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茴根染衣光如霞,却召霞县作夫婿。”
这灵州就在现代的吴忠市,它坐落在黄河边上,九曲黄河穿城而过,自秦汉先后开掘的秦渠、汉渠,唐徕渠等重要灌溉渠道,使灵州成为西夏最重要的产粮区,也正是西夏占据了银州、灵州,有了粮食生产的领先,李远昊才有称帝的本钱。吴忠市是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1398年),是当时灵州守御千户所领十三个屯堡之一,以屯长吴忠命名为吴忠堡。由于战争,灵州的所在地和城池迁改了多次,到了明朝,录州迁出谷地后,这里便称古城、吴忠堡。这西夏的灵州,在秦朝时就是富平县的所在地,西汉时是皇族内史的辖地,东汉末年由于羌人作乱,民族矛盾严重,发生了著名的“富平三迁”的故事,富平从宁夏迁到了今天的陕西地面上。汉灵帝中平十五年(185年)富平县寄理在冯翊,后迁徙到彭阳县,由于黄巾之乱,各地群雄并起,最后迁徙并最终落户在陕西怀德,为北地郡郡治。灵州迁涉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
西夏是党项人崛起最辉煌的历史。现代,党项人已西夏被元来国后自完全被华夏的文化所同化了。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羌族是中原对西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统称。党项族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自称拓跋党项出自鲜卑族,与北魏的皇族拓跋氏同族。而这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德后代。西汉也有黄帝后裔李姓的人改姓为拓跋氏的,但现在这个姓已很少了。魏孝文帝将全王族改姓元。所以你如果姓元你的血统极有可能是北魏王族。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能征善战,文治武功,不但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有极高的政治修养。他仿宋制建立了整个西夏的行政体系,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还要求建立自己独立的西夏文化,创造自己的西夏文字,崇尚佛教,无昊称帝的第一道发令就是要求国人秃发。但这样一个伟大的皇帝在位只有16年,死时只有五十岁,他的死不是生老病死,而是因抢了太子的媳妇做妃子,被太子割鼻流血过多而死。
虽然西夏的国都迁往了兴庆府(银川),但灵州(西平府)仍是西夏的最二大城市,最重要的粮产地,也是最为繁华富裕的州府。
这一天,西平府最大的客栈,凤翔客栈门前,来了三辆马车,按说作为西夏最豪华的客栈,每天车马往来,宾客如云,实在太正常不过?但却不然,因为,从马车上下来的三个人个个气度不凡,从马上中第一个下来的是一位四十左右的长者,秃发,两边的鬓角准确性已花白,穿着普通平民的青衣,毡帽,但气势威严,面第二辆车中走下的是一对少年男女,女的已长熟,但因为没有梳高髻,所以一定没有成年,西夏女人十八梳高髻,就象男人二十加冠一样,实际这少女只有十五岁,她穿着五彩的霞衣,不是皇族就是显贵的子弟。而另一少年约十岁左右,年岁虽小却穿着紫色绶衣,也不知是那家世袭的少爷公子,他叫少女为姐姐,这是一对姐弟。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八名身材高大的护卫。
他们一进门就见有一桌人地喝茶聊天,他们要了一个独立的小院,刚想离开,却听当中一个大宋或大齐的年轻后生在侃侃而谈:
“这西平府和兴成府的区域我叫它宁夏平原,是整个西夏国最富庶的地方,西夏国的产粮地和立国的根基。这是一块西南高东北低逐渐下降的倾斜平原,河套平原也是这样,但为什么这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或其它地方不一样呢?这宁夏平原是个绿洲而其它的最多是个草场?”
