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师傅闻言点头,“嗯,很有意思的想法,老朽先前没有考虑到。”
张阳拿出一根线,还有一个小木轮,解释道:“江师傅请看,轮子接触面越小,速度就越快。”
“轮子稳定和速度相关,就要在宽度上做好调整,很好的方向,老朽会考虑的。”
张阳与老师傅说了图纸的前后原理。
大唐这个王朝处于起步状态,这片大地养育了无数人,建立了一个个王朝。
上天确实在眷顾大唐,原本以为是五六月的关中旱季,却罕见地来了雨水。
张阳戴好斗笠走在田埂,雨水落在田地中发出沙沙声。
这场雨水并不冷,反而给关中带来了充足的水汽。
张阳捏起一些泥土仔细看着土壤的颗粒,忽然笑着自语道:“呵呵呵……上天都在照顾天可汗,这大唐如何不强大。”
一匹快马在村子里嘶鸣,三河马载着红拂女一路朝着村外而去。
而后,李靖与红拂女夫妻俩就回来了。
俩人穿着布衣互相搀扶着下马,这生活又像是回到了当年游侠风光。
张阳收回目光,就见到一群孩子正在冒雨回家,在田埂上继续迈开脚步。
有时候想着这个世间与世道很有意思。
或许自己什么都不用做,这个大唐依旧会很强大。
又或者说自己做了这些,只不过是让大唐的强大来得更早一些。
中原出现过很多王朝,强大的王朝却不多。
张阳回到家中,闲来无事与媳妇一起下棋,而后夫妻坐在屋檐下看着漫天的雨景发呆。
“多做一些事吧,这大唐要好好的。”
听夫君这么说,李玥笑道:“我们回长安的小家看看吧。”
张阳点头道:“好呀,明天就去看看。”
汝南公主与县侯并没有被困在骊山,她们可以回长安城看看,久居骊山也只是对世间纷纷扰扰没有兴趣。
过着如仙人一般的生活,不食人间烟火。
骊山的种种壮举,在长安的坊市间传闻的越来越多离奇。
夫妻俩没让两位婶婶陪同,她们需要照顾小清清与小心安。
李丽质,小武,小慧要帮着骊山处理各种事宜。
夫妻俩也可以游玩一番,看看现在长安城的变化。
走了一圈之后,李玥皱眉道:“这长安城和当年一样。”
张阳牵着她的手低声道:“长安城还是有变化的,人更多了,更拥挤了,你看这边的安邑坊就是被重修的,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
“咦?还住了好多人家。”
“还有的宜平坊,升平坊。”
李玥又道:“那边好多人。”
“那是崇德坊。”
“去看看。”
来到崇德坊的一处酒肆,这里有不少书生学子在讨论如今的时局。
夫妻俩的穿着很朴素,在酒肆中坐下,向这里的小厮要了两碗黍米与一碟羊肉。
张阳嘱咐道:“再来一碗肉羹汤。”
“客人,我们这里还有上好的猪蹄。”
“嗯?”李玥好奇道:“现在长安城也卖猪蹄了?”
