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后唐明宗李嗣源以兵变起家,踏着兄弟的尸骨登上宝座。
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当上皇帝后极度痴迷佛教。
当时,民间百姓需要佛法来慰藉心灵,朝廷也需要佛法来巩固统治,后唐明宗时期便涌现出无数的法师高僧。在众多法师高僧之中,不乏货真价实之辈,可更多的是身披佛法外衣欺世盗名的名利之徒。
这些人打着宣扬佛法的名义大肆敛财,出入权门,甚至直接被授予官爵。当时,对这些高官和尚,有人鄙视,但更多的人是羡慕。于是,一波又一波的“高僧”在后唐的政坛上粉墨登场。
一天,一个和尚来到皇宫敲响登闻鼓。负责官员询问,你一个出家人莫非还要告状?
和尚说,不告状,是有宝物献上。官员问是什么宝物。和尚说他从西天求取真经而回,带来如来佛祖佛牙舍利十多枚,乃无价之宝,不敢私藏,特意献给皇帝。
官员听说和佛教有关,急忙禀告后唐明宗。后唐明宗大喜,放下政务,急召和尚入宫。和尚当场展示十多颗佛牙。每一颗佛牙都有拳头大小,呈黑黄色,一些地方还有开裂的迹象。一些大臣提出疑问:为何会有裂痕?
和尚解释,佛牙年代久远,千百年来受人供奉,被烟火熏染,自然变色皲裂。后唐明宗很高兴,询问和尚献宝之后有何要求,是要当官还是要金银。和尚故作矜持说,不愿为官,献宝本不图利,但自己想要装饰佛像、修建寺庙,需要一笔布施。
后唐明宗当场赏钱万缗。佛牙一部分留在朝堂之上让百官瞻仰,一部分迎入后宫让妃嫔观赏。后宫妃嫔看到明宗喜欢,也纷纷拿出私房钱布施,和尚又得钱数千缗。
有个大臣叫赵凤,看不惯这种不正之风,就向宰相汇报说,听说真的佛牙都能禁得起斧头砍锤子砸,请求让他试一试。宰相想要阻拦,不料赵凤早已准备好了小斧头,一斧头就把所谓的佛牙敲得稀烂。
宰相很生气也很惊慌,要严惩赵凤。赵凤却不慌不忙,让宰相细看佛牙内部。原来,这佛牙不过是和尚用陶土做成。
听到佛牙是假的消息,后唐明宗大怒,可再要寻找那和尚,却发现他早已消失无踪了。
佛牙事件之后,后唐明宗崇佛的兴致稍微减弱了一些。
一年之后,明宗听说京城里来了一个高僧洪密大师,在整个中原地区都享有大名,城里的权贵布施了许多钱财。后唐明宗找到几位心腹大臣,让他们先去查访这个洪密大师,看看是不是冒牌货,免得再次出糗。
几位大臣拜见洪密大师,经过一番交谈,发现他精通禅宗佛理,议论精奇,确实是得道高僧。不仅如此,洪密大师还有一项特别的才能,能够从身上生出许多舍利子。
大臣很兴奋,请求洪密大师当场展示,可洪密大师却神神秘秘地说此举耗费法力,不能轻易展示。大臣把情况向明宗汇报,认为洪密大师并非欺世盗名之辈。一般高僧都是去世火化之后才能得到舍利子,洪密大师竟能以活人之身化出舍利子,乃是千古奇观。后唐明宗下诏让洪密大师觐见,当面提出要观赏身出舍利子。
洪密大师面有难色。后唐明宗脸色一沉,问道:“莫非传闻有假?”洪密大师一看明宗发怒,搞不好就定自己一个欺君之罪,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洪密大师说,身出舍利子,事关重大,需斋戒沐浴、诚心祷告之后才行,请求在半月之后到自己所在寺庙举行身出舍利子仪式。后唐明宗答应了。
到了时间,后唐明宗带领御林军来到寺庙,命令御林军把寺庙围住,一旦发现有假,就把洪密和尚当即砍了。众人到达大殿,看到洪密大师高坐法台念经祈祷,数百和尚共同吟诵。不久之后就见到洪密大师身下出现红光,隐隐约约看到许多晶莹发亮的东西,想必就是舍利子了。
几个时辰之后,洪密大师走下法台,禀奏后唐明宗仪式已经完成,自己耗尽精力,需要静养几日。后唐明宗让洪密大师先去休息,并命人到法台把舍利子小心取来。随从一颗一颗拾取,一共获得100多颗舍利子。