听到这里,四十多岁的长者,带着一对少年男女不走了,他们在就近的桌子边坐了下来,叫了茶酒吃食,听那后生说原委。
“形成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宁夏平原得益于西部的贺兰山脉,这贺兰山把西北过来的冷干空气大多挡在了山的西面,而由南方来的水气团留在了山的东南。所以西出贺兰山是荒凉的沙漠,而山的东南是富庶的绿洲。第二个原因是黄河横穿了整个宁夏平原,黄河给平原带来大量的水分,因着这黄河的水气,加上贺兰山的拦阻作用,所以相对地这宁夏平原空气湿润,植被生长茂盛。第三个原因是我们的先祖修建了秦渠、汉渠,唐徕渠三条水渠,得以让我们能引水罐溉,种植作物粮食。加上这里的日照充足,成了适宜耕种的富庶之地。这三个方面一是天时,二是地利,三是人和,缺一而不可。”
“西夏国据这富庶之地,有着天时地利,但这利用的地方仍只是十之一二。百多年因为这小冰川期气候和水土流失导致干旱频发,。。。特别是近些年或今后的若干年,干旱将会越来越频繁。这天灾或不可测或改变,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以来减少损失。”
“那都有些什么方法呢?”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急切地问。
你道在这谈天说地的是谁,就是高宠,而问话的是邓妤了。与高宠同行的还有钱济琛、邓家兄弟,丁力和张大柱,几个人都在静静听着也不多话,听这高宠讲天书。张大柱等五六个亲卫坐在其它的两张桌子,似是无意,就安全来说,却是严谨。
“有些什么办法?就这土地来说,首先是水土保持。其次是蓄水。再则是提高或增加这罐溉区域面积。这些工作都需要国家来主导,譬如这水土保持的养山养地、植树、种草、造林,湿地保护、荒年的粮食的储备,如这灾期组织民众搞灾、稳定民心。但这一切的种种除了需要国家层面来组织外,这些事有些是不要钱的,而更多的需要‘钱’才能完成,要有钱才能做事。我先说说什么是水土保持。”高宠喝了一口茶对一行几个人坐下来听他说道,也并未在意,只是对那长者点了点头,扫了那一对小兄妹一眼,继续说道:
“在说这水土保持前,我们说说这西夏的垦殖。这又要从西夏的国情说起。西夏大多是羌人或者说是鲜卑族的后裔,主要以游牧为主,靠放养牛羊马匹畜牧生活。以前这些族群并不事农业生产。而西夏得到这宁夏平原之前,由于大多的地方干旱少雨,所以也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前的这西夏主要靠与大宋、辽或大金的互市贸易,换取粮食生活。就算是现在有了这宁夏平原,地上所产仍不足以满足国内的需要。所以粮食问题是西夏的短肋。”
那长者听到这里,脸上变了色,还有对西夏了解研究这么透彻的人,两位少年男妇心里也憋着,但不敢乱说,他们还想听下去。
“这个短肋,西夏的朝庭当然清楚,所以他们就鼓励国民垦殖开荒,转职农业,也从大宋通过引诱熟户或战争抢掠人口,让大宋的人开垦或教西夏人农耕。”
“但我以前讲过,这西夏除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和这宁夏平原,其它地方并不适合农耕,由于缺水,那些不适合农耕的地方虽然开垦出来了,但过两三年就不能再耕种了,种下去也没有收成,这些土地沙化了,于是这些家民只有放弃已开垦的土地再在周边开垦新的粮田。这种种两三年又抛荒的原因就是过度垦殖加上缺水引起的土壤沙化,长年累月将导致整个区域的沙漠化。这沙化的土地平时土地里的水分蒸发到空中,而一旦遇雨,这些熟土又随着雨水被冲到河流之中,古话说泾渭分明,这泾河水清,渭河水浑,这泾水和渭水的差别一个是水清、一个是水中因带有大量的泥沙而变混浊。这水中的泥沙就是水土遇雨流失产生的。”
“这种情况你们说西夏国知道不知道?当然知道,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对子孙后代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荒漠种地,产量极低,但广种薄收也胜过畜牧。在草原,养一头羊按水草的情况可能需要15到25亩,但如果开垦这样的土地怎么也能收个十石八石的。这个帐农户会算,西夏王朝也会算,但王朝的国策是以粮为纲,就算知道这种生产方式有隐患,也就听之任之。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都变成沙漠后怎么办,子孙后代怎么办?”
