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孟昭,住在宣德门外的官邸当中,并没有再另行赏赐私宅。
他下班回家时,妻子余善微也刚回来,夫妻俩正巧在家门口撞见。
“又去洞真宫聚会了?”孟昭随口问道。
余善微的兴奋劲儿还没过,满脸笑容说:“今日创建了洞真诗社,入社女子有二十几人,共推易安居士为社首。”
孟昭有些担忧:“洞真宫里有前朝嫔妃宗女,与她们来往不会犯忌讳吧?”
余善微说:“皆是没遭编管之人,陛下与太子都不追究,相公不必过于小心谨慎。听说旧宋废帝赵桓,还被拔为劝农官呢。与其担忧前朝贵女,不如提防今朝官眷。秦桧家里那个王氏,实在是过于热情,万般钻营讨好让俺颇不自在。”
孟昭说道:“秦桧乃太子旧识,本身又颇具才干,迟早是要提拔重用的。太子让他清查西城所田产,此人做得极好,已跟地方官府配合处置了百余万亩。”
夫妻俩一路闲聊,结伴走进后宅。
孟昭向来怕老婆,而且对老婆极为敬重,至今没有纳妾也不敢纳妾。
孩子已经有四个,夭折了一个,还剩两子一女。
现在孟昭有啥拿不准的,会参考属下侍郎的意见。如果还觉得有问题,则在回家后请教老婆,余善微往往能帮他抉择。
除了辅佐丈夫做官,余善微自己也有工作。
朱铭当初一拍脑袋就做决定,命令东京城内外,只准保留三座庙观,却是把女道、女尼们给遗忘了。
后来经过僧道司提醒,决定再保留两座庙观,专供尼姑和女道士修行。
而余善微,就负责监督协办此事,哪些该还俗,哪些该留下,余善微可以全权做主。
特别是瑶华宫和洞真观!
洞真观属于正经的女道观,拥有完整的道官体系。
但自愿出家修道的宗女,以及犯错修行的嫔妃和宗女,会安排进入洞真观做女道士,因此这座道观显得比较特殊。
如果洞真观的嫔妃、宗女继续犯错,则须发配前往瑶华宫修行。
瑶华宫里,没有道官体系。
它属于是洞真观的升级版,如果是太后、皇后级别,又或者极为受宠的嫔妃,犯错之后会直接进入瑶华宫。
哲宗时期的孟皇后,便一直住在瑶华宫中,如今被转移到洞真观。
洞真观予以保留,瑶华宫则被废除。
但凡还有亲人在世的获罪贵女,可以自愿选择还俗,回去跟家人一起住,朱铭并未强行编管她们。
选择继续修道的获罪贵女,今后视为正常女道士,允许她们参加道教活动(以前不许)。
孟昭脱下轻纱外衣,余善微顺手接过,交给侍女拿去挂上。
孟昭说道:“前朝孟太后的师号,陛下已做了批示。可以保留玉清妙静仙师,但要去掉华阳教主四字。等新朝的道官品阶确定下来,还会给她一个道官职务。”
“官家却是仁慈。”余善微笑道。
夫妻俩却是不知道,这个决策是朱铭做出的,纯粹出于对孟太后的历史好感。
孟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颇为疲惫道:“编修半年的《大明礼》,被陛下给打回来重做,真个让人感觉头疼啊。”
余善微说道:“官家与太子皆务实避虚,礼部不是按这个路子编修的吗?”
