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三?」大殿之上,只有周衍来到周煜身边。
他是皇子,又被封了王爷,还有皇孙傍身,自不是大臣们比得了的。
「太医!快叫太医啊!」他抱着周煜冲着殿外喊道。
虽然平时斗得跟乌眼鸡似的,甚至刚才还在心里暗骂过,可毕竟是一起长起来的兄弟。
哪怕不是一母所生,其实内心深处也还是有情谊在的。
明德帝的那支袖箭,正中周煜的心口,除非是大罗金仙来,否则谁也无能为力。
眼看着弟弟在怀中没了气息,周衍的神情有些茫然,他抬起头来,向着上首的明德帝看去。..
此时,明德帝的神情似有怔愣。
谢姮的目光在殿内转了一圈,不动声色地跟周谨对视一眼,她收回目光,也向着明德帝看去。
在场的不止她跟周谨还有周衍,不少人都正看着明德帝。
如今朝中的大臣,多数是明德帝一手提拔的,对于当年之事,许多人知道的并不清楚。
在众人的印象中,贤明的先太子是因为身染重病而薨逝,最终皇位落在明德帝身上。
可今日,有了周煜在朝堂上说的那些话,再加上明德帝的反应,众人心中的印象,正逐渐被动摇。
再怎么说,那都是亲儿子,何况明德帝在众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个仁爱温和的帝王。
这样的一位帝王,竟然因为几句话在大殿上射杀自己的亲儿子……
或许,刚才他们听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陛下……」谢姮起身,来到明德帝身边,语气温和,「没事吧?」
听到声音,明德帝转头看她,一瞬间似乎苍老许多。
直到此刻,他仍有些回不过神来。
的确,周煜在朝堂上说的那些话,触动了他的逆鳞,他也确实是起了杀心。
可无论如何,他只是想要吓一吓他的这个儿子,他记得他小时候胆子很小的。
可为何如今却变得如此大胆?被吓唬了也不怕?
更重要的是,为何他藏在袖中的暗器,竟然……竟然真的射杀了自己的亲儿子?
一瞬间,腥甜的气息弥漫喉间,明德帝面色一变,一口血喷了出来。
「陛下!」谢姮象征性地惊呼一声。
「陛下!」朝臣们的呼声也跟着传来。
被宫人找来的太医进到殿中,看到周衍怀中的周煜,以及上首的明德帝,赶忙向上首而去。
经过周衍身边时,被他伸手拉住,「太医,你不看看本王的弟弟吗?」
「端……端王殿下,可是……」太医支吾着,他不敢耽搁时间,也不敢得罪周衍。
「大殿下,三殿下已经不在了,当下还请以陛下的龙体为重。」一旁,陆河缓声开口道。
「谁说他不在了?你……你是不是想死!」周衍看向陆河,咬牙切齿地开口道。
太医趁着这个空当,赶紧去到上方查看明德帝的情况。
在确定只是一时气急攻心才导致晕倒后,由彭海安排,将明德帝挪到了偏殿。
至于周煜的尸身,也由彭海安排,暂时收敛。
「皇后娘娘,今日封后大典,种种规制繁琐,想来您必是乏了,还请回去休息吧。」
处理完种种事宜后,彭海回到偏殿,见谢姮在一旁守候,冲着她行礼道。
「陛下如今这般,本宫如何能安心休息?就让本宫在此守着吧。」
谢姮确实是有些疲乏,真让她选择的话,她并不愿意守着明德帝,可样子是要做的。
她心里明白,之所以
彭海让她回去休息,并非是真的在意她的身体,而是他不放心。
既然明德帝透过他的那些眼线,早就发现了一些异常之处,以及她的那些小动作。
哪怕封后大典照常进行,他对她也是不信任的。
而彭海,作为陪伴明德帝的大伴,可以说是这后宫之中,唯一能让他多一些信任的人。
自然有些事情,彭海也是知道的。
「若娘娘因为陛下伤了自己的身子,等陛下醒来定会心疼,此处有奴才守着,您放心去休息。」
「等到陛下醒来,或是有什么事情的话,奴才立刻派人去告知娘娘。」
谢姮猜得不错,彭海确实不放心,在他「再三坚持」下,她这才离开偏殿,向着栖凤宫归去。
