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过后,岳维国跟着大部队,突围成功。

  在一个小山坳和大部队集合。

  这一次,岳维国见到了我军团级的单位。

  岳维国看到他们的装备,忍不住和团部警卫员发生了剧烈的争吵。

  “凭什么,三排为什么三个人才分到一条枪,还是五十年前造的土枪?你们为什么人人都有枪,而且还是最好的步枪,还有这么多子弹,还有地瓜雷???”

  对方看岳维国是个愣头青,懒得理会,继续站岗。

  然后岳维国就用小号去敲他脑瓜子。

  一双粗糙的大手抓住了岳维国的手腕。

  转过头来,正是李汉生饰演的李团长。

  李团长盯着岳维国:“军号,是用来打战友的吗?”

  三排长急忙来要带着岳维国走,一边赔礼道歉:“团长,这小子是半路上捡来的,本来是要去国党那边当中尉排长的,被我给留下了。”

  “新来的不懂规矩。”

  李团长看着岳维国:“新兵蛋子中尉排长?”

  三排长笑嘿嘿:“空军学员。”

  李团长:“国党飞机前期不起飞,不抵抗,全都被炸烂在了机场,后面派这些生瓜蛋子去送死。”

  “不过不守规矩也正常,国党作风。”

  “他现在是三排的司号手?”

  岳维国却不吃官衔这一套,反而问:“你们也不怎么样。”

  “说什么GM军队人人平等,结果团部都是好枪好炮,三排都是烂枪。”

  李团长笑了:“老子的枪炮都是从敌人那儿抢来的,你想要?想要自己抢去啊?”

  岳维国转头疑惑的看向三排长。

  李团长:“老子跟伱说,我们隶属于第十八军,属于国民战斗体系,但是你们那光头老板,一颗米一枚子弹也没给老子发过。”

  “三排刚刚重建,没有枪也正常,这一仗打下来,这不有枪有炮了吗?”

  “你小子还质疑我军?”

  指导员走了过来,拦住了李团长:“新来的不知道很正常,学习学习,就懂了嘛。”

  三排长也说突围时,全靠岳维国捡起小号吹响命令,才得以成功突围。

  李团长倒是没对岳维国的不敬有什么想法,反而很开心:“你小子有种,可以留在咱们这儿了。”

  岳维国稀里糊涂的就加入了我军。

  而后,就开始了我军生涯。

  时间转眼来到了45年。

  国内两军之间摩擦不断,眼看就要打起来了。

  这一次,岳维国领到了一个全新的任务。

  驻扎在友军驻地旁边,还是担任司号员。

  友军六点半吹号起床,这边岳维国就六点钟吹号。

  搞的友军怨声载道。

  双方就在对方眼皮子底下,一直到内战爆发。

  而这时候,岳维国也成为了教导部队的一名老师,教育俘虏:“有华北的吗?自己写信回家去问问,谁家没分到地啊?以前国党的时候,你们家有地?”

  “你们在前面打仗,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别看我军伙食不算特别好,但是我们在前方吃苦,你们的家人在后方,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你们为国党当兵,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吃口饱饭?现在我军让你们的家人都有饭吃,你们呢,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就在这里等着,等打完仗,就送你们回去。”

  岳维国说服了很多人,加入了我军。

  还选了两个胆子大,勇敢的,带在身边,教他们吹号。

  两个俘虏投入我军,都搞不明白,吹个号而已,怎么还要选胆子最大的啊?

  直到开战,机枪火舌吞吐,炮声轰隆震天,岳维国抄起小号站在最高的地方昂首挺胸吹响冲锋号,他们才知道,司号员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

  与我军司号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方的长官,开打就跑路,这能有什么打头?

