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
这就是李迪给出的很直接的答案。
「陛下,恕臣直言,忠武将军前往辽地也是无奈之举。您想,王相公一去了忻州就要夺权,但他真的懂军事吗?」
「如果忠武将军真的与他一起共事的话,那到底谁听谁的?」
「忠武将军提出正确的建议,被否决了怎么办?」
「想必忠武将军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无奈之下才放弃了刚刚打下基础的忻州,去往了保州。」
李迪一边串说了很多,轮到包拯开口,他道:「陛下,臣估计忠武将军初到保州的时候,的确是去征兵的。但当得知了忻州大败消息后,他自知力有未逮,这便如李相公所言,来一个围魏救赵,直奔辽地而去。」
「忠武将军的奏折中写的很清楚,辽军共计要出兵二十万人,已经有了十万到达了忻州的外围。现在忠武将军就是要先重创余下的十万辽军,随后在逼着辽国后撤十万入我大宋之军,这等于是间接在减缓着忻州的压力,不失为一条解决事情之道呀。」
龙椅上的赵祯,这一会算是听明白了。苏石应该是怕被排挤,被压迫,不得已选择让出忻州,独领一军。
只是没有想到王德用太废物了,大好的形势竟然被他弄的一塌糊涂,这才被三族给钻了空子,以至于局面于大宋如此之不利。
见到赵祯沉思没有说话,李迪与包拯对视了一眼之后,先者再一次开口说道:「陛下,老臣知晓陛下担心的是什么,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忠武将军是一个连站都不站起来的人,加上他又与荆王殿下关系极好,他又与群臣不睦,这样的人除了依靠皇权之外,独立之下是难以生存的。」
「既是如此,为何不借着他有领兵的天赋,多赋予其权力,由他来扭转大宋的不利局面呢?」
「陛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呀。」
李迪刚说完了这些,一旁的包拯便补充说道:「陛下,那些推荐王德用去往北境之人,就真的是担心忠武将军立功太甚吗?他们不过就是担心大宋抑武重文之策会出现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与权力罢了。」
「说到底,这些人就是妒贤嫉能,自已做不好的事情非要去做,以至于为了私利,置大宋于不顾,他们才是真的影响大宋强大的主要因素。」
「够了。」赵祯终于开口,打断了包拯之言。
赵祯很聪明的,不然也不会座稳帝王之位。有关那些相公们的一些心思,他如何看不懂。
可根本问题是在这方面,他与这些大臣的追求是一致的。
那就是重文抑武之策不能变,不能再一次出现皇袍加身之事。
这也是为何明明苏石在前方打了胜仗,其它臣子一说要推荐王德用去往北境,他还是同意了的根本原因所在。
说到底,大臣们不过就是在执行他的意志罢了。
对苏石,赵祯还是要防的。
或是说,对一切能打胜仗,拥有着越来越多权威的将军,赵祯都是要防备的。
但现在看来,大宋北境实在是太过危险,危险到要伤了大宋之根本,那为了扭转局面,赵祯也就不得不给予苏石更多的信任,甚至是权力来扭转这个局面。
至少也要让苏石先把大宋的北境之危给解决了再说。
解决之后的事情,那就之后在谈好了。看書菈
「朕欲封苏石为河北路军副指挥使,如何?」
想想之后,赵祯开了口,给出一个提议。
一个河北路的副指挥使,对于苏石而言,没有任何官阶的提升,但却有了更多的实际意义,这样苏石指挥起北境之宋军也就正名正言顺一些。
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封赏之后,苏石可带兵员就超过了五万的约束。
「可。」李迪想了一下,知道这是赵祯在让步,更是一种支持苏石的表现,便点头认可。
「陛下圣明。」包拯是一揖到底的说着。
其实两人都明白,赵祯对于苏石还是有防备的,不然的话,大可以封苏石一个北境全权指挥使,亦可以直接给一个钦差之名,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这才是真正手握大权了。
但赵祯不敢,不敢真的把北境宋军全数都交到苏石手中。
他或许真是担心,苏石会不会借此机立独树一旗。若真是那样,就算是他没有想法,手下的那些人会不会有想法呢?
就像是当初宋太祖不就是被手下人推到皇位上来的吗?
