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坐在教室里,望着屏幕上播放的视频,看着那一张张脸上的笑容。
她思绪万千。
那时候,正是英文世界一大帮传统的媒体公司拿着高额投资冲入播客产业,音频节目越来越火热的时候,各种资本神话不断诞生。
伊莲娜小姐已经动了筹备要创建《树懒先生的艺术沙龙》的心思。
每天运动的时候,伊莲娜小姐都会在苹果播客、油管播客与Spotify上收听一些热门节目。
有艺术的,更多的是非艺术领域相关的,时政、社会、体育什么类别的她都听,多是一些欧美非常主流的大播客。
伊莲娜小姐想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做节目的,他们为什么能够收获粉丝和成功。
安娜很快就总结出来了一条规律——人们总是想去听,他们爱听的东西。
总的来说就是越符合传统刻板偏见的内容,便越能吸引右派保守听众。
懂王是怎么变得再次伟大的、为什么世界上任何人都想来当美国人、前F-16战斗机的飞行员讲述,他怎么如电影《壮志凌云》里所演一样,将对手像小丑一样团团戏耍。一张欧盟成员国的身份护照,就能让你在菲律宾、泰国或者马来西亚这样的地方,让一个白人Loser老头对着当地任何想要移民的年轻姑娘为所欲为……
头部的大播客通常都不会把话语说的如此露骨。
他们和邀请的嘉宾谈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那种话语里所传达淡淡的意味,却就是此般。
如今已经二十一世纪了。
除了那种地下电台性质的讲什么蜥蜴人、地平说、地心教,玛雅末日、被外星人绑架之类的节目,已经没有大主播会把前殖民时代欧洲中心论之类的内容再搬出来了。
可虽然披上了文质彬彬的外皮,这种叙事方式的基本底色,依旧和三百年前没有差别。
是不是事实,甚至有没有事实都不重要。
听众们喜欢听就足够了。
这些节目一期甚至能有几百万人听过。
很奇怪,明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可屏幕上学姐所制作的Vlog视频观看起来的感觉让安娜强烈的想起了她所收听到的很多头部英语播客节目。
一样的制作精良,一样的编排紧凑。
在神父陪伴下高高伸起手臂的女生脸上淡淡的微笑,恰恰如那些节目里主持人和嘉宾之间语气里淡淡的玩味。
如今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没有哪个传教士敢把没有被主的荣光笼罩的人都是野蛮人这种歧视性话语明面上说出来。
但是。
学姐那种喂鸡式的动作,她看着小鸡争抢的笑容,总是让安娜觉得对方是在特意的用自己的“文明”衬托四周非洲孩子们的“野蛮”。
这种叙事方式的底色,一样和三百年前,没有任何的差别。
安娜感受到一阵强烈的失落与孤独。
她不想站在道德至高点上责怪那位前辈学姐什么。
也许她本人在这场社会活动里所获得的无形利益,甚至光是这支播放量超过一百万次的视频所带来的收益,就要远远超过那群非洲的孩子所获得的东西。
但她又觉得这种事情不应该这么进行利益比较。
好事就是好事。
行善就是行善。
也许一只BIC圆珠笔,真的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也许百万播放量的视频除了给她的个人账号带来更多的关注以外,也同样意味着让100万个人关注到非洲困苦儿童们的命运。
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事情。
女孩只是自己觉得意兴阑珊。
一只只纤细的黑色胳膊,从穿着长裙的少女手中的篮子里争抢物品的场面久久的凝固在安娜的脑海中。
“你将与喜乐的人同喜乐,你将与哀哭的人同哀哭?”