后唐明宗把舍利子捧在手心观赏,赞叹不已,随后命令传示百官。百官都伸长脖子观看,一些官员附和后唐明宗,赞叹舍利子如何珍贵;可也有一些官员悄悄议论,说舍利子太轻,看成色有点像鱼眼珠磨制的。
后唐明宗不信,拔出佩刀亲手剖开舍利子,发现果然就是鱼眼珠。后唐明宗大怒,派人搜捕洪密和尚,却发现禅房之中有一条密道直接通往山下。原来,洪密和尚虽然精通佛法,却没有名气,于是想到身出舍利子一招,以博众人膜拜,成为闻名天下的高僧。
可身出舍利子糊弄无知乡民尚可,朝廷上下多少精明人,根本遮掩不过去。洪密和尚就借口需要斋戒,在半月间新挖了一条密道。在众人观看舍利子时,他带上全部钱财远走高飞了。
后唐明宗并非一个糊涂君王,他在晋王李克用手下时号称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
称帝之后,后唐明宗推行改革,整顿吏治,大兴农桑,朝野上下一片中兴气象。可是,精明的后唐明宗一旦面对痴迷多年的佛法,面对满口佛理的和尚,智力就急剧下降,变成白痴。如欧阳修所言,“智勇多困于所溺”。
唐婉,字蕙仙,陆游的表妹,陆游母舅唐诚之女,自幼文静灵秀,善解人意,才华横溢。据说,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两家人看在眼里,有心成全这门婚事。两人成年后,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定亲。陆游20岁娶了心爱的表妹唐婉,了却了年少时的一段心事。
婚后,两人如戏水的鸳鸯,相爱相守,诗词唱答,过了一段神仙眷侣般的快乐日子。他们如流连花间的戏蝶,在欢爱的花海里自由翩跹,每天双飞双栖。陆母是个专横而有威严的女人,她看在眼里,怨在心上。
婚后陆游和唐婉整日沉浸在温柔乡里,忘了富贵功名,忘了科举进官,这引起了陆母的强烈不满。陆母想让儿子发愤读书,光宗耀祖,哪能让儿子因贪欢而忘了功名?儿子是自己的,陆母心痛儿子,却把主要责任归咎于唐婉,她认为妻子就应该帮助鼓励丈夫多读诗书,不能只沉醉在夫妻情里。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了,再加上唐婉没给陆家生个一男半女,几重的不满累积起来,陆母遂命儿子休妻。
陆游和唐婉恩爱有加,哪肯休弃才情俱佳的妻子?可是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可他怎忍与妻分手?于是悄悄另筑爱巢安置唐婉,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温、燕好如初。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就这样,一双情爱悠悠的鸳鸯,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利活活拆散。
唐婉被休后,由家人做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这真是唐婉不幸中的幸运。从沈园之遇,赵士程的大度,到唐婉逝去后,赵士程的未娶,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爱恋唐婉。一个被休的再嫁之女,能遇到这样的男人,真是她的福分。如果没有沈园之遇,也许唐婉可以携手和他相爱相守到老,可是命运就是那么的无情。阴差阳错,10年之后,唐婉还是遇到了陆游。
那是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唐婉和丈夫赵士程同游沈园,恰巧礼部会试失利后的陆游也到沈园游玩,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漫步流连于花间桥畔时,竟然遇到了日思夜想的陆游!
