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

  “乞骸骨!!!”

  再次回到未央宫宣室殿,又直言不讳的示意天子刘启屏退旁人,申屠嘉便决然道出一语,顺势递上乞表。

  ——这,是申屠嘉给自己留的最后一份体面;

  也是给自己和刘启,留的最后一丝君臣情谊······

  不料刘启闻言,却是面色复杂的看了申屠嘉好一会儿,才缓缓走下御阶,将跪拜在地的申屠嘉轻轻扶起;

  又将申屠嘉引到殿侧坐下身,刘启这才神情严肃的在申屠嘉身前对坐下来。

  “丞相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昨夜的事,让丞相依旧不能打消怒火,仍旧对朕感到不满吗?”

  闻言,申屠嘉却毫不迟疑的摇了摇头,面容之上,也随即涌上一抹释然。

  “臣曾听人说:如果和朋友相处的融洽,那就应该多来往;若是相处的不融洽了,则应该少来往。”

  “因为来往少了,争执也就会变少;”

  “再加上对彼此的思念,会盖过曾经发生的争执,就可以让情谊再次深厚起来。”

  满是感怀的说着,申屠嘉不由又笑着摇了摇头,望向刘启的目光中,更是带上了满满的释怀。

  “臣斗胆,把臣和陛下之间的情谊,比作朋友之间的情谊;”

  “而在臣看来,臣同陛下之间,或许就到了‘少来往,多思念’的地步了······”

  言罢,申屠嘉又是一阵摇头叹息,而后便低下头,从怀中,取出一张沾有血污的米黄色帕子;

  待那帕子被递到刘启面前,申屠嘉惨笑间咧开的嘴中,更是露出一片本该由牙齿占据的空白。

  “——臣,老了······”

  “已经老到咬不动肉、说不清话的地步了······”

  “陛下雄才伟略,臣只恨自己生不逢时,没能晚出生几年;”

  “只恨自己不能多为陛下、为先太宗孝文皇帝,多看顾几年宗庙、社稷;”

  “可现如今,臣已经七十多岁了。”

  “如果再不回家乡看看,老臣,恐怕就再也看不到家乡了······”

  语调满是诚恳的道出此语,申屠嘉终又是对刘启一拜,将那卷乞表再次递到身前;

  而申屠嘉这番举动,却是让刘启颇有些出乎意料,一时间,竟有些茫然无措起来······

  太庙的外墙,究竟怎么回事?

  ——普天之下,只有刘启和晁错二人知道!

  准确的说,是只有这两个活人知道。

  但刘启无比肯定:自己从未想过以任何手段,将申屠嘉踢下丞相之位!

  最开始,刘启是想劝;

  劝申屠嘉改变想法,支持自己削藩。

  后来,发现申屠嘉根本不会动摇之后,刘启也只动过‘威压’的念头。

  可即便是威压,刘启想要的,也不过是让申屠嘉闭嘴,在《削藩策》一事上保持沉默,不要再和自己作对。

  而当此刻,当申屠嘉亲自找上自己,豪不似作伪的道出那声‘臣乞骸骨’时,本该喜上眉梢的刘启,却又不由自主的稍皱起了眉头······

  “许公卿致仕,告老还乡,确实是朕应该做的;”

  “但让丞相晚年告老,除了北平侯外,便再无先例。”

  “丞相想要告老,朕,恐怕不能答应。”

  沉声说着,刘启面做迟疑之色,目光却是悄悄锁定在了申屠嘉的面庞之上,似是不愿错过申屠嘉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申屠嘉却并没有注意到刘启的目光,只是悠悠然又一声长叹,旋即浅笑着抬起头。

  “自太祖高皇帝以来,汉家便有先做九卿,然后平调内史,之后任御史大夫,最后拜相的惯例;”

  “臣告老之后,陛下自然应该拜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

  “至于晁错,既然已经被陛下任命为内史,那也必然是陛下有意,让晁错日后担任丞相;”

  “此番,陶青做了丞相,晁错也就可以递补御史大夫的空缺,更顺利的推行《削藩策》,并为日后,从御史大夫升任丞相做准备。”

  毫不迟疑的道出此语,申屠嘉又稍一思虑,不忘最后补充道:“如果陛下对陶青不满意,想要让其他的人做丞相,那也可以直接告诉臣。”

  “——我汉家,历来也有上一任丞相,指定下一任丞相的传统;”

  “如果陛下属意的人,能力足以承担丞相的责任,那臣会亲自上奏表,请求陛下拜属意的人选,为臣的继任者······”

  听到这里,尤其是听到申屠嘉,已经开始考虑起自己的继任者,刘启也终于确定:申屠嘉乞骸骨,恐怕不是‘以退为进’,而是真的想要辞官告老。

  意识到这一点,刘启只觉一阵莫名而来的烦闷,于是便站起身,烦躁的深吸好几口气。

  “丞相,为何就非要和晁错、和《削藩策》过不去呢?”

  “为了得到丞相的支持,朕可谓是费尽心机,给足了丞相尊敬!”

  “丞相为何,就不能助朕削藩,平定关东呢?!!”

  说到最后,刘启的语调中,已然是带上了些许不忿。

  但此刻的申屠嘉,对刘启却早已是心如死灰······

  就见申屠嘉闻言,满是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便也站起身,喘着粗气,对刘启躬身一拜。

  “《削藩策》可能引发的后果,臣,早就已经告诉过陛下了。”

  “——而且不止一次,甚至不止十数次,乃至数十次。”

  “臣知道,陛下踌躇壮志,想要早日解决匈奴人侵略边境、侵扰边民的问题,所以才这么急于安定内部、安定关东。”

  “但即便如此,臣也依旧以为:晁错的《削藩策》,太过急于求成,打击面实在太大;”

  “削藩的对象,更是将关东宗亲诸侯十几家,几乎全部涵盖其中!”

  “一旦《削藩策》得以推行,那下一步,陛下恐怕就要准备应对有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诸侯叛乱了······”

  说到《削藩策》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申屠嘉黯淡的目光中,稍闪过一丝精光;

  但很快,那精光便如刘启的‘仁慈’般,一闪而逝······

  “陛下想要削藩,臣明白陛下的心意,也并不反对;”

  “但晁错的《削藩策》,臣,实在是无法苟同。”

  “既然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推行《削藩策》,而臣也断然没有赞同《削藩策》的可能,倒不如让臣就此告老。”

  “算是陛下仁慈,给臣留最后一分体面;”

  “也算是臣在《削藩策》一事上,最后的让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节,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