不。
别想轻易骗到安娜。
她从小就是一个对很情绪很敏感的人。
安娜能轻易的捕捉到绘画作品上人物眉眼间轻轻的变动所带来的所有和谐与不和谐的变化。
她也能分辨出每一个笑容所表达的不同意味。
正如昨日与顾为经的见面。
对方在宴会厅和她握手时所流露出的微笑,与对方在咖啡馆里推开那张300万欧元支票前忽然的大笑,同一场谈话间由同一个人对她流露出的两次微笑,表达的却是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味。
先后两次笑容,除了它们都被称之为“笑容”这个名称上的相同点外,再无半点干系。
后者复杂而又干净,洒脱而又决绝,释然中又带着失落,绝非讨好她失败的失落,而是某种连安娜只能感受,而无法形容的失落。
他是在用响亮的笑容表达无声的愤怒。
笑得安娜虽然转身离开,却忍不住想要回去问问为什么。
而前者。
他笑的像是面对一盘菜。
安娜讨厌被别人当成菜。那种笑容笑的她虽然后来问了对方很多个为什么,那天开始时却在心中想要转身离开。
同样的笑容反差也出现在学姐和四周小孩子们的脸上。
学姐在笑。
四周的抢到物品的孩子也在笑。
他们都在笑。
但两种笑又截然不同,它们绝非性质一致的东西——两种笑容交错在同一个镜头里,并不能相互融合,化在一起不分彼此。
它们只会错身离开。
或许这就是所谓与喜乐的人同喜乐,那么,它绝不能带来伊莲娜小姐所需要的温暖。
人可以用权力交换笑容,但人无法在别人小心翼翼讨好的笑容里得到温暖。
这样的笑容她见的太多了。
它初时会带来虚荣,再后来,则是加倍的孤独。
伊莲娜小姐既不缺乏虚荣,更不需要更多的孤独,她听完宣讲后,留下了一笔捐款,然后也转身离开。
安娜知道她无法从施舍这个行为中获得想要的陪伴,她又不喜欢孤儿院的氛围。
所以她给钱给的一向慷慨,有些时候还会做为伊莲娜家族基金会的拥有者出席一些儿童问题相关的慈善活动,她却极少真的走入孤儿院中呆过。
认真想来。
这次来到仰光的这家好运孤儿院,竟然还是多年以来,女人的第一次迈入这种机构的大门。
“奥古斯特,奥古斯特?喂,奥古斯特?”
艾略特秘书的呼唤声从安娜的耳边响起,将女人从盯着孤儿院的外墙出神间惊醒。
安娜注意到自家的狗狗已经开始冲了!
奥古斯特来到新加坡后,自从昨天晚上开始,对方表现的就有点奇怪。
它在一种蔫蔫的失落状态和一种格外兴奋的狂躁状态之间反复横跳。
史宾格犬生活中很活力,喜好自然,很多地方都是当成室外犬养的。
伊莲娜庄园的一个会客厅就比顾为经他们家的院子还大,倒几乎不存在让狗子没有地方撒欢的问题。
安娜推测被关在酒店的套房里时间久了,尽管艾略特每天都会把它带出去溜,还是让自家大狗狗觉得压抑。
反正这次来到仰光,有一整个安保团队陪同随行。
她就把奥古斯特也顺便带过来散散心。
此刻的狗子又显入了奇怪的兴奋,仿佛是猎犬嗅到了骚狐狸的老窝那样——女主人刚刚还在轻轻出神,史宾格犬就已然从越野车的后座上探出了头。
它一呲牙,嗅嗅空气,晃晃尾巴。
随即四腿翻飞,一马当先就向着前方的孤儿院冲了进去。
——
顾为经正站在滨海中心二层的一座特邀展台之前,盯着面前墙壁上的作品。
他脑海中思绪万千——
「作品名:《新·三身佛》(布面油画2023年)」
「参展艺术家:崔小明(特邀艺术家)」
「作品介绍:这是一幅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艺术展品。作品灵感来源于瓦罕走廊山之间的古代宗教壁画雕塑。瓦罕走廊曾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受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崔小明认为,这幅作品不光是他在表达对于当今艺术世界,运气和金钱的成分的重量是否已经压过了艺术本身的重量的反思,同时……这也是一幅关于表达“爱”的作品……」
刚刚在看到了这幅作品的那刻,顾为经的脚步就顿住了。
各色的墨线在画面上交织缠绕在一起,佛陀、好运与幸运女神以及战神阿瑞斯的斑驳雕塑在光暗交织的山壁上伫立。
眼前是一幅真正很有设计感的好作品。
千年以前代表着文化融合痕迹的古老塑像注视着美术馆里如织的各色行人。
画家画的是古老的宗教雕塑,表达的却是关于某种宏伟的社会议题。
只有一个问题。
像。
太像了。
相似的心灵会互相吸引,而把构图相似的艺术品摆在一起,也往往会让观众有一种看着镜像双子时熟悉的感受。
这个展厅里不存在一幅和《新·三身佛》构图相似的作品,但顾为经的心中装着着他那幅原始版本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
因此。
