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663章 广播连续剧

小说:1980我的文艺时代 作者:坐望敬亭 更新时间:2023-09-06 08:07:2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买下海晏的剧本,找刘燕明、燕京电视艺术中心和任豪等人合作,是林为民深思熟虑的结果。

  国文社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只依靠老本行是远远不够的,天花板太低。

  在布老虎丛书筹划之初,他就已经定好了全版权运营的策略,并且在签订合同之时就已经跟作家们沟通过。

  如今这个时候,人们对于版权的了解非常匮乏,作家们也一样,顶多是在意一下出版权和著作权,所以压根也不在乎。

  林为民的想法是最好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几个内容制作公司,与国文社形成上下游的互补关系,然后再横向发展,不断的编织网络,形成一个庞大的传媒体系。

  必须要打通内容这块领域的全产业链,形成拥有自己特色和渠道内容的分发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大潮中稳立于潮头之上。

  布老虎丛书现在是国文社的金字招牌,林为民不想一上手就朝这些宝贝疙瘩下手,而且现在版权运营的手段确实比较单一,基本就是电视剧、电影。

  电影这个行业风险太大,国文社的版权运营刚刚起步,绝不能轻易涉足。

  所以,电视剧就成了目前最好的突破口之一。

  林为民给程早春讲完他这两天的工作成果和思路,程早春欣慰的点了点头,至少不是胡干。

  而且才这么几天时间就把第一部电视剧的投资和主创敲定,效率也很高。

  “不过,第一部作品我们就自己投资了二十万,这个风险是不是大了一点?再说我给你的资金也不够投几回的啊?”程早春问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林为民无奈道:“第一次合作,空口白牙的你能拿个剧本,不出钱就占两成分红?你那剧本是镶钻的?”

  “伱给写一个嘛!”程早春厚颜无耻道。

  林为民怒目而视。

  他要是给写个剧本,别说是两成,就是五成也能拿到。

  问题是这么干有什么意义?

  现在要的是国文社能够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东西来,林为民这个总编总不可能给国文社写一辈子剧本。

  再说了,让他写个电视剧剧本,那不是大材小用吗?

  老程同志显然也知道自己的要求过分之极,说完之后心虚不已。

  “那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干?”他岔开话题道。

  “我打算试水一下广播剧。”

  “广播剧?”

  广播剧的概念诞生的很早,在二十年代时就有了。

  进入中国后,初期概念更接近于“在电台播放的舞台剧”,剧情凝练集中、场景单一、发挥音响作用,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建国之后广播剧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内容上的变化,涌现了很多歌颂新生活、新时代的作品。

  76年之后,广播剧逐渐发展出“连续”的特质,一方面是因为听众们的收听习惯,“连续”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形式的戏剧也很适宜连续的形式,广播这种传播形式在这方面这比剧场、影院更有优势。

  中国的听众也逐渐养成了广播中听长篇故事的习惯,广播连续剧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竞争力。

  林为民点点头,说道:“广播连续剧很适合长篇的传播,这些年播讲早已经促生了一批忠实听众。我想跟电台合作,推出一批制作精良的广播连续剧,先在电台播放,然后尝试销售磁带。”

  “卖磁带?怎么卖?”

  “新华书店啊,人家也有音像门市部好不好?”

  “能有人买单吗?”程早春担忧的问道。

  “应该说市场是有的,但具体还要看我们的宣发力度。我想投资个公司试试,这玩意成本不高,找几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就能支楞起来。”

  见林为民说的轻松,程早春放下了担心,叮嘱道:“钱省着点花,得花在刀刃儿上!”

  林为民挥挥手,离开了办公室。

  在老程的心里,这钱只要是花了,那肯定是没花在刀刃儿上。

  林为民的动作很快,几天时间之后,一家由国文社全资注册的名叫“天天畅听”的公司正式成立。

  注册资金10万块,办公地点就在朝内大街166号三楼的版权运营部,法定代表人林为民。

  林为民手下唯一的兵小刘将一堆注册资料交给领导,“总编,公司注册完了。”

  林为民欣慰的点点头,夸了一句,“干的不错。”

  还没等小刘高兴,林为民又吩咐道:“小刘,接下来交给你一个任务!”

  感受到林总编对自己的重视,小刘一挺胸脯,“总编,您请说!”

  “别那么激动。”林为民摆手让小刘放松下来,然后说道:“天天畅听这一块的任务就先交给你了,有几个目标,分阶段性达成,我先说第一个,制作一部高水准的广播连续剧。”

  小刘听完这个要求忍不住挠了挠头,他原来就是个编辑,哪懂得制作什么广播连续剧啊!