“说到这水土保持我再说第二件事。西夏立国后,很多人结束了这游牧生活,在这宁夏地上定居了下来。这造房子,做家具,需要大量的木材,而这西夏国本来的森林就少,木材稀缺。用木材就要砍伐森林。这几十年下来,贺兰山的木材也砍得差不多,而现在的人只知道砍而不会去种,又不知道伐的方式砍树,所以近百年来,这贺兰山的森林就大面积的退化。古时这西夏良泉九十九眼,你去问问,现在这九十九眼良泉还有多少眼,每泉的泉水有没有减少?查了就会知道这森林大量砍伐的后果。”这少年怎么对西夏的情况走遍了似的,许多情况就是朝庭也不知道。
“除了这砍木材做家具外,第二个就是烧饭取暖的问题。我讲过现在是小冰川期,这天比旧时冷,我们要烧饭取暖,就需要薪材。这薪材那里来,当然在周边砍。这砍的结果也就象先前讲的,会造成植被的减少和水土流失。但人要生活,房子不可能不造,这薪材也不可能不砍。”人们不都是这样生活的吗?这也有讲究?
“如果要做到少砍或不砍,就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有没有东西取代这薪材木材建屋、取暖。当然有,而且这东西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好。但今天不早了,就到这儿,下次再讲。大柱,去准备一下,老钱说窃市好玩,我们去那!”
这长者与一对少年少女正听到兴头上,对方却戈然而止,心里痒得难受,想知道后面的结局,人家与你又不熟,再说天确也不早了。看到少年起来,也起身致谢,用汉话对高宠说:
“这位公子,老身这厢有礼了,老身姓任名聪,字敏之,祖上也是大宋人氏,但在这大夏国已近百年,身边这位小哥是王公子是在下的主子姓王名仁孝,而这小姐是王公子的三姐,大家都叫秀儿。”
“在下江南的铜陵高宠,老先生不必客气。”
说完高宠一行向这几个告辞向黑水堡而去。
高宠一行走后,这长者带着少男少女回到了独院。
“这叫高宠的汉人少年不简单,他的说法我读遍经史,是闻所未闻,但他所说的句句是实,洞如观火,切中我西夏的要害。殿下,世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给后辈黑子孙留下什么,确实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就说我们的农耕政策,这高宠所说的荒漠化,我们也看到了问题,但不知道它的危害,如果再这样下去,我西夏后世真是要万劫不复。今天我听了他们的一席话让我这个做少师的羞愧啊,别看他年纪轻轻,但他更适合做你的老师。如果他愿意,我真想向你父皇推荐他做你的老师。”
“老师说那里话,你精通经史,经验丰富哪是他这种少年所能比的,他今天下午能说出这样的道理,只不过偶然碰巧吧。”
原来这一行是西夏的太子李仁孝、三公主李明珠,太子少师任聪。因太子今年十岁(虚岁)出来历练,到各地巡视暗访,刚出京城来到西夏第二大城市平西府。因为是暗访历练,所以也不曾住行宫。
“皇弟可不能这样说,我看那少年高宠确是有本事的人,你是见不得人家比你聪明能干吧。”
这三公主秀儿对自己这太子弟弟可是最为了解。这太子李仁孝,一岁就被立为太子,聪明绝顶,他的生母是汉人曹贤妃,1139年即位,时年十六岁,他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也是西夏的中兴皇帝,帝号仁宗。这样一个皇子自有他的骄傲。
“好了,这一天的奔波殿下也累了,但为师希望太子殿下如有时间好好想想今天的所历所闻,或许你会有所体会。为师退下了,我要给你父皇报告这件事。”