虽然被封为皇后,但谢姮在栖凤宫住了多年,并不愿意挪动。
本也没说皇后必须要住在哪个宫殿,因此明德帝也就由着她了。
「娘娘,喝点汤吧。」回到栖凤宫后,予琴奉上了小厨房里新做的汤羹。
「你说今日之事……」汤匙无意识搅动着,谢姮有心想说些什么,竟不知从何说起。
「娘娘,陛下怎么会携带暗器?」身为栖凤宫的掌事姑姑,谢姮的心腹,今日的封后大典,予琴也在。
所有的一切她全都看到也都听到了。
比起发生在殿上的事,她更在意的是明德帝竟然已经疑心到了这种程度。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谢姮明白予琴的意思,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处境可能会更危险。
「我更是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在大殿上射杀了周煜,那可是他的亲儿子!」
「或许啊,这人但凡曾经弑亲,在此事上也就没了顾忌,自然能对亲儿子都下得去手。」
喝了口汤,谢姮冷笑一声,「有了今日的开端,倒也是一件好事,想必在殿上的诸位,很快就会让他头疼。」
今日是封后大典,除却朝中大臣之外,皇室宗亲与世家也有到场,他们都听见了周煜的话,也看到了明德帝做的事情。
倘若当时,明德帝命人制住周煜,将人带下去关起来,好好养着,千万别让他死了,对外只说是受了刺激,得了失心疯,所以胡说八道。
如此,倒还算能够自圆其说。
可现在这般……
就算多长几张嘴,只怕也堵不住那悠悠众口,对于当年之事,必然会有许多怀疑。
哪怕如今在朝中的大臣,又或者宗亲与世家们,过去并不亲近先太子。
此事于朝臣们而言,仅仅是想弄个清楚,毕竟得位不正这种事,绝非什么好名声。
对于帝王而言,不该有这样的污点。
而对于宗亲跟世家来说,这是个拿捏皇权的好机会,他们当然不会放过。
他是皇子,又被封了王爷,还有皇孙傍身,自不是大臣们比得了的。
「太医!快叫太医啊!」他抱着周煜冲着殿外喊道。
虽然平时斗得跟乌眼鸡似的,甚至刚才还在心里暗骂过,可毕竟是一起长起来的兄弟。
哪怕不是一母所生,其实内心深处也还是有情谊在的。
明德帝的那支袖箭,正中周煜的心口,除非是大罗金仙来,否则谁也无能为力。
眼看着弟弟在怀中没了气息,周衍的神情有些茫然,他抬起头来,向着上首的明德帝看去。..
此时,明德帝的神情似有怔愣。
谢姮的目光在殿内转了一圈,不动声色地跟周谨对视一眼,她收回目光,也向着明德帝看去。
在场的不止她跟周谨还有周衍,不少人都正看着明德帝。
如今朝中的大臣,多数是明德帝一手提拔的,对于当年之事,许多人知道的并不清楚。
在众人的印象中,贤明的先太子是因为身染重病而薨逝,最终皇位落在明德帝身上。
可今日,有了周煜在朝堂上说的那些话,再加上明德帝的反应,众人心中的印象,正逐渐被动摇。
再怎么说,那都是亲儿子,何况明德帝在众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个仁爱温和的帝王。
这样的一位帝王,竟然因为几句话在大殿上射杀自己的亲儿子……
或许,刚才他们听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陛下……」谢姮起身,来到明德帝身边,语气温和,「没事吧?」
听到声音,明德帝转头看她,一瞬间似乎苍老许多。
直到此刻,他仍有些回不过神来。
的确,周煜在朝堂上说的那些话,触动了他的逆鳞,他也确实是起了杀心。
可无论如何,他只是想要吓一吓他的这个儿子,他记得他小时候胆子很小的。
可为何如今却变得如此大胆?被吓唬了也不怕?
更重要的是,为何他藏在袖中的暗器,竟然……竟然真的射杀了自己的亲儿子?