皇帝呀。
说威武那是真的威武,自称上天之子,那是万民臣服,要什么有什么。
说可怜是真的可怜,生怕别人抢走他的位置,时刻都紧张万分,任何人都成为了他要防备之人。
怪不得很多帝王都喜欢称自己为孤,这样的心思时间长了,谁也无法信任,那不是孤家寡人又是什么?
当然,苏石知道这些只会嗤之以鼻,只会说这是没有自信的表现。
他就不会担心下面的人会不听话,会忤逆自己。
这也与苏石有着强大的系统有关系。就像是黑骑,他们的日常消耗之巨大,除了苏石之外,谁能养活得起?
倘若是大宋也愿意拿出这么多资源和金银去组建一支军队,同样也会非常的厉害。
「苏天佑给国库那里送来了不少的金银,护送之人还没有离开,两位爱卿不妨过去和他们聊一聊,也好清楚现在他们的情况,如果需要什么,尽可以报到朕这里来,朕都会支持。」
正事说完了,赵祯随意对着两位重臣摆了摆手,而就在两人退走之时,他又似是很随意的自语了一句,「哎,朕也难呀,就是不知道下面的臣子有多少人可以理解朕。」
这句看似是感叹之言,却是今日谈话之重点所在。
显然,这才是赵祯要说的话,或是说想借两位臣子转达给苏石的话。
苏石出征的时候,明明说好了,由他去负责北境支援的事情。可在打了两场胜仗之后,朝廷这边就派王德用去摘桃子,说起来,这就是赵祯失言。
现在又要重新用到苏石,赵祯是生怕对方会心有芥蒂,便找来了李迪和包拯,又是加官又是感叹,就是为了释放一个信号,他也不容易,有些事情也无奈为之,希望苏石可以理解自己。
李迪与包拯的脚步为之一滞,但很快又迈着大步走开。
他们已经知道了赵祯的意思,他们现在要去找苏石派回之人,和他好好谈谈。
最重要的是,把朝廷中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都告诉对方,重中之重就是赵祯的态度。
两人这就是要给赵祯当说客了。
虽然说他们算是站在苏石这一边的,对苏石也很看好。
但如果真是赵祯有什么坚定的意志,他们终还是宋朝的臣子,还是会帮着大宋说话。
直白来讲吧,如果苏石真的起了什么其它不应该有的心思,那两人还是会支持赵祯,而不会支持苏石。
这就是帝王权术的厉害,又要让你卖命,还要让你受委屈,可偏偏叫屈的就是他自己。
这不嘛,之前认为赵祯处事不公的李迪与包拯,这一刻都要为赵祯说话了。
赵祯之厉害,可见一斑。
......
辽国南境大乱。
短短半月时间,南境大小城池和村镇被攻破数十座
,四处是狼烟冲天,喊杀声不绝。
张俭丢了新城之后,逃到了涿州范阳城,在这里开始重新的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四万大军一战而败,多个城池被攻占,张俭吃了败仗,引来了辽兴宗的极度不满。
只是辽兴宗这个人,虽然能力平平,也并不喜欢发动战争。尤其他所执政的后期,更是让辽国高层染上了贪图享受的恶习。可说起来,他对下面的臣子还是不错的。
历史中,辽兴宗为帝时期,辽国高层虽有内斗,却从不会摆在明面上。
臣子立功,他也从不吝啬于奖赏。
就像是之前的刘六符,引来了如此大的麻烦,初期的时候辽兴宗也没有问罪之意,便可见,这也是一位仁慈君主。
现在张俭打了败仗,丢了地盘,辽兴宗纵有不悦,也没有说要把此人给调回去问罪,而是选择继续相信他,给张俭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正在范阳城的张俭,感恩于皇帝的信任,也急于想要证明自己,这些天来,他一天只睡两个时辰,其它时间都在办公。
几乎不眠不休的努力下,范阳城内又一次聚集了五万辽军。
这五万辽军,有两万是新征之兵,实力只是平平而已。但张俭还是认为,是到了可以反击的时候。
孙问夫,辽国七大姓氏之一的代表人物。
此时正站在张俭的身边,看着城内五万辽军正在集合,准备出城寻宋军主力一战。
「大人,萧大将军那边可有消息传来?」孙问夫看着大军正在出城,看到张俭心情似乎好了一些,便问出了之前就想问的问题。
张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迟疑了一下才道:「未有消息传来,想必应该是苏石封锁了与萧大将军联系的通道。」
这就是李迪给出的很直接的答案。
「陛下,恕臣直言,忠武将军前往辽地也是无奈之举。您想,王相公一去了忻州就要夺权,但他真的懂军事吗?」
「如果忠武将军真的与他一起共事的话,那到底谁听谁的?」
