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探索》期刊相关的消息之时,另一边,京城。

  还在华聚变能源这边开会的候承平和王勇年两位院士也得到了相关的消息。

  看着报刊上的新闻,候承平院士猛的拍了一下大腿,面色红润的激动道:“我怎么就忘了这个呢!”

  一旁,王勇年看了过来,眼神中带着一些询问。

  候承平笑着将手中的报纸递了过去,开口道:“我们之前不是还在讨论《探索》的投稿问题吗?想着让核工业集团的研究单位给徐院士投投稿撑撑人气,现在看来不用了,他自己就搞定了。”

  “看样子,他早就想好了《探索》成立后,路该怎么走了。”

  从老友的手中接过报纸,王勇年翻看了一下,眼中带着一丝感兴趣的神色,开口道:“没想到他早就准备了后手。”

  候承平笑着道:“以我对他的了解,CRHPC那边估计只是第一步。别忘了他手中还掌握星海研究院呢。”

  “月球的开发也离不开他,后续估计这些项目和研究所,也会同步加入这种评审机制。”

  “《探索》的未来,咱们可以期待一下了啊。”

  事实上,不仅仅是他们两在讨论这件事,国内的学术界几乎全都在讨论《探索》这份新成立的期刊。

  不仅仅是讨论,大部分的学者也如候承平一般期待着《探索》的发展和未来。

  探索,Discovery!

  这个符合科学研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名字,让人充满了遐想。

  几十年以来,国内学术界的发展,不管是职称评定还是业绩考核,哪怕是博士的毕业论文,标准几乎都是以英文为基础的SCI期刊。

  这不仅仅是基础科学领域的话语权被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拿捏在手中,更是因为国内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学术期刊。

  不夸张的说,国内的学术期刊,水刊的程度,别说国外的学术机构会采用和引用里面的论文了。

  就是国内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有不少都是不认可的。

  或者说,规定上认可,但是你拿出来你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来说,在高校或者研究单位中,几乎是无法用来当做职称评定、业绩考核这些晋升资本的。

  甚至就连不少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毕业,都不是很认可国内的学术期刊投稿,而是要求SCI论文。

  由此足以见得国内的学术期刊‘水货’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国内期刊都是垃圾,一些由华科院、顶级高校创建的期刊,影响力还是可行的。

  比如化学领域的期刊《中国化学会期刊平台CCS》,虽然比不上JACS和ACIE这些顶尖的期刊,但其影响因子也达到了11.2,上面的文章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国内的期刊有一个巨大的缺陷。

  那就是很难走出国内。

  毫不夸张的说,国内的学术期刊,上面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论文,全都是由国内的学者投稿的。

  其他国家的学者投稿,屈指可数。

  这就是国内学术期刊的缺陷了,难以国际化,被其他的国家认可。

  很多时候国外的学者宁愿投欧洲化学也不会考虑文章质量不错但缺乏国际化的CCSChemistry。

  如果说能够让国内的学术期刊,影响到其他国家的职称评级或学术考核,那么这才是真正的走出去了。

  而目前来说,国内还没有一家学术期刊能够做到这点。

  所以在国内无数学者们的眼中,徐川创建的《探索》,毫无疑问就是对西方国家掌控的学术霸权的一次挑战。

  虽然说对于他们逆风翻盘,在基础科学领域取代西方国家几乎没有人抱有希望。

  毕竟自从17/18世纪开始,基础科学领域的发展就一直都在西方国家手中。

  这是比米国的太空霸权更根深蒂固的领域。

  想靠一份《探索》就实现弯道,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只要《探索》真正的走出了华国,走向了全世界,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学术发展,学术考核。

  那么华国就能在基础科学领域站稳脚跟,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点燃一抹星星之火。

  而这,对于华国未来学术界,乃至世界学术界的影响,都是意义深远且重大的。

  正如候承平院士所预料的一样,CRHPC机构宣布认可《探索》期刊仅仅是第一步。

  紧随其后的,是星海研究院、是华聚变能源、是华国航天局、是月面生物圈工程、月面前哨科研站

  几乎在全世界有着巨额影响力的科研单位和前沿国际合作超级工程,都紧随其后的在CRHPC机构之后公开发声,认可《探索》期刊,并将其纳入了学术参考标准、考核评价、评审等系统中。

  接二连三的公开发布,众多华国站在世界前沿、有着巨额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或工程将《探索》纳入学术参考标准,再度在学术界陡然掀起了滔天巨浪。

  如果说CRHPC机构的发生仅仅是让物理学界疯狂的话,那么星海研究院、月面生物圈工程、月面前哨科研站、川海材料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的发生,就让这份疯狂从物理学界蔓延到了整个学术界。

  要知道,无论是在理论物理学界也好,还是在航天领域、亦或者是其他领域,实验资源,永远都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就比如物理学界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

  即便是目前已经有了CERN和CRHPC两座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依旧不可能满足所有物理学家,甚至连十分之一的申请都无法实现。

  所以CRHPC和CERN机构都成立了理事会,对于参与研究的物理学家、以及物理研究所、实验室的资源申请进行审核。

  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将宝贵的对撞资源和实验资源用在更值得去探索的理论上。

  所以CRHPC机构的做法,对于整个物理学界的冲击是巨大的。

  谁都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够从实验中得到验证,所以哪怕是一点点优先的机会,对于众多的物理学家们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至于公平?

