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景并不怎么认同儒家治国,因此他采用的依旧是大乾时期的依法治国。
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王氏也清楚,儒家的这一套东西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比如高道德约束力,贵族世家们现在形成了一个较高的道德约束。当然至少是表面上如此。
即便是暗地里男盗女娼,敲骨吸髓,但是至少在明面上是不能如此的,说白了就是要脸,所以很多贵族门阀高门世家们至少不会干的太过分。
再加上王玄景制定法律约束,现在的世家门阀高门大户们敢瞎搞的很少。
朝廷将母钱分发下去之后,各地铸币监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和贞观通宝。铸造钱币最多的自然是关中。
因为没收了大量寺院道观的铜像,朝廷第一次铸钱的数量就多达百万贯。其中关中、洛阳占据了一半,剩下的则是河北和江南占据了大半。
这些地方乃是现在天下最为繁华的区域。
江南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因为气候的缘故,江南的土地绝大多数都能做到一年两熟,再加上土地肥沃,现在已经开始渐渐赶超北方了。
只不过江南因为是烟瘴之地,生病和死亡的概率依旧要高于北方。
不过江南的蚕桑养殖已经超越北方了,南方的蚕茧质量要更好一些。再加上海盐从扬州起运前往关中,让江南盐商获利颇丰。
有了大量货币,天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开始渐渐繁荣起来,再加上朝廷均田不断推进,百姓们有了田亩也开始安定下来种田。
李世民原本觉得直接铸币百万贯,还觉得多,以为会造成铜贱粮贵的情况,但是真实情况却完全相反,百万贯铜钱听上去很多,但是这些钱发放到全天下之后,根本没有翻起什么波浪。
这些年因为货币混乱,百姓深受其苦,甚至很多时候,百姓宁愿以物易物,都不使用铜钱,就是因为这些铜钱币值不一,就算是专业的商人都头疼,更不要说是平常的百姓了。
因此朝廷铸造的货币流入市场,就备受追捧。
看到这种情况,王玄景当即命令各地官府用铜钱收购百姓手中的各种物资。
以这种方式将更多的新钱放出去,同时也可以趁此机会来建立常平仓制度。至于说百姓手中的劣钱,则是进行折价回收。当然因为百姓困苦,因此劣钱折价并不算低。
当然为了防止那些勋贵、豪强趁机大量用劣钱换取好钱牟利,朝廷兑换铜钱是有限额的。
老百姓才几个钱?一人给三五贯钱的限额基本上他们都换不完,而那些世家豪强手中哪一家不是有数万贯铜钱的。
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头,对于这些世家豪强们,想要换成新钱,至少要折算一半以上,甚至更高。
朝廷出台政令,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不再允许除了开元通宝、贞观通宝以外的铜钱继续在市面上流通。
通过回收大量劣钱,旧钱的方法,朝廷开始大量铸造铜钱。
第一批一百万贯铜钱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全部兑换,而市面上流通的好钱并不多,百姓们被劣钱搞怕了,因此将好钱攥在手里,不愿意花出去。
对于这一点,王玄景早有准备,接下来各地铸币监会不断铸造新钱,将新钱投放市场,同时限制劣钱流通。
要让百姓们看到朝廷在不断铸造新钱,给他们信心。
钱法和田制的推行是和打击宗教一起进行的。毕竟谁让这些和尚道士们有钱有地呢?而且在王玄景的一番打击之下,政治上也变得孤立无援。
没有了大量官员阻拦,对寺庙的清算稳步推进。
大唐初定,拥有大量钱粮土地的只有寺庙道观和各地勋贵豪强。勋贵豪强高门世家可以压榨,但是必须要有合适的理由,而且也不能压制过狠。