不管崔小明在画面上做了多少的变幻与伪装,不管他在旁边的说明板上写了多少行阐述自己灵感来源的文字。
他的底细都会被顾为经一眼望穿。
顾为经面对着这幅作品的第一瞬间,便熟悉到宛如看到他自己的作品。
顾为经在看着崔小明的画。
《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在对峙着它照在异域的影子。
……
顾为经站在展台边,双手交叉,食指抵着嘴唇。
他思考着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画展上出现“撞画”,出现画法气质非常相似的来自来幅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罕见但并非没有。
通常讲,就两种可能。
一种就是他们两个人是“天生一对”,灵感,画法,艺术思路全部都恰到好处的撞在了一起,是上苍注定的巧合,两个钢琴家在即兴表演的时候,恰好弹出了同一段旋律。
这样的概率确实存在。
相传当年德加在巴黎参加艺术沙龙的时候,便在展览现场发现了一幅作品画法、构图、色彩、气质都和他的作品堪称“一个模子画出来的”油画。
德加因此大发雷霆。
他觉得自己被无耻的抄袭了,觉得竟然有“卑劣”的模仿者和自己参加了同一个画展,实在过分。
他找到了那位模仿者——
爱德华·马奈。
这次巧合,他们绵延一生的纠缠的开始,也是整个艺术史上最有趣的传奇故事的起源。
也许在整个早期印象派相关的历史人物中,马奈和莫奈的友谊更加被人所熟知。但马奈和德加之间生涯的相似点却更多。
莫奈就是一般中产的家庭出身,画画差点把自己画破产了。
马奈和德加全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又都经历过普法战争时期,都受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影响,绘画风格更像,绘画选题也更像。
有人说,德加早年间很多绘画内容像马奈,而马奈晚年的很多绘画内容则更像德加。
除了沙龙展上的“抄袭”风波之外。
他们之间初此相遇的故事还有很多不同的讲法,还有版本说,早在那之前,两个人就认识了。马奈被卢浮宫里一幅委拉斯开兹的油画吸引住了,天天就去看,然后回家临摹,结果还有个人也整体穿的人模狗样的在那幅画前一站就是半天,那个人便是德加。
……
总之。
马奈和德加之间有分歧,有争端,却永远也有着说不完的命运相同点。
两个人始终有一种特殊的友谊存在。
他们不断的竞争,也不断的彼此鼓励,马奈在书信里认为德加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曾指责马奈模仿自己作画的德加可能也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却成为了马奈作品最大的收藏家之一,还为马奈精心画了很多的肖像画。
时至今日。
在巴黎的很多博物馆中,策展人还会把马奈和德加的作品摆在一起,让后人凝视这些作品,也凝望前辈艺术家爱恨纠缠的人生。
他们互相“模仿”,互相较劲——
也时至今日都在互相成就。
他们用他们的相似,共同构成了艺术史浪漫的一部分。
这样的故事是“巧合”最美好的展开方式,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大的多的可能性……这根本就不是巧合。
顾为经清楚,若不是他恰好在新加坡双年展上遇到了他远在他乡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值得自己立刻去找崔小明抱头痛哭一场的话,那他就遇上了光暗交织的艺术世界里,属于阴影中的那部分东西了。
昨天宴会上,老杨提醒自己应该多小心一些崔小明父子,说等他到了画展现场就明白他在说什么。
顾为经曾不明所以。
稍晚些时候,《油画》杂志的女经理怒气冲冲的对自己说——“有关抄袭的疑云,我本来是真的想要去相信你的。”
顾为经曾把这当成骄纵的千金在恼羞成怒之下做出的无聊威胁。
今天早晨。
他和崔小明那场关于谁的艺术风格更好,更正确,更高级的辩论。
他曾以为只是正常的学术讨论。
此时此刻,在这幅画面前,顾为经瞬间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原来。
很多人都看出了些什么,只有他还被蒙在鼓里。
“原来是如此啊。”
顾为经食指疑开了嘴唇,发出了一声轻叹,此时此刻,再次回顾刚刚两个人之间的谈话,回顾崔小明刚刚找上他时,脸上那种想让自己放松警惕的谄媚的微笑,顿时有了不同的理解。
“真小家子气。”
年轻人摇摇头。
然后他竟然哑然失笑。
顾为经都奇怪,自己竟然会轻轻笑了出来。
生气?
