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岁末,天寒地冻。

  太极殿中,火炉炙热。

  李绚看了一眼烧的通红的蜂窝煤,然后看向前方殿中站着的两个人。

  工部郎中皇甫湜,工部郎中吕定琳。

  左侧,太子李志昭正坐在桌案之后,太子詹事邢文伟,太子右谕德张柬之分列两侧。

  右侧,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岑长倩,工部尚书黄仁素上下各坐。

  李绚看向皇甫湜和吕定琳,说道:“今日召二位爱卿来,是因为工部侍郎于慎言,升任太常少卿,故而工部侍郎出一空缺,朕准备从你二人中选一人升任。”

  “听凭陛下教诲。”皇甫湜和吕定琳相互对视一眼,神色肃然。

  太常寺是九寺之一,更是九寺之首。

  太常寺诸事待遇等于吏部。

  太常寺卿是正三品,太常少卿是正四品上。

  工部尚书虽然是正三品,但工部侍郎却是正四品下。

  于慎言从工部侍郎升任太常少卿,绝对是升官。

  工部是冷门衙门,若是不升太常少卿,要么硬熬等升户部尚书,要么调任地方,做一中州刺史。

  但如今,于慎言从工部侍郎升任太常少卿,那么不仅意味着他将来一旦外任,立刻就是上州刺史,甚至即便是在朝中,也有九寺寺卿的位置可以选,不要再好。

  而皇甫湜和吕定琳只是正五品上的工部郎中,如今能一口气升到正四品下的工部侍郎,更不知道提升多少。

  只是他们有些不清楚,皇帝为什么不升皇后的父亲刘元朗为工部侍郎?

  要知道,那可是皇后的父亲。

  如今帝后和睦融洽,刘元朗和皇后关系也好,和太子关系也好,可为什么有机会皇帝不升自家岳父?

  不管怎样,皇帝不提刘元朗,对他们而言,绝对是巨大的好处。

  两人立刻肃然领命。

  李绚点点头,然后说道:“今冬,子午谷有多段道路因为年久失修而影响通行,故而,朕决定由你二人,各取一半修缮,至于取那一半,你们回去之后和黄卿好好商议。

  记住,要好,要稳,要快,朕心中有所定数,到时朕亲自走一趟,为你们定论。”

  谁修的道路最符合李绚的心意,那么谁就是下一任的工部侍郎。

  “臣等领旨。”皇甫湜和吕定琳立刻肃然拱手,然后说道:“臣等告退。”

  李绚微微抬手,二人立刻退出了太极殿。

  李绚稍微松了口气,看向左右的太子和岑长倩等人,说道:“攻伐新罗,道路第一。

  新罗的道路越往北越差,为的就是防止大唐骑兵纵横,所以朕需要一个善于修路搭桥的工部侍郎。”

  众人默默点头,只有黄仁素拱手说道:“陛下若是有需,臣跟着跑一趟就是了。”

  “你不能去。”李绚摆摆手,说道:“你要留在后方,看着替朕看住河北和安东的道路,前线的事情,就让他们去跑吧。”

  “是!”黄仁素肃然点头。

  李绚又说道:“朕明年巡荆州,后年巡河北,谁任工部侍郎,那么明年就给朕去修缮洛阳到荆州的道路去,调用地方民工,还有军中士卒,把路拓宽,朕要锻炼他方方面面的能力。”

  “是!”群臣赞同的点头。

  黄仁素稍微犹豫,然后说道:“陛下,此事为何不考虑乐城伯,乐城伯在后勤诸事上,能力也是不俗。”

  乐城伯刘元朗,刘瑾瑜的父亲,李志昭的外祖父。

  李绚登基之后,封刘仁轨为汴国公,刘元朗被封乐城伯。

  当年李绚在西北征战的时候,刘元朗就曾经多次帮他看着后路,处理军械调用之事。

  李绚稍微摇头,说道:“岳父之事,朕的想法,是让他攒够资序,过两年便能够直升六部侍郎,而不仅局限于工部。”