  什么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上面还嘉奖岳维国,一个司号手,胆气顶得上敌人三个排。

  在这个世界,打到最后,上面决定,要度过到台海,完成一统。

  从青年出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

  岳维国所在的部队,要转移到后方,岳维国也有了机会回家去。

  在这里,悠扬的歌声响了起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歌声响起,很多人都愣住了。

  这里展现的不只是岳维国归家的故事,还有很多人归家的画面。

  前排观影的谢辅开口:“韩舟你知道吗,因为你这首歌,电影剪辑版,长了二十七分钟。”

  本来,电影拍摄的时候,拍摄了归家的画面。

  但只是为了为岳维国刚到家就出征抗美做铺垫。

  但是有了这首歌在,谢辅把《我的祖国》完完全全留在了电影中,剪辑了很多画面,随后的故事线展现也做了直接的调整。

  韩舟没看过这段,抬起头盯着屏幕。

  而歌声和画面太切合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条大河是什么河。很多人都说,这肯定是黄河,其实不是。

  创作的时候,词作者故意写了一条大河而不是一条黄河,因为有人问了他一个问题。

  如果写一条黄河,那么生在长江边的战士怎么办?

  他们配不上这首歌吗?

  词作者冥思苦想,最后写下了一条大河波浪宽。

  这条大河,可以是黄河,可以是长江,可以是珠江,可以是香江,可以是黑龙河,可以是任何一条大河。

  当这首歌响起时,每个人都能想起自己家乡的那条河,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画面感。

  有人想到的是芦苇荡,有的人想到的是莲蓬,有人想到的是悠悠的水草。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合唱团和国家乐队的合作,那‘辽阔的土地上’几个字出来的时候。

  那种壮怀激烈,达到了顶峰。

  听到这几个字,很多人手臂上的鸡皮疙瘩忍不住的探了出来。

  电影院里,年龄稍大一些的人,感觉有一股气在胸膛久久回荡。

  年龄稍微小一些的人,听着歌,看着画面,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见证了前辈对于这个国家的奉献。

  坚定了自己未来也要为这个国家而奋斗的理想。

  当一首歌,能写到这个程度时,已经别无他求了。

  这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这是精神上的丰碑。

  而不少明星低头看向了第一排。

  哪个年轻人,居然写出了这种歌?难怪今天首映礼,谢辅都围绕着他来。

  这……和当年的黄怡不分伯仲啊!

  很多人想到了一种可能,第一排那个,被网友戏称为精神病的男人,也许对于这个国家的热爱,远超过自己的想象。

  若不是这样,写不出这样的歌来。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画面中,岳维国回到了家乡,再见当年的女同学。

  当年青葱岁月的女同学,现在婉约淑女,手撩着头发咔在耳后,低着头,带着笑脸,抬头又看了看岳维国。

  岳维国和女同学在家乡完婚,这一次,女同学穿上了和岳维国一样的军装。

  在婚礼上,女同学拿出了自己成为随军护士的证书,岳维国则是已经成为了一名指导员。

  两人在婚礼上最先得到的不是祝福。

  而是两封调令。

  米国意图在北方发动战争,威胁鸭绿江畔,阻拦国家收回台海。

  上面决定,米国要打,那就打!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所有归家的军人,带着命令,再次集合。

  坐在火车上,夕阳下的火车经过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内外,红花红叶。

  寒冬的北方,岳维国所在的部队,跨过了鸭绿江,在敌人‘他们不敢开战’的估计之中,发动了进攻。

  米军王牌部队骑兵师,整个被包饺子。

  歌声也在这里来到了尾声。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壮怀激烈又抒情,代表着华国儿女捍卫美丽国家的决心的歌声,悠悠结束。

  取而代之的是轰然作响的轰炸声。

  岳维国所带领的部队,得到的命令是破坏敌军的交通要道,要将敌人困死在包围圈之中,一口吃掉。

  岳维国带领着手底下的战士,一次一次的和敌人交火。

  然而,敌军的火力之强大,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岳维国的部队,一个个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一次次破坏了敌人修路。

  但是,敌人修路速度极快,各种预装件桥梁材料被送过来,多次修复道路。

  打到最后,岳维国所在的部队,只剩下几个人了。

  冰天雪地之中。

  苍茫的夜色下。

  岳维国拿起小号,站在桥下一座小山崖上,吹响了冲锋号。

  几名战士,带着最后的火药,冲上了桥头。

  与此同时,岳维国一如当年的司号员一样,被子弹穿透,跌落在地上。

  敌军根本不知道岳维国的部队只剩下几人了,被打的全部缩在公事后,只敢用重火力压制。

  这一次,桥再次炸断。

  但是随后,米军就发现这支部队已经全部死在了阵地上。

  又一次的桥梁预装件送了过来,桥梁再次修复。

  被子弹击中的岳维国躺在燃烧的汽油旁边,没有被冻死,醒了过来。

  看向又修复的桥梁,眼前一黑,拿起冲锋号,再次吹响了冲锋号!