大概有吧,在这幅崔小明的作品面前,顾为经内心中确确实实有些近似于愤怒的情绪在涌动——有一些,不算多的一些。
可那还远远的称不上憎恨。
换成半年前的顾为经站在这里,他也许会像发现自己被“抄袭”的德加一样大发雷霆,他会气的坐立不安,他会委屈的想要哭。
他会转身去找主办方,找策展人,甚至是找曹老或者让酒井小姐来为自己作证,为他主持公道。
唐宁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顾为经伤心到破防。
崔小明的这幅画,大概也能让曾经的他怒火攻心,焦躁的不能自以。
现在顾为经只是摇摇头。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在画《小王子》的时候,树懒先生教他什么是真正的贵气——真正的贵气就是不怒。
人是不会被戏台上的小丑表演的滑稽戏激怒的。
被戳到了脆弱的痛处,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认为事情超过了自己的掌控,对生活感到无能为力,才会发怒,才会失落失态。
顾为经发现伊莲娜家族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个伊莲娜家族,伊莲娜小姐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个伊莲娜小姐的时候。
他失态了。
在他仰天大笑的时候,顾为经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的失落的,也是非常的愤怒的。
因为他对伊莲娜家族没有任何的掌控能力,因为这件事完全超出了他美好的预期,他无能为力,只能大笑。
崔小明却远远不能真正的激怒顾为经。
他见证了真正的恶,崔小明这样的勾心斗角,都只是让他觉得好笑。
她思绪万千。
那时候,正是英文世界一大帮传统的媒体公司拿着高额投资冲入播客产业,音频节目越来越火热的时候,各种资本神话不断诞生。
伊莲娜小姐已经动了筹备要创建《树懒先生的艺术沙龙》的心思。
每天运动的时候,伊莲娜小姐都会在苹果播客、油管播客与Spotify上收听一些热门节目。
有艺术的,更多的是非艺术领域相关的,时政、社会、体育什么类别的她都听,多是一些欧美非常主流的大播客。
伊莲娜小姐想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做节目的,他们为什么能够收获粉丝和成功。
安娜很快就总结出来了一条规律——人们总是想去听,他们爱听的东西。
总的来说就是越符合传统刻板偏见的内容,便越能吸引右派保守听众。
懂王是怎么变得再次伟大的、为什么世界上任何人都想来当美国人、前F-16战斗机的飞行员讲述,他怎么如电影《壮志凌云》里所演一样,将对手像小丑一样团团戏耍。一张欧盟成员国的身份护照,就能让你在菲律宾、泰国或者马来西亚这样的地方,让一个白人Loser老头对着当地任何想要移民的年轻姑娘为所欲为……
头部的大播客通常都不会把话语说的如此露骨。
他们和邀请的嘉宾谈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那种话语里所传达淡淡的意味,却就是此般。
如今已经二十一世纪了。
除了那种地下电台性质的讲什么蜥蜴人、地平说、地心教,玛雅末日、被外星人绑架之类的节目,已经没有大主播会把前殖民时代欧洲中心论之类的内容再搬出来了。
可虽然披上了文质彬彬的外皮,这种叙事方式的基本底色,依旧和三百年前没有差别。
是不是事实,甚至有没有事实都不重要。
听众们喜欢听就足够了。
这些节目一期甚至能有几百万人听过。
很奇怪,明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可屏幕上学姐所制作的Vlog视频观看起来的感觉让安娜强烈的想起了她所收听到的很多头部英语播客节目。