小厮解释道:“这位小娘子有所不知,还是骊山学艺的人拿出了一种猪肉去腥的秘方。”
李玥笑道:“我与夫君吃不了这么多。”
张阳清了清嗓子又道:“要小个猪蹄。”
小厮笑呵呵的点头就去办事。
耳边都是书生学子的议论声,他们在饭桌上有说不完的话语。
张阳解释道:“丁溜就是现在技术院校的老师,他已经很久没有做菜了,都是他在教别人。”
李玥与夫君一样揣着手端坐皱眉道:“原来是这般。”
这对夫妻也言语间说到了太子,很快就让邻桌的人目光。
那女子束着寻常妇人的发髻,穿着倒是朴素,谈吐却又不像寻常人家的妇人。
更像是高门望族出来的女子,可她身上简单的衣衫又让人觉得与高门望族联系不到一起。
她的丈夫笑得很随和,话语中常常可以让妻子喜笑颜开。
世道正好,这等相得益彰的夫妻,很是令人羡慕。
日子不用太好,寻常一些,夫妻能够长厢厮守,这又何尝不是众人心中所向往呢。
一个猪蹄上了饭桌,张阳用筷子一夹,那猪肉就分离了,满意点头道:“这个猪蹄的火候不错。”
李玥拿起碗拿起筷子,“嗯,我尝尝。”
张阳夹起一块猪肉,放入她的碗中。
这亲昵的举动,让店内的女客人也是一阵脸红。
李玥倒不在意,她已经习惯了。
一顿饭食用罢,有三两官兵而来,官兵中为首的正是东宫右率的赵节。
赵节拱手道:“太子殿下请县侯与公主殿下前往东宫相叙。”
这一下酒肆内都知道了两人的身份,妻子是公主,丈夫是县侯。
很快就让人联想到了骊山的那对夫妻,公主莫非是数术名冠长安城的汝南公主,县侯莫非是那位居功甚大却至今未入凌烟阁的骊山县侯。
不过也有人认为眼前的夫妻不是骊山的那两位。
骊山的两位在大唐是如仙人一般的存在,传闻中是不下山的。
身份暴露,有些扫兴,李玥低声问道:“赵节,太子殿下如今可还好?”
“回公主殿下,东宫一切都好。”
听到周边已经有人在议论了,夫妻俩有些懊恼太子殿下来打扰雅兴,只能先离开。
有官兵开道护送,夫妻俩走得很顺利。
李义府就在崇德坊带着袁公瑜走动,目光就见到了由赵节护送的一对夫妻。
看到张阳之时,他先是一愣,又见对方点头眼神带着深意。
李义府也是点头明白了其中意思,便装作没看到,继续盘问眼前的小厮。
这一幕别人没有注意到,袁公瑜却是看到了。
等人走远了,盘问也结束了,袁公瑜耐不住心中好奇便问,“刚被官兵护送的夫妻……李少卿相识?”
李义府冷哼道:“你问这些做甚?”
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袁公瑜连忙行礼,“卑职多嘴了。”
夫妻俩走入朱雀门,再走向东宫。
张阳的脚步放慢了,李玥的脚步也跟着慢下来。
“这里果然一点都没变。”李玥的目光扫视四周。
“太子的眼线看来不少,我们一到崇德坊就派人来请了。”
“是呀,看来在崇德坊用了不少的心血。”
赵节听着夫妻俩的对话,神情越发尴尬,仔细想来确实有些冒昧了,或许公主殿下与县侯就是不想被打扰。
走到东宫的时候,李承乾与太子妃苏氏就在东宫迎接。
张阳与李玥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与太子妃也行礼。
“皇兄近来可好?”
李承乾回道:“近来挺好,是孤冒昧了,你们夫妻俩人难得来长安城,孤却来打扰。”
张阳摆手道:“不妨事。”
李玥牵着太子妃的手嘘寒问暖,很快就聊到了如何教孩子的事情,只因李象这个孩子太过愚钝,不像小清清这般聪慧。
不过东宫的李象不像李治和小兕子那般可以来骊山学艺。
身为太子的嫡子和长子,是李世民不让他去骊山学艺的。
李承乾现在是储君,那么李承乾的孩子将来也会是储君,三代人之间的规矩要做好。
李世民不想让将来的皇帝是骊山的弟子,这对皇权来说是不好的。
总而言之,李世民对骊山的防备没有松懈过,尤其在储君与皇子这一块。
就连李恪也少与骊山联系。
夫妻俩跟着太子与太子妃走入东宫殿中。
几人落座,太子用一种很高的礼仪规格迎接了两夫妻。
说起了当年陪太子读书的日子,当年的时光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地有意思。
李承乾叹道:“近日父皇与房相商议要精简朝中六部。”
张阳笑道:“好事。”
“可……”李承乾面露难色,低声道:“若是要精简各部首当其冲的就是礼部,现在的礼部太过庞大了,其人员庞杂比之吏部有过之。”
张阳喝着东宫的茶水,叹道:“是我一手改建了礼部,原本礼部的职能其实很简单,不过当初因为吐蕃,吐谷浑,高昌,突厥几方势力的蟠踞,我才在礼部内外设置了许多人手,才会导致现在这般,如今不是当年了,也是时候精简。”
“当初礼部立功之多,孤也是看到的,父皇也在犹豫,若此刻要裁撤礼部人手,担心影响朝臣信心。”
“所以父皇见过一次许敬宗,想让他入中书省,如此一来也可以慰藉他,只要许敬宗离开了礼部,之后的事也可以顺利许多,还有将张大象调任吏部,考虑任职侍郎。”
“张大素早年是东台舍人,如今在礼部多年他所查关外地志记载不少,既然许敬宗注定要离开礼部,父皇便在考虑下一任礼部尚书的人选。”
“对礼部现在的人手,父皇希望保留,往后除了文散郎不得私招其他人手。”
张阳放下手中的茶碗笑道:“张大安。”
“大安兄弟?”