这灵州就在现代的吴忠市,它坐落在黄河边上,九曲黄河穿城而过,自秦汉先后开掘的秦渠、汉渠,唐徕渠等重要灌溉渠道,使灵州成为西夏最重要的产粮区,也正是西夏占据了银州、灵州,有了粮食生产的领先,李远昊才有称帝的本钱。吴忠市是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1398年),是当时灵州守御千户所领十三个屯堡之一,以屯长吴忠命名为吴忠堡。由于战争,灵州的所在地和城池迁改了多次,到了明朝,录州迁出谷地后,这里便称古城、吴忠堡。这西夏的灵州,在秦朝时就是富平县的所在地,西汉时是皇族内史的辖地,东汉末年由于羌人作乱,民族矛盾严重,发生了著名的“富平三迁”的故事,富平从宁夏迁到了今天的陕西地面上。汉灵帝中平十五年(185年)富平县寄理在冯翊,后迁徙到彭阳县,由于黄巾之乱,各地群雄并起,最后迁徙并最终落户在陕西怀德,为北地郡郡治。灵州迁涉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
西夏是党项人崛起最辉煌的历史。现代,党项人已西夏被元来国后自完全被华夏的文化所同化了。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羌族是中原对西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统称。党项族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自称拓跋党项出自鲜卑族,与北魏的皇族拓跋氏同族。而这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德后代。西汉也有黄帝后裔李姓的人改姓为拓跋氏的,但现在这个姓已很少了。魏孝文帝将全王族改姓元。所以你如果姓元你的血统极有可能是北魏王族。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能征善战,文治武功,不但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有极高的政治修养。他仿宋制建立了整个西夏的行政体系,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还要求建立自己独立的西夏文化,创造自己的西夏文字,崇尚佛教,无昊称帝的第一道发令就是要求国人秃发。但这样一个伟大的皇帝在位只有16年,死时只有五十岁,他的死不是生老病死,而是因抢了太子的媳妇做妃子,被太子割鼻流血过多而死。
虽然西夏的国都迁往了兴庆府(银川),但灵州(西平府)仍是西夏的最二大城市,最重要的粮产地,也是最为繁华富裕的州府。
这一天,西平府最大的客栈,凤翔客栈门前,来了三辆马车,按说作为西夏最豪华的客栈,每天车马往来,宾客如云,实在太正常不过?但却不然,因为,从马车上下来的三个人个个气度不凡,从马上中第一个下来的是一位四十左右的长者,秃发,两边的鬓角准确性已花白,穿着普通平民的青衣,毡帽,但气势威严,面第二辆车中走下的是一对少年男女,女的已长熟,但因为没有梳高髻,所以一定没有成年,西夏女人十八梳高髻,就象男人二十加冠一样,实际这少女只有十五岁,她穿着五彩的霞衣,不是皇族就是显贵的子弟。而另一少年约十岁左右,年岁虽小却穿着紫色绶衣,也不知是那家世袭的少爷公子,他叫少女为姐姐,这是一对姐弟。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八名身材高大的护卫。
他们一进门就见有一桌人地喝茶聊天,他们要了一个独立的小院,刚想离开,却听当中一个大宋或大齐的年轻后生在侃侃而谈:
“这西平府和兴成府的区域我叫它宁夏平原,是整个西夏国最富庶的地方,西夏国的产粮地和立国的根基。这是一块西南高东北低逐渐下降的倾斜平原,河套平原也是这样,但为什么这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或其它地方不一样呢?这宁夏平原是个绿洲而其它的最多是个草场?”
