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以南的蛮夷很弱,但不代表着他们人少。
以后世行政区划来描述,两林蛮在极盛之时,拥有甘洛县南部、越西县东部、喜德县北部地盘。部落人口,多达好几万。
而今可能还剩两三万人,并且被邛部川蛮赶到喜德县,同时控制越西县的部分土地。
宇文常之所以清楚其实力,是因为黎州有各部几十年前的资料。那会儿大宋国力还算强盛,偶尔会征召夷兵作战,最多的时候能召集一万多人,两林蛮当时动辄出兵三四千。
“你想攻打邛部川蛮,就带这三百多厢军去?”宇文常问道。
朱铭说道:“把服役厢军也征调一些,再征召大渡河北岸的熟夷,再征召一些民夫运粮,可以对外宣称有一万大军。”
黎州的厢军数额,足足有一个军(2500人)。
但茶马司就划走一千多人,专门用于押运互市物资。州县两级各个衙门,也有厢军在服役,纯粹把厢军当役夫使用。
真正能打仗的就特么只剩350个(步军300,马军50),号称万人大军确实有点离谱。
朱铭突然问:“厢军一个满编步军指挥,应该有500将士才对,怎黎州这里只有300人?”
宇文常说道:“前两年泸南夷叛乱,制使征召各州厢军,黎州士卒被带走二百。接着茂州又有蛮夷作乱,二百黎州厢军一直没有归还,究竟伤亡多少人,到现在还没给个准数。”
朱铭有些无语:“……”
这种操作很正常,黎州属于瘴地,110年前定下的规矩是,这里的厢军两年换防一次。
但已经几十年没换防了厢军多为本地招募。
制置使把兵调走之后,随便扔些歪瓜裂枣回来,可以说是在两年换防。至于死伤士卒的抚恤金,估计也给不了多少,得黎州这边自己想办法。
宇文常说:“剩下这300步军,大都是我亲自征召的,皆为乡下良民。”
这算不幸中的万幸了,宋代厢军多招无业游民和逃荒流民,训练和打仗都不怎么听话,宇文常征召乡下良民做得不错。
朱铭说道:“邛部川蛮日渐壮大,数十年间,地盘人口近乎翻倍,还截断各部互市通道。长此以往,实为大患。如今可以勒令各部出兵围攻,再过三十年,官府还能使唤各蛮部出兵吗?”
宇文常感慨:“成功还是少年意气啊。且不说出兵能否获胜,你我能够私自调兵吗?”
朱铭说道:“凡事皆可变通,招募一些无业游民充数,把现有的厢军全部变成乡兵。至于军官不好变动,就让他们暂充厢军中的役兵军官,知州是可以调派役兵做事的。”
宇文常听得目瞪口呆:“你这样做一旦被查实,至少也是绞刑。”
“士大夫一般不判死刑”朱铭笑道,“吾非为了立功升迁,而是想要震慑黎州各蛮部。”
宇文常不想跟着朱铭冒险,他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怒斥邛部川蛮的不臣行为,勒令其归还劫掠自两林部的人口财货。
朱铭主动请缨:“我来送信。”
宇文常已经有点摸清朱铭的路数:“伱是想亲自去探查地形吧?”
朱铭笑笑不说话。
……
宇文常终究还是同意让朱铭去送信,因为他也想知道蛮夷的虚实。
翌日,朱铭带着十多骑出发。
两林部首领之子李继恩担任向导,在汉水汇入大渡河的下游十余里渡河。
过河之后,前方便是一条河谷,两岸皆高山耸峙。
李继恩说道:“这里以前为两林部所有,大山之中也有村寨,那些村寨现在听邛部川蛮的命令。但只要官府打赢邛部川蛮,山中村寨肯定不再顺服他们。”
朱铭问道:“北上的通道,只有这一条吗?”
李继恩指着东边:“那里很远的地方,也有一条通道可以北上,必须经过虚恨部的地盘边缘。”
虚恨部就在后世的峨边县,已经不属于黎州,名义上属于嘉州管辖。
李继恩又指着西边:“那里很远的地方,也有一条通道可以北上,过河之后要经过五部落蛮。”
朱铭又问:“南边除了两林蛮,还有哪个部落跟邛部川蛮有仇?”