命运常常和我们开玩笑,就这么巧合,她低眉昂首间,日思夜想的那个人,忽然映入她的眼眸。对于曾经拥有过刻骨爱恋的两个人,曾经的山河岁月,曾经的恩爱相欢,曾经相守的朝朝暮暮,都在眼前呈现。
蓦然回首时发现,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依然在心里最深的地方,等待着,某一次的机缘。彼此遇上了,细心地捡拾着曾经的爱……
可一切都无法改变了,他已为人夫,她已嫁作他人妇。在目光接触的刹那,多少的爱恨交织?多少的情缘未了?眼底又有多少的忧怨?千般情,万般恨,如滚滚的东江水,在心底汩汩滔滔,奔流不止。咫尺却如天涯,两个相爱的人就在彼此的面前,可是却像隔了千山万水,再也无法跨过去。
这次相遇,一下子点燃了陆游的诗情。他挥笔在沈园的墙上写下了《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万千的情爱幽恨,万千的伤感无奈,都凝聚在字字句句里,可谓字字泣血,句句含情。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道不尽的相思苦,诉不完的离恨情,谁之错?
诗人总是多情的种子,总想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心灵的创痛。可这一写不要紧,却要了唐婉的命。
时间飞转,又到了第二年春天,唐婉怀着重重的心事,再次来到沈园。她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看着柳色依依,迈着沉重脚步,当走到去年和陆游相见之地时,猛抬头,忽然瞥见墙上陆游题写的那首《钗头凤》。唐婉反复吟诵词作,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相亲相爱的情景,不由得心潮起伏,悲恸不已。感情的闸门轰然打开,相思交织着悲苦,无奈交织着无助,放不下又心不甘。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随手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人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黄昏薄暮,雨送花落,独依栏杆,泪痕残留,几多的幽怨?今非昨日,病魂缠绕,怕人询问,咽泪装欢,几多的相思难寄?赵士程虽然是个体贴宽容的丈夫,给了她感情的慰藉,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赵士程无论多么爱他,都不可能走进她心的最深处。她把一份纯净执着的情,永远留给了陆游。
世情恶与人成各的痛苦折磨,现实和旧爱的矛盾,思念和愧疚的双重煎熬,终于使她心力疲惫,日趋憔悴,郁悒成疾,不久,她的香魂便化作一缕幽幽的凉风,飘然而去。也许只有死,才能让一份难以明说的情永生!
唐婉就这样去了,带着不舍和思念,带着幽恨和离情。但她的早逝,给陆游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创痛。因为,陆游懂得,她是因他而去的。
唐婉去世后,陆游春风得意,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但功名富贵如浮云,怎能抵得上一份幽居于心的难了的情?再多的诗词,再大的名利,两鬓如霜时,都淡如悠悠的春江水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离恨越长,思念越深。
死生离别两悠悠,人不见,情未了,恨无休。
75岁时,陆游告老还乡。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至垂暮之年。旧事如天远,沈园依旧在,那曾经的一幕幕,就像一个个特写镜头,在他的脑海里反复重现。春风迎袖,花红柳绿,夕阳晚暮之时,常常看到一个黑衣长衫的老者,在沈园的幽径上踽踽独行。解不开离恨情,诉不完相思曲,物是人非,只有一颗孤寂的心,如黄叶般在暮色中飘飘荡荡。唐婉成了陆游心里抹不去的痛。
沈园里,那伤心欲绝的惊鸿一瞥,那哀怨的眼神、消瘦的容颜,那锦书难托的无奈,都如刀子般剜割着他的心。思念的潮水汩汩滔滔,无需点染,他愤然写下了几首沈园怀旧诗,其中最有名的是《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如果说《钗头凤》是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是在书写昔日的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那么这两首诗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缥缈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
就在他告别人世的那一年,85岁的陆游,白发如银,步履蹒跚,手拄拐杖,重游沈园。他怀着满腔的情和怨,写下了最后一首悼念唐婉的《春游》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后不久,陆游带着无限的爱恨,溘然长逝。
春秋时期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石瓦片玩儿,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孔子被问住了。他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孩子说:“我叫顶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当上皇帝后极度痴迷佛教。
当时,民间百姓需要佛法来慰藉心灵,朝廷也需要佛法来巩固统治,后唐明宗时期便涌现出无数的法师高僧。在众多法师高僧之中,不乏货真价实之辈,可更多的是身披佛法外衣欺世盗名的名利之徒。
这些人打着宣扬佛法的名义大肆敛财,出入权门,甚至直接被授予官爵。当时,对这些高官和尚,有人鄙视,但更多的人是羡慕。于是,一波又一波的“高僧”在后唐的政坛上粉墨登场。
一天,一个和尚来到皇宫敲响登闻鼓。负责官员询问,你一个出家人莫非还要告状?