听到这里,四十多岁的长者,带着一对少年男女不走了,他们在就近的桌子边坐了下来,叫了茶酒吃食,听那后生说原委。
“形成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宁夏平原得益于西部的贺兰山脉,这贺兰山把西北过来的冷干空气大多挡在了山的西面,而由南方来的水气团留在了山的东南。所以西出贺兰山是荒凉的沙漠,而山的东南是富庶的绿洲。第二个原因是黄河横穿了整个宁夏平原,黄河给平原带来大量的水分,因着这黄河的水气,加上贺兰山的拦阻作用,所以相对地这宁夏平原空气湿润,植被生长茂盛。第三个原因是我们的先祖修建了秦渠、汉渠,唐徕渠三条水渠,得以让我们能引水罐溉,种植作物粮食。加上这里的日照充足,成了适宜耕种的富庶之地。这三个方面一是天时,二是地利,三是人和,缺一而不可。”
“西夏国据这富庶之地,有着天时地利,但这利用的地方仍只是十之一二。百多年因为这小冰川期气候和水土流失导致干旱频发,。。。特别是近些年或今后的若干年,干旱将会越来越频繁。这天灾或不可测或改变,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以来减少损失。”
“那都有些什么方法呢?”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急切地问。
你道在这谈天说地的是谁,就是高宠,而问话的是邓妤了。与高宠同行的还有钱济琛、邓家兄弟,丁力和张大柱,几个人都在静静听着也不多话,听这高宠讲天书。张大柱等五六个亲卫坐在其它的两张桌子,似是无意,就安全来说,却是严谨。
“有些什么办法?就这土地来说,首先是水土保持。其次是蓄水。再则是提高或增加这罐溉区域面积。这些工作都需要国家来主导,譬如这水土保持的养山养地、植树、种草、造林,湿地保护、荒年的粮食的储备,如这灾期组织民众搞灾、稳定民心。但这一切的种种除了需要国家层面来组织外,这些事有些是不要钱的,而更多的需要‘钱’才能完成,要有钱才能做事。我先说说什么是水土保持。”高宠喝了一口茶对一行几个人坐下来听他说道,也并未在意,只是对那长者点了点头,扫了那一对小兄妹一眼,继续说道:
“在说这水土保持前,我们说说这西夏的垦殖。这又要从西夏的国情说起。西夏大多是羌人或者说是鲜卑族的后裔,主要以游牧为主,靠放养牛羊马匹畜牧生活。以前这些族群并不事农业生产。而西夏得到这宁夏平原之前,由于大多的地方干旱少雨,所以也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前的这西夏主要靠与大宋、辽或大金的互市贸易,换取粮食生活。就算是现在有了这宁夏平原,地上所产仍不足以满足国内的需要。所以粮食问题是西夏的短肋。”
那长者听到这里,脸上变了色,还有对西夏了解研究这么透彻的人,两位少年男妇心里也憋着,但不敢乱说,他们还想听下去。
“这个短肋,西夏的朝庭当然清楚,所以他们就鼓励国民垦殖开荒,转职农业,也从大宋通过引诱熟户或战争抢掠人口,让大宋的人开垦或教西夏人农耕。”
“但我以前讲过,这西夏除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和这宁夏平原,其它地方并不适合农耕,由于缺水,那些不适合农耕的地方虽然开垦出来了,但过两三年就不能再耕种了,种下去也没有收成,这些土地沙化了,于是这些家民只有放弃已开垦的土地再在周边开垦新的粮田。这种种两三年又抛荒的原因就是过度垦殖加上缺水引起的土壤沙化,长年累月将导致整个区域的沙漠化。这沙化的土地平时土地里的水分蒸发到空中,而一旦遇雨,这些熟土又随着雨水被冲到河流之中,古话说泾渭分明,这泾河水清,渭河水浑,这泾水和渭水的差别一个是水清、一个是水中因带有大量的泥沙而变混浊。这水中的泥沙就是水土遇雨流失产生的。”
“这种情况你们说西夏国知道不知道?当然知道,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对子孙后代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荒漠种地,产量极低,但广种薄收也胜过畜牧。在草原,养一头羊按水草的情况可能需要15到25亩,但如果开垦这样的土地怎么也能收个十石八石的。这个帐农户会算,西夏王朝也会算,但王朝的国策是以粮为纲,就算知道这种生产方式有隐患,也就听之任之。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都变成沙漠后怎么办,子孙后代怎么办?”