“还不够,”孟昭说道,“譬如祭祀之前斋戒,旧宋为十日,陛下让改为七日。诸多繁文缛节都要改,或简化程序,或缩短时日。还有,国丧之仪也要定下来。”
余善微说:“此乃总结旧宋之教训。”
宋循唐仪,唐代的《贞观礼·国恤篇》被删了,导致唐朝皇室的丧礼因人而异,于是宋代皇室的丧礼也因人而异。
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葬礼搞得极为简朴,但之后的北宋皇帝全是厚葬,整个民间也是厚葬之风盛行。
朱国祥、朱铭父子俩刚刚开国,就要把大明的礼仪定下来,其中之一便是定下皇族葬礼。只要明文规定给写下来,今后的皇帝想要厚葬,大臣也就有了反对的依据。
同时,宋代皇室葬礼好的一方面,大明新朝全部予以保留。
比如,以日代月。
唐朝皇帝若是死了,小祥礼为周年祭,宋代缩短为十二天;大祥礼为两周年祭,宋代缩短为二十四天。大祥礼要持续三个月,宋代缩短为三天。
如此一来,就把两年三个月的超长丧服期,直接缩短为二十七天。
过了这二十七天,大家就不用再为死去的皇帝穿丧服。
同时,宋代皇帝生前不修墓葬,死后七个月内完成皇陵,朱国祥也让这个制度保留下来。可以防止今后的皇帝,在活着的时候把皇陵修得恢弘无比。
孟昭继续说:“《军礼篇》的变动更大,非重大场合,将士不用给皇帝下跪,只须行那新式军礼即可。普通军士,更不得给将官下跪,行跪礼者与受跪礼者皆要严惩!发配充军者,脸上不得刺字,只能刺在手腕上。”
余善微笑道:“太子真是爱兵如子。”
如今已有人发配充军了,之前主要发配川南,现在开始发配西北。主要是这种边疆地带,正常移民太过缓慢,发配充军可以快速充实人口。
手腕刺字,是防备充军之人逃跑,同时又保留一定尊严。
孟昭发了一通牢骚,又叫来三个儿女,考教他们的功课学问。
翌日前往礼部上班,翰林院那边送来新编的《国朝礼记正义》。
这本书由胡安国主持编修,今后会作为科举书目之一。因为跟礼有关,所以让礼部尚书也看看,象征性的征询一下意见。
孟昭读完没发现什么问题,于是跟胡安国结伴献书。
朱国祥扫了一眼,说道:“儒经之事,你们去寻太子。”
“是!”二人躬身应道。
自从朱国祥登基之后,教科书编撰就开始进行。
除了儒家经典,还有一本《民政要略》。农事、水利、救荒、经济……等等知识,进行了大致简略的概述,不用士子什么都精通,但至少要知道一个大概。
这种书以前也有,但考取进士之后才看,属于做官入门参考书目。
今后科举必考!
算学也必考,大概是后世的初一、初二水平。
朱国祥还亲自编了一套小学教材,用来作为全国蒙学读物。
蔡京搞出的官办小学、县学、州学,已下令在京畿、河南、四川、关中恢复,每个府州县至少要有一所。但不像蔡京那样免费入读,而是交了学费的进教室听课,没交学费的可以在教室外旁听,老师不准驱逐免费旁听的贫寒学生。
许多翰林院的低品、无品候缺官员,被陆续扔去地方做校长和提学官。
孟昭、胡安国二人,拿着《国朝礼记正义》去见朱铭。
朱铭翻开快速阅读,不断用笔进行批示。他对《礼记》研究不深,纯粹是凭借个人思想来圈点,读到“内则篇”时直接写下六个字:科举不考此篇。
站在旁边观看的孟昭和胡安国,顿时愕然对视。
让他们更惊讶的还在后面,朱铭连续写下好几个批注——
“此陋习也,不必沿袭之。”
“此愚孝也,当因事而异。”
“此举有违礼之本意,为父母者不可一意孤行。”
“此言大谬……”
胡安国说话都在哆嗦,劝谏道:“太子殿下,批注经典不可凭个人好恶。”
朱铭放下毛笔,说道:“这篇的精彩之处,是记录先秦的日常饮食起居习惯。世易时移,如今怎能照办?就拿这句来说,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放眼当今天下,有几个女子遮面出门的?”
胡安国说:“经义乃正礼,世俗乃权变。”
“你也说需要权变,既然权变了,就该批注在上面,”朱铭说道,“否则就有那穷学究、书呆子,按照《礼记》不合情理的内容去做。又或者后世学问变得死板,以《礼记》来严格约束女子,不准女子抛头露面见人。礼发乎情,不合情便不合礼,更是不合天理!”