  资序。

  群臣轻轻点头,皇帝这段时间,频繁提及的两个字。

  要做尚书,要做宰相,甚至是寺卿,越是中枢的官职正职,就有也需要有地方的任职履历。

  就拿欧阳通来说,他做过中书舍人,然后迁怀州刺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

  地方,中枢九寺,六部,三省,一步步一个脚印走的很稳。

  还有王德真,袁嘉祚,段宝玄,刘知柔,来敬业,这些人走的都是这条路。

  地方,中枢。

  你没有足够的资序,就别想做九寺寺卿和六部尚书,更别说是宰相。

  宰相必起于州郡。

  李绚正在坚决的履行这一条。

  如今落在他的岳父刘元朗身上也是一样,做一任六部侍郎,他就该外放做一任地方刺史了。

  ……

  李绚稍微解释两句,然后摆摆手,说道:“好了,便如此吧,你们退……”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从殿外传来,随即,太子洗马、弘文馆学士宋之问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然后跪倒在地上,叩首说道:“启奏陛下,光禄少卿蒋俨,薨逝了。”

  “什么!”李绚猛然站了起来,惊讶的看着宋之问。

  随即,他狠狠的甩甩头,说道:“周乾,调五百千牛卫,通知金吾卫和长安县,封锁道路,朕要立刻过去看看……他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如此,有什么事情早就该说,朕也能见他最后一面。”

  宋之问想要开口,但最后还是沉沉叩首,然后默然无声。

  很快,李绚就换好了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直接骑马从朱雀门而出,快速的朝着安业坊而去。

  长安城大街之上,百姓已经被隔离了开来。

  李绚全速奔驰,身后的千牛卫在紧紧跟随,他的脸上一片肃然。

  蒋俨,李显东宫时代,蒋俨是李显的太子仆。

  虽然不在决策层面,但也是信重的重臣。

  然而在李显死后,在武后的屠刀之下,他被迫选择了屈服。

  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蒋俨是刘景先的人,而刘景先则和裴炎走得很近。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李重俊登基之后,蒋俨虽然是光禄少卿,但实际上和皇帝并不亲近。

  他心中有愧。

  后来李绚登基,蒋俨想要阻拦,但还是老习惯,他没能开口。

  李绚依旧让他任光禄少卿,然而他虽然履职,也上朝,但开口不多。

  不只是蒋俨,当年很多东宫中下层的人,李绚都没有重要的打算。

  就比如在后面极速狂奔的宋之问。

  他现在虽然是太子洗马,但李绚已经做好打算,将来将他调往地方,做个大都督府司马一类,就如此了。

  绝对不会让他去做地方刺史。

  他们这样的人很多,只不过有宋之问和陆元方,狄仁杰这些人的例子,他们依旧认为李绚会重要他们。

  但蒋俨不一样,他是个骨子里没有那么坚持的人,但却又是个有些善良的人。

  一直在自责当中。

  但这不是最让李绚在意的,他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

  蒋府中堂,李绚坐在主位上。

  宋之问站在一侧,蒋府的人已经开始准备挂白幡白绫,但皇帝坐在中堂,谁敢乱动。

  “陛下!”宋之问轻轻拱手,然后说道:“蒋俨是武德三年生人,一生历经明经中举,右屯卫兵曹参军,幽州司马,广平郡公刘祥道以他优等,升任会州刺史,殿中少监,太仆少卿,太子仆,光禄少卿,一直到如今病逝。”

  李绚轻轻点头,说道:“追授义兴县伯,太子右谕德,左散骑常侍,其子按制度荫封,授义兴县子,谥号……曰‘良’。”

  宋之问诧异的抬头,蒋俨还有谥号。

  “丧礼诸事,由太常寺和光禄寺按制办理。”李绚站了起来,平静的往外走去,他的声音在半空传来:“温良好乐,曰良;理顺习善,曰良;小心敬事,曰良;温敬寡言,曰良;小心敬畏,曰良;谋猷归美,曰良;竭忠无隐,曰良;宅衷易直,曰良。”

  宋之问沉默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脸上带出一丝苦涩。

  蒋俨如此,他宋之问何尝不是如此。

  ……

  一整夜,直到蒋俨入殓,宋之问才返回家中。

  正堂之中,宋之问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外甥,吏部郎中刘希夷。

  看到宋之问回家,刘希夷立刻站了起来,拱手道:“阿舅!”

  “怎么,有事吗?”宋之问有些疲惫的在主位坐下,刘希夷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才说道:“本来是想为阿舅引荐一名才子,没想到阿舅这么忙……”

  “算了,说吧,什么人。”宋之问轻叹一声,说道:“读读诗文解解乏也好。”

  “张若虚,一名江南士子。”刘希夷刚说完,宋之问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