毕竟这天下还需要他们配合治理,若是压榨的太狠,这些高门世家,贵族们趁机搞事情,到时候地方不稳,朝廷还要出兵平叛。到时候得不偿失。
王玄景用劣钱折旧兑换新钱已经让割了不少高门世家贵族的肉了。而没有武力也没有政治势力的寺院道观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朝廷并没有将佛道宗教一棒子打死,王玄景很清楚,这些宗教基本上是消灭不完的。
你消灭了佛教,就会有其他宗教出现,这一次打压这些寺庙道观,就是因为这些宗教干的事情太过了。
接下来朝廷还需要大力打击各地的淫祠野神。比如一些地方信仰的五通神,五通神起源已经不可考,但是这个五通神乃是邪神淫祠。
借助信仰大量敛财,奸淫妇女,巧取豪夺的事情没少干。
朝廷需要大力打击,寺庙全部捣毁。
各地没有经过朝廷册封的神灵全部要拆毁,不允许各地百姓祭拜。
除了压制宗教外,朝廷对宗教也有鼓励政策,佛教乃是天竺传播而来的宗教,既然佛教能从天竺传播过来,那自然也能传播到其他地方。
朝廷在国内限制宗教发展,但是却一直鼓励宗教向外传播。
朝廷鼓励僧道向边疆、蛮夷之地传播佛法、道法。因为在大乾时期,王氏就发现了,蛮夷之地的胡人、蛮夷等比中原诸夏之民更为信奉这些宗教。
于是朝廷就想要借助宗教的力量,对那些胡人、蛮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
这些宗教一旦在蛮夷、边疆之地发展起来,必然是要占据大量的财富和生产资料。这对于那些胡人、蛮夷就是一种变相的削弱。
对于那些勇于向外传播宗教的和尚、道士,朝廷都会进行赐封,给与他们荣誉,其中杰出者,朝廷甚至会下旨封其为罗汉菩萨或者神仙。
这种有朝廷背书的封赏,比那些人自己创造的神佛要好多了。
原本佛道在被朝廷打压的苦不堪言的时候,看到朝廷突然指出来一条封神的道路,顿时大喜过望。不少僧众道人一咬牙,直接向朝廷申请前往边疆、蛮夷之地传道。
(本章完)
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王氏也清楚,儒家的这一套东西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比如高道德约束力,贵族世家们现在形成了一个较高的道德约束。当然至少是表面上如此。
即便是暗地里男盗女娼,敲骨吸髓,但是至少在明面上是不能如此的,说白了就是要脸,所以很多贵族门阀高门世家们至少不会干的太过分。
再加上王玄景制定法律约束,现在的世家门阀高门大户们敢瞎搞的很少。
朝廷将母钱分发下去之后,各地铸币监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和贞观通宝。铸造钱币最多的自然是关中。
因为没收了大量寺院道观的铜像,朝廷第一次铸钱的数量就多达百万贯。其中关中、洛阳占据了一半,剩下的则是河北和江南占据了大半。
这些地方乃是现在天下最为繁华的区域。
江南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因为气候的缘故,江南的土地绝大多数都能做到一年两熟,再加上土地肥沃,现在已经开始渐渐赶超北方了。
只不过江南因为是烟瘴之地,生病和死亡的概率依旧要高于北方。
不过江南的蚕桑养殖已经超越北方了,南方的蚕茧质量要更好一些。再加上海盐从扬州起运前往关中,让江南盐商获利颇丰。
有了大量货币,天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开始渐渐繁荣起来,再加上朝廷均田不断推进,百姓们有了田亩也开始安定下来种田。
李世民原本觉得直接铸币百万贯,还觉得多,以为会造成铜贱粮贵的情况,但是真实情况却完全相反,百万贯铜钱听上去很多,但是这些钱发放到全天下之后,根本没有翻起什么波浪。