  然而,桥上并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

  敌军还是有三分之一的人员,通过这座桥,已经逃遁了,敌人撤走后,打扫战场的自己人都没有发现岳维国。

  因为身受重伤,岳维国被送去后方。

  与妻子团聚了。

  当部队再次准备前往前线时。

  战前点兵。

  岳维国一个人站在火车站站台上。

  “七连,应到一百八十四人,实到一百三十七人。”

  没人怀疑他们为什么缺员这么多,并不是迟到,而是牺牲。

  “五连,应到一百七十八人,实到九十二人。”

  “三连!”岳维国左手扛枪,右手拿着小号,表情坚毅:“应到一百八十四人,实到一人!”

  虽然有纪律在,但是附近的战士还是忍不住转过头来去看。

  已经是将军的李团长上前,给岳维国整理了帽子,随后转身离去。

  这场战争,各个部队都打出了辉煌的战果,所以只有非常强的战绩才有荣誉。

  岳维国所在的连队,任务并没有完全成功,连嘉奖都没有。

  但,谁都知道,这个任务本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毅然决然有人去做有人用生命去尝试了。

  局部的牺牲,为的就是提高整场战争一丝丝的胜率。

  就好像司号员一样,明明是最危险的军职,却很少有嘉奖落下来。

  不过,岳维国有他的军功章,军功章就是胸膛上留下的子弹孔。

  电影到了这里,已经壮烈到了极限。

  但是,谢辅并没有刻意的继续渲染壮烈。

  而是更多的讲述了传承。

  不久之后,部队整编,岳维国所在的旅迎来了大量的新兵,他的连队也获得了补充。

  三年的战争,打到最后,双方最终宣布停战。

  已经成为中年人的岳维国,带着满身的伤,已经缺掉的右手,回到了家乡。

  如果说剧情到这里为止,那么这部电影不应该叫做《冲锋号》应该叫做《华国战争中的一个兵》。

  到这里,全片已经长达两个小时了,但依旧没有结束。

  岳维国因伤退伍,此时他已经是一名营长了。

  上面决定调他去苏省做一名县长。

  但是岳维国拒绝了。

  岳维国回到了老家,穿上了长袍成为了一名老师。

  看不出当年的峥嵘岁月,看不出当年的铁血英勇。

  如此儒雅。

  只是少一只右手掌,只能用左手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

  时间慢慢过去,这一年,岳维国六十六岁。

  一个学生把报纸给岳维国看。

  《我军取消司号员兵种》。

  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需要在开战前吹响冲锋号了,也不需要起床号,更不需要集合号,哨声即可,电子信号,喇叭,似乎都可以代替司号员,这样的话,打仗也不需要有人拿着冲锋号在枪林弹雨中挺直了腰板用命来发动命令了。

  这是90年。

  苍老的岳维国,穿上了以前的军装,被新一代的士兵,接进了军营。

  岳维国来,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申请国家考虑回复司号员兵种。

  因为司号员,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兵种,也是我军精气神的象征,是我军传统的象征,是我军勇气的象征。

  在新华国诞生时,有超过三位上将三位中将六位少将曾经担任过司号员。

  不过他们早已经去世了。

  而正是因为岳维国后来坚持不懈的写信申请恢复司号员兵种,这部电影才会以他作为主角。

  电影画面到此为止,取而代之的是实拍画面。

  从90年,一直到21年。

  每一年岳维国都要去一次军营,画面都是军方给谢辅的实拍画面。

  每一次岳维国都把军装穿的端端正正,拿着申请信,进入军营。

  这一年岳维国九十七岁。

  机关,一位穿着军装的四十多岁带着眼镜的中年军官,兴奋的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岳维国的电话。

  他要告诉老兵岳维国,我军恢复了司号员兵种!!!