「忠武将军提出正确的建议,被否决了怎么办?」
「想必忠武将军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无奈之下才放弃了刚刚打下基础的忻州,去往了保州。」
李迪一边串说了很多,轮到包拯开口,他道:「陛下,臣估计忠武将军初到保州的时候,的确是去征兵的。但当得知了忻州大败消息后,他自知力有未逮,这便如李相公所言,来一个围魏救赵,直奔辽地而去。」
「忠武将军的奏折中写的很清楚,辽军共计要出兵二十万人,已经有了十万到达了忻州的外围。现在忠武将军就是要先重创余下的十万辽军,随后在逼着辽国后撤十万入我大宋之军,这等于是间接在减缓着忻州的压力,不失为一条解决事情之道呀。」
龙椅上的赵祯,这一会算是听明白了。苏石应该是怕被排挤,被压迫,不得已选择让出忻州,独领一军。
只是没有想到王德用太废物了,大好的形势竟然被他弄的一塌糊涂,这才被三族给钻了空子,以至于局面于大宋如此之不利。
见到赵祯沉思没有说话,李迪与包拯对视了一眼之后,先者再一次开口说道:「陛下,老臣知晓陛下担心的是什么,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忠武将军是一个连站都不站起来的人,加上他又与荆王殿下关系极好,他又与群臣不睦,这样的人除了依靠皇权之外,独立之下是难以生存的。」
「既是如此,为何不借着他有领兵的天赋,多赋予其权力,由他来扭转大宋的不利局面呢?」
「陛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呀。」
李迪刚说完了这些,一旁的包拯便补充说道:「陛下,那些推荐王德用去往北境之人,就真的是担心忠武将军立功太甚吗?他们不过就是担心大宋抑武重文之策会出现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与权力罢了。」
「说到底,这些人就是妒贤嫉能,自已做不好的事情非要去做,以至于为了私利,置大宋于不顾,他们才是真的影响大宋强大的主要因素。」
「够了。」赵祯终于开口,打断了包拯之言。
赵祯很聪明的,不然也不会座稳帝王之位。有关那些相公们的一些心思,他如何看不懂。
可根本问题是在这方面,他与这些大臣的追求是一致的。
那就是重文抑武之策不能变,不能再一次出现皇袍加身之事。
这也是为何明明苏石在前方打了胜仗,其它臣子一说要推荐王德用去往北境,他还是同意了的根本原因所在。
说到底,大臣们不过就是在执行他的意志罢了。
对苏石,赵祯还是要防的。
或是说,对一切能打胜仗,拥有着越来越多权威的将军,赵祯都是要防备的。
但现在看来,大宋北境实在是太过危险,危险到要伤了大宋之根本,那为了扭转局面,赵祯也就不得不给予苏石更多的信任,甚至是权力来扭转这个局面。
至少也要让苏石先把大宋的北境之危给解决了再说。
解决之后的事情,那就之后在谈好了。看書菈
「朕欲封苏石为河北路军副指挥使,如何?」
想想之后,赵祯开了口,给出一个提议。
一个河北路的副指挥使,对于苏石而言,没有任何官阶的提升,但却有了更多的实际意义,这样苏石指挥起北境之宋军也就正名正言顺一些。
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封赏之后,苏石可带兵员就超过了五万的约束。
「可。」李迪想了一下,知道这是赵祯在让步,更是一种支持苏石的表现,便点头认可。
「陛下圣明。」包拯是一揖到底的说着。
其实两人都明白,赵祯对于苏石还是有防备的,不然的话,大可以封苏石一个北境全权指挥使,亦可以直接给一个钦差之名,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这才是真正手握大权了。
但赵祯不敢,不敢真的把北境宋军全数都交到苏石手中。
他或许真是担心,苏石会不会借此机立独树一旗。若真是那样,就算是他没有想法,手下的那些人会不会有想法呢?
就像是当初宋太祖不就是被手下人推到皇位上来的吗?
皇帝呀。
说威武那是真的威武,自称上天之子,那是万民臣服,要什么有什么。
说可怜是真的可怜,生怕别人抢走他的位置,时刻都紧张万分,任何人都成为了他要防备之人。
怪不得很多帝王都喜欢称自己为孤,这样的心思时间长了,谁也无法信任,那不是孤家寡人又是什么?