  正如弗兰克·维尔泽克教授所说的一般,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没有绝对的公平。

  CRHPC机构已经做的很好了。

  即便是刊登在《探索》和《探索·物理》上的论文,也不会干扰到更高一级的实验资源。

  同级别的优先,这并不是什么破坏‘公平’的事情,也更容易被学术界所接纳的同时吸引来大量的学者投稿。

  可以预见的是,在CRHPC机构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在学术界,至少在理论物理学界,《探索》这一新兴的期刊将全面被接纳,甚至一跃而起,成为物理学界的顶级期刊。

  而现在,这份发展,从物理学界蔓延开来了。

  比如天文学、生物学、材料学等等一些华国建有前沿科学实验室或超级工程的领域,都将随着这些公告,而开始给《探索》期刊提供巨额的影响力。

  可以预见的是,哪怕是单纯的为了这些研究机构或超级工程中的实验资源,份额等,都会有不少的学者主动给《探索》投稿。

  这就是阳谋,最为纯粹也最难以反制的手段。

  因为徐川拿出来的,是学术界、是各国都稀缺,都向往的资源。

  星城、桃花岭CRHPC总部。

  办公室中,林风和徐川面对面的在沙发上坐着闲聊。

  “CRHPC、星海研究院、川海材料研究所、航天局、贵州天眼、核工业集团、南大.啧啧,到现在发生的研究机构和高校,已经突破两位数了吧。”

  “你这个弄出来的《探索》,直接原地起飞了都。”

  “这一出下来,估摸着那些外国佬会疯狂的给你的《探索》投稿。”

  虽然说名义上他只是CRHPC的一名正式研究员,但作为徐川在CRHPC的代表,林风在这边的

  看着手机上的新闻消息,林风砸吧砸吧嘴,摇头晃脑的说道。

  徐川没太在意,他端着泡好的清茶抿了一口后才开口说道:“原地起飞不至于,这只不过是初步打开了一个对外的窗口而已。”

  “未来《探索》能够发展成什么样,还是要看它的成长的。”

  对于《探索》,他还是挺重视的,要不然也不会发动这么多的研究机构和超级工程给它站台了。

  至于约稿,慢慢来吧。

  老实说徐川也没指望现在就能将《探索》办到《自然》《科学》这种地步。

  即便是有CRHPC这些机构在背后帮忙提供一些资源,除非事关真正需要实验资源的理论,否则国外的学者还是会更乐意将手中的论文投给他们自己的期刊的。

  毕竟《探索》目前的影响力根本就无法和那些老牌期刊相提并论。

  不过他也不担心《探索》会缺少稿件。

  星海研究院、CRHPC机构、川海材料研究所、航天领域.等等研究机构和国际合作工程都可以提供论文。

  尤其是星海研究院和CRHPC。

  前者是国内目前仅次于华科院的学术研究机构。

  能源、航天、信息、材料四大研究所+基础科研领域的星海学术研究院,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

  而在这其中,有资格刊登到《探索》子刊上的并不少。

  以前《探索》没有成立的时候,这些研究成果中不涉及到机密、不影响国家安全的理论论文都会投给《自然》《科学》《JASS》这类期刊。

  毕竟对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些期刊是研究员和学者职称评级、学术考核、升职加薪的重要条件。

  但现在,有了《探索》后,这些论文自然就没必要再投给国外的期刊了。

  再加上国内的其他学者,《探索》其实并不缺少论文。

  它只是和其他的国内学术期刊一样,缺少国外学者的投稿以及影响力而已。

  不过CRHPC、星海研究院、月面生物圈工程这些科研机构和工程的展台,补足了这最后一块短板。

  也让《探索》有了更高的基础,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在国际学术界占据一片角落。

  办公室中,两位同门师兄弟闲聊着,正在这时,徐川扔到桌上的手机陡然震动了起来。

  弯腰俯身摸起来电话,徐川看了一眼来电铃声显示,是星海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所长赵光贵打过来的。

  拇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划过,电话刚接通,那头便传来了一道压抑着激动兴奋的询问声。

  “徐院士,最新成果,月壤研究中在对从‘瑶池环形山’采集的月岩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在对它进行实验检测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里面天然形成了相对整齐排列的碳纳米管!”

  听到这话,徐川脸上的神色有些动容,情不自禁的坐直了身姿,迅速问道:“你确定?”

  天然排序整体的碳纳米管!

  如果说这是真的,那么毫无疑问这将是他们对月球开发过程中的最大成果收获!

  甚至完全可以说,这是全世界航天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发现!

  因为它干涉到人类在计算机领域的另一条重要发展道路,而这个,不用他过多的解释,相信只要对半导体行业有所了解的,都会很清楚。

  赵光贵认真郑重的点着头,回道:“我亲自动用了聚焦离子束电镜对这种新物质进行了切割,通过单晶衍射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设备进行了反复观察,确认该材料中存在少量天然整齐排序的碳纳米管。”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该材料中具备共计一百一十二份排序整齐的碳纳米管,分层明显,其中二十二枚碳纳米管晶体构成最表层结构,五十七枚碳纳米管构成第二层排序,三十一枚构成底层结构。”

  “目前暂时还无法确定这些天然的碳纳米晶体管是否具备半导体性质”

  一连串的汇报,迅速从赵光贵的口中传递了过来。

  徐川深吸了口气,快速的说道:“将最新的检测数据发我一会,我会尽快赶回去的!”

  “好!”

  赵光贵点点头,用力的说道:“我现在就通过专用的邮箱发给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院士,大国院士最新章节,大国院士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