和尚说,不告状,是有宝物献上。官员问是什么宝物。和尚说他从西天求取真经而回,带来如来佛祖佛牙舍利十多枚,乃无价之宝,不敢私藏,特意献给皇帝。
官员听说和佛教有关,急忙禀告后唐明宗。后唐明宗大喜,放下政务,急召和尚入宫。和尚当场展示十多颗佛牙。每一颗佛牙都有拳头大小,呈黑黄色,一些地方还有开裂的迹象。一些大臣提出疑问:为何会有裂痕?
和尚解释,佛牙年代久远,千百年来受人供奉,被烟火熏染,自然变色皲裂。后唐明宗很高兴,询问和尚献宝之后有何要求,是要当官还是要金银。和尚故作矜持说,不愿为官,献宝本不图利,但自己想要装饰佛像、修建寺庙,需要一笔布施。
后唐明宗当场赏钱万缗。佛牙一部分留在朝堂之上让百官瞻仰,一部分迎入后宫让妃嫔观赏。后宫妃嫔看到明宗喜欢,也纷纷拿出私房钱布施,和尚又得钱数千缗。
有个大臣叫赵凤,看不惯这种不正之风,就向宰相汇报说,听说真的佛牙都能禁得起斧头砍锤子砸,请求让他试一试。宰相想要阻拦,不料赵凤早已准备好了小斧头,一斧头就把所谓的佛牙敲得稀烂。
宰相很生气也很惊慌,要严惩赵凤。赵凤却不慌不忙,让宰相细看佛牙内部。原来,这佛牙不过是和尚用陶土做成。
听到佛牙是假的消息,后唐明宗大怒,可再要寻找那和尚,却发现他早已消失无踪了。
佛牙事件之后,后唐明宗崇佛的兴致稍微减弱了一些。
一年之后,明宗听说京城里来了一个高僧洪密大师,在整个中原地区都享有大名,城里的权贵布施了许多钱财。后唐明宗找到几位心腹大臣,让他们先去查访这个洪密大师,看看是不是冒牌货,免得再次出糗。
几位大臣拜见洪密大师,经过一番交谈,发现他精通禅宗佛理,议论精奇,确实是得道高僧。不仅如此,洪密大师还有一项特别的才能,能够从身上生出许多舍利子。
大臣很兴奋,请求洪密大师当场展示,可洪密大师却神神秘秘地说此举耗费法力,不能轻易展示。大臣把情况向明宗汇报,认为洪密大师并非欺世盗名之辈。一般高僧都是去世火化之后才能得到舍利子,洪密大师竟能以活人之身化出舍利子,乃是千古奇观。后唐明宗下诏让洪密大师觐见,当面提出要观赏身出舍利子。
洪密大师面有难色。后唐明宗脸色一沉,问道:“莫非传闻有假?”洪密大师一看明宗发怒,搞不好就定自己一个欺君之罪,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洪密大师说,身出舍利子,事关重大,需斋戒沐浴、诚心祷告之后才行,请求在半月之后到自己所在寺庙举行身出舍利子仪式。后唐明宗答应了。
到了时间,后唐明宗带领御林军来到寺庙,命令御林军把寺庙围住,一旦发现有假,就把洪密和尚当即砍了。众人到达大殿,看到洪密大师高坐法台念经祈祷,数百和尚共同吟诵。不久之后就见到洪密大师身下出现红光,隐隐约约看到许多晶莹发亮的东西,想必就是舍利子了。
几个时辰之后,洪密大师走下法台,禀奏后唐明宗仪式已经完成,自己耗尽精力,需要静养几日。后唐明宗让洪密大师先去休息,并命人到法台把舍利子小心取来。随从一颗一颗拾取,一共获得100多颗舍利子。
后唐明宗把舍利子捧在手心观赏,赞叹不已,随后命令传示百官。百官都伸长脖子观看,一些官员附和后唐明宗,赞叹舍利子如何珍贵;可也有一些官员悄悄议论,说舍利子太轻,看成色有点像鱼眼珠磨制的。
后唐明宗不信,拔出佩刀亲手剖开舍利子,发现果然就是鱼眼珠。后唐明宗大怒,派人搜捕洪密和尚,却发现禅房之中有一条密道直接通往山下。原来,洪密和尚虽然精通佛法,却没有名气,于是想到身出舍利子一招,以博众人膜拜,成为闻名天下的高僧。