当年大安也在东宫任职,李承乾对他很了解,又道:“大安……他收复了高句丽,治理辽东要说功劳也足够任职礼部尚书,可他太年轻了,孤以为若不是狄知逊要主持河西走廊局势,他当该是礼部尚书的。”
张阳摇头道:“狄知逊只是主持河西走廊局势,对诸国邦交事宜并不熟悉,张大安是最合适的,至于大素掌宫中典籍,任职秘书监最为合适。”
对张大象,张大素,张大安三人的安排,张阳悉数说出来。
这些话很有可能是李世民让太子来问的,既然李世民想要对朝中六部大刀阔斧的精简,以避免往后的朝堂官吏会过于冗余。
拿礼部开刀再好不过。
李承乾问道:“是不是早就考虑过让礼部精简?”
张阳颔首点头,“当初安西都护府落成,高句丽收复之后,在下就有了精简礼部的想法,礼部就是礼部,不该太复杂。”
“你如此胸襟,拿得起更放得下孤佩服,该喝酒才是。”李承乾对一旁的侍从道:“拿酒来。”
张阳连忙道:“太子殿下,最近在下戒酒。”
“你与孤年纪相仿,怎早早戒酒了?”
张阳解释道:“其实是为了准备下一个孩子,儿子出生已过两年,现今家里的两位婶婶催得紧,近来我夫妻俩都在调养身体。”
闻言,太子妃苏氏捂嘴轻笑着。
李承乾三缄其口,不想张阳说得如此直白,只能笑道:“孤又冒昧了……”
为缓解尴尬,李玥又道:“让皇兄见笑了。”
李承乾不住点头道:“也好,也好,你们夫妻俩还年轻,也该多要几个孩子。”
又说了一些家常的事情,李承乾近日睡眠总是不好。
张阳建议道:“太子殿下要多锻炼身体,正值壮年只要稍加锻炼,不用喝汤药的,汤药喝多了反倒是身体的负累。”
“所言极是,孤会注意的。”
夫妻俩告辞离开了东宫,太子与太子妃苏氏相送,一直送到了朱雀门。
这对夫妻对东宫恩情很大,太子殿下从小身体就不好,经过张阳建议之后,太子身体有所好转。
而有情人终成眷属,太子能顺利成婚,汝南公主与县侯都花费了不少心力。
见过张阳之后,李承乾走入了甘露殿,向父皇禀报着。
李世民翻看着卷宗,“朕让你去请这对夫妻相见,是不是太过冒昧了。”
李承乾躬身道:“父皇,儿臣本就想见他们夫妻。”
“嗯,你说吧。”
“喏。”
李承乾将东宫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嗯,原来他早有精简礼部之念,为何早些年不送奏章来朝中。”
李承乾帮着解释道:“或许是张阳早早就离开了礼部,便不好再过问。”
李世民颔首道:“你且退下。”
“喏。”
又多嘴说了一句,听父皇的语气又不悦了。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李承乾失落地走出甘露殿,与张阳相关的是是非非都不能轻易提及。
父皇与骊山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岂是三言两语可以化解的。
长安东市,南面的小巷子也有了生机,有了新的名字叫作永宁坊。
这里不像当年那般冷冷清清,地上的青苔也被人铲去了,偶尔街巷中还有三两个孩子跑过。
来到一间老宅院前,张阳伸手推开这扇门,老旧的门发出吱呀声。(本章完)
张阳拿出一根线,还有一个小木轮,解释道:“江师傅请看,轮子接触面越小,速度就越快。”
“轮子稳定和速度相关,就要在宽度上做好调整,很好的方向,老朽会考虑的。”
张阳与老师傅说了图纸的前后原理。
大唐这个王朝处于起步状态,这片大地养育了无数人,建立了一个个王朝。
上天确实在眷顾大唐,原本以为是五六月的关中旱季,却罕见地来了雨水。
张阳戴好斗笠走在田埂,雨水落在田地中发出沙沙声。
这场雨水并不冷,反而给关中带来了充足的水汽。
张阳捏起一些泥土仔细看着土壤的颗粒,忽然笑着自语道:“呵呵呵……上天都在照顾天可汗,这大唐如何不强大。”