李继恩说:“保寨蛮,他们可能会出兵帮忙。”
大渡河以南,是乌蛮的地盘。
不管是邛部川蛮、保寨蛮,还是什么两林蛮,都属于乌蛮部落联盟。
一个或几个村寨,形成一个小部落,首领称为“鬼主”。
多个小部落联合,形成一个大部落,首领叫“大鬼主”。
霸主级别的首领,叫作“百蛮都大鬼主”!
各部蛮夷打来打去,除了扩充地盘和人口,就是为争夺那个“百蛮都大鬼主”的名号。
唐朝的时候,邛部川蛮首领是都大鬼主。
五代的时候,这个称号被两林蛮抢走。
到了北宋,邛部川蛮和两林蛮来回争夺,最终还是邛部川蛮获胜。
传闻“百蛮都大鬼主”可沟通鬼神,冥冥中获得鬼神的帮助。
继续行走两日,朱铭忽见一村寨,寨中有两座石头垒筑的碉楼。
“各部皆建有碉堡?”朱铭问道。
李继恩说:“这种叫笼房。”
笼房又叫邛笼,到了近现代,甚至演变为羌族民居。一般有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养牲畜。
但在古代,却属于军民双用建筑,只有部落贵族能住里面,战时召集士兵进行防御。
邛部川蛮的勿邓部(百蛮都大鬼主所在部落)驻地,村寨名称就叫做“普古笼”,以寨中最高最大的笼房命名。
又行数日,来到两条河流的交汇处,看见一个大型村寨。
村寨三面临河,一面靠山,竟然建有五座碉堡。
“这是何地?”朱铭问道。
李继恩情绪复杂,望着村寨说:“我的祖父,曾经居住在这里。最高的那座笼房,以前是两林蛮大鬼主的家,现在被邛部川蛮给霸占了。”
其实就是后世甘洛县城所在。
朱铭主动前往村寨休息,得知他是汉源知县,村寨首领亲自率众迎接。
这边的蛮夷装扮都差不多,男子梳着髽髻,女子披头散发。髽髻在汉人的礼仪当中,属于丧髻,或者巫祝的发髻,也不知咋成了蛮夷的日常发型。
村寨首领是百蛮都大鬼主的弟弟,名叫补苏。
附近几个村寨,都是补苏的地盘,属于邛部川蛮勿邓部的下属部落,补苏自己也有鬼主称号。
这货不会说汉话,叫来一个汉人做翻译。
“谯欢拜见县尊!”汉人拱手道。
朱铭质问:“既为汉民,为何给蛮夷做事?”
谯欢回答:“在汉地不得活,只能到蛮地苟且偷生。”
朱铭问道:“若是能活,可愿回去?”
谯欢低头,不再言语。
当晚,鬼主补苏设宴款待,傍晚时分还主持祭鬼仪式。
这种待客时候的仪式,并不是很正式。他们遇到大型祭祀,是要用人牲祭鬼的,人牲往往来自于敌对部落的俘虏。
朱铭不敢喝太多,吃饱之后便去休息。
也不住鬼主提供的碉堡,只借用碉堡附近的木头房子,遇到袭击随时可以开溜。
张镗和李宝二人,轮流带着几个骑兵值守。
到了后半夜,只听李宝低声呵斥:“外面是谁?”
黑暗中传来谯欢的声音:“是我,有要事相告!”
朱铭已经醒了,让李宝把人放进来。
众人都去外面守着,就连两林蛮首领之子李继恩,也被勒令站在门外不能偷听。
朱铭问道:“你有何事?”
谯欢低声说:“前两年,请求在大渡河南岸筑城互市的使者,并非出自邛部川蛮,而是大理国高氏所指使。”
朱铭问道:“邛部川蛮为何要听大理国的?”
谯欢解释说:“早在唐代,邛部川蛮就与南诏国联姻,如今变成大理国还在联姻。大理国兵锋强盛,此间诸蛮多受其所制。我大宋这几十年来,在黎州并未展现军威,诸蛮更不敢反抗大理国。邛部川蛮的首领,也需要借助大理国压服诸蛮。”
朱铭冷笑:“这两林蛮的鬼主之子,说话不尽不实,居然不肯吐露实情,想来必定居心叵测。”
谯欢说道:“两林蛮明为大宋藩属,却又悄悄做了大理国藩属。如此大罪,他们怎敢说实话?”