胡安国欲言又止。
朱铭说道:“这里还有士大夫的规矩,先秦时候并不富庶,稀粥也是士大夫的饮品。你家里来了贵客,会用稀粥做饮品招待客人吗?”
胡安国说:“不会。”
朱铭又说:“一些禽畜的内脏,对人有害不能吃。那是先秦的烹饪之法不足,而今还不能吃吗?比如鸡肝、鸭肠,《礼记》就说不能吃,伱还拿这个去约束百姓?”
胡安国道:“能吃。”
朱铭继续说:“先秦的士大夫,有脯就不能吃脍,有羹就不能吃胾,只能二选其一。既是合理搭配食物,也是在避免浪费,你若平时吃饭,会严格遵守此礼吗?”
“不会。”胡安国摇头。
朱铭说道:“对于士大夫的约束,读书人知道权变。可对于女子等弱者的约束,有些读书人却会当真。严于待人、宽于律己,此人之常情也,不可述之文字而长此风气。”
在“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这句后面,朱铭批注道:妇非犯七出之例,父母不可出。偶有言语顶撞,不算不顺父母,人非草木哪能时时恭顺?
又在“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后面批注:强扭之瓜不甜,可酌情判其和离。
胡安国看着朱铭的种种批语,他很想把整篇正文内容,直接从《礼记》当中给删掉,因为已经被批注得面目全非。
朱铭说:“我的批语全部保留,印刷之时加一句‘太子曰’,有什么骂名我可以担着。”
“是。”胡安国只能照办,换成别人他还可以辩经,面对太子这经实在没法辩。
胡安国心中感慨:元年春,王正月,果真是新朝新气象啊。
不仅是《礼记》和新朝礼仪,还有公文名称和格式,全部都进行了统一。
就连大写数字,以前用五花八门的同音字表示,现在也官方统一为壹、贰、叁、肆、伍……官员若敢乱写,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就扣工资。
(本章完)
他下班回家时,妻子余善微也刚回来,夫妻俩正巧在家门口撞见。
“又去洞真宫聚会了?”孟昭随口问道。
余善微的兴奋劲儿还没过,满脸笑容说:“今日创建了洞真诗社,入社女子有二十几人,共推易安居士为社首。”
孟昭有些担忧:“洞真宫里有前朝嫔妃宗女,与她们来往不会犯忌讳吧?”
余善微说:“皆是没遭编管之人,陛下与太子都不追究,相公不必过于小心谨慎。听说旧宋废帝赵桓,还被拔为劝农官呢。与其担忧前朝贵女,不如提防今朝官眷。秦桧家里那个王氏,实在是过于热情,万般钻营讨好让俺颇不自在。”
孟昭说道:“秦桧乃太子旧识,本身又颇具才干,迟早是要提拔重用的。太子让他清查西城所田产,此人做得极好,已跟地方官府配合处置了百余万亩。”
夫妻俩一路闲聊,结伴走进后宅。
孟昭向来怕老婆,而且对老婆极为敬重,至今没有纳妾也不敢纳妾。
孩子已经有四个,夭折了一个,还剩两子一女。
现在孟昭有啥拿不准的,会参考属下侍郎的意见。如果还觉得有问题,则在回家后请教老婆,余善微往往能帮他抉择。
除了辅佐丈夫做官,余善微自己也有工作。
朱铭当初一拍脑袋就做决定,命令东京城内外,只准保留三座庙观,却是把女道、女尼们给遗忘了。
后来经过僧道司提醒,决定再保留两座庙观,专供尼姑和女道士修行。
而余善微,就负责监督协办此事,哪些该还俗,哪些该留下,余善微可以全权做主。
特别是瑶华宫和洞真观!
