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贵跟着图亚颉在部落中转悠,整个部落联盟的正常人口在三千余,加上奴隶,总数超过七千。

  并不是所有女真人都拥有奴隶,奴隶的待遇也各有不同。

  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奴隶中没有老人,对于奴隶社会的人来说,老了的奴隶干不动活儿,留着浪费粮食。

  通常会把干活少的奴隶卖掉,或者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

  朱富贵已经知道这样的情况,却依旧心中难过,他在村子里接受的教育就不同。

  下丘村向来与人为善,包括和其他村子之间的关系,哪怕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也没有说在礼节上出问题的时候。

  更无须说对别人怎样的恶毒,把别人当牲口那样使唤。

  “图亚颉头领,你们这种情况叫奴隶制,奴隶属于你们的私有财产,想杀便杀。

  不过大明不允许如此,到时候你们的奴隶需要跟大明换牲口。

  往后你们种地和拉车,就用大牲口,奴隶交给大明朝廷。”

  朱富贵知道大明的政策,憨憨要求的,凡是有奴隶的,奴隶给换成牲口。

  那些奴隶……

  “你们……咱们大明要奴隶作甚?”

  图亚颉的思维中根本没有养奴隶有什么不对的想法,越强大的部落奴隶越多。

  奴隶有的是战利品,有的则是用东西交换来的。

  奴隶干活,然后给奴隶吃最不好的饭,好的自己吃,一代代的人都是这般过来的。

  “放了,当成普通的百姓来对待,除去奴籍。

  不止你们的奴隶,包括以后大明的户籍方面,工匠、士兵、青楼的女子和男子、疍民……

  所有的人不再固定原来要做的事情,而是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

  觉得哪个事情赚钱多,那么就放弃原来的活计改行,包括行商。”

  朱富贵把已经开始尝试的事情说给图亚颉听,在应天府、宁国府先悄悄试行,太平府未参与。

  所谓的试行就是百姓做事情的时候没有人审查了,百姓们最初的时候并不清楚。

  其实百姓始终偷摸干户籍之外的事情,包括开假的路引,大家都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衙门现在人手不足,官员们刚刚经历了战争,有漏洞,衙役会从中捞取一点好处。

  前些年的时候,百姓们挑着自己家地里出产的东西进县城卖,是要收税的。

  后来有人和朱元璋提过,朱元璋一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也会弄到东西去卖,很不容易,再交个税,日子怎么过呀!便给免了。

  免了农户的税,有的小商人也装扮成农户的样子,总不可能随身携带户籍,丢了怎么办?

  出远门才有路引,守城门的官兵与市场管理的衙役全知道,商人会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匠户同样,他们是要交税的,铁匠、木匠、瓦匠等工种。

  关键他们交的税比种地的百姓多,百姓种地必须种麻和桑树,种桑树用来养蚕,不种的和不养的人,得交更多的布帛与生丝。

  宁国府和应天府没有表面上说取消什么,只是在实际操作上改变了。

  所有县城的所在,少了守门的人,随便进出,小商人也一样。

  大的商人,就是货物多的不行,除非他们愿意蚂蚁搬家,一天运一点东西,要么很多人,每人一次携带一点。

  然后去问开店的商人,问他们的货从什么地方进的,他们必须在进货的时候就留账报备,说不出来就由他们承担那个税钱。

  匠户以前是按照人头收税,天知道他们一天干多少活儿,有的匠人手艺好,收费高,无法收集数据。

  如今匠户不收钱,没人到他们家要,他们以前也不会主动去衙门交。

  百姓种地呢!同样不管他们种啥,一般村子的里长要负责。

  包括下丘村的朱宜长,他倒不是强制村子的哪一户必须如何,别人生病了,或者是遇到其他情况了,整個村子的人一起帮忙。

  县里的人每年会派人到村子看情况,种了多少东西。

  现在两个府的人不看,尤其是不愿意种桑树的人,养蚕麻烦。

  最大的麻烦不在于留着成熟的蚕弄蚕宝宝,而是等着蚕宝宝逐渐长大后,需要大量的地方来喂。

  放在外面,有天敌,好在现在还没有矮化的桑树,否则更难弄了。

  大家更愿意种棉花和苎麻,这两样全能做衣服,只有绣工手艺好的人才愿意养蚕,她们能够赚更多的钱。

  关键她们除了这个,干任何其他的工作都没这个赚钱。

  两个府的百姓逐渐发现情况,怎么这么松了?没人管?

  不用别人提醒,他们自己就开始努力寻找其他赚钱的途径。

  种地的百姓也跑到了县城等地方卖小吃,正常来说不允许的。

  下丘村的小吃区,就有大量有地的人家,他们正常种地,自己家的田地少,一部分人就尝试着卖点吃食。

  另外的人则是跑去下丘村的厂子工作,这个属于常年的在职职工了,已经不种地了。

  虽说有时候工厂给假,让他们能够回家去种地和收割,但他们不愿意回去啊!

  回去了没工钱,这是计件的,没有什么保底工资和全勤,你愿意来就来,不愿意不强求。

  工作的时候有工作服,加上其他的餐饮、洗澡等。

  朱富贵把两个府的事情说给图亚颉听,告诉他大明以后都要变成那两个府的样子。

  图亚颉听傻了,他觉得很不可思议。

  “那样做不是乱了吗?你说陛下专门让其他地方的人跑到应天府去干活,给他们盖了房子,租金很少。

  每年又派人给他们送回去,再接回来,他们算是农户,还是匠户?

  大家都去做那个事情,谁来种地?缺了某样东西,到时候可不行啊!”

  图亚颉能够想到这方面的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

  “用钱来调整,丝绸少了,就提高丝绸的价钱,会有人愿意养蚕。

  粮食少了……这个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地的人,就会种,他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家吃的粮食。

  一个是市场自由调整,一个是通过数据的收集,进行行政调整。”

  朱富贵举例子说,说完发现图亚颉一脸茫然之色。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守村人,大明守村人最新章节,大明守村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