与谯欢交流一番,朱铭基本搞清楚情况。
诸部蛮夷,夹在大宋与大理之间,同时接受两国册封。利用大宋和大理互相忌惮,诸蛮才能求得生存,谁都不敢轻易吞并这些蛮部。
但是,大宋久不用兵,在蛮夷当中威望日减。
诸蛮不得不倒向大理国,听从大理国的命令行事。同时又想摆脱大理国的钳制,只是无能为力而已,因为大宋不可能为了他们出兵。
邛部川蛮因为跟大理国通婚,得到了大理国物资支持,因此发展得最迅速,不断的扩张地盘和人口。
那个两林蛮鬼主之子李继恩,其真实目的,就是想挑起大宋跟邛部川蛮的战争!
而且,两林蛮极有可能保存实力,看似砸锅卖铁打生死战,关键时刻多半会划水——这是朱铭的猜测。
宇文常虽然不了解实情,但下意识感觉有问题,因此不愿被两林蛮当枪使。
只有朱铭这个愣头青,才听到消息就想出兵。
一旦官府跟邛部川蛮开战,打胜仗自不用说。若是打了败仗,两林蛮会立即倒向大理国,甚至疯狂送钱送女人表忠心,而大理国必然趁机加强对诸蛮的控制力。
个中关系,非常复杂。
大致有三股势力:大宋、大理、诸蛮。
细分又有无数股势力:邛部川蛮、两林蛮、保寨蛮、风琶蛮等等。
每个蛮部联盟,又分为诸多部落。
比如邛部川蛮,就有六个大部落。其中五个大部落是乌蛮,还有一个大部落是白蛮,他们对外虽然抱团,但互相之间也是有争斗的。一旦外部环境剧变,很可能自己就打起来。
朱铭决定,尽量摸清诸蛮的情况再说。
(本章完)
以后世行政区划来描述,两林蛮在极盛之时,拥有甘洛县南部、越西县东部、喜德县北部地盘。部落人口,多达好几万。
而今可能还剩两三万人,并且被邛部川蛮赶到喜德县,同时控制越西县的部分土地。
宇文常之所以清楚其实力,是因为黎州有各部几十年前的资料。那会儿大宋国力还算强盛,偶尔会征召夷兵作战,最多的时候能召集一万多人,两林蛮当时动辄出兵三四千。
“你想攻打邛部川蛮,就带这三百多厢军去?”宇文常问道。
朱铭说道:“把服役厢军也征调一些,再征召大渡河北岸的熟夷,再征召一些民夫运粮,可以对外宣称有一万大军。”
黎州的厢军数额,足足有一个军(2500人)。
但茶马司就划走一千多人,专门用于押运互市物资。州县两级各个衙门,也有厢军在服役,纯粹把厢军当役夫使用。
真正能打仗的就特么只剩350个(步军300,马军50),号称万人大军确实有点离谱。
朱铭突然问:“厢军一个满编步军指挥,应该有500将士才对,怎黎州这里只有300人?”
宇文常说道:“前两年泸南夷叛乱,制使征召各州厢军,黎州士卒被带走二百。接着茂州又有蛮夷作乱,二百黎州厢军一直没有归还,究竟伤亡多少人,到现在还没给个准数。”
朱铭有些无语:“……”
这种操作很正常,黎州属于瘴地,110年前定下的规矩是,这里的厢军两年换防一次。
但已经几十年没换防了厢军多为本地招募。
制置使把兵调走之后,随便扔些歪瓜裂枣回来,可以说是在两年换防。至于死伤士卒的抚恤金,估计也给不了多少,得黎州这边自己想办法。
宇文常说:“剩下这300步军,大都是我亲自征召的,皆为乡下良民。”
这算不幸中的万幸了,宋代厢军多招无业游民和逃荒流民,训练和打仗都不怎么听话,宇文常征召乡下良民做得不错。
朱铭说道:“邛部川蛮日渐壮大,数十年间,地盘人口近乎翻倍,还截断各部互市通道。长此以往,实为大患。如今可以勒令各部出兵围攻,再过三十年,官府还能使唤各蛮部出兵吗?”