  “知道应该怎么做吗?”林为民问道。

  小刘果断摇了摇头。

  林为民耐心道:“目标分解,要制作广播连续剧,得有设备和地点吧?这就需要找录音棚;广播连续剧,根据改编,但必须要有编辑重新梳理一遍内容,所以得有编辑,还要有配音演员和音响效果。这两样,要经济实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专业院校那些没毕业的学生来干。”

  林为民一番话说完,小刘心中豁然开朗,“总编,我明白了!”

  孺子可教!

  “明白就好。那我就把天天畅听的第一部作品交在你手里了,有没有信心?”

  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小刘满腔热情,身体立定、挺胸抬头,掷地有声的应道:“有!”

  “好!年轻人就是有冲劲!”

  看到小刘林为民不禁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一样的青葱、一样的充满希望。

  还是年轻人好忽悠啊!

  林老师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叹。

  版权运营部的成立,让林为民的工作又陷入了忙碌。

  他把天天畅听的工作交给了小刘,也算是一种锻炼。

  这天晚上,林为民又请客吃饭,叫上了小刘,而请的客人,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的编辑叶永梅和演播家李野墨。

  《长篇连播》是中国广播节目出现最早的广播节目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解放前,近半个世纪以来凭借着对众多长篇名著的播讲,在全国范围内收获了大量的听众。

  叶永梅是负责《长篇连播》的资深编辑,李野墨也是《长篇连播》合作最多的演播家。

  当年陆遥的《平凡的世界》便是在《长篇连播》的传播下逐渐为全国听众所熟知,并广受欢迎。

  包括林为民的一些,也曾经被《长篇连播》播放过。

  广播连续剧在广播界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精品广播连续剧却少之又少。

  这年头大部分的广播连续剧本质就是长篇播讲,负责的编辑简单的规划一下内容,找个声音条件不错的播讲人录上一遍,这就齐活了。

  但林为民所要做的是多人配音结合配乐和逼真音响效果的广播剧,叶咏梅听了他的想法,顿时来了兴趣,详细询问起来。

  等她听着林为民讲完之后,问道:“照你这个做法,可比我们一般录的播讲成本高了不少。”

  “成本是高了点,不过我没打算赚电台的钱。”

  “不赚电台的钱?”叶永梅没太理解林为民的意思,播讲你不赚电台的钱,赚谁的钱?

  林为民耐心解释道:“我的想法是这广播连续剧由我们公司负责录,可以免费提供给电台播放,当然,这个播放是有时间限制的,比如6个月时间内是免费的。然后我们把广播连续剧做成磁带,放到各地新华书店的音像门市部进行销售。”

  叶永梅恍然,“就跟你们卖书一样!”

  “没错!”

  叶永梅沉思片刻,“你这个想法很新颖啊!”

  “想法不太成熟,但我觉得可以尝试,说不定能趟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林为民说到这里,又问李野墨,“李老师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李野墨年纪不大,今年三十六岁,但资历深厚,1980年便开始从事配音和播讲工作,十余年来为《长篇连播》节目播讲了数十部长篇。

  “形势很新颖,如果我是听众,我是很愿意花钱买这种广播连续剧的磁带的,随心所欲,想听多少听多少,想怎么听就怎么听。”李野墨说到这里,语气迟疑了起来,说道:“就是这个定价不能太贵。听广播的人,年龄普遍偏大,不一定买账。”

  林为民颔首,“您说的有道理。”

  小刘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总编,现在人们都看电视剧或者是看录像带,这种磁带会有市场吗?”

  “实际上,这种广播连续剧磁带就是在广播听众当中寻找那一小撮有够买意愿的人,再一个就是开辟作品本身的读者。市场肯定没有电视剧那样广阔,但受众还是有不少的。

  假设我们要推出《花季雨季》的广播连续剧,你觉得会受到学生群体的欢迎吗?”

  小刘想了想,说道:“《花季雨季》本身就在学生群体当中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且很多学生群体平时或主动或被动的都没办法看电视,反而是听广播没什么禁止,我觉得应该在学生群体当中有很大的市场。”

  林为民道:“随着这些年电视的不断普及,广播群众基础确实是在不断削弱,但并不代表这个市场就没了。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细分市场,需要我们费一些心思来挖掘市场潜力和盈利模式。”

  小刘听完心悦诚服,“我明白了。”

  在两人对话时,叶永梅一直在沉思。

  小刘说完话之后她突然开口,让林为民有些措手不及。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0我的文艺时代,1980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1980我的文艺时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