一样的制作精良,一样的编排紧凑。
在神父陪伴下高高伸起手臂的女生脸上淡淡的微笑,恰恰如那些节目里主持人和嘉宾之间语气里淡淡的玩味。
如今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没有哪个传教士敢把没有被主的荣光笼罩的人都是野蛮人这种歧视性话语明面上说出来。
但是。
学姐那种喂鸡式的动作,她看着小鸡争抢的笑容,总是让安娜觉得对方是在特意的用自己的“文明”衬托四周非洲孩子们的“野蛮”。
这种叙事方式的底色,一样和三百年前,没有任何的差别。
安娜感受到一阵强烈的失落与孤独。
她不想站在道德至高点上责怪那位前辈学姐什么。
也许她本人在这场社会活动里所获得的无形利益,甚至光是这支播放量超过一百万次的视频所带来的收益,就要远远超过那群非洲的孩子所获得的东西。
但她又觉得这种事情不应该这么进行利益比较。
好事就是好事。
行善就是行善。
也许一只BIC圆珠笔,真的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也许百万播放量的视频除了给她的个人账号带来更多的关注以外,也同样意味着让100万个人关注到非洲困苦儿童们的命运。
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事情。
女孩只是自己觉得意兴阑珊。
一只只纤细的黑色胳膊,从穿着长裙的少女手中的篮子里争抢物品的场面久久的凝固在安娜的脑海中。
“你将与喜乐的人同喜乐,你将与哀哭的人同哀哭?”
不。
别想轻易骗到安娜。
她从小就是一个对很情绪很敏感的人。
安娜能轻易的捕捉到绘画作品上人物眉眼间轻轻的变动所带来的所有和谐与不和谐的变化。
她也能分辨出每一个笑容所表达的不同意味。
正如昨日与顾为经的见面。
对方在宴会厅和她握手时所流露出的微笑,与对方在咖啡馆里推开那张300万欧元支票前忽然的大笑,同一场谈话间由同一个人对她流露出的两次微笑,表达的却是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味。
先后两次笑容,除了它们都被称之为“笑容”这个名称上的相同点外,再无半点干系。
后者复杂而又干净,洒脱而又决绝,释然中又带着失落,绝非讨好她失败的失落,而是某种连安娜只能感受,而无法形容的失落。
他是在用响亮的笑容表达无声的愤怒。
笑得安娜虽然转身离开,却忍不住想要回去问问为什么。
而前者。
他笑的像是面对一盘菜。
安娜讨厌被别人当成菜。那种笑容笑的她虽然后来问了对方很多个为什么,那天开始时却在心中想要转身离开。
同样的笑容反差也出现在学姐和四周小孩子们的脸上。
学姐在笑。
四周的抢到物品的孩子也在笑。
他们都在笑。
但两种笑又截然不同,它们绝非性质一致的东西——两种笑容交错在同一个镜头里,并不能相互融合,化在一起不分彼此。
它们只会错身离开。
或许这就是所谓与喜乐的人同喜乐,那么,它绝不能带来伊莲娜小姐所需要的温暖。
人可以用权力交换笑容,但人无法在别人小心翼翼讨好的笑容里得到温暖。
这样的笑容她见的太多了。
它初时会带来虚荣,再后来,则是加倍的孤独。
伊莲娜小姐既不缺乏虚荣,更不需要更多的孤独,她听完宣讲后,留下了一笔捐款,然后也转身离开。
安娜知道她无法从施舍这个行为中获得想要的陪伴,她又不喜欢孤儿院的氛围。
所以她给钱给的一向慷慨,有些时候还会做为伊莲娜家族基金会的拥有者出席一些儿童问题相关的慈善活动,她却极少真的走入孤儿院中呆过。
认真想来。
这次来到仰光的这家好运孤儿院,竟然还是多年以来,女人的第一次迈入这种机构的大门。
“奥古斯特,奥古斯特?喂,奥古斯特?”
艾略特秘书的呼唤声从安娜的耳边响起,将女人从盯着孤儿院的外墙出神间惊醒。
安娜注意到自家的狗狗已经开始冲了!