一匹快马在村子里嘶鸣,三河马载着红拂女一路朝着村外而去。
而后,李靖与红拂女夫妻俩就回来了。
俩人穿着布衣互相搀扶着下马,这生活又像是回到了当年游侠风光。
张阳收回目光,就见到一群孩子正在冒雨回家,在田埂上继续迈开脚步。
有时候想着这个世间与世道很有意思。
或许自己什么都不用做,这个大唐依旧会很强大。
又或者说自己做了这些,只不过是让大唐的强大来得更早一些。
中原出现过很多王朝,强大的王朝却不多。
张阳回到家中,闲来无事与媳妇一起下棋,而后夫妻坐在屋檐下看着漫天的雨景发呆。
“多做一些事吧,这大唐要好好的。”
听夫君这么说,李玥笑道:“我们回长安的小家看看吧。”
张阳点头道:“好呀,明天就去看看。”
汝南公主与县侯并没有被困在骊山,她们可以回长安城看看,久居骊山也只是对世间纷纷扰扰没有兴趣。
过着如仙人一般的生活,不食人间烟火。
骊山的种种壮举,在长安的坊市间传闻的越来越多离奇。
夫妻俩没让两位婶婶陪同,她们需要照顾小清清与小心安。
李丽质,小武,小慧要帮着骊山处理各种事宜。
夫妻俩也可以游玩一番,看看现在长安城的变化。
走了一圈之后,李玥皱眉道:“这长安城和当年一样。”
张阳牵着她的手低声道:“长安城还是有变化的,人更多了,更拥挤了,你看这边的安邑坊就是被重修的,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
“咦?还住了好多人家。”
“还有的宜平坊,升平坊。”
李玥又道:“那边好多人。”
“那是崇德坊。”
“去看看。”
来到崇德坊的一处酒肆,这里有不少书生学子在讨论如今的时局。
夫妻俩的穿着很朴素,在酒肆中坐下,向这里的小厮要了两碗黍米与一碟羊肉。
张阳嘱咐道:“再来一碗肉羹汤。”
“客人,我们这里还有上好的猪蹄。”
“嗯?”李玥好奇道:“现在长安城也卖猪蹄了?”
小厮解释道:“这位小娘子有所不知,还是骊山学艺的人拿出了一种猪肉去腥的秘方。”
李玥笑道:“我与夫君吃不了这么多。”
张阳清了清嗓子又道:“要小个猪蹄。”
小厮笑呵呵的点头就去办事。
耳边都是书生学子的议论声,他们在饭桌上有说不完的话语。
张阳解释道:“丁溜就是现在技术院校的老师,他已经很久没有做菜了,都是他在教别人。”
李玥与夫君一样揣着手端坐皱眉道:“原来是这般。”
这对夫妻也言语间说到了太子,很快就让邻桌的人目光。
那女子束着寻常妇人的发髻,穿着倒是朴素,谈吐却又不像寻常人家的妇人。
更像是高门望族出来的女子,可她身上简单的衣衫又让人觉得与高门望族联系不到一起。
她的丈夫笑得很随和,话语中常常可以让妻子喜笑颜开。
世道正好,这等相得益彰的夫妻,很是令人羡慕。
日子不用太好,寻常一些,夫妻能够长厢厮守,这又何尝不是众人心中所向往呢。
一个猪蹄上了饭桌,张阳用筷子一夹,那猪肉就分离了,满意点头道:“这个猪蹄的火候不错。”
李玥拿起碗拿起筷子,“嗯,我尝尝。”
张阳夹起一块猪肉,放入她的碗中。
这亲昵的举动,让店内的女客人也是一阵脸红。
李玥倒不在意,她已经习惯了。
一顿饭食用罢,有三两官兵而来,官兵中为首的正是东宫右率的赵节。
赵节拱手道:“太子殿下请县侯与公主殿下前往东宫相叙。”
这一下酒肆内都知道了两人的身份,妻子是公主,丈夫是县侯。
很快就让人联想到了骊山的那对夫妻,公主莫非是数术名冠长安城的汝南公主,县侯莫非是那位居功甚大却至今未入凌烟阁的骊山县侯。
不过也有人认为眼前的夫妻不是骊山的那两位。
骊山的两位在大唐是如仙人一般的存在,传闻中是不下山的。
身份暴露,有些扫兴,李玥低声问道:“赵节,太子殿下如今可还好?”