一瞬间,腥甜的气息弥漫喉间,明德帝面色一变,一口血喷了出来。
「陛下!」谢姮象征性地惊呼一声。
「陛下!」朝臣们的呼声也跟着传来。
被宫人找来的太医进到殿中,看到周衍怀中的周煜,以及上首的明德帝,赶忙向上首而去。
经过周衍身边时,被他伸手拉住,「太医,你不看看本王的弟弟吗?」
「端……端王殿下,可是……」太医支吾着,他不敢耽搁时间,也不敢得罪周衍。
「大殿下,三殿下已经不在了,当下还请以陛下的龙体为重。」一旁,陆河缓声开口道。
「谁说他不在了?你……你是不是想死!」周衍看向陆河,咬牙切齿地开口道。
太医趁着这个空当,赶紧去到上方查看明德帝的情况。
在确定只是一时气急攻心才导致晕倒后,由彭海安排,将明德帝挪到了偏殿。
至于周煜的尸身,也由彭海安排,暂时收敛。
「皇后娘娘,今日封后大典,种种规制繁琐,想来您必是乏了,还请回去休息吧。」
处理完种种事宜后,彭海回到偏殿,见谢姮在一旁守候,冲着她行礼道。
「陛下如今这般,本宫如何能安心休息?就让本宫在此守着吧。」
谢姮确实是有些疲乏,真让她选择的话,她并不愿意守着明德帝,可样子是要做的。
她心里明白,之所以
彭海让她回去休息,并非是真的在意她的身体,而是他不放心。
既然明德帝透过他的那些眼线,早就发现了一些异常之处,以及她的那些小动作。
哪怕封后大典照常进行,他对她也是不信任的。
而彭海,作为陪伴明德帝的大伴,可以说是这后宫之中,唯一能让他多一些信任的人。
自然有些事情,彭海也是知道的。
「若娘娘因为陛下伤了自己的身子,等陛下醒来定会心疼,此处有奴才守着,您放心去休息。」
「等到陛下醒来,或是有什么事情的话,奴才立刻派人去告知娘娘。」
谢姮猜得不错,彭海确实不放心,在他「再三坚持」下,她这才离开偏殿,向着栖凤宫归去。
虽然被封为皇后,但谢姮在栖凤宫住了多年,并不愿意挪动。
本也没说皇后必须要住在哪个宫殿,因此明德帝也就由着她了。
「娘娘,喝点汤吧。」回到栖凤宫后,予琴奉上了小厨房里新做的汤羹。
「你说今日之事……」汤匙无意识搅动着,谢姮有心想说些什么,竟不知从何说起。
「娘娘,陛下怎么会携带暗器?」身为栖凤宫的掌事姑姑,谢姮的心腹,今日的封后大典,予琴也在。
所有的一切她全都看到也都听到了。
比起发生在殿上的事,她更在意的是明德帝竟然已经疑心到了这种程度。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谢姮明白予琴的意思,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处境可能会更危险。
「我更是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在大殿上射杀了周煜,那可是他的亲儿子!」
「或许啊,这人但凡曾经弑亲,在此事上也就没了顾忌,自然能对亲儿子都下得去手。」
喝了口汤,谢姮冷笑一声,「有了今日的开端,倒也是一件好事,想必在殿上的诸位,很快就会让他头疼。」
今日是封后大典,除却朝中大臣之外,皇室宗亲与世家也有到场,他们都听见了周煜的话,也看到了明德帝做的事情。
倘若当时,明德帝命人制住周煜,将人带下去关起来,好好养着,千万别让他死了,对外只说是受了刺激,得了失心疯,所以胡说八道。
如此,倒还算能够自圆其说。
可现在这般……
就算多长几张嘴,只怕也堵不住那悠悠众口,对于当年之事,必然会有许多怀疑。
哪怕如今在朝中的大臣,又或者宗亲与世家们,过去并不亲近先太子。
此事于朝臣们而言,仅仅是想弄个清楚,毕竟得位不正这种事,绝非什么好名声。
对于帝王而言,不该有这样的污点。
而对于宗亲跟世家来说,这是个拿捏皇权的好机会,他们当然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