宇文常感慨:“成功还是少年意气啊。且不说出兵能否获胜,你我能够私自调兵吗?”
朱铭说道:“凡事皆可变通,招募一些无业游民充数,把现有的厢军全部变成乡兵。至于军官不好变动,就让他们暂充厢军中的役兵军官,知州是可以调派役兵做事的。”
宇文常听得目瞪口呆:“你这样做一旦被查实,至少也是绞刑。”
“士大夫一般不判死刑”朱铭笑道,“吾非为了立功升迁,而是想要震慑黎州各蛮部。”
宇文常不想跟着朱铭冒险,他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怒斥邛部川蛮的不臣行为,勒令其归还劫掠自两林部的人口财货。
朱铭主动请缨:“我来送信。”
宇文常已经有点摸清朱铭的路数:“伱是想亲自去探查地形吧?”
朱铭笑笑不说话。
……
宇文常终究还是同意让朱铭去送信,因为他也想知道蛮夷的虚实。
翌日,朱铭带着十多骑出发。
两林部首领之子李继恩担任向导,在汉水汇入大渡河的下游十余里渡河。
过河之后,前方便是一条河谷,两岸皆高山耸峙。
李继恩说道:“这里以前为两林部所有,大山之中也有村寨,那些村寨现在听邛部川蛮的命令。但只要官府打赢邛部川蛮,山中村寨肯定不再顺服他们。”
朱铭问道:“北上的通道,只有这一条吗?”
李继恩指着东边:“那里很远的地方,也有一条通道可以北上,必须经过虚恨部的地盘边缘。”
虚恨部就在后世的峨边县,已经不属于黎州,名义上属于嘉州管辖。
李继恩又指着西边:“那里很远的地方,也有一条通道可以北上,过河之后要经过五部落蛮。”
朱铭又问:“南边除了两林蛮,还有哪个部落跟邛部川蛮有仇?”
李继恩说:“保寨蛮,他们可能会出兵帮忙。”
大渡河以南,是乌蛮的地盘。
不管是邛部川蛮、保寨蛮,还是什么两林蛮,都属于乌蛮部落联盟。
一个或几个村寨,形成一个小部落,首领称为“鬼主”。
多个小部落联合,形成一个大部落,首领叫“大鬼主”。
霸主级别的首领,叫作“百蛮都大鬼主”!
各部蛮夷打来打去,除了扩充地盘和人口,就是为争夺那个“百蛮都大鬼主”的名号。
唐朝的时候,邛部川蛮首领是都大鬼主。
五代的时候,这个称号被两林蛮抢走。
到了北宋,邛部川蛮和两林蛮来回争夺,最终还是邛部川蛮获胜。
传闻“百蛮都大鬼主”可沟通鬼神,冥冥中获得鬼神的帮助。
继续行走两日,朱铭忽见一村寨,寨中有两座石头垒筑的碉楼。
“各部皆建有碉堡?”朱铭问道。
李继恩说:“这种叫笼房。”
笼房又叫邛笼,到了近现代,甚至演变为羌族民居。一般有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养牲畜。
但在古代,却属于军民双用建筑,只有部落贵族能住里面,战时召集士兵进行防御。
邛部川蛮的勿邓部(百蛮都大鬼主所在部落)驻地,村寨名称就叫做“普古笼”,以寨中最高最大的笼房命名。
又行数日,来到两条河流的交汇处,看见一个大型村寨。
村寨三面临河,一面靠山,竟然建有五座碉堡。
“这是何地?”朱铭问道。
李继恩情绪复杂,望着村寨说:“我的祖父,曾经居住在这里。最高的那座笼房,以前是两林蛮大鬼主的家,现在被邛部川蛮给霸占了。”
其实就是后世甘洛县城所在。
朱铭主动前往村寨休息,得知他是汉源知县,村寨首领亲自率众迎接。
这边的蛮夷装扮都差不多,男子梳着髽髻,女子披头散发。髽髻在汉人的礼仪当中,属于丧髻,或者巫祝的发髻,也不知咋成了蛮夷的日常发型。
村寨首领是百蛮都大鬼主的弟弟,名叫补苏。
附近几个村寨,都是补苏的地盘,属于邛部川蛮勿邓部的下属部落,补苏自己也有鬼主称号。
这货不会说汉话,叫来一个汉人做翻译。
“谯欢拜见县尊!”汉人拱手道。
朱铭质问:“既为汉民,为何给蛮夷做事?”