奥古斯特来到新加坡后,自从昨天晚上开始,对方表现的就有点奇怪。
它在一种蔫蔫的失落状态和一种格外兴奋的狂躁状态之间反复横跳。
史宾格犬生活中很活力,喜好自然,很多地方都是当成室外犬养的。
伊莲娜庄园的一个会客厅就比顾为经他们家的院子还大,倒几乎不存在让狗子没有地方撒欢的问题。
安娜推测被关在酒店的套房里时间久了,尽管艾略特每天都会把它带出去溜,还是让自家大狗狗觉得压抑。
反正这次来到仰光,有一整个安保团队陪同随行。
她就把奥古斯特也顺便带过来散散心。
此刻的狗子又显入了奇怪的兴奋,仿佛是猎犬嗅到了骚狐狸的老窝那样——女主人刚刚还在轻轻出神,史宾格犬就已然从越野车的后座上探出了头。
它一呲牙,嗅嗅空气,晃晃尾巴。
随即四腿翻飞,一马当先就向着前方的孤儿院冲了进去。
——
顾为经正站在滨海中心二层的一座特邀展台之前,盯着面前墙壁上的作品。
他脑海中思绪万千——
「作品名:《新·三身佛》(布面油画2023年)」
「参展艺术家:崔小明(特邀艺术家)」
「作品介绍:这是一幅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艺术展品。作品灵感来源于瓦罕走廊山之间的古代宗教壁画雕塑。瓦罕走廊曾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受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崔小明认为,这幅作品不光是他在表达对于当今艺术世界,运气和金钱的成分的重量是否已经压过了艺术本身的重量的反思,同时……这也是一幅关于表达“爱”的作品……」
刚刚在看到了这幅作品的那刻,顾为经的脚步就顿住了。
各色的墨线在画面上交织缠绕在一起,佛陀、好运与幸运女神以及战神阿瑞斯的斑驳雕塑在光暗交织的山壁上伫立。
眼前是一幅真正很有设计感的好作品。
千年以前代表着文化融合痕迹的古老塑像注视着美术馆里如织的各色行人。
画家画的是古老的宗教雕塑,表达的却是关于某种宏伟的社会议题。
只有一个问题。
像。
太像了。
相似的心灵会互相吸引,而把构图相似的艺术品摆在一起,也往往会让观众有一种看着镜像双子时熟悉的感受。
这个展厅里不存在一幅和《新·三身佛》构图相似的作品,但顾为经的心中装着着他那幅原始版本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
因此。
不管崔小明在画面上做了多少的变幻与伪装,不管他在旁边的说明板上写了多少行阐述自己灵感来源的文字。
他的底细都会被顾为经一眼望穿。
顾为经面对着这幅作品的第一瞬间,便熟悉到宛如看到他自己的作品。
顾为经在看着崔小明的画。
《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在对峙着它照在异域的影子。
……
顾为经站在展台边,双手交叉,食指抵着嘴唇。
他思考着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画展上出现“撞画”,出现画法气质非常相似的来自来幅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罕见但并非没有。
通常讲,就两种可能。
一种就是他们两个人是“天生一对”,灵感,画法,艺术思路全部都恰到好处的撞在了一起,是上苍注定的巧合,两个钢琴家在即兴表演的时候,恰好弹出了同一段旋律。
这样的概率确实存在。
相传当年德加在巴黎参加艺术沙龙的时候,便在展览现场发现了一幅作品画法、构图、色彩、气质都和他的作品堪称“一个模子画出来的”油画。
德加因此大发雷霆。
他觉得自己被无耻的抄袭了,觉得竟然有“卑劣”的模仿者和自己参加了同一个画展,实在过分。
他找到了那位模仿者——
爱德华·马奈。
这次巧合,他们绵延一生的纠缠的开始,也是整个艺术史上最有趣的传奇故事的起源。
也许在整个早期印象派相关的历史人物中,马奈和莫奈的友谊更加被人所熟知。但马奈和德加之间生涯的相似点却更多。
莫奈就是一般中产的家庭出身,画画差点把自己画破产了。
马奈和德加全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又都经历过普法战争时期,都受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影响,绘画风格更像,绘画选题也更像。
有人说,德加早年间很多绘画内容像马奈,而马奈晚年的很多绘画内容则更像德加。
