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092章 无尽失落人来徐

  朱棣提图书馆,受三倍俸禄奖金激励清醒的官员们感兴趣了。

  “殿下,听闻应天府丹青图书馆里的书籍众多,另有好的话本?”

  知府没去过丹青图书馆,只从商人和徐达队伍里的人口中了解一些情况。

  朱樉出声了:“最开始不多,后来找许多人,专门把皇家收集的书进行排版印刷。

  印刷厂的设备不停地增加,造纸厂也没闲着,结果发现越印越不够用。

  像你等官员,家中子弟从小培养,最是清楚知识的重要。

  最好每一户人家都有一套日常生活用书,包括日历。

  明年开始卖日历,其实应天府和周围的府已经有了。”

  “九成给谁了?”房大川瞪大眼睛。

  “知道啦!哦!多谢殿下……解惑!唉~!”房里长叹气,似乎有无尽的哀伤。

  朱棡跟着说,图书馆归下丘村管,下丘村有股份,不退出去。

  月亮缓缓升起,四个亲王为官员们讲丹青图书馆的故事。

  朱棡不生气,笑着给出答案。

  四弟……四弟未到十六岁,还要等等,等两年。

  后来的玻璃镜子、八音盒、酸梅粉、药丸、花露水、北平府卖的珐琅、昂贵的手表、钟……

  加上五年前宫中便使用下丘村提供的香皂、冰糖技术跟夷人换东西。

  朱樉最了解这个事情,他当初跟着干的,别人管他叫秦掌柜,他的落云斋都献出来了。

  朱橚觉得这个里长挺有意思,傻乎乎的。

  “二哥说得对,等图书馆建好,下丘村就赚钱喽!这个钱赚得稳妥。”

  房大川说话的时候看铃儿,他还惦记着把铃儿给娶回村子呢!

  “不多,下丘村只占一成份子,大头不归下丘村。”朱橚也出声。

  包括第一本大明字典的诞生,第一本大明词典的诞生,第一本大明辞海,以及正在编纂的洪武大典。

  陛下出土地,下丘村出主意,带着皇子们一起赚钱,公主也不会落下。

  “你傻吧?除了咱父皇,谁能跟下丘村抢份子?二哥原来有一成,要退出。”

  这一趟走完,回南京过年,过完年纳秦王妃,接着三弟纳晋王妃。

  “那么多啊?看样子只有個进士是不行呀!村子必须攒钱。咋赚的啊?”

  “殿下,能赚多少钱?”不用说,听这话就知道是下山村的里长房大川。

  官员们已经从其他方面了解了一些南京图书馆的情况,却真假都有,这次听到最完整的内容。

  图书馆养了多少孩子,在图书馆负责教孩子的学子、考生得到的优待……

  之后求着下丘村帮忙解决了秦王妃的麻烦,如今反而拖累弟弟了,得快点找一个称心的。

  “你也想啊?一年随便赚个十万八万贯还是没问题的。”

  一直是下丘村在帮着宫中和朝廷赚钱,而下丘村自己现金就十来万贯,还不是给村民花的。

  “哎呀!”有人双手抱头蹲地上了,就差趴在那里用拳头使劲捶地了。

  大家倒是很理解这个房里长,因为他就没打消让下山村优秀年轻子弟娶铃儿的心思。

  此刻念想终于断了,明白下丘村的闺女掌握了太多的技术,不能外嫁。

  莫说看着最讨人喜欢的铃儿,队伍里另外六个同样出类拔萃的丫头也不可能娶回去。

  “诸位知道了吧?”朱棣笑着看一众官员:“本王都得喊姐姐,本王杀官,需要给出足够的理由,下丘村开枪打死你等,就说看你有威胁,整个朝堂没人帮你说话。歌舞起,喝酒!”

  ……

  当早上大家吃到了面包、香肠、火腿、奶酪、煎蛋等早餐时,一个个官员对下丘村人有种特殊的尊重。

  毕竟人家为大明出了很多的力,绝对不是怕被枪嘣了。

  饭后军队开始拆房子,工匠和护卫负责记录,谁家有多少东西、房子的面积,一一写下,之后好补偿。

  打编号、录数据、作表格。

  百姓也积极配合,正好没有事情做的人拿工钱干活。

  院子里种的菜全部起出,不扔,连着土一起换地方再栽种下去,追个肥,浇个水,还能活。

  反正人手多,孩子们过来帮忙,当玩耍了。

  像有的院子要平掉,之后挖地基盖房子的,院子菜地的土都挖走。

  最好的土地是哪里?自然是百姓自己家的院子,总施肥、松土。

  前后院的土,种什么都行,种葡萄、樱桃、螺丝菜、茄子、黄瓜、豌豆、罂粟……

  这样的土都是肥沃的熟土,是百姓吃菜的基础,宝贝一样的存在。

  得挖走,比东北黑土地的黑土还好。

  北平这边的北方所在,冬天的时候百姓会把冻起来的粪便跟一些草木灰放到地里,下雪的时候直接覆盖住。

  草木灰是百姓自己找的稻草或麦秆在院子里烧的,院子里的茄子秧、黄瓜秧、豇豆秧收完晒干了一起烧。

  如果烧煤,有炉灰,也放到地里,这样酸碱基本是平衡的。

  等春天一开化,就把这些沤熟的肥给一点点翻耕进地里,耙平养着,到五月份能水稻育秧的时候起垄、种菜。

  当然,之前冬天挖沟埋好的葡萄藤先挖出来,不能继续放在沟里,那会沤烂的。

  等种上菜出苗了,茅房里提前挑出来拢土圈起来的粪水再小心浇一遍。

  这才是百姓院子种菜的正常操作,很辛苦的!

  大地里的蔬菜,绝对比不上院子里的。

  ……

  如是几日,在百姓等待着住进新房子的时候,前往太原府府治所阳曲县的船队归来,停靠在琉璃河边。

  大家一起过去接人,顺便看看河里新的水车带动磨面的设备运转情况。

  谢成府上陪着谢巧儿的人下船,谢巧儿拉着自己的贴身同父异母的妹妹径直跑到铃儿面前。

  “铃儿姐姐我们来啦!”谢巧儿在原地开心地蹦了蹦,又扭头看朱棡,蹲个万福:“殿下安好!”

  “好!好着呢!太好了,不总整天看……呃……”

  朱棡恨不能上前抱着亲两口,他想说不用整天看四弟跟弟媳妇儿眉飞色舞、眉来眼去、眉目传情、没羞没臊……不对,字不对,反正就那个意思。

  “巧儿就等你啦!这个是……”铃儿同样高兴,拉着徐仪华上前介绍,其实大家都认识。

  “咱村其实也有年岁差不多的闺女。”房大川又嘟囔上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守村人,大明守村人最新章节,大明守村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