“回公主殿下,东宫一切都好。”
听到周边已经有人在议论了,夫妻俩有些懊恼太子殿下来打扰雅兴,只能先离开。
有官兵开道护送,夫妻俩走得很顺利。
李义府就在崇德坊带着袁公瑜走动,目光就见到了由赵节护送的一对夫妻。
看到张阳之时,他先是一愣,又见对方点头眼神带着深意。
李义府也是点头明白了其中意思,便装作没看到,继续盘问眼前的小厮。
这一幕别人没有注意到,袁公瑜却是看到了。
等人走远了,盘问也结束了,袁公瑜耐不住心中好奇便问,“刚被官兵护送的夫妻……李少卿相识?”
李义府冷哼道:“你问这些做甚?”
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袁公瑜连忙行礼,“卑职多嘴了。”
夫妻俩走入朱雀门,再走向东宫。
张阳的脚步放慢了,李玥的脚步也跟着慢下来。
“这里果然一点都没变。”李玥的目光扫视四周。
“太子的眼线看来不少,我们一到崇德坊就派人来请了。”
“是呀,看来在崇德坊用了不少的心血。”
赵节听着夫妻俩的对话,神情越发尴尬,仔细想来确实有些冒昧了,或许公主殿下与县侯就是不想被打扰。
走到东宫的时候,李承乾与太子妃苏氏就在东宫迎接。
张阳与李玥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与太子妃也行礼。
“皇兄近来可好?”
李承乾回道:“近来挺好,是孤冒昧了,你们夫妻俩人难得来长安城,孤却来打扰。”
张阳摆手道:“不妨事。”
李玥牵着太子妃的手嘘寒问暖,很快就聊到了如何教孩子的事情,只因李象这个孩子太过愚钝,不像小清清这般聪慧。
不过东宫的李象不像李治和小兕子那般可以来骊山学艺。
身为太子的嫡子和长子,是李世民不让他去骊山学艺的。
李承乾现在是储君,那么李承乾的孩子将来也会是储君,三代人之间的规矩要做好。
李世民不想让将来的皇帝是骊山的弟子,这对皇权来说是不好的。
总而言之,李世民对骊山的防备没有松懈过,尤其在储君与皇子这一块。
就连李恪也少与骊山联系。
夫妻俩跟着太子与太子妃走入东宫殿中。
几人落座,太子用一种很高的礼仪规格迎接了两夫妻。
说起了当年陪太子读书的日子,当年的时光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地有意思。
李承乾叹道:“近日父皇与房相商议要精简朝中六部。”
张阳笑道:“好事。”
“可……”李承乾面露难色,低声道:“若是要精简各部首当其冲的就是礼部,现在的礼部太过庞大了,其人员庞杂比之吏部有过之。”
张阳喝着东宫的茶水,叹道:“是我一手改建了礼部,原本礼部的职能其实很简单,不过当初因为吐蕃,吐谷浑,高昌,突厥几方势力的蟠踞,我才在礼部内外设置了许多人手,才会导致现在这般,如今不是当年了,也是时候精简。”
“当初礼部立功之多,孤也是看到的,父皇也在犹豫,若此刻要裁撤礼部人手,担心影响朝臣信心。”
“所以父皇见过一次许敬宗,想让他入中书省,如此一来也可以慰藉他,只要许敬宗离开了礼部,之后的事也可以顺利许多,还有将张大象调任吏部,考虑任职侍郎。”
“张大素早年是东台舍人,如今在礼部多年他所查关外地志记载不少,既然许敬宗注定要离开礼部,父皇便在考虑下一任礼部尚书的人选。”
“对礼部现在的人手,父皇希望保留,往后除了文散郎不得私招其他人手。”
张阳放下手中的茶碗笑道:“张大安。”
“大安兄弟?”