  自从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进入部队起,每一年都能见到岳维国,每一年都要去拜访岳维国,但是从没有过好消息。

  直到今天,好消息来了。

  电话打过去后,接电话的不是岳维国,而是岳维国的儿子,岳援朝。

  就在这个命令下来之前的一个月,老兵岳维国逝世,他要去和以前的战友团聚了。

  不久之后,国庆阅兵团队,邀请岳维国的儿子岳援朝代表岳维国来燕京参加大阅兵。

  看台上,一个个老兵挥着手。

  虽然苍老,但是精神却格外的好。

  岳维国的儿子岳援朝这一段是实拍,并不是演员,阅兵也是真阅兵。

  但是,很多人都感觉疑惑。

  因为去年的大阅兵,好像主题曲不是这一首吧?

  这首交响曲,为什么如此激动人心?

  仿佛无数的坦克,就在眼前向着远方滚滚而去一般?

  电影在去年的阅兵式实拍画面中,戛然而止。

  《钢铁洪流进行曲》依旧在奏响。

  黑掉的屏幕上,出现了一排大字‘敬以此片怀念老兵岳维国先生对司号员兵种传承做出的卓越贡献’。

  随后开始轮播字幕。

  现场灯光亮起,有人还是盯着滚动字幕。

  插曲《送别》

  词曲:韩舟

  伴奏:央乐团

  演唱:燕京市少年合唱团

  主题曲《我的祖国》

  词曲:韩舟

  伴奏:国家乐团

  合唱:国家合唱团

  片尾曲《钢铁洪流进行曲》

  词曲:韩舟

  演奏:国家交响乐团

  电影结束,现场轰然响起掌声。

  谢辅登台,邀请主创团队再次登台,接受采访和访谈。

  不过在此之前,谢辅开口:“有请岳维国先生的儿子岳援朝先生登场。”

  韩舟附身歪头去看,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先生被请上了台。

  老先生先是和谢辅收抓手激动的摇晃了一阵,说了很多话。

  然后又过来找到了韩舟。

  看老先生很激动,韩舟上前搀扶着他的手臂。

  岳援朝:“谢谢,谢谢你,我父亲肯定特别喜欢《送别》喜欢《我的祖国》,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最喜欢听音乐了,谢谢你们的这部电影!”

  韩舟:“应该是我们谢谢您的父亲。”

  “我们才有今天的生活,才能有空间有时间进行创作,才能有这么富足的生活!”

  等老先生感谢了一大堆人,然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谢辅才小声告诉韩舟:“岳援朝现在是南方军区的退休干部,如果以后要拍军事题材的电影,可以找他。”

  韩舟瞪大了眼睛,还有意外收获?

  不过,有机会再说吧。

  韩舟觉得《冲锋号》这部电影,没有辱没这三首曲子,比之前看的剪辑版,还要好不少。

  或许,这就叫相得益彰吧。

  在采访中,有影迷代表询问:“老韩……韩舟老师,请问,您创作这些曲子的灵感是什么?”

  韩舟:“灵感?没有灵感,就是看到了电影成片,然后就想到了写这几首曲子。”

  影迷代表:“您这么说的话,其他创作者可能会很伤心。”

  “听上去很容易的样子。”

  韩舟微笑:“写歌不难,难的是用心做歌,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电影的配乐。”

  这部电影可不只是三首歌,还有二十多个音乐片段,都是韩舟搜肠刮肚从各种战争题材的电影里找来的配乐。

  这一次,算是把电影配乐的名声给打出去了。

  这有何金牌词曲作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了。

  更关键是,接下来,国家乐团,军乐团,国家合唱团,要开始演出这些曲子了。

  不过,韩舟现在没有时间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韩舟马上要去央妈大楼,参加央一黄金档办公室的内部会议。

  ————

  我大爷爷参加过援朝,我大奶奶当时在前线当护士。

  写这段时借用了他们部分的经历。

  另外今天早早地开始写,准备多写一章的,但是写到这里,感觉这一章把我的精气神消耗一空了,没法写下一章了。

  求个月票。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这个明星疑是精神病,这个明星疑是精神病最新章节,这个明星疑是精神病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