“说到这水土保持我再说第二件事。西夏立国后,很多人结束了这游牧生活,在这宁夏地上定居了下来。这造房子,做家具,需要大量的木材,而这西夏国本来的森林就少,木材稀缺。用木材就要砍伐森林。这几十年下来,贺兰山的木材也砍得差不多,而现在的人只知道砍而不会去种,又不知道伐的方式砍树,所以近百年来,这贺兰山的森林就大面积的退化。古时这西夏良泉九十九眼,你去问问,现在这九十九眼良泉还有多少眼,每泉的泉水有没有减少?查了就会知道这森林大量砍伐的后果。”这少年怎么对西夏的情况走遍了似的,许多情况就是朝庭也不知道。
“除了这砍木材做家具外,第二个就是烧饭取暖的问题。我讲过现在是小冰川期,这天比旧时冷,我们要烧饭取暖,就需要薪材。这薪材那里来,当然在周边砍。这砍的结果也就象先前讲的,会造成植被的减少和水土流失。但人要生活,房子不可能不造,这薪材也不可能不砍。”人们不都是这样生活的吗?这也有讲究?
“如果要做到少砍或不砍,就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有没有东西取代这薪材木材建屋、取暖。当然有,而且这东西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好。但今天不早了,就到这儿,下次再讲。大柱,去准备一下,老钱说窃市好玩,我们去那!”
这长者与一对少年少女正听到兴头上,对方却戈然而止,心里痒得难受,想知道后面的结局,人家与你又不熟,再说天确也不早了。看到少年起来,也起身致谢,用汉话对高宠说:
“这位公子,老身这厢有礼了,老身姓任名聪,字敏之,祖上也是大宋人氏,但在这大夏国已近百年,身边这位小哥是王公子是在下的主子姓王名仁孝,而这小姐是王公子的三姐,大家都叫秀儿。”
“在下江南的铜陵高宠,老先生不必客气。”
说完高宠一行向这几个告辞向黑水堡而去。
高宠一行走后,这长者带着少男少女回到了独院。
“这叫高宠的汉人少年不简单,他的说法我读遍经史,是闻所未闻,但他所说的句句是实,洞如观火,切中我西夏的要害。殿下,世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给后辈黑子孙留下什么,确实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就说我们的农耕政策,这高宠所说的荒漠化,我们也看到了问题,但不知道它的危害,如果再这样下去,我西夏后世真是要万劫不复。今天我听了他们的一席话让我这个做少师的羞愧啊,别看他年纪轻轻,但他更适合做你的老师。如果他愿意,我真想向你父皇推荐他做你的老师。”
“老师说那里话,你精通经史,经验丰富哪是他这种少年所能比的,他今天下午能说出这样的道理,只不过偶然碰巧吧。”
原来这一行是西夏的太子李仁孝、三公主李明珠,太子少师任聪。因太子今年十岁(虚岁)出来历练,到各地巡视暗访,刚出京城来到西夏第二大城市平西府。因为是暗访历练,所以也不曾住行宫。
“皇弟可不能这样说,我看那少年高宠确是有本事的人,你是见不得人家比你聪明能干吧。”
这三公主秀儿对自己这太子弟弟可是最为了解。这太子李仁孝,一岁就被立为太子,聪明绝顶,他的生母是汉人曹贤妃,1139年即位,时年十六岁,他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也是西夏的中兴皇帝,帝号仁宗。这样一个皇子自有他的骄傲。
“好了,这一天的奔波殿下也累了,但为师希望太子殿下如有时间好好想想今天的所历所闻,或许你会有所体会。为师退下了,我要给你父皇报告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