洞真观属于正经的女道观,拥有完整的道官体系。
但自愿出家修道的宗女,以及犯错修行的嫔妃和宗女,会安排进入洞真观做女道士,因此这座道观显得比较特殊。
如果洞真观的嫔妃、宗女继续犯错,则须发配前往瑶华宫修行。
瑶华宫里,没有道官体系。
它属于是洞真观的升级版,如果是太后、皇后级别,又或者极为受宠的嫔妃,犯错之后会直接进入瑶华宫。
哲宗时期的孟皇后,便一直住在瑶华宫中,如今被转移到洞真观。
洞真观予以保留,瑶华宫则被废除。
但凡还有亲人在世的获罪贵女,可以自愿选择还俗,回去跟家人一起住,朱铭并未强行编管她们。
选择继续修道的获罪贵女,今后视为正常女道士,允许她们参加道教活动(以前不许)。
孟昭脱下轻纱外衣,余善微顺手接过,交给侍女拿去挂上。
孟昭说道:“前朝孟太后的师号,陛下已做了批示。可以保留玉清妙静仙师,但要去掉华阳教主四字。等新朝的道官品阶确定下来,还会给她一个道官职务。”
“官家却是仁慈。”余善微笑道。
夫妻俩却是不知道,这个决策是朱铭做出的,纯粹出于对孟太后的历史好感。
孟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颇为疲惫道:“编修半年的《大明礼》,被陛下给打回来重做,真个让人感觉头疼啊。”
余善微说道:“官家与太子皆务实避虚,礼部不是按这个路子编修的吗?”
“还不够,”孟昭说道,“譬如祭祀之前斋戒,旧宋为十日,陛下让改为七日。诸多繁文缛节都要改,或简化程序,或缩短时日。还有,国丧之仪也要定下来。”
余善微说:“此乃总结旧宋之教训。”
宋循唐仪,唐代的《贞观礼·国恤篇》被删了,导致唐朝皇室的丧礼因人而异,于是宋代皇室的丧礼也因人而异。
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葬礼搞得极为简朴,但之后的北宋皇帝全是厚葬,整个民间也是厚葬之风盛行。
朱国祥、朱铭父子俩刚刚开国,就要把大明的礼仪定下来,其中之一便是定下皇族葬礼。只要明文规定给写下来,今后的皇帝想要厚葬,大臣也就有了反对的依据。
同时,宋代皇室葬礼好的一方面,大明新朝全部予以保留。
比如,以日代月。
唐朝皇帝若是死了,小祥礼为周年祭,宋代缩短为十二天;大祥礼为两周年祭,宋代缩短为二十四天。大祥礼要持续三个月,宋代缩短为三天。
如此一来,就把两年三个月的超长丧服期,直接缩短为二十七天。
过了这二十七天,大家就不用再为死去的皇帝穿丧服。
同时,宋代皇帝生前不修墓葬,死后七个月内完成皇陵,朱国祥也让这个制度保留下来。可以防止今后的皇帝,在活着的时候把皇陵修得恢弘无比。
孟昭继续说:“《军礼篇》的变动更大,非重大场合,将士不用给皇帝下跪,只须行那新式军礼即可。普通军士,更不得给将官下跪,行跪礼者与受跪礼者皆要严惩!发配充军者,脸上不得刺字,只能刺在手腕上。”
余善微笑道:“太子真是爱兵如子。”
如今已有人发配充军了,之前主要发配川南,现在开始发配西北。主要是这种边疆地带,正常移民太过缓慢,发配充军可以快速充实人口。
手腕刺字,是防备充军之人逃跑,同时又保留一定尊严。
孟昭发了一通牢骚,又叫来三个儿女,考教他们的功课学问。
翌日前往礼部上班,翰林院那边送来新编的《国朝礼记正义》。
这本书由胡安国主持编修,今后会作为科举书目之一。因为跟礼有关,所以让礼部尚书也看看,象征性的征询一下意见。
孟昭读完没发现什么问题,于是跟胡安国结伴献书。
朱国祥扫了一眼,说道:“儒经之事,你们去寻太子。”
“是!”二人躬身应道。
自从朱国祥登基之后,教科书编撰就开始进行。
除了儒家经典,还有一本《民政要略》。农事、水利、救荒、经济……等等知识,进行了大致简略的概述,不用士子什么都精通,但至少要知道一个大概。
这种书以前也有,但考取进士之后才看,属于做官入门参考书目。
今后科举必考!