当年大安也在东宫任职,李承乾对他很了解,又道:“大安……他收复了高句丽,治理辽东要说功劳也足够任职礼部尚书,可他太年轻了,孤以为若不是狄知逊要主持河西走廊局势,他当该是礼部尚书的。”
张阳摇头道:“狄知逊只是主持河西走廊局势,对诸国邦交事宜并不熟悉,张大安是最合适的,至于大素掌宫中典籍,任职秘书监最为合适。”
对张大象,张大素,张大安三人的安排,张阳悉数说出来。
这些话很有可能是李世民让太子来问的,既然李世民想要对朝中六部大刀阔斧的精简,以避免往后的朝堂官吏会过于冗余。
拿礼部开刀再好不过。
李承乾问道:“是不是早就考虑过让礼部精简?”
张阳颔首点头,“当初安西都护府落成,高句丽收复之后,在下就有了精简礼部的想法,礼部就是礼部,不该太复杂。”
“你如此胸襟,拿得起更放得下孤佩服,该喝酒才是。”李承乾对一旁的侍从道:“拿酒来。”
张阳连忙道:“太子殿下,最近在下戒酒。”
“你与孤年纪相仿,怎早早戒酒了?”
张阳解释道:“其实是为了准备下一个孩子,儿子出生已过两年,现今家里的两位婶婶催得紧,近来我夫妻俩都在调养身体。”
闻言,太子妃苏氏捂嘴轻笑着。
李承乾三缄其口,不想张阳说得如此直白,只能笑道:“孤又冒昧了……”
为缓解尴尬,李玥又道:“让皇兄见笑了。”
李承乾不住点头道:“也好,也好,你们夫妻俩还年轻,也该多要几个孩子。”
又说了一些家常的事情,李承乾近日睡眠总是不好。
张阳建议道:“太子殿下要多锻炼身体,正值壮年只要稍加锻炼,不用喝汤药的,汤药喝多了反倒是身体的负累。”
“所言极是,孤会注意的。”
夫妻俩告辞离开了东宫,太子与太子妃苏氏相送,一直送到了朱雀门。
这对夫妻对东宫恩情很大,太子殿下从小身体就不好,经过张阳建议之后,太子身体有所好转。
而有情人终成眷属,太子能顺利成婚,汝南公主与县侯都花费了不少心力。
见过张阳之后,李承乾走入了甘露殿,向父皇禀报着。
李世民翻看着卷宗,“朕让你去请这对夫妻相见,是不是太过冒昧了。”
李承乾躬身道:“父皇,儿臣本就想见他们夫妻。”
“嗯,你说吧。”
“喏。”
李承乾将东宫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嗯,原来他早有精简礼部之念,为何早些年不送奏章来朝中。”
李承乾帮着解释道:“或许是张阳早早就离开了礼部,便不好再过问。”
李世民颔首道:“你且退下。”
“喏。”
又多嘴说了一句,听父皇的语气又不悦了。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李承乾失落地走出甘露殿,与张阳相关的是是非非都不能轻易提及。
父皇与骊山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岂是三言两语可以化解的。
长安东市,南面的小巷子也有了生机,有了新的名字叫作永宁坊。
这里不像当年那般冷冷清清,地上的青苔也被人铲去了,偶尔街巷中还有三两个孩子跑过。
来到一间老宅院前,张阳伸手推开这扇门,老旧的门发出吱呀声。(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岳父是李世民,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节,我岳父是李世民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岳父是李世民,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节,我岳父是李世民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