里,邓青看了看四周还在搜查的绣衣郎,将王肃拉到一处无人的角落,压低声音对他说道:“再者,此事就目前看来,和齐王的关系很大,齐王暂时很难洗脱嫌疑。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万一查到底,发现真是齐王作乱,意图勾结胡族谋反......”
话说到这个地步了,邓青想要表达的意思也都表达得差不多了,王肃也明白了,他就没再多言。
毕竟虽然四周没什么人,但保不齐就隔墙有耳,不小心给他们的对话听了去呢?
妄议天家可是重罪,何况两人现在讨论的还是当今圣人最宠爱的胞弟齐王?
天威难测,谁知道如果齐王真的谋反,圣人是会将他处死,还是监禁?
别看这两种惩罚差别不大,实际上却是表明了圣人对齐王的态度。
处死,便是圣人恼怒,认为齐王罪不可恕。
监禁,便是圣人念及兄弟之情,有意偏袒齐王,到了最后说不好心一软还会替齐王遮掩一二。
如何遮掩呢?
自然是把这些和圣人非亲非故的知情者都给杀了......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齐王真的有心勾结胡族,意图谋反的前提之下。
现在齐王究竟如何,可能除了他自己,还真就没人知道了。
王肃叹了口气,有些无奈。
这就是大唐的现状了。
外患当前,内忧难处,如此一个泱泱大国,竟是拿北边的胡族蛮子一点办法没有,只能被动防守,抵抗劫掠。
“那你觉得应当如何呢?”王肃问道。
邓青心中早已有了想法,说道:“直接去找这些和尚道士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说不好有些人家贫或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并没有请这些出家人来驱邪。但人死了总要下葬,下葬都必须报备最近的衙门,所以不如去他们那里调查。毕竟都是吃公家饭的,见是我们绣衣司的,自然自觉把嘴巴闭严实了,不敢多嘴。”
“若是去找那些道士和尚,逐层下去,只怕人多口杂,穿得整个天京城沸沸扬扬的。”
邓青,你这是要挖人坟墓了啊......
特殊时期就该用特殊方法,王肃没有反对,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说道:“此计可行。”
邓青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立刻下令。”
-------------------------------------
注1:旧称奴婢在主家所生的子女,家奴的子女,按清代法规,家奴的子女世代为奴,永远服役。旧时奴才基本上都是卖身在主家。主子手里捏有奴才的卖身契。如果奴才不忠心,可打杀及卖出府去。所以一般来说奴才都是忠心耿耿。而家生子就是奴才生的孩子。——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