算学也必考,大概是后世的初一、初二水平。
朱国祥还亲自编了一套小学教材,用来作为全国蒙学读物。
蔡京搞出的官办小学、县学、州学,已下令在京畿、河南、四川、关中恢复,每个府州县至少要有一所。但不像蔡京那样免费入读,而是交了学费的进教室听课,没交学费的可以在教室外旁听,老师不准驱逐免费旁听的贫寒学生。
许多翰林院的低品、无品候缺官员,被陆续扔去地方做校长和提学官。
孟昭、胡安国二人,拿着《国朝礼记正义》去见朱铭。
朱铭翻开快速阅读,不断用笔进行批示。他对《礼记》研究不深,纯粹是凭借个人思想来圈点,读到“内则篇”时直接写下六个字:科举不考此篇。
站在旁边观看的孟昭和胡安国,顿时愕然对视。
让他们更惊讶的还在后面,朱铭连续写下好几个批注——
“此陋习也,不必沿袭之。”
“此愚孝也,当因事而异。”
“此举有违礼之本意,为父母者不可一意孤行。”
“此言大谬……”
胡安国说话都在哆嗦,劝谏道:“太子殿下,批注经典不可凭个人好恶。”
朱铭放下毛笔,说道:“这篇的精彩之处,是记录先秦的日常饮食起居习惯。世易时移,如今怎能照办?就拿这句来说,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放眼当今天下,有几个女子遮面出门的?”
胡安国说:“经义乃正礼,世俗乃权变。”
“你也说需要权变,既然权变了,就该批注在上面,”朱铭说道,“否则就有那穷学究、书呆子,按照《礼记》不合情理的内容去做。又或者后世学问变得死板,以《礼记》来严格约束女子,不准女子抛头露面见人。礼发乎情,不合情便不合礼,更是不合天理!”
胡安国欲言又止。
朱铭说道:“这里还有士大夫的规矩,先秦时候并不富庶,稀粥也是士大夫的饮品。你家里来了贵客,会用稀粥做饮品招待客人吗?”
胡安国说:“不会。”
朱铭又说:“一些禽畜的内脏,对人有害不能吃。那是先秦的烹饪之法不足,而今还不能吃吗?比如鸡肝、鸭肠,《礼记》就说不能吃,伱还拿这个去约束百姓?”
胡安国道:“能吃。”
朱铭继续说:“先秦的士大夫,有脯就不能吃脍,有羹就不能吃胾,只能二选其一。既是合理搭配食物,也是在避免浪费,你若平时吃饭,会严格遵守此礼吗?”
“不会。”胡安国摇头。
朱铭说道:“对于士大夫的约束,读书人知道权变。可对于女子等弱者的约束,有些读书人却会当真。严于待人、宽于律己,此人之常情也,不可述之文字而长此风气。”
在“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这句后面,朱铭批注道:妇非犯七出之例,父母不可出。偶有言语顶撞,不算不顺父母,人非草木哪能时时恭顺?
又在“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后面批注:强扭之瓜不甜,可酌情判其和离。
胡安国看着朱铭的种种批语,他很想把整篇正文内容,直接从《礼记》当中给删掉,因为已经被批注得面目全非。
朱铭说:“我的批语全部保留,印刷之时加一句‘太子曰’,有什么骂名我可以担着。”
“是。”胡安国只能照办,换成别人他还可以辩经,面对太子这经实在没法辩。
胡安国心中感慨:元年春,王正月,果真是新朝新气象啊。
不仅是《礼记》和新朝礼仪,还有公文名称和格式,全部都进行了统一。
就连大写数字,以前用五花八门的同音字表示,现在也官方统一为壹、贰、叁、肆、伍……官员若敢乱写,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就扣工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