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托·贝尼尼那并不标准的中文发音通过电视讯号传遍了米国,乃至众多西方世界国家,让林为民的名字和《美丽人生》一起,在奥斯卡颁奖礼之后的几天内成为世界各国诸多新闻报道上的热门词汇。

  而在奥斯卡当晚,有媒体拍下了罗伯托·贝尼尼站上椅背张开双臂的照片,也在第二天成为了米国各大媒体的报道封面。

  与此同时,“斯皮尔伯格的苦笑”也随着这一届颁奖礼的传播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料。

  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当年买了《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的版权,但因为受到了一部分激进犹太群体的影响,最后没有改编这部,转而拍摄了由澳大利亚家托马斯·肯尼利创作的同名《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名单》在当年同样横扫了奥斯卡,所以真正说起来,其实斯皮尔伯格也不算是有眼无珠。

  只不过恰好他和罗伯托·贝尼尼同时参加这一届奥斯卡颁奖礼,组委会为了这个噱头在安排座次的时候,特地把他和罗伯托·贝尼尼安排到了一起。

  从事后的效果来看,组委会的目的确实达成了,并且是收到了奇效。

  《美丽人生》那略显坎坷的改编经历在罗伯托·贝尼尼和斯皮尔伯格两位才华横溢的导演的共同出镜之下,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连续一周时间,关于奥斯卡和《美丽人生》的新闻成了米国和许多英语国家的热点事件,助推了原著的销量出现了一波大幅增长。

  消息传回国内,同样也引起了热议。

  去年上半年林为民去米国领了个普利策奖,给关系紧张的中米关系带来了一丝缓和的契机,七月份米方高级官员访华,随后两国的关系逐渐回温。

  到了今年,关系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美丽人生》连夺四项奥斯卡大奖的消息自然而然成了众多官方媒体报道的焦点。

  这部影片虽然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外国人,但并不妨碍国人对它的亲切感,这可是林为民的改编的电影。

  继《霸王别姬》之后,又一部改编自林为民作品的电影在奥斯卡摘得桂冠。

  而且这一次《美丽人生》的彪悍战绩远超《霸王别姬》,连得四项大奖,直逼当年横扫奥斯卡的《末代皇帝》。

  国内众多电影从业者谈到这个话题,除了叹服,还是叹服,无数老百姓们也同样感叹于林为民作品改编所取得的骄人战绩。

  娱乐新闻的生命力向来是不长久的,《美丽人生》横扫奥斯卡金像奖的新闻热度持续了没几天时间便过去了。

  林为民对于这种报道潮早已经宠辱不惊,依旧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4月11日下午,他正给一屋子人开会。

  赵欣急匆匆的走进会议室在他耳边低语道:“王晓波去世了。”

  林为民意外的看了赵欣一眼,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今天凌晨。说是心脏的问题,他家里没人,早上才被发现。他哥哥打来的电话,想邀请您出席追悼会。追悼会在后天八宝山殡仪馆。”

  压抑着心中的沉重,林为民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赵欣说完了这个消息便离开会议室,林为民继续给众人开会,却有些神思不属。

  稀里糊涂的开完了会,回到办公室坐下来,他才叹了口气。

  算起来王小波全职搞写作也有六七年时间了,据林为民所知,他这几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关在家里埋头写作。

  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对着电脑,还很喜欢喝酒,久而久之的,身体就出了问题。

  之前林为民几次见到王晓波,看他脸色不好,也劝过他要调整作息,控制控制写作强度,可惜……

  过了两天,林为民一早来到八宝山殡仪馆。

  后世一说起八宝山,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总是会联想到很多领导的死亡和葬礼。

  林为民来到一号厅,前来吊唁送行王晓波的人并不多,主要都是他生前的亲人朋友,除了林为民,几乎没有文学界的人前来,这很符合王晓波生前的生活方式。

  这个时空因为有林为民的缘故,他的诸多作品如《唐人秘传》《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等均有出版,但王晓波生前厌烦各种交际场合,更不善与人相处他不参加文协,也不混圈子所以尽管全职写作了很多年,但在文学界始终没有什么朋友。

  林为民与王晓波哥哥交谈了几句,才知道王晓波去世的时候妻子李银禾正在英国当交流学者,他家里没人,病又发的突然,直到早上才被人发现。

  听完了经过,林为民无奈,这种突发情况确实无法预料。

  只能说,这都是命啊!