可身出舍利子糊弄无知乡民尚可,朝廷上下多少精明人,根本遮掩不过去。洪密和尚就借口需要斋戒,在半月间新挖了一条密道。在众人观看舍利子时,他带上全部钱财远走高飞了。
后唐明宗并非一个糊涂君王,他在晋王李克用手下时号称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
称帝之后,后唐明宗推行改革,整顿吏治,大兴农桑,朝野上下一片中兴气象。可是,精明的后唐明宗一旦面对痴迷多年的佛法,面对满口佛理的和尚,智力就急剧下降,变成白痴。如欧阳修所言,“智勇多困于所溺”。
唐婉,字蕙仙,陆游的表妹,陆游母舅唐诚之女,自幼文静灵秀,善解人意,才华横溢。据说,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两家人看在眼里,有心成全这门婚事。两人成年后,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定亲。陆游20岁娶了心爱的表妹唐婉,了却了年少时的一段心事。
婚后,两人如戏水的鸳鸯,相爱相守,诗词唱答,过了一段神仙眷侣般的快乐日子。他们如流连花间的戏蝶,在欢爱的花海里自由翩跹,每天双飞双栖。陆母是个专横而有威严的女人,她看在眼里,怨在心上。
婚后陆游和唐婉整日沉浸在温柔乡里,忘了富贵功名,忘了科举进官,这引起了陆母的强烈不满。陆母想让儿子发愤读书,光宗耀祖,哪能让儿子因贪欢而忘了功名?儿子是自己的,陆母心痛儿子,却把主要责任归咎于唐婉,她认为妻子就应该帮助鼓励丈夫多读诗书,不能只沉醉在夫妻情里。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了,再加上唐婉没给陆家生个一男半女,几重的不满累积起来,陆母遂命儿子休妻。
陆游和唐婉恩爱有加,哪肯休弃才情俱佳的妻子?可是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可他怎忍与妻分手?于是悄悄另筑爱巢安置唐婉,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温、燕好如初。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就这样,一双情爱悠悠的鸳鸯,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利活活拆散。
唐婉被休后,由家人做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这真是唐婉不幸中的幸运。从沈园之遇,赵士程的大度,到唐婉逝去后,赵士程的未娶,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爱恋唐婉。一个被休的再嫁之女,能遇到这样的男人,真是她的福分。如果没有沈园之遇,也许唐婉可以携手和他相爱相守到老,可是命运就是那么的无情。阴差阳错,10年之后,唐婉还是遇到了陆游。
那是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唐婉和丈夫赵士程同游沈园,恰巧礼部会试失利后的陆游也到沈园游玩,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漫步流连于花间桥畔时,竟然遇到了日思夜想的陆游!
命运常常和我们开玩笑,就这么巧合,她低眉昂首间,日思夜想的那个人,忽然映入她的眼眸。对于曾经拥有过刻骨爱恋的两个人,曾经的山河岁月,曾经的恩爱相欢,曾经相守的朝朝暮暮,都在眼前呈现。
蓦然回首时发现,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依然在心里最深的地方,等待着,某一次的机缘。彼此遇上了,细心地捡拾着曾经的爱……
可一切都无法改变了,他已为人夫,她已嫁作他人妇。在目光接触的刹那,多少的爱恨交织?多少的情缘未了?眼底又有多少的忧怨?千般情,万般恨,如滚滚的东江水,在心底汩汩滔滔,奔流不止。咫尺却如天涯,两个相爱的人就在彼此的面前,可是却像隔了千山万水,再也无法跨过去。
这次相遇,一下子点燃了陆游的诗情。他挥笔在沈园的墙上写下了《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万千的情爱幽恨,万千的伤感无奈,都凝聚在字字句句里,可谓字字泣血,句句含情。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道不尽的相思苦,诉不完的离恨情,谁之错?
诗人总是多情的种子,总想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心灵的创痛。可这一写不要紧,却要了唐婉的命。
时间飞转,又到了第二年春天,唐婉怀着重重的心事,再次来到沈园。她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看着柳色依依,迈着沉重脚步,当走到去年和陆游相见之地时,猛抬头,忽然瞥见墙上陆游题写的那首《钗头凤》。唐婉反复吟诵词作,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相亲相爱的情景,不由得心潮起伏,悲恸不已。感情的闸门轰然打开,相思交织着悲苦,无奈交织着无助,放不下又心不甘。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随手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人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黄昏薄暮,雨送花落,独依栏杆,泪痕残留,几多的幽怨?今非昨日,病魂缠绕,怕人询问,咽泪装欢,几多的相思难寄?赵士程虽然是个体贴宽容的丈夫,给了她感情的慰藉,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赵士程无论多么爱他,都不可能走进她心的最深处。她把一份纯净执着的情,永远留给了陆游。
世情恶与人成各的痛苦折磨,现实和旧爱的矛盾,思念和愧疚的双重煎熬,终于使她心力疲惫,日趋憔悴,郁悒成疾,不久,她的香魂便化作一缕幽幽的凉风,飘然而去。也许只有死,才能让一份难以明说的情永生!
唐婉就这样去了,带着不舍和思念,带着幽恨和离情。但她的早逝,给陆游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创痛。因为,陆游懂得,她是因他而去的。
唐婉去世后,陆游春风得意,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但功名富贵如浮云,怎能抵得上一份幽居于心的难了的情?再多的诗词,再大的名利,两鬓如霜时,都淡如悠悠的春江水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离恨越长,思念越深。
死生离别两悠悠,人不见,情未了,恨无休。
75岁时,陆游告老还乡。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至垂暮之年。旧事如天远,沈园依旧在,那曾经的一幕幕,就像一个个特写镜头,在他的脑海里反复重现。春风迎袖,花红柳绿,夕阳晚暮之时,常常看到一个黑衣长衫的老者,在沈园的幽径上踽踽独行。解不开离恨情,诉不完相思曲,物是人非,只有一颗孤寂的心,如黄叶般在暮色中飘飘荡荡。唐婉成了陆游心里抹不去的痛。
沈园里,那伤心欲绝的惊鸿一瞥,那哀怨的眼神、消瘦的容颜,那锦书难托的无奈,都如刀子般剜割着他的心。思念的潮水汩汩滔滔,无需点染,他愤然写下了几首沈园怀旧诗,其中最有名的是《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如果说《钗头凤》是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是在书写昔日的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那么这两首诗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缥缈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
就在他告别人世的那一年,85岁的陆游,白发如银,步履蹒跚,手拄拐杖,重游沈园。他怀着满腔的情和怨,写下了最后一首悼念唐婉的《春游》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后不久,陆游带着无限的爱恨,溘然长逝。
春秋时期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石瓦片玩儿,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孔子被问住了。他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孩子说:“我叫顶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有一座小酒馆,我有一座小酒馆最新章节,我有一座小酒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有一座小酒馆,我有一座小酒馆最新章节,我有一座小酒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