当然,苏石知道这些只会嗤之以鼻,只会说这是没有自信的表现。
他就不会担心下面的人会不听话,会忤逆自己。
这也与苏石有着强大的系统有关系。就像是黑骑,他们的日常消耗之巨大,除了苏石之外,谁能养活得起?
倘若是大宋也愿意拿出这么多资源和金银去组建一支军队,同样也会非常的厉害。
「苏天佑给国库那里送来了不少的金银,护送之人还没有离开,两位爱卿不妨过去和他们聊一聊,也好清楚现在他们的情况,如果需要什么,尽可以报到朕这里来,朕都会支持。」
正事说完了,赵祯随意对着两位重臣摆了摆手,而就在两人退走之时,他又似是很随意的自语了一句,「哎,朕也难呀,就是不知道下面的臣子有多少人可以理解朕。」
这句看似是感叹之言,却是今日谈话之重点所在。
显然,这才是赵祯要说的话,或是说想借两位臣子转达给苏石的话。
苏石出征的时候,明明说好了,由他去负责北境支援的事情。可在打了两场胜仗之后,朝廷这边就派王德用去摘桃子,说起来,这就是赵祯失言。
现在又要重新用到苏石,赵祯是生怕对方会心有芥蒂,便找来了李迪和包拯,又是加官又是感叹,就是为了释放一个信号,他也不容易,有些事情也无奈为之,希望苏石可以理解自己。
李迪与包拯的脚步为之一滞,但很快又迈着大步走开。
他们已经知道了赵祯的意思,他们现在要去找苏石派回之人,和他好好谈谈。
最重要的是,把朝廷中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都告诉对方,重中之重就是赵祯的态度。
两人这就是要给赵祯当说客了。
虽然说他们算是站在苏石这一边的,对苏石也很看好。
但如果真是赵祯有什么坚定的意志,他们终还是宋朝的臣子,还是会帮着大宋说话。
直白来讲吧,如果苏石真的起了什么其它不应该有的心思,那两人还是会支持赵祯,而不会支持苏石。
这就是帝王权术的厉害,又要让你卖命,还要让你受委屈,可偏偏叫屈的就是他自己。
这不嘛,之前认为赵祯处事不公的李迪与包拯,这一刻都要为赵祯说话了。
赵祯之厉害,可见一斑。
......
辽国南境大乱。
短短半月时间,南境大小城池和村镇被攻破数十座
,四处是狼烟冲天,喊杀声不绝。
张俭丢了新城之后,逃到了涿州范阳城,在这里开始重新的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四万大军一战而败,多个城池被攻占,张俭吃了败仗,引来了辽兴宗的极度不满。
只是辽兴宗这个人,虽然能力平平,也并不喜欢发动战争。尤其他所执政的后期,更是让辽国高层染上了贪图享受的恶习。可说起来,他对下面的臣子还是不错的。
历史中,辽兴宗为帝时期,辽国高层虽有内斗,却从不会摆在明面上。
臣子立功,他也从不吝啬于奖赏。
就像是之前的刘六符,引来了如此大的麻烦,初期的时候辽兴宗也没有问罪之意,便可见,这也是一位仁慈君主。
现在张俭打了败仗,丢了地盘,辽兴宗纵有不悦,也没有说要把此人给调回去问罪,而是选择继续相信他,给张俭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正在范阳城的张俭,感恩于皇帝的信任,也急于想要证明自己,这些天来,他一天只睡两个时辰,其它时间都在办公。
几乎不眠不休的努力下,范阳城内又一次聚集了五万辽军。
这五万辽军,有两万是新征之兵,实力只是平平而已。但张俭还是认为,是到了可以反击的时候。
孙问夫,辽国七大姓氏之一的代表人物。
此时正站在张俭的身边,看着城内五万辽军正在集合,准备出城寻宋军主力一战。
「大人,萧大将军那边可有消息传来?」孙问夫看着大军正在出城,看到张俭心情似乎好了一些,便问出了之前就想问的问题。
张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迟疑了一下才道:「未有消息传来,想必应该是苏石封锁了与萧大将军联系的通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系统来大宋,带着系统来大宋最新章节,带着系统来大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系统来大宋,带着系统来大宋最新章节,带着系统来大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