  追悼会结束之后,林为民与王晓波哥哥商议,是否要在报纸上补发一份讣告。

  王晓波是作家,而且跟后世作品无人问津直到死后才成名的境遇不同,在这个时空他在国内文学界是有些名气的,尽管因为作品风格问题,他始终没有受到主流文学受众的追捧,但在那些喜欢他文字的读者眼中,王晓波是个被埋没的才华横溢的家。

  读者们应该知道这个消息。

  征得了王晓波哥哥的同意后,当期《国文报》上发表了王晓波的讣告。

  王晓波的意外去世并没有在文坛掀起什么波澜,但却在读者群体当中引发了不小的反应。

  《国文报》上的讣告发布后,许多王晓波的忠实读者给编辑部写信来表达哀思。

  过了几天,林为民听说李银禾从国外回来了,便专程去她和王晓波的家中拜访了一趟。

  林为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征求李银禾的意见,看看她同不同意由国文社给王晓波出版文集。

  “我始终认为,晓波在当代文学应该是有一席之地的。如今他骤然离世,对于文坛和读者们来说都是一个损失。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将他的著作整理出来,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他的才华。”

  出版文集,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认可,很多作家的作品文集是死后才出的,也有许多作家的文集是生前就出的,但生前出版文集必定是要达到某种成就才足以服众的。

  听完林为民的想法,李银禾心中悲伤之余生出了几分欣慰。

  丈夫王晓波生前热爱写作,全职写作的这几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一天停下过笔。

  出版文集,无论如何都算是对丈夫文学成就的认可,她作为妻子又怎么会不同意呢?

  有了李银禾的同意,林为民回到社里将《王晓波文集》的任务交代了下去。

  中午吃饭时,于华坐到了林为民身旁。

  “林老师,你听说了没?”

  “听说什么?”林为民正常吃着饭问道。

  “今年雁冰文学奖又难产了!”于华一脸八卦的说道。

  林为民现在甚少关注文协的消息,雁冰文学奖的评奖他也就是报送作品的时候关注过,从95年10月份到现在,这一届评奖又搞了一年多,算着日子开春这个时间也该公布了,没想到又出了幺蛾子。

  他淡然问道:“这回又是因为什么事?”

  于华的脸上浮现出几分得意之色,“这消息您也就能从我这儿听着……”

  见他还想卖关子林为民闷头吃饭,不搭理他。

  讨了个没趣,于华只好继续开口说道:“跟您说吧,这回咱们国文社大获全胜!前年读书班评选的时候不是选了30部作品进入作品的角逐阶段吗?我们国文社还入围了10部作品,我跟您说,这回评奖据说评出了4部作品,全是咱们国文社的!”

  国文社出版的作品占据了本届雁冰文学奖的全部获奖名额?

  这倒是个好消息。

  林为民问道:“你说奖项难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是啊!您想想,一届评奖就那么几个名额,全被咱们国文社占了,评委会得怎么跟全国上下的出版机构、文化单位交代?

  当初推送的时候,大家都拿出了各自有信心的作品报名,结果现在奖项一公布,成了我们国文社的独角戏,评委会咋交代?”

  听着于华的话,林为民嘴角弯出一抹笑意,确实有点意思。

  这么些年,他和文协相爱相杀,关系始终斗而不破,看到他们难受,林老师还是很欣慰的。

  瞧着林为民的表情,于华就知道自己这回的马屁又拍对了。

  “由他们去吧。”林为民随口说道。

  反正国文社的作品质量放在那里,不是评委会想拿掉就能拿掉的,他们真要是做的太过分,林为民也不介意再把“人民文学奖”办起来。

  人民文学奖是国文社在1986年主办的文学奖项,评奖范围仅局限于国文社出版或在国文社旗下刊物发表的作品。但这个文学奖自从86年举办了第一届之后就再也没有举办过。

  而人民文学奖停办的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一届人民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和第一届、第二届雁冰文学奖的获奖名单高度重合。

  人民文学奖是属于国文社自己的评奖,评奖结果却被诟病与雁冰文学奖重合率太高,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这个评奖结果也说明,国文社是有资格、有实力办好一个大型文学评奖活动的。

  “林老师,我觉得我们社里是不是可以自己搞个评奖啊?”

  于华仿佛林为民肚子里的蛔虫。

  林为民看了他一眼,问道:“搞评奖干什么?”

  “大家都搞啊!您看《大家》,还有《东海》,他们一个文学杂志都搞评奖,我觉得以我们国文社的实力,搞个奖项绝对没有问题,轻轻松松的就可以碾压雁冰文学奖……”

  林为民打断于华的大言不惭,“信口胡吣,雁冰文学奖是根据雁冰先生的遗愿设立的,跟我们虽然不对付,但必须要尊重。”

  于华立刻摆正了立场,“您说得是。”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想的却是:当领导的,果然喜欢口是心非。

  于华刚才之所以说那么话,也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

  进谗言不成,他又发起了愁。

  他自诩深得林为民在文学创作上的精髓,可这么多年却没得什么像样的奖项。这要是国文社自己搞个评奖,他说不定就有机会了。

  多个机会,就多一个可能嘛。

  唉,我啥时候也能得个奖啊!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0我的文艺时代,1980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1980我的文艺时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