谯欢回答:“在汉地不得活,只能到蛮地苟且偷生。”
朱铭问道:“若是能活,可愿回去?”
谯欢低头,不再言语。
当晚,鬼主补苏设宴款待,傍晚时分还主持祭鬼仪式。
这种待客时候的仪式,并不是很正式。他们遇到大型祭祀,是要用人牲祭鬼的,人牲往往来自于敌对部落的俘虏。
朱铭不敢喝太多,吃饱之后便去休息。
也不住鬼主提供的碉堡,只借用碉堡附近的木头房子,遇到袭击随时可以开溜。
张镗和李宝二人,轮流带着几个骑兵值守。
到了后半夜,只听李宝低声呵斥:“外面是谁?”
黑暗中传来谯欢的声音:“是我,有要事相告!”
朱铭已经醒了,让李宝把人放进来。
众人都去外面守着,就连两林蛮首领之子李继恩,也被勒令站在门外不能偷听。
朱铭问道:“你有何事?”
谯欢低声说:“前两年,请求在大渡河南岸筑城互市的使者,并非出自邛部川蛮,而是大理国高氏所指使。”
朱铭问道:“邛部川蛮为何要听大理国的?”
谯欢解释说:“早在唐代,邛部川蛮就与南诏国联姻,如今变成大理国还在联姻。大理国兵锋强盛,此间诸蛮多受其所制。我大宋这几十年来,在黎州并未展现军威,诸蛮更不敢反抗大理国。邛部川蛮的首领,也需要借助大理国压服诸蛮。”
朱铭冷笑:“这两林蛮的鬼主之子,说话不尽不实,居然不肯吐露实情,想来必定居心叵测。”
谯欢说道:“两林蛮明为大宋藩属,却又悄悄做了大理国藩属。如此大罪,他们怎敢说实话?”
与谯欢交流一番,朱铭基本搞清楚情况。
诸部蛮夷,夹在大宋与大理之间,同时接受两国册封。利用大宋和大理互相忌惮,诸蛮才能求得生存,谁都不敢轻易吞并这些蛮部。
但是,大宋久不用兵,在蛮夷当中威望日减。
诸蛮不得不倒向大理国,听从大理国的命令行事。同时又想摆脱大理国的钳制,只是无能为力而已,因为大宋不可能为了他们出兵。
邛部川蛮因为跟大理国通婚,得到了大理国物资支持,因此发展得最迅速,不断的扩张地盘和人口。
那个两林蛮鬼主之子李继恩,其真实目的,就是想挑起大宋跟邛部川蛮的战争!
而且,两林蛮极有可能保存实力,看似砸锅卖铁打生死战,关键时刻多半会划水——这是朱铭的猜测。
宇文常虽然不了解实情,但下意识感觉有问题,因此不愿被两林蛮当枪使。
只有朱铭这个愣头青,才听到消息就想出兵。
一旦官府跟邛部川蛮开战,打胜仗自不用说。若是打了败仗,两林蛮会立即倒向大理国,甚至疯狂送钱送女人表忠心,而大理国必然趁机加强对诸蛮的控制力。
个中关系,非常复杂。
大致有三股势力:大宋、大理、诸蛮。
细分又有无数股势力:邛部川蛮、两林蛮、保寨蛮、风琶蛮等等。
每个蛮部联盟,又分为诸多部落。
比如邛部川蛮,就有六个大部落。其中五个大部落是乌蛮,还有一个大部落是白蛮,他们对外虽然抱团,但互相之间也是有争斗的。一旦外部环境剧变,很可能自己就打起来。
朱铭决定,尽量摸清诸蛮的情况再说。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