除了沙龙展上的“抄袭”风波之外。
他们之间初此相遇的故事还有很多不同的讲法,还有版本说,早在那之前,两个人就认识了。马奈被卢浮宫里一幅委拉斯开兹的油画吸引住了,天天就去看,然后回家临摹,结果还有个人也整体穿的人模狗样的在那幅画前一站就是半天,那个人便是德加。
……
总之。
马奈和德加之间有分歧,有争端,却永远也有着说不完的命运相同点。
两个人始终有一种特殊的友谊存在。
他们不断的竞争,也不断的彼此鼓励,马奈在书信里认为德加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曾指责马奈模仿自己作画的德加可能也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却成为了马奈作品最大的收藏家之一,还为马奈精心画了很多的肖像画。
时至今日。
在巴黎的很多博物馆中,策展人还会把马奈和德加的作品摆在一起,让后人凝视这些作品,也凝望前辈艺术家爱恨纠缠的人生。
他们互相“模仿”,互相较劲——
也时至今日都在互相成就。
他们用他们的相似,共同构成了艺术史浪漫的一部分。
这样的故事是“巧合”最美好的展开方式,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大的多的可能性……这根本就不是巧合。
顾为经清楚,若不是他恰好在新加坡双年展上遇到了他远在他乡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值得自己立刻去找崔小明抱头痛哭一场的话,那他就遇上了光暗交织的艺术世界里,属于阴影中的那部分东西了。
昨天宴会上,老杨提醒自己应该多小心一些崔小明父子,说等他到了画展现场就明白他在说什么。
顾为经曾不明所以。
稍晚些时候,《油画》杂志的女经理怒气冲冲的对自己说——“有关抄袭的疑云,我本来是真的想要去相信你的。”
顾为经曾把这当成骄纵的千金在恼羞成怒之下做出的无聊威胁。
今天早晨。
他和崔小明那场关于谁的艺术风格更好,更正确,更高级的辩论。
他曾以为只是正常的学术讨论。
此时此刻,在这幅画面前,顾为经瞬间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原来。
很多人都看出了些什么,只有他还被蒙在鼓里。
“原来是如此啊。”
顾为经食指疑开了嘴唇,发出了一声轻叹,此时此刻,再次回顾刚刚两个人之间的谈话,回顾崔小明刚刚找上他时,脸上那种想让自己放松警惕的谄媚的微笑,顿时有了不同的理解。
“真小家子气。”
年轻人摇摇头。
然后他竟然哑然失笑。
顾为经都奇怪,自己竟然会轻轻笑了出来。
生气?
大概有吧,在这幅崔小明的作品面前,顾为经内心中确确实实有些近似于愤怒的情绪在涌动——有一些,不算多的一些。
可那还远远的称不上憎恨。
换成半年前的顾为经站在这里,他也许会像发现自己被“抄袭”的德加一样大发雷霆,他会气的坐立不安,他会委屈的想要哭。
他会转身去找主办方,找策展人,甚至是找曹老或者让酒井小姐来为自己作证,为他主持公道。
唐宁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顾为经伤心到破防。
崔小明的这幅画,大概也能让曾经的他怒火攻心,焦躁的不能自以。
现在顾为经只是摇摇头。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在画《小王子》的时候,树懒先生教他什么是真正的贵气——真正的贵气就是不怒。
人是不会被戏台上的小丑表演的滑稽戏激怒的。
被戳到了脆弱的痛处,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认为事情超过了自己的掌控,对生活感到无能为力,才会发怒,才会失落失态。
顾为经发现伊莲娜家族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个伊莲娜家族,伊莲娜小姐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个伊莲娜小姐的时候。
他失态了。
在他仰天大笑的时候,顾为经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的失落的,也是非常的愤怒的。
因为他对伊莲娜家族没有任何的掌控能力,因为这件事完全超出了他美好的预期,他无能为力,只能大笑。
崔小明却远远不能真正的激怒顾为经。
他见证了真正的恶,崔小明这样的勾心斗角,都只是让他觉得好笑。