这些年因为货币混乱,百姓深受其苦,甚至很多时候,百姓宁愿以物易物,都不使用铜钱,就是因为这些铜钱币值不一,就算是专业的商人都头疼,更不要说是平常的百姓了。
因此朝廷铸造的货币流入市场,就备受追捧。
看到这种情况,王玄景当即命令各地官府用铜钱收购百姓手中的各种物资。
以这种方式将更多的新钱放出去,同时也可以趁此机会来建立常平仓制度。至于说百姓手中的劣钱,则是进行折价回收。当然因为百姓困苦,因此劣钱折价并不算低。
当然为了防止那些勋贵、豪强趁机大量用劣钱换取好钱牟利,朝廷兑换铜钱是有限额的。
老百姓才几个钱?一人给三五贯钱的限额基本上他们都换不完,而那些世家豪强手中哪一家不是有数万贯铜钱的。
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头,对于这些世家豪强们,想要换成新钱,至少要折算一半以上,甚至更高。
朝廷出台政令,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不再允许除了开元通宝、贞观通宝以外的铜钱继续在市面上流通。
通过回收大量劣钱,旧钱的方法,朝廷开始大量铸造铜钱。
第一批一百万贯铜钱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全部兑换,而市面上流通的好钱并不多,百姓们被劣钱搞怕了,因此将好钱攥在手里,不愿意花出去。
对于这一点,王玄景早有准备,接下来各地铸币监会不断铸造新钱,将新钱投放市场,同时限制劣钱流通。
要让百姓们看到朝廷在不断铸造新钱,给他们信心。
钱法和田制的推行是和打击宗教一起进行的。毕竟谁让这些和尚道士们有钱有地呢?而且在王玄景的一番打击之下,政治上也变得孤立无援。
没有了大量官员阻拦,对寺庙的清算稳步推进。
大唐初定,拥有大量钱粮土地的只有寺庙道观和各地勋贵豪强。勋贵豪强高门世家可以压榨,但是必须要有合适的理由,而且也不能压制过狠。
毕竟这天下还需要他们配合治理,若是压榨的太狠,这些高门世家,贵族们趁机搞事情,到时候地方不稳,朝廷还要出兵平叛。到时候得不偿失。
王玄景用劣钱折旧兑换新钱已经让割了不少高门世家贵族的肉了。而没有武力也没有政治势力的寺院道观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朝廷并没有将佛道宗教一棒子打死,王玄景很清楚,这些宗教基本上是消灭不完的。
你消灭了佛教,就会有其他宗教出现,这一次打压这些寺庙道观,就是因为这些宗教干的事情太过了。
接下来朝廷还需要大力打击各地的淫祠野神。比如一些地方信仰的五通神,五通神起源已经不可考,但是这个五通神乃是邪神淫祠。
借助信仰大量敛财,奸淫妇女,巧取豪夺的事情没少干。
朝廷需要大力打击,寺庙全部捣毁。
各地没有经过朝廷册封的神灵全部要拆毁,不允许各地百姓祭拜。
除了压制宗教外,朝廷对宗教也有鼓励政策,佛教乃是天竺传播而来的宗教,既然佛教能从天竺传播过来,那自然也能传播到其他地方。
朝廷在国内限制宗教发展,但是却一直鼓励宗教向外传播。
朝廷鼓励僧道向边疆、蛮夷之地传播佛法、道法。因为在大乾时期,王氏就发现了,蛮夷之地的胡人、蛮夷等比中原诸夏之民更为信奉这些宗教。
于是朝廷就想要借助宗教的力量,对那些胡人、蛮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
这些宗教一旦在蛮夷、边疆之地发展起来,必然是要占据大量的财富和生产资料。这对于那些胡人、蛮夷就是一种变相的削弱。
对于那些勇于向外传播宗教的和尚、道士,朝廷都会进行赐封,给与他们荣誉,其中杰出者,朝廷甚至会下旨封其为罗汉菩萨或者神仙。
这种有朝廷背书的封赏,比那些人自己创造的神佛要好多了。
原本佛道在被朝廷打压的苦不堪言的时候,看到朝廷突然指出来一条封神的道路,顿时大喜过望。不少僧众道人一咬牙,直接向朝廷申请前往